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双面斯坦因[图文]

时间 : 07-22 投稿人 : 小奇齐 点击 : 889 次

双面斯坦因 | 美术品鉴赏

拥有260多年历史的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这家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

大英博物馆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各个艺术类别,一言以蔽之,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艺术巅峰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然而,这仅仅是该馆收藏的两万三千件中国历代稀世珍宝中的一部分,另外的十分之九都存放在10个藏室中,除非得到特别许可,一般游客是无缘谋面的。而这些藏室,就包括著名的“斯坦因密室”,该密室用于纪念为博物馆贡献了大量中国文物的名人斯坦因。

对中国近代文化比较了解的读者,大多听说过斯坦因。这位全名为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的英国探险家,在国际探险界、考古学界的名气非常大。他先后三次在亚洲腹地的探险考古活动及其成果与著述,皆为近代文史学界所熟知。在斯坦因的著述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他的三次“中亚考察”。实际上,他还有第四次“中亚考察”,而在著述及任何公开场合,他却绝口不提。当然,斯氏自夸的三次探险考古活动中,其骗购巨量中国敦煌石室文物,盗掘新疆和田、尼雅、楼兰遗址等恶劣行径,也让中国人触目惊心,永世难忘。

斯坦因的第四次“中亚考察”始于1930年,他到新疆于阗、若羌等地挖掘古物,结果受到中国学术界、文化界的强烈反对,最终被中国政府驱逐出境。作为世界上著名的考古学家,斯坦因对此次探险计划之破产,也觉得相当难堪,一直都讳莫如深,闭口不提,故而国外鲜有知其细节者。本期品读就为读者们讲述斯坦因第四次“中亚考察”的折戟之旅。

双面斯坦因 | 美术品鉴赏

大英博物馆的斯坦因密室,用于陈列斯坦因从中国盗走的文物

1、盗掘文物还曾受地方欢迎

斯坦因本是匈牙利人,他于1862年11月26日出生在布达佩斯,排行老三。在他赴英国伦敦大学、牛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攻东方语言学和考古学后,就加入了英国籍,并到英属印度教育部工作过。从1900年开始,斯坦因将全部生命都献给了亚洲探险事业,直到1943年去世为止。

他在亚洲的探险经历中,最成功的就是所谓的三次“中亚考察”,其实就是在中国新疆和甘肃地区寻找古物。这里不得不提到第一次打开敦煌藏经洞的王道士,他以4块马蹄银的价格卖给了斯坦因大量敦煌画作。

唐代佛教盛行,敦煌的画师们除了在洞窟石壁上作画外,还将他们的信仰和虔诚绘在素绢之上,这个传统一直持续到宋初。当僧人们封闭藏经洞时,这些色彩绚丽、技法成熟的艺术珍品和文书、写经卷等一起码放其中。1900年,藏经洞被王道士重新打开,近千年的绢画大多保存完好。7年以后,英国人斯坦因得到了东印度公司的赞助,第二次踏上了丝绸之路的探险之旅。在敦煌休整时,斯坦因用4块马蹄银(200两白银)廉价骗购了藏经洞敦煌写本24箱、绢画和丝织品等5箱。这些东西都是王道士从洞里取出的。也许是对价钱不太满意,王道士在拿绢画时多了一个心眼,专门挑那些破旧的塞给斯坦因,总共大概500件。王道士哪里知道,越破旧意味着它们更古老更有价值。他给斯坦因的破旧绢画大多是唐代的,是敦煌绢画中的精髓。而剩下来较新的绢画也没有能留在中国,它们被法国人伯希和一扫而空,全部带回巴黎。

