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对饮挥毫 米芾与苏轼谁更疯癫[图文]

时间 : 07-24 投稿人 : 小粉粉 点击 :

对饮挥毫 米芾与苏轼谁更疯癫 | 艺术品市场

米芾诗牍册·行草书盛制帖页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二三十岁遍临古帖,仿古仿到逼真,他向别人借来古帖,借一还两,由主人自选,主人有时选了他临摹的,他就把真迹收入囊中。苏轼用“巧取豪夺”一词来调侃他。有人说,他是疯子,他却在一次聚会上说:“世人皆以米芾为颠,愿质之。坡云,吾从众。”米芾与苏轼相差十四岁,两人交往的时间长达二十年,二人的交往经历,更成就一段佳话。

首次见面苏轼让米芾铺纸

米芾求画竹之法眼界大开

书法有天才,但书法天才和别的天才有点不一样,像画画,唱歌,也许没受专业训练,也没有明师指点,天才们稍微花点心思,就厉害得不得了。但是书法,你再怎么有天赋,可是不读书,不思考,遇不到明师点拨,仍然徒费年月。米芾就有过这个困惑!

起初,米芾以时人为师,又遍临古帖,年纪轻轻就写得相当好了。但他写来写去,发现不过是在“集古字”而已,瓶颈出现了。这是三十出头的米芾碰到的最大困惑。

如何打破瓶颈,再攀高峰?

他想到了一个人,这是个很牛的人,但是很不巧,他也落魄了!

这个人,就是苏轼。

米芾初见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苏轼45岁,米芾31岁。当时苏轼刚刚被贬到黄州,在湖南工作的米芾“逆势而行之”,坚持要去看一位“落难高官”。但当他第一次见到苏轼,就大开眼界,他不但看到了苏轼所藏唐代画家吴道子画释迦佛像,让他甚为惊叹。而在他好奇地问苏轼画竹之法时,更让他见识了苏轼“皆自顶至地,先竿后节”的“独特”画法。

米芾在《画史》里,这样记录他和苏轼的初见:“吾自湖南从事过黄州,初见公(苏轼)酒酣曰:‘君贴此纸壁上’。观音纸也,即起作两竹枝、一枯树、一怪石见与。”米芾问苏轼:“何不逐节分?”苏轼答:“竹生时何尝逐节生?”运思清拔,此法出于文同,米芾心想: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此次见面,虽然有多个地方让米芾不解,但“生知独绝之资,而亲见纵横盘礴之致,又复求其底蕴,故所记不数语,而神理毕出也”。

那一次,和米芾同去的,还有董钺和绵竹道士杨世昌,初次见面就让米芾贴纸上墙,可见苏轼拿这个小兄弟并不见外。后来苏轼在信中追忆当时相见情形,充满留念与快慰之情,表明此次见面,相处甚欢。

而米芾此时见苏轼,也足以证明这个人很仗义。一个“朝廷高官被贬为民兵连副连长”,很多人恨不能离得远远的,米芾却“逆流而上”,也足以证明其对学问求真的虔诚。而苏轼这位老大哥也很对得起他,两人推心置腹讲了书法上的好多事,反正分开之后,米芾听了苏轼的话,“始专学晋人,其书大进”。听君一席话,胜写十年字。心中的困惑解决了,从此,米芾走上了一条通向书法宗师的光明道路。

1086年,苏轼得到那位7岁就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引荐,重新到朝廷任礼部郎中,不久,米芾也到京任职,与苏轼成为了同事。此后,他们来往甚密,更以尺牍诗句往来,苏轼写给米芾的信有这么一句:“旦夕间一来相见否?”可见其二人交情之深。

对饮挥毫 米芾与苏轼谁更疯癫 | 艺术品市场

米芾《紫金研帖》 纸本 行书 纵28.2厘米 横39.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米芾饯行邀苏轼为砚台作铭

苏轼故去米芾急追心爱砚台

三年后,苏轼因受台谏的围攻,再一次被“赶出”朝廷,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路过润州(今江苏镇江),米芾远道赶往为他饯行,并以诗相送,苏轼言:“荣宠过分!”欣喜和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更重要的是,米芾还带来一方砚台,请苏轼为之作铭。苏轼遵嘱作《米芾石钟山砚铭》:有盗不御,探奇发瑰。攘于彭蠡,斫钟取追。有米楚狂,惟盗之隐。因山作砚,其词如陨。与之前苏轼调侃米芾“借一还二”的行为是“巧取豪夺”一样,这次苏轼用十分诙谐的戏语来写,既显出二人很亲近随便,又很适合文人雅士不拘俗套的个性与独特的表达方式。当时苏轼还借走了米芾珍爱的文房紫金砚,一个多月后,苏轼卒于常州,后人准备以此砚石一起陪葬,米芾闻讯希望能够追回这方名砚,并书有《紫金研帖》。

