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估价两亿元国宝文物 曾被用来盛米腌鸭蛋[图文]

时间 : 07-11 投稿人 : 鹏鹏 点击 :

估价两亿元国宝文物 曾被用来盛米腌鸭蛋 | 美术品科普青花松竹梅纹八棱罐

元青花(又称元青花瓷),即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产于唐代,成熟的青花瓷兴盛于元代,纹饰的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元青花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的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的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众多周知,被学界、收藏界公认的元青花完整器全世界仅三四百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品,估价均过亿。元青花的原产地在江西景德镇,而在距景德镇数千里之遥的辽宁,居然存有一件元青花稀世之宝:元青花松竹梅八棱罐。

元青花八棱罐世存仅两件

这件元青花松竹梅八棱罐高39.7厘米、口径15.3厘米,罐作八棱体,白瓷胎,胎体硕大厚重。通体青花绘纹饰五层:口边饰几何花纹带;颈与肩部饰一束莲、牡丹、番莲、秋菊等折枝花卉组成的上下两层花纹带;胫部饰变体莲瓣一周;腹部开光绘自然景色,依次为松、竹、梅、荷塘鸳鸯,衬以卷草纹,是为主体纹饰,纹饰相同者两两相对,正、背两面为荷塘鸳鸯。肩部堆塑对称的兽头耳,兽首施铁彩斑,底足砂底无釉,修足不够规整。

这件元青花八棱罐,罐体满施白釉,釉色纯白,青花灰中泛紫,细砂底,纹饰受宋元时期文人画风影响,细腻繁密,质地晶洁,描绘生动,遒劲豪放,是元代青花瓷中的佼佼者。此类元青花精品,目前全世界仅发现两件,除辽博珍藏的这件以外,另一件在泰国古都素可太塔基下出土,足见珍贵。

1000元卖掉瓷罐40年后值2亿

那么,这件后被估价过两亿、价值连城的元青花松竹梅八棱罐,是如何被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呢?这要从40年前的一段往事说起。

这件元青花八棱罐是在辽宁鞍山发现的,时间是1977年。那一年,鞍山文化部门向全市征集散落于民间的文物。一天,一位30多岁、穿着普通的中年男子来到文物站,从包裹里掏出一个老罐子,不太自信地问道:“这个你们要吗?值多少钱?”负责征收文物的干部只看了这罐子一眼,就怔住了,并立即判断出此罐为一件重要文物,但它究竟是什么,出自哪个时期,一时无从断定,因为之前学术界尚未发现与之类似的物品。

这名男子说,自己祖籍山东,后随父母来鞍山定居,这个青花罐是他家祖传的。那个年代,社会上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对老物件不仅不珍视,反而觉得碍手碍脚,怕惹麻烦。这件青花罐被该男子的母亲用来腌鸭蛋或盛米用,曾一度想砸了,但因是祖传之物,砸了怪可惜的。于是,该男子便奉母命将瓷罐包好,送到鞍山市文物收购站换钱。

因确定不了此青花罐的年代与实际价值,市收购站当时就按照征集一般文物的价钱给了卖主相应的报酬,估计也就几百元,但在当时,已相当于普通人的数月工资了。

收购完此罐后,文物站工作人员立即打电话向鞍山市文化局汇报此事。鞍山的考古专家看过器物后,非常惊讶,因为从胎质、造型、绘画、花纹布局等方面看,它都是较为罕见的文物。后经权威专家鉴定,证明该八棱罐为元代物品。元青花八棱罐在鞍山被发现,但它最终却没留在鞍山。因为当时鞍山没有成立博物馆,没有保管的条件。按规定,这件宝物必须上交到省文化厅,但省文化厅对此文物是调拨给省文物店还是交给省博物馆,一直未做决定。恰好当时在北京召开一个全国收购文物展览,经省文化厅同意,省文物店将该八棱罐取走参展。此罐甫一露面,便震惊了国内外的文博界!

此元青花八棱罐在北京展出后,被省文物店直接运回沈阳。后经省文化厅决定,拨给省博物馆收藏,成为馆里的一件珍藏品。谁能想到,这件稀世珍宝曾被当作腌鸭蛋的罐子随意使用,其成交价格与其实际价格比,差距之大令人咋舌!

