王先生专门为自己购买的“宝刀”订制承台。某微商展示的“老物件”。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加上不少影视小说作品的推动,“古玩”这个字眼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更让不少普通市民知道了“拾漏”这样的古玩术语,可是很多市民并不知道,“拾漏”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古玩也远非影视作品描述的那么风雅简单。最近,家住滨州经济开发区的王先生的一次“拾漏”竟然拾了一个“烦心事”。
文/片 本报记者 王昊
古玩类投诉低 原是有“行规”
痴迷古玩外出“拾漏”捡到“宝刀”
7日上午,王先生说,自己痴迷古玩已经好几年了,也就是一边工作一边自学古玩知识。随后,王先生拿出了一把古式佩刀给记者看,并告诉记者这把佩刀就是自己近来的一件“烦心事”。原来,酷爱古玩的王先生自从2011年开始就和不少朋友去外地乡间“拾漏”,王先生向记者解释,所谓的“拾漏”是一个古玩术语,就是指发现了高价值的古董,买下时的价值很低,特别是在乡下寻宝过程中。就在2014年下半年,王先生和朋友去河南南阳淘宝,“当时,在一个摊上就看见了这把刀,那老板告诉我这是一把老满洲刀,我以前一直喜欢清代历史,所以我上前看看,这把刀外形符合满族刀的特点,也让朋友看看外形,刀鞘确实是一件老东西,觉得可能是晚晴时期的,问问只要3000元,想了想,我就买了下来。”
回到滨州以后,王先生更加喜欢这把外形威风凛凛的东西,甚至专门打造了一件盛刀的盒子。但不久,在一次朋友聚会的王先生的朋友在看到这把刀时,看过刀身后说这把刀的刀身太新,不像是清朝的,“让我朋友一说,我也犯了嘀咕,外面一看确实是像老东西,这是怎么回事呢?”
随后,记者联系了滨州市古董鉴定专家吕泮林,吕老师告诉记者,王先生这种情况叫做“接活儿”,即将一件破损的真品用现在材料补上缺口,王先生这把刀形制上是符合清朝刀样的,但是刀身肯定是现在打造的,“所以,这样的物品,坦白说,基本上已经没有很大的收藏价值了。”
部分网店也是售“假古玩“的工具
在走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随着近些年网络社交媒体的发展,这一新兴技术也成为了不少人推销“假古董”的平台。家住滨城区的李先生也告诉记者,2014年10月,自己曾经从网上购买过一个自称民国时代的紫砂壶,“当时那边也是出照片,也是发个视频。让人看着真像是家里传下来的东西一样。”
接着,记者按着李先生的指点逛了一下类似的微店,记者看到了诸如“收货的”、“泥腿子”等这样乡土气息浓重的店名、网名。高杜古玩市场古董店主高海清(化名)告诉记者,由于网络买卖双方是不见面的,所以名字就显得比较重要,能给不少买家一种“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宣传效果。
记者在一家叫“如意如意”的小微店观察了一会儿后发现,这些“微商”上传不少所谓的“古玩”出土过程的图片,甚至有些连乡土背景都一块照进去。或是左手持货右手拍照,照片上的左手无一例外地“饱经风霜”,指甲缝里也全是黑泥。“这些图片看了让人心酸,似乎买家砍点价都是缺乏同情心的不齿行为。说的有图有真相的,真不觉得这会是假的。”李先生说。
吕泮林告诉记者,初级玩家一定要切记一句老话:“收藏不听故事,捡漏只是传说”。除了加强学习之外,在实战中买家朋友一定要认真观察器物本身,就器论器,切不可跟着卖家讲的故事走。另外,对已经收藏到的藏品,闲暇时要常常上手把玩,在日复一日的把玩中,慢慢就会对器物的造型、胎釉、轻重、包浆、气味等,产生一种“熟悉”的感觉。“用眼睛看只能判断一个物品的大概,而正是这种在千万次把玩中形成的‘整体感觉’才是能够保证真实性。”
不少古玩店经营者都对记者说,古玩收藏水很深,即使是“高手”,也难免有走眼的时候,从未交过“学费”的人几乎不存在。可是令记者奇怪的是,古玩市场上当受骗的案例数不胜数,却极少听说有人成功维权。记者联系消协,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关于古董维权的情况的咨询和投诉比例还是相对较低的。
在滨州高杜文化市场经营古玩生意近十年的严勇(化名)介绍,古玩界历来有“不打假”、“不退货”的行规。“大家都是凭眼力,买对了捡漏,买假了打眼。不管是买家买到了假货,还是卖家低价卖出了好货,一般都不能找对方讨账,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对此,滨城区信言律师事务所律师彭军对记者表示,古玩交易由于其交易对象的特殊性,有其特有的交易行规,但其本质仍是一个买卖行为,仍然要受到相关法律的约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在买卖过程中,如果经营者提供虚假不诚实的陈述、允诺,导致买受人陷入错误认识,购买了假货,受到经济损失购买人就有索赔的权利,古玩交易也没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