1973年,在元大都遗址中出土了这方珍贵的“紫金砚”,砚的背面有北宋文人、书画家米芾的铭文,字迹虽然斑斑驳驳,不是非常完整,但依然能够看出米芾刚劲挺拔的书风和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此琅琊紫金石,所镌颇易得墨,在诸石之上,自永徽始制砚,皆以为端,实误也。元章”。

对饮挥毫 米芾与苏轼谁更疯癫 | 艺术品市场

苏轼行书春中帖页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客死异乡源自痢疾

米芾多次送药未能奏效

苏轼的仕途也确实坎坷,后来出帅定州不到四月,“因言获罪”被贬至惠州,此后在岭南地区居住长达7年多,因交通不便,音信难通,与米芾完全失去联系。直至1101年,饱经磨难的苏轼从岭海(现两广地区)回归,再一次途经润州见到了米芾。此时苏轼64岁,米芾50岁。

苏轼一生的落魄已经结束,他一路北归,被剥夺的官爵也在不断回归。在游览金山时,有人请苏轼题词。苏轼说:“有元章在。”米芾说:“某尝北面端明,某不敢。”苏轼拍拍他的背:“今则青出于蓝矣。”然后米芾开始自语,缓缓道:“端明真知我者也”。

端明是苏轼的官职,端明殿学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过去的20年里,米芾书法突飞猛进,而人也越发狂放了。以至在一次聚会中,喝完酒的米芾突然站起,对着众人说:“世人皆以米芾为颠,愿质之。坡云,吾从众。”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在润州那次会面正值六月,在江苏仪征的东园,正在避暑的苏轼再见米芾,两人彻夜交谈,喝了很多冷饮。两人在一起呆了十天时间,聊得十分痛快。然而此前苏轼已经有“瘴毒”,加上冷饮刺激,肚子始终不好,“寻又因饮冷过度,晚上暴泻,瘴毒并发,进食不适,夜不能寐,十分痛苦。”米芾更多次送药,苏轼虽然十分感激,但始终未能奏效。告别米芾后转往常州一个月后,苏轼客死此地。后人考证,苏轼得的是细菌性痢疾。今天几颗小药就能解决的小病,却断送了一代大家的性命,实在太令人惋惜了。

苏轼在《与米元章尺牍》第二十五首中写道:“岭海八年,亲友旷绝,亦未尝念。独念吾元章迈往凌云之气,清雄绝俗之文,超妙入神之字,何时见之,以洗我积年瘴毒耶!今真见之矣,余无足言者。”

从苏轼北归到去世的一段短暂时光里,米芾与苏轼过从甚密,而苏轼对他的了解更加深刻,评价也更高、更全面了。特别是以前主要是以书画、器玩相交往,而此时对他的文学成就十分欣赏,评价很高,认为这是长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那种海外八年不得见的想念,那种欣赏其作品身轻神旺的感受,没有深厚的交情和爱赏是无法达到的。苏轼在去世前,了结了跟米芾见面、畅谈的心愿,算是死而无憾了。这可算是苏轼对他与米芾近二十年交往所作的总结和评价。

(本文部分内容据杨胜宽《苏轼与米芾交往述评》,中国书法网《米芾苏轼&砚》,书法日课《他在最困惑时见了个落魄的人,回来后就成了一代书法宗师》)

相关文章

  • 广东发现明朝官墓 棺椁散发香味干尸完整[图文]
    广东发现明朝官墓 棺椁散发香味干尸完整[图文]

    图为裹在木棺上的红布上,用金粉写有“皇明儒”“张”、“老”等字样,红布被氧化后已经变成黑色。 严初 摄惠州一工地迁坟现一“官墓” 严初 摄图为“官墓”被移走。 严初 摄中新网惠州11月12日电 (严初) 12日,张氏宗亲会在广东惠州市博罗县城的罗浮药业工地迁祖坟时,发现祖坟竟然是一座“官墓”,张氏宗亲会已经向当地政府报告并联系文物部门,申请保护。墓碑文记载是明朝成化(明宪宗的年号)3年立,距...