后来,鞍山市文物收购站找到出售者,又给他补了几百元钱。从收购到补钱,该男子一共得到的钱大概为1000元人民币。

这件完好无损的元青花松竹梅八棱罐,堪称国宝级的传世孤品,已被收录进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之“陶瓷卷”中了。

动辄过亿 元青花为何这么贵

元青花完整器价值不菲,动辄过亿,这与其存世量的稀少大有关系。首都博物馆的“凤首扁壶”、山东青州市博物馆的“青花鹿纹盘”和安徽省博物馆的“折枝花卉纹象耳瓶”等都是出土残件,即便如此,仍被视为难得一见的元青花珍品。特别是首博的“凤首扁壶”,1970年于北京市鼓楼大街元代窖藏出土时曾碎为48片,因这种器型在出土的元青花中尚不多见,后经巧妙修补复原。

元青花少见,画有人物的元青花罐更为稀缺,据说全世界不足10个。首都博物馆的重量级元青花——“昭君出塞罐”,是残裂拼接而成的,由此可见,在鞍山发现的完整的“元青花松竹梅八棱罐”何等珍贵!

元青花为什么这么贵?用景德镇工匠的话说,首先,在工艺方面元青花便独树一帜。其实,青花瓷早在唐朝就出现了,但品质一般,后经五代、宋辽金到元,因蒙古皇室崇尚蓝白这类色彩,青花瓷工艺才获得脱胎换骨的质变突破。那时,元青花是皇室御用之物,是赠送外邦的国之重器,在青花瓷上作画之人,多为那个时代一流的画师。如湖南省博物馆的“蒙恬将军”玉壶春瓶,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格外传神。瓶面上的蕉叶、竹、松石的用笔极具文人画的写意洒脱,构图严谨考究,完全不像一个普通画匠所为,说明其创作者具备了高超的绘画功底,代表了元青花画工的非凡水准。再如“青花鹿纹盘”,仅寥寥几笔,小鹿回头顾盼的神态即尽显无遗,令当代的大师都望尘莫及!元亡后,明清两代的青花瓷均以巧为美,繁缛造作,丧失了元代画工的率真写意,不仅与元代青花瓷的审美迥异,功力也大不如前了。

其次是原料,西域“苏麻离青料”的引进,使元青花的色彩步入新的境界。“苏麻离青料”本是产于古波斯一带独有的一种矿物质钴料(一说是产于今伊拉克的萨马拉地区,一说是产于伊朗德黑兰以南400公里的格哈默沙村的山中)。可惜的是,此料太稀少、太珍贵,从元代至正年到明朝宣德年后便绝迹了,现在只能看到当时采掘后遗弃的一个个废洞。如此珍稀的颜料,自然被当时的生产者及权贵奉为至宝,被专门用于官窑中大小不同的青花瓷器的描绘。其中以大型器物,如大罐、大梅瓶上所表现出的特征最为亮丽,有如最华丽的彩衣披在最漂亮的模特身上,使其满屋生辉、惊艳群芳。若非元朝大力开拓疆土,将势力范围扩大到古波斯一带,“苏麻离青料”根本不可能被发现,也就没有所谓的元青花了。元代至正年间,“苏麻离青料”载在骆驼、马匹上,辗转万里运到中国景德镇,其中的艰辛令人难以想象,这“苏麻离青料”竟比黄金还贵!

元青花珍品,大多珍藏于距中国万里之遥的异域深宫。原因在于元青花在14世纪中期及稍后,通过贸易渠道运往西亚、东南亚和欧洲、南非等地,所以,目前全世界成批的元青花珍品固定藏于几处,从未分散过。第一个是土耳其的托布卡帕皇宫,这批元青花的收藏时间是1453年,存世品质极为上乘,一共40件,从不公开展出,一直秘藏于皇宫的府库中;第二个收藏量较大的是伊朗的阿克比尔寺,共收藏了32件;第三个收藏地是中国江西的高安,在高安的地库里藏有19件元青花,是20世纪80年代一次性出土的文物。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收藏一些零星的元青花,如日本东京出光美术馆藏有“昭君出塞”青花罐,日本大阪万野美术馆有“百花亭”青花罐,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有“尉迟恭救主”青花罐,英国铁路基金会有“锦香亭”青花罐……苏富比1996年拍卖的“三顾茅庐”青花罐、“西厢记”青花罐、“细柳营”青花罐,均为私人收藏。