斯坦因在自己的著述中,描写了他带着从王道士手中购买的29箱文物离开敦煌城时的情景。清朝的地方官们居然还盛装欢送,他们根本不知道斯坦因带走的东西有什么价值。

这些文物,大多由大英博物馆收藏。因此,斯坦因在西方学界的地位极高,甚至被称为同代人中集探险家、考古学家和地理学家于一身的最伟大的一位人物。斯坦因的一生也异乎寻常,他的确将他的全部生命都献给了他所认定的事业,尽管这事业与英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密切联系。他终身未娶,在考察中冻掉几个脚指头也无怨言。他没有房屋,没有私产,只有书籍和资料箱子。

由于所处立场的不同,中外对斯坦因的评价也截然不同。在我国,斯坦因长期以来被称为“强盗”。他在“中亚考察”过程中,从我国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发掘并劫走大量的珍贵文物,而且由于他的盲目挖掘,使许多原保存在流沙层中的文物毁于—旦。

双面斯坦因 | 美术品鉴赏

图为斯坦因的护照

2、悄然进行的第四次考察

在前三次“中亚考察”从中国获取大量文物后,斯坦因踌躇满志地筹划着第四次“中亚考察。他获得了哈佛大学的10万美元和大英博物馆的3000英镑经费支持。不过,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虽以游历为名骗取了中国政府的签证,但他到中国后的一举一动,却受到已经觉醒的中国学界的密切关注。

笔者近日查获到一组当时刊发于北平《世界日报》的相关报道,可为解读斯坦因第四次中亚考察受阻的始末提供旁证,让后世读者对这一历史事件有更为清晰、更为直接、更具“现场感”的认识。

《世界日报》在1930年12月4日以“斯坦因氏曾在新甘盗窃古物,现又在新自由行动,携带巨款率领大队从事搜集,中央研究院呈国府迅予阻止”为题报道说:英人斯坦因氏曾在新疆甘肃盗割各地壁画,发掘各地古迹,盗窃敦煌石室宝藏以去,为国人所共知。本年五月间,又复到京,行踪极为诡秘,中央研究院现函达外交部,索取此次在我国境内考古旅行之目的范围计划,以凭审核,暂勿给予护照。旋知外交部业已填发普通游历护照一纸,得该院公函后,即致函驻华英使,声明如有搜集古物及携带出境,应将目的范围计划书送院审核后,再行出发。乃该氏对于此项通知,漫不理会,近据英美报纸所载,该氏已于本年七月出发,携有巨款,约华币百万元之数,带领人员多名,迳至华界。又据西北考察团人员称,该队已于九月抵疏勒,正在与新疆省政府交涉中。续闻该队业已在国境内工作,如此蔑视主权,挟巨款以从事于古物,国宝之消亡,史料之损失,更将莫可计划。且查该氏在二十余年前,初次来华之目的,虽以考古为招牌,实则受印度之英国居留政府所委托,以调查自印度入新疆甘肃陕西之军路者,故其沿路测绘,于用兵险要之地,尤加注意。英国政府酬劳,并赐以爵士。该氏于其著述中历历自述,如何盗窃,如何测量,乐道而不讳,且于我国新疆政治,丑言相加,似此情形,若再听其挥霍巨款,自由行动,实于国防有莫大之害。固不仅重要史料之损失也,中央研究院以外交部所发普通游历护照,既与该氏现所进行之目的不同,外交部续发之通知,该氏又置之不理,业已呈请国府,电令新疆省政府勒令停止工作,即日出境,一面请令外交部取消其游历护照矣。

由此可知,斯坦因前三次深入中国西北的探险考察,一方面在盗掘、骗购大量中国珍贵文物出境之后,收获颇丰,也因之在国际学术界及考古学界声名鹊起;另一方面,他不但未因非法盗运他国文物而获罪,反倒因此获得了巨大利益,这也使他特别期待与自信。可以预料的是,他将在第四次探险考察计划中,实施盗掘文物出境的行动。他顺利骗取了来自中国外交部的由印度进入新疆的游历护照,一切似乎均将“心想事成”。不料遭到中国学界的监督。