    1599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伦敦第四基座新作《终结》揭幕[图文]
    伦敦第四基座新作《终结》揭幕[图文]

    因为疫情推迟4个月后,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第四基座公共艺术项目的第13件作品近日揭幕——来自女性艺术家希瑟·菲利普森(Heather Phillipson)的《终结》(The End),而乍看起来,这是在一个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奶油上点缀了一颗樱桃,还有扰人的苍蝇,并附以一架拍摄无人机,这件作品何以坐落于第四基座?从这些天到2022年春天,这件作品将静静等候公众的结论。伦敦“第四基座”最新公共艺术作品《...

    897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奇石红烧肉:天下肉形石本系同根生[图文]
    奇石红烧肉:天下肉形石本系同根生[图文]

    奇石红烧肉在台湾举行的“2014海峡两岸赏石文化交流展”上,张家口市民间收藏协会参展的肉石“红烧肉”惊艳全场。台湾收藏家、国际盆栽赏石协会理事长苏义吉先生赞其雍容华贵、晶莹剔透、国色天香,与台北故宫所藏“东坡肉”石多有相似之处。“红烧肉”收藏者、张家口市民间收藏协会副会长于先生介绍,“...

    851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好多熊猫“滚滚”雕塑现身成都三环路绿道[图文]
    好多熊猫“滚滚”雕塑现身成都三环路绿道[图文]

    站立的熊猫由绿色植物“雕塑”而成的巨大熊猫,在草坪上嬉戏、竹子下卖萌——这是记者昨天在熊猫绿道示范段上看到的情景。该示范段位于南三环一段外侧海棠路与茶花街之间,全长500多米。在这里,可以看到用植物做成的“绿色雕塑”熊猫;用不同颜色的花草在地面“拼”成的熊猫脸谱;一不小心,竹丛下的几只乖萌“滚滚”又闯入视线。周边的绿植也配合着熊猫主题,一簇簇竹子沿步道两边生长,蔓延的绿色中,点缀着紫荆、小菊花...

    1097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中国美术馆触网文创产业[图文]
    中国美术馆触网文创产业[图文]

    中国美术馆文创中心发布的齐白石印章信笺套装产品。供图近年来,在如日中天的“文创热”下,文创产品从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成为圈粉无数的寻常物件,文创产品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也以一种新的姿态融入当代人的生活。这个盛夏,中国美术馆文创中心从北京五四大街走向互联网,上线“美好生活旗舰店”,并独家发布数款馆藏IP文创新品,开启了网上发力文创产业的新步伐。中国美术馆文创中心负责人高扬表示,这是中国美术馆的首次...

    28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莫奈巅峰之作价格超越毕加索[图文]
    莫奈巅峰之作价格超越毕加索[图文]

    毕加索一幅鲜为人知的晚年作品——《画家》刚刚落幕的伦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拍卖会上毕加索(PabloPicasso)一幅晚年作品《画家》出现流拍,而莫奈(ClaudeMonet)描绘威尼斯景色的重要珍贵巨作《康塔里尼宫》(LePalaisContarini)则获得晚间拍卖的成交价首位。伦敦苏富比6月19日举行的“印象派及现代艺...

    385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琥珀中发现距今4000万年史前蜘蛛[图文]
    琥珀中发现距今4000万年史前蜘蛛[图文]

    英国一名化石爱好者日前在一块琥珀中意外发现了一只非常罕见的史前盲蜘蛛,距今至少已有4000万年历史。据报道,英国肯特郡37岁的科林伍德是在一块两英镑硬币大小的琥珀中看到这只蜘蛛的,并马上意识到这个发现不同寻常。随后他就通知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化石专家说,这个发现非常惊人。“完整的盲蜘蛛是很难发现的。”科林伍德已决定把这块琥珀捐赠给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文章来源:猎奇网)...

    1160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男子报警称丢值6亿藏品 追回后警方鉴定为仿品[图文]
    男子报警称丢值6亿藏品 追回后警方鉴定为仿品[图文]

    此前在港成交2.6亿的斗彩鸡缸杯此前在港成交2.6亿的斗彩鸡缸杯近日,厦门市同安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破获一起特大盗窃案,“主角”是曾在去年香港一次拍卖会上拍出2.8亿港元的“斗彩鸡缸杯”,而且还是两 对。受害人老梁(化名)在报警时称,这两对杯子价值6亿元。不过前日记者初步了解到,2对“斗彩鸡缸杯”已被送往相关部门鉴定,初步结果是仿品。报警“我丢了两对杯子,价值6亿”9月13日下午,警方接到了...