元青花的自身工艺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无论是颜色、画艺、质量,都是青花瓷中的上乘佳作,其雄浑矫健的造型、张力十足的纹饰、浓艳深透的青花发色、通体散发的雄霸之气,强烈震撼着每位元青花爱好者。

元青花八棱罐是偏得更是荣耀

元青花松竹梅八棱罐在鞍山的发现,可以说是辽宁文博界的偏得与荣耀,但这件珍贵瓷器毕竟是从关外带来的,并非本地产品,因此代表不了那个时期辽宁地区瓷器烧造的真实水平。

元朝统一中国南北后,虽然有的地区的瓷器制造业不同程度地遭到战争破坏,但总体格局未有太大变化,南方许多名窑仍在宋朝的基础上继续烧造,而且烧造出至今仍在世界上享有声誉的元代青花瓷器。到了金代,北方地区仍有许多窑址继续烧造,不过两相比较,北方窑烧造的瓷器远不如南方窑的产品,当时辽宁本地瓷窑烧造的瓷器质量一般,较关内要落后许多。

以1982年朝阳老城区发现的元代瓷器窖藏为例,共发现21件瓷器,白釉黑花大罐上置酱紫釉缸胎碗及黑釉缸胎碗,罐北侧扣放两摞青瓷碗,每摞5件,罐碗西侧成排立着8件高足青瓷杯,摆放有序。窖藏中的10件青瓷碗、8件青瓷高足杯的胎质、釉色、装饰风格均为元代瓷器上常见的特点,为元代龙泉窑的产品;白釉黑花大罐一件,绘龙凤图案,是典型的元代磁州窑产品;黑釉缸胎及酱紫釉缸胎碗的制作都比较粗糙,确定为本地产品,具体窑址还不能确定。

辽宁地区出土的元代关内名窑瓷器相当多,充分显示了大一统的帝国范围内南北方经贸文化交流的频繁。元代关内有八大名窑,在辽宁境内考古发现的名窑瓷器最常见的是龙泉窑、磁州窑、钧窑、定窑、景德镇窑的产品,关内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元代,辽宁地区的瓷器制作水平较低,高质量的瓷器需由关内输入,在辽宁的元代窖藏及遗址中发现有少量的本地粗瓷,与关内输入的瓷器在数量及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一方面说明本地的产品在生产规模和数量上存在一定的限制,不能满足本地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显示着本地的产品多为生活中常用的粗瓷大碗,品质差,无珍藏的价值,且使用频繁,破损率较高。

旅顺博物馆藏有一件大连市营城子对面沟出土的元代“针”字款白釉褐彩碗,外底内有墨书一“针”字,碗外壁不挂釉处有清晰可见的轮制刀削痕迹,碗外侧施釉不到底,有明显的流釉现象……但即便是这件普通瓷器,也已算是辽宁地区元代瓷器中的一件精品了。

相关文章

  • 小镇古县衙变身博物馆[图文]
    小镇古县衙变身博物馆[图文]

    5月17日,民众在绩溪博物馆内参观 韩苏原 摄因树为屋,开门见山。博物馆一直都是奇妙汇聚的地方,每一件珍宝的背后,似乎都充满了神秘的故事。坐落在小镇上的绩溪博物馆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旧城北部,馆址原为老县政府旧址,同时也是明清两代老县衙遗址所在地, 是一座融学术性、知识性、文化性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地方历史文化综合博物馆。5月17日,民众在绩溪博物馆内参观 韩苏原 摄5月17日,俯瞰绩溪博物馆...

    820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英国艺术家用白金钻石打造骷髅头骨[图文]
    英国艺术家用白金钻石打造骷髅头骨[图文]

    白金钻石骷髅号称世界艺术圈第一红人的英国前卫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再度吸引世人眼球。6月1日,他在伦敦展出了一尊名为《献给上帝之爱》的“白金钻石骷髅”。该作品以真人骷髅为“模具”,用2156克白金铸造而成,上面镶嵌有8601颗重达1106.18克拉的钻石,光是原材料成本就高达1400万英镑,所用钻石数量是英女王王冠的3倍,堪称史上最昂...