双面斯坦因 | 美术品鉴赏

图为斯坦因拍摄的已被切割下来的壁画

3、狡辩称考察玄奘西行遗迹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与前三次骗购巨量敦煌石室遗书,盗掘新疆和田、尼雅、楼兰遗址等行径相似,斯坦因的第四次“中亚考察”,名义上的主题仍是要考察“玄奘西行遗迹”。这冠冕堂皇的,打着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旗号的借口,瞒得过外交部颁证人员,却再也瞒不过中国学者的眼睛了。中央研究院的学者们率先对斯坦因此行的真实目的予以驳斥,而以古物保管委员会为代表的文物管理官方机构,则进一步对斯坦因第四次考察的真实目的予以彻底揭露,一方面在国内坚阻其行程并力主将其驱逐出境,另一方面发表英文宣言,在国际学术领域揭露与批评了斯坦因历次考察之罪责,并问责其背后予以支持的各国外学术团体。

在这里,有必要顺带介绍一下古物保管委员会的成立与《古物保存法》的颁布简况。正是这一官方机构及相关立法,有效阻止了斯坦因的第四次以盗掘文物为目的的探险考察。

古物保管委员会,即“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是中华民国时期设立的官方文物管理机构。1928年成立,首任主任委员为张继;1929年后隶属教育部。会址原设上海,1928年设立北平分会、江苏分会、浙江分会等下属机构;1929年迁至北平团城。该委员会是我国第一个实施国内文物保护与管理的官方机构,该机构的出现,对晚清以来中国文物遭受严重破坏,且大量文物精品流失海外的情况有所扼制与改善。而《古物保存法》,则是中国近代的第一部文物立法。1930年6月7日由国民政府公布,共14条,其中对考古及文物归属、流通等都有详细规定。

斯坦因的第四次探险考察计划,恰恰处于古物保管委员会的成立,及《古物保存法》的颁布不久。其明目张胆的、以盗掘中国文物为主要目的的所谓“考察”,当然会受到古物保管委员会与《古物保存法》的否定。当时的行政院、外交部、教育部、新疆省政府均收到来自该委员会的意见传达。

古物保管委员会调查后发表声明称:“今年春间,著名探险家斯坦因博士,向中国政府请求给予由印度入新疆护照,发护照时,声明此行志在考察玄奘西行遗迹,并无他意。然最近同人等接得报告,确知斯坦因此次由哈佛燕京社基金委员会印度古物调查所,及不列颠博物院董事会,为之补助巨款,其真正目的,乃在作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今按助款各团体所订合同中,有授权斯坦因将所采古物,以助款之比例,一一分配一项,可见斯坦因此行,不仅图谋在新疆发掘,并欲将考古所得古物及美术品,运出中国境外。”

4、斯氏叫嚣 不惧少年之中国

对于斯坦因此人,不仅现在中外评价不同,在当时也是如此。斯坦因作为在国际上有相当声誉的考古学家,中国学者在采取对策时有理有节。在坚决阻止斯坦因考察的同时,中国学者也明确表达了“国际合作”的一面,即对正常的、平等的国际学术交流仍衷心支持。以徐炳昶、傅斯年等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就指出:“中国学者,非不愿与外国学者合作,然须其人有相当品行,尊重中国主权,敬服中国学术然后可。如斯文赫定君事,正其好例。”

这里提到的“好例”斯文赫定,即著名的瑞典学者、探险家斯文赫定。他在瑞典和德国政府的资金支持下,领导了在1927年到1935年间的中国瑞典联合科学考察。此次考察包括6个国家的37位科学家。1927年3月9日,斯文赫定致函沈兼士,请其代向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转达:此行所获历史文物将全数由随行中国学者带回北京。紧接着,3月10日,斯文赫定就与北京学术界进行谈判和沟通;4月26日,双方达成一致,签订了“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为组织西北科学考察团事与瑞典国斯文赫定博士订定合作办法”19条。至当年8月时,科考团已发现古石器、古生物化石及著名的“居延汉简”万余枚,成绩卓著,在国际学术界也轰动一时。而此次科考所得相关文物,均留存中国,“居延汉简”至今还珍藏于中国台湾地区的中研院,没有流失海外。所以,以徐炳昶、傅斯年等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对国际学术界的良好合作表示支持。