    1992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如何挑选和田玉手镯
    如何挑选和田玉手镯

    在和田玉市场中,手镯一直是最受欢迎的饰品之一。那么,如何挑选和田玉手镯呢?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了解颜色 和田玉的颜色种类非常丰富,包括白色、青色、黄色、黑色和绿色。其中,白色又分为羊脂白...

    22 挑选和田玉手镯 和田玉手镯 手镯
  • 愤怒小鸟的宿敌在中国:殷墟文物萌态十足[图文]
    愤怒小鸟的宿敌在中国:殷墟文物萌态十足[图文]

    2016年6月28日,河南安阳,游客在殷墟博物馆里游览时发现不少文物面部表情丰富,萌态十足,堪称“表情帝”。殷墟是中国奴隶社会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因出土甲骨文和司母戊鼎震惊世人。其中的陶猪更是像极了游戏愤怒的小鸟中小鸟的敌人猪头族。下面就来欣赏一下这些萌萌的文物吧!...

    599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餐桌之上 隽永别致的马约里卡陶器[图文]
    餐桌之上 隽永别致的马约里卡陶器[图文]

    西班牙-摩尔式锡釉陶砖,西班牙南部,15至16世纪,Augustus Wollaston Franks爵士捐赠意大利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无论是对欧美国家的饮食传统还是对世界现代餐饮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素有“西餐之母”之美称。美食是一门艺术,作为美食配角的盘子,也是意大利文化的艺术结晶。意大利菜讲究凸显食材本真的味道,而作为配角的食器——马约里卡盘子——却以其精美繁复的花纹著称。其中很多盘子...

    1777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漫画家姚非拉、猪乐桃陷争端 11年地下情曝光[图文]
    漫画家姚非拉、猪乐桃陷争端 11年地下情曝光[图文]

    (记者范协洪)作为内地动漫界的人气漫画家,姚非拉和猪乐桃一直陪伴着80后们的成长,他们的师徒情谊更是让不少漫迷们津津乐道。但就在3月1日,猪乐桃的一条名为《十五年的美好与不美好》,自爆出两人的师徒秘恋11年情史,而姚非拉则通过微博表态将对簿公堂,让不少漫迷们大呼“毁童年”。上世纪90年代,姚非拉是内地漫画界的领军人物,《梦里人》还被央视搬上电视屏幕。而姚非拉的徒弟猪乐桃...

    447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日本人体变形美容纪实:额头凹陷成面包圈状[图文]
    日本人体变形美容纪实:额头凹陷成面包圈状[图文]

    环球网报道(记者朱盈库)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25日报道,美国纪录片节目《禁忌异域》近日讲述了时下日本正在兴起的一种人体变形美容潮。接受这种时髦怪癖的人在额头上注射一些盐溶液,然后鼓起的溶液胞中间用拇指按压,最终形成面包圈的样子。据悉,这种另类的变形做法目前成为日本地下人体变形领域中很受欢迎的一种方式。在纪录片中,2名男子和一名女子在2个小时内同时接受额头注射盐溶液,每人均被注射了约400毫升...

    378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马未都又现潘家园 花了1万2都买了啥[图文]
    马未都又现潘家园 花了1万2都买了啥[图文]

    多年前马未都老师就在《百家讲坛》开篇说过:“每到周末的早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北京有两个地方人头攒动,一是天安门广场,大家都在举头看升国旗;一个是潘家园市场,大家都在低头寻国宝”。斗转星移,光阴如梭,潘家园已经由马老师口中当年的地摊游击队成为世界知名旅游景点。虽然园子里已难捡漏买到什么乾隆年间的盘子康熙的碗,但是潘家园依然是个让人上瘾的地方,这不马老师又来了。马老师在潘家园一出现就刷爆了朋友圈,别...

    517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历代画家爱画的“岁朝图”[图文]
    历代画家爱画的“岁朝图”[图文]

    画角声中旧岁除,新年喜气满屠苏。阳和忽转冰霜后,元气更如天地初。晚色催诗归草梦,春光随笔上桃符。闭门贺客相过少,静对梅花自看书。《岁朝》一诗出自宋朝诗人真山明,较为形象地描写了古人正月初一“岁朝”的景象。清供是指在室内放置在案头供观赏的物品摆设,主要包括各种盆景、插花、时令水果、奇石、工艺品、古玩、精美文具等等,可以为厅堂、书斋增添文化气息。任伯年 岁朝图吴昌硕 岁朝清供图“岁朝清供”...

    1910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