    1329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男子培育出150多种彩色稻 用五彩米绘就农民画[图文]
    男子培育出150多种彩色稻 用五彩米绘就农民画[图文]

    陈锦祥用彩色稻米写字。 黄勇娣 摄小心翼翼地将一粒粒稻米粘在画板上,渐渐地,一幅用彩色稻米“绘”就的金山农民画初现雏形……昨天,在市民文化节枫泾镇“社区日”活动上,陈锦祥的彩米绘画表演引来围观。五颜六色的彩色稻米,并未经过染色,都是陈锦祥亲手种植出来的。现年70岁的老陈,原是镇农技站的一名员工,也是出了名的“种子迷”,研究稻米种子已有 30多年。这些年来,他利用自家承...

    1921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艺术品收藏的五大陷阱[图文]
    艺术品收藏的五大陷阱[图文]

    随着书画投资成为很多人的重要投资手段,投资书画,当心五大陷阱,画家的选择,大家千万不要被画家的头衔吓到了。投资的画作,不要被画家的头衔所忽悠,什么画院专业画家、美术学院教授什么的,越是碰到这些专业机构的画家越要绕着走,为什么呢?误区一体制内艺术家收藏价值高原因很简单,当代社会,要想在体制里混,靠专业技术是混不下去的,混的好的,功夫都在画外,整天专研学术的人也根本不可能当上院长、主席、主任等等...

    559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熊孩子损坏博物馆玻璃珍藏 法律如何界定破坏展品[图文]
    熊孩子损坏博物馆玻璃珍藏 法律如何界定破坏展品[图文]

    暑假来临,家长带着孩童参观博物馆本是一件好事。但如何文明参观,保障展品不被损坏,也成了值得关注的话题。7月10日,上海玻璃博物馆发文表示,其永久馆藏、由Arribas艺术家兄弟制作的玻璃城堡此前被小观众在追逐中撞到,受损严重。美国艺术家因疫情无法到沪修复,使得展品至今残破。面对不时发生的展品遭破坏事件,除了民众素质提高,博物馆加强自身管理,公民也需要从法律角度对此加以重视。上海玻璃博物馆7月1...

    623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艺术与人口政策 古代以婴戏绘画鼓励生育[图文]
    艺术与人口政策 古代以婴戏绘画鼓励生育[图文]

    [编者按]全面二孩政策一公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它的影响几乎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当然也不会例外。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为了鼓励生育,皇帝命宫廷画家创作了大量寓意多子多福的婴戏题材绘画,意在用可爱的婴孩形象唤起人们的情感和责任。婴戏图也在延续了千年之久后遍及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它又在新的人口观念中走向没落,但婴戏题材绘画在鼓励生育方面的作用值得关注。宋 苏汉臣 《长春百子图》形成...

    1324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沉稳的明清神瑞兽青铜陈设器[图文]
    沉稳的明清神瑞兽青铜陈设器[图文]

    神兽,在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是指以两仪二圣(太阳烛照,太阴幽荧)与天之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代表的、皆可见于中国经典中的生物。这些生物在现实中大多无法找到实体,但其形象的组成物源于现实。某些古代神兽在中国的占卜术中,尤其是奇门遁甲及六爻两门术数。这些神兽常出现于传统建筑中,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般将龙、凤、龟、麒麟、貔貅称为瑞兽,五兽各有不同寓意,承载着中国...

    1933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娇艳的瓷胎画珐琅和粉彩瓷器[图文]
    娇艳的瓷胎画珐琅和粉彩瓷器[图文]

    清康熙 黄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要说彩瓷的发展巅峰,当然是清代。清代的彩瓷,鼎盛时期是康雍乾三朝,以珐琅彩和粉彩为代表。彩瓷中最精美,艺术和文物价值最高的,是康熙瓷胎珐琅彩。珐琅,是一种颜料,它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在珐琅中加入各种呈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磨碎制成粉末状的彩料后,再填嵌或绘制于以金属做胎的器体上,经烘烧而成为珐琅制品,即景泰蓝或画珐琅器。清康熙晚...

    538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挖掘机下抢救出陶器石器,平谷上宅遗址填补了北京史空白[图文]
    挖掘机下抢救出陶器石器,平谷上宅遗址填补了北京史空白[图文]

    近年来,我国考古研究成果斐然,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而位于北京平谷的上宅遗址,就是中国史前文明中的璀璨明珠,诉说了五千多年前北京的灿烂文明。“上宅文化”是北京首支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在它发现前,北京1万年前的东胡林人至4500年前的雪山文化之间的历史是空缺的。同一时期,中原有仰韶文化、南方有良渚文化、北方有红山文化。而上宅文化的发现,填补...