当时的《世界日报》还刊登了中国学者对斯坦因的揭露和质问。比如说,要运文物出境,必须用合法的手续向所有者取得,并获得政府批准。但斯坦因到敦煌之时,竟利用道士的贪心和愚昧,支付少量报酬,就把大量文物拿走。作为国际著名学者,岂能不知不问这些文物并非道士私产?假定有一中国考古学家,到英国的古教堂私购珍藏文物而去,英人会有何感想?但是,斯坦因却在其写的《中国西北考古记》一书中,对获取文物的情节津津乐道,可见其本性恬不知耻。

古物保管委员会还声明,敦煌所藏文物自有其完善性,斯坦因不识汉字,把本是完整的文物四处分散,价值大大降低。尤其是这些文物散落到伦敦和巴黎后,近二十年来束之高阁,无人研究。中国人本来最适合研究这些文物,现在却被剥夺主人身份,想看一看都不允许。

其实,在斯坦因第四次“中亚考察”之前,就有人向他建议,中国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后,与前不同,在华考古应与中国学者合作方可。而斯坦因却声称“我不管少年中国之喊叫”、“中国并无中央政府”、“革命后事尤无聊”等等,并声称只要有钱运动新疆和甘肃当局,没有办不到的事儿。于是,斯坦因又额外得到用于运动(行贿)的费用6000美元。而这些事,也被中国学者一一揭露。

被中国学者充分揭露后,斯坦因的命运已定。当时的国民政府拒绝了英国领事馆的请求,电令新疆省政府立即勒令斯坦因出境。

于是,斯坦因于1931年5月底由蒲犁(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边卡出境。他此次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古物均暂存于当时英国驻喀什领事馆内,后经新疆省政府交涉,移交至北平古物保管委员会。斯坦因离境前将这批古物拍摄成照片带回英属印度,这些照片现存于英国图书馆东方与印度收藏品部。

斯坦因第四次“中亚考察”被驱逐出境,他回去后对此事只字不提。此后,他又在南亚和西亚考察,最终于1943年其已81岁高龄时,在阿富汗的考察途中去世。这位在西方享有盛誉的考古学家确实敬业,可惜的是,他对当时落后的亚洲诸国的考古,是一种掠夺性的,尤其是造成中国的大量文物外流。用当时中国学者的话来说,只把他驱逐出境,没把他抓起来追究责任就不错了。

相关文章

  • 在国家建筑博物馆里来一场白色泡泡浴[图文]
    在国家建筑博物馆里来一场白色泡泡浴[图文]

    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立建筑博物馆馆内出现一个占地面积1000平方英尺的大坑,坑里堆满了可回收透明白色塑料球,将近有一百万个。这件作品被取名为《沙滩》,由一家位于布鲁克林的设计工作室Snarkitecture完成制作。该工作室这样描述这一项目:“能够创作一件建筑装置作品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机会,我们可以重新想象材料的特性和潜能,通过我们的作品鼓励人们探索周围的环境并与之展开互动,我们的作品还可以为...

    1500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你没见过的敦煌壁画 竟然这么不正经[图文]
    你没见过的敦煌壁画 竟然这么不正经[图文]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 552 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乃至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但是,敦煌壁画其实还有一些不一样的款式,我们一起来看看,特别有意思……论丁字裤与三角裤的区别课本涂鸦这种东西,自古就有欢迎大家光临敦煌壁画幼儿园,请欣赏宝贝们的作品:小鸡你的是在哪个市场买的?敦煌命案之暴...

    837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美人放大招!故宫 你又调皮了[图文]
    美人放大招!故宫 你又调皮了[图文]

    故宫著名的《十二美人图》,古装美女们贤淑文雅了几百年,也不甘寂寞地投入现代生活了!动起来,为新的力量喝彩!为了让大家爱上传统文化,故宫也是蛮拼的!暮然回首,发现早已越时空。若问闲情都几许?心思都在表情里。葡萄美酒夜光杯,拖稿又被编辑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VR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画新番。云想衣裳花想容,穿搭时尚我最懂!烟笼寒水月笼沙,为了演戏不回家。此情无计可消除,不如跳...

    1465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2023 Open Call “身份周期”佛罗伦萨当代艺术交流展作品征集
    2023 Open Call “身份周期”佛罗伦萨当代艺术交流展作品征集

    摘要:本次2023佛罗伦萨当代艺术交流展主题为“IDENTITY CYCLE/身份周期”,旨在发掘、汇聚全球范围内的优秀艺术家,一起通过艺术作品探讨人的自我认知以及环境对个体的肖像投射。正文:2023“身份周期”佛罗伦萨当代艺术交流展(2023 Florence Contemporary Art Exchange Exhibition)是由意大利国家美术协会ANBA Italia(Associ...

    1784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用VR欣赏的达利绘画是什么感觉[图文]
    用VR欣赏的达利绘画是什么感觉[图文]

    当你第一次进入“达利之梦”的虚拟现实艺术里时,你会发现自己在一个广阔的沙漠里,看着两个高大无比的雕像——无定形的男人和女人正在低头祈祷。这是萨尔瓦多·达利在1933左右开始作画的作品。如今,它来到了虚拟现实里。在达利的绘画里有一个很小的剪影,一个男人和一个孩子。孩子就是达利,而男人是他的父亲。在“达利之梦”里,你是一位观众和游客,通过虚拟现实浏览绘画大师的超现实梦境。而这一切需要使用Oculus...

    900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疯狂藏家欲焚《富春山居图》殉葬 画卷烧成两段[图文]
    疯狂藏家欲焚《富春山居图》殉葬 画卷烧成两段[图文]

    《富春山居图》剩山卷《富春山居图》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在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79岁时为无用禅师作,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生活在富阳的黄公望以富春江为题材,为了画好这幅画, 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黄公望晚年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遂造就了一代传世名画。此画既形象...

    1631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开点脑洞 你也可以当艺术家[图文]
    开点脑洞 你也可以当艺术家[图文]

    这手臂关节看起来很灵活。对于普通人来说艺术似乎是遥不可及的,然而看看Instagram上这个人气创意账号“DudiBenSimon”,也许你会有所改观。碗盘、蔬菜、数码、肉身,只要你够有想象力,不需要多少专业技巧,利用家里的日用品就能创作出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来,开点脑洞,你也可以的。对了,就这样开个脑洞。这是钢铁侠和麦当劳合体?充电器一秒钟变兔女郎。...

    1333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看大师喝沉香茶 品茶你懂多少[图文]
    看大师喝沉香茶 品茶你懂多少[图文]

    林清玄大师写了一篇《沉香茶》,文字不到一千,却让我读了如大师喝沉香茶般久久回味。掩书静思仍意犹未尽,拿出保存了十几年的一把雕花檀香扇,轻拂轻煽,檀香气味淡淡的扑鼻而来,近闻静闻,这是不是沉香呢?为搞个究竟,我特地去查了植物大百科和辞海,发现沉香和檀香是不一样的,沉香为瑞香科,是著名的熏香科,多产于印度、泰国;而檀香为檀香科,多产于我国南方。虽然两者同属芳香料,且奇怪的都与佛有关,但却是性有相近...

    563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隆福广场将引入故宫数字展览馆[图文]
    隆福广场将引入故宫数字展览馆[图文]

    隆福寺街区修缮更新工作又有新进展。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新隆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获悉,隆福寺街区修缮更新二期项目之一——长虹影院改造项目已于近期竣工,室内装修工作即将开始,预计明年6月开业。二期另外两个项目——隆福广场和地铁东四站织补地块项目将于明年9月竣工,预计2023年正式开业。同时,隆福寺街也将被打造成街头艺术展示步行街。据了解,整个隆福寺二期拟引入四大类业态,并加强文化体验消费的科技化...