    507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摄影师拍到蝴蝶停在鳄鱼头上歇息 为摄取矿物质[图文]
    摄影师拍到蝴蝶停在鳄鱼头上歇息 为摄取矿物质[图文]

    摄影师拍到蝴蝶停在鳄鱼头上歇息 为摄取矿物质 据外媒报道,日前摄影师拍摄到一只色彩艳丽的蝴蝶,停在了一条鳄鱼的头上歇脚,这只鳄鱼很平静,它只是微微瞥了一眼蝴蝶。据称,这只蝴蝶降落在鳄鱼头上,其实是为了摄取从鳄鱼鼻孔中出来的一些矿物质。来源:扬州晚报...

    621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第四届“华泓杯”海峡两岸诗词大赛初赛第二名陈永和作品赏析[图文]
    第四届“华泓杯”海峡两岸诗词大赛初赛第二名陈永和作品赏析[图文]

    陈永和,男。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高级记者。1949年4月出生。宜昌市人。1968年12月参加工作,下乡当过知青。进厂当过铣工、厂团委副书记、厂办秘书。还担任过初中和中专教师等。1972年9月入党。已获中共中央颁发的“在党五十年”荣誉纪念章。1981年开始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984年12月至1991年6月,任《中国电子报》驻湖北记者、中国电子报社武汉记者站站长。1991年6月至2006年,先后担任湖北...

    1331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古典肖像画中的“座上宾”:八哥犬[图文]
    古典肖像画中的“座上宾”:八哥犬[图文]

    巴哥犬2018是狗年,要说什么狗子在网上最有名,大家一定会不约而同的说起柴柴、二哈或者是腿短屁股大的柯基。但是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聊的可是比他们更有地位的一种狗狗。它就是在艺术史上留下了一个犬印的中国狗狗——巴哥。巴哥:欧洲皇室装X利器首先说一下,关于巴哥的来源有8种版本,但是大部分都认为它们来自中国。16世纪时,这种拥有水汪汪的大眼睛和可怜巴巴表情的狗狗跟着荷兰商人来到了欧洲。从此,它...

    1015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揭法国名画涂抹风波:肇事女子因精神失常无责任[图文]
    揭法国名画涂抹风波:肇事女子因精神失常无责任[图文]

    《自由引导人民》成为朗斯分馆各种宣传画和广告的主角2月7日晚,一个爆炸性消息在法国的新闻和社交网站迅速传开:正在卢浮宫朗斯分馆展出的世界名画《自由引导人民》遭到人为破坏。对此,卢浮宫和朗斯分馆做出了快速的应对和处理,《自由引导人民》得以迅速修复并重新向观众开放,媒体和公众舆论也很快平息。女游客做出疯狂举动2月7日下午,卢浮宫朗斯分馆临近闭馆之际,一名28岁的女性游客用黑色记号笔在法国名画《...

    687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八旬老人23年画京城胡同全貌[图文]
    八旬老人23年画京城胡同全貌[图文]

    舒老爷子和他的胡同全图西城区档案馆昨日收藏 呕心沥血画就“北京胡同全图”。两年前,本报曾报道过一位名叫舒了的老人。他花了15年的时间,走遍京城二环内每一条胡同,此后又用了8年时间将胡同原貌画了下来。最近,年已85岁的舒老爷子身体抱恙,以前每天能跑5000米的他,现在走路有些费劲。但他一直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胡同全图”。昨天,西城区档案馆工作人员登门将舒老爷子画的胡同全图收藏入馆,同时还带...

    1654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宋代的官帽为什么是两只“长耳朵”?[图文]
    宋代的官帽为什么是两只“长耳朵”?[图文]

    头戴展角幞头的宋代官员众所周知,宋代“官服”的标准搭配就是左右戴着长长的翅子的“官帽”。如果检索宋代官帽,可以看到网络上铺天盖地所有的回答都说这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发明,是为了 “防止朝臣在上朝的时候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品论朝政”。实际真是如此吗?赵匡胤设计官帽的说法流传极广,几乎快成为人尽皆知的“常识”,而且总是被演绎得绘声绘色——赵匡胤黄袍加身登基以后,大臣们还没习惯角色的转换,总是没尊没...

    1434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