    1424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走进潘玉良沉默的旅程[图文]
    走进潘玉良沉默的旅程[图文]

    艺术史学者于渺作品《这不是严肃的艺术史:沉默的旅程》展览现场受潘玉良1977去世前在巴黎塞努西博物馆参加的中国女性艺术家的展览的启发,策展人蔡影茜、艺术家胡昀、黄静远、王之博及艺术史学者于渺组建了一个集合性的研究中介,通过对潘玉良的探索和研究创作出新的作品,以此作为对自身当下语境的回应。展览“潘玉良:沉默的旅程”在巴黎Villa Vassilieff展出后,于2017年秋天在广州时代美术馆举...

    1753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英国脱欧公投后外国建筑师有人想入籍 有人想离开[图文]
    英国脱欧公投后外国建筑师有人想入籍 有人想离开[图文]

    去年6月,英国就是否脱离欧盟进行了公投,最终结果同意脱欧共1570万人,占到51.9%。半年多来,关于英国脱欧会带来的短期或长期影响受到了专家们的多方猜测,有一个行业却一直处在焦虑和担忧之中,那就是建筑设计业。英国一直在全球建筑和设计行业中处于领头的位置,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于海外人才的开放引进,然而,脱欧公投后政府迄今为止的态度让这部分人才感到无比焦虑。据设计类媒体Dezeen的报道,2...

    657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人类最初为什么创作艺术:信仰 性或进化[图文]
    人类最初为什么创作艺术:信仰 性或进化[图文]

    关于艺术的起源。。。。。法国尼奥洞穴里的史前壁画。图片来源:Tuul and Bruno Morandi澳大利亚最近的一场展览认为,人类最初创作艺术是为了吸引异性,或是示意危险,或是为了模仿自然。但这种说法将艺术的神秘冲动降低为生物驱动力。人类为何要发明艺术?为什么去创造它,欣赏它,推崇它,而且想要拥有它?位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莫纳博物馆(新旧博物馆)给出了大胆且富有争议的答案。最近这次...

    1697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设计师之间的对话[图文]
    设计师之间的对话[图文]

    “across borders(跨越国界)”是包含展览、会议和在线快闪店的平台。平台以来自全球各地的设计师与字体设计师的参与性协同创意过程为基础。为实现这一挑战,mayúscula邀请享有声望的设计师寄送一张以“突破边界的设计”为主题的黑色图形作品。而每个最终海报都由两个叠加的作品组合而成,在这个全新的组合作品中两位设计师之间的对话得以实现。举个例子,mayúscula在一幅作品中将一张新加坡...

    545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王光美项链掉入缅甸大海 缅方赠宝石首饰补偿[图文]
    王光美项链掉入缅甸大海 缅方赠宝石首饰补偿[图文]

    1954年9月,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赠送毛泽东的孔雀石首饰盒。12月26日,来自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的百余件国礼精品在中国地质博物馆揭开神秘面纱。它们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中国辉煌的外交成就,这一件件珍贵礼物的背后又有着一段段政坛佳话——百件国礼亮相北京12月26日10时,由国际友谊博物馆主办、中国地质博物馆承办的“天地精华—&mda...

    1601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潍坊市书画家联谊会召开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 李宪忠当选为主席[图文]
    潍坊市书画家联谊会召开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 李宪忠当选为主席[图文]

    大会现场全体起立唱国歌本网讯:4月10日上午,潍坊市书画家联谊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潍坊市图书馆市隆重召开。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王子忠,中国书画家联谊会艺术交流部主任、《中国书画家报》执行总编、马嫦华,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书画家联谊会会长任柏榴,潍坊医学院党委原副书记、市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王海亭,潍坊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丁汉邦,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苗庆安,市社团管理办公室科长李...

    1857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