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ic Red-Figure Cup Type B Fragment, 500 B.C., The J. Paul Getty Museum
尽管在公元前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骑马竞速的选手并没有穿什么衣服;但实际上,骑马应该穿什么,的确是一个延续了千年的问题。而这种特别的服装时尚,也跨越时间,通过艺术作品向我们传达。
Equestrian portrait of Charles Emmanuel II, Duke of Savoy, with his son Victor Amadeus II, Giovanni Battista Brambilla, 1675 c.
决定骑马穿什么的因素,首要的就是骑马做什么。从古至今,马匹的作用多种多样,从生产运输,到军事活动,更有娱乐消遣。显然,不同的活动形式造就了不同的服装。
Retrato de Alfonso XIII con uniforme de húsar, Georges Scott, 1923
在中国,马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意象。作为一个马背上的国家,骑马打仗当然少不了它。但是在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没有什么比马更适合当作日常的代步工具了。
秋郊饮马图, 赵孟頫, 故宫博物院
春日最适合郊游踏青,而骑马出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展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场景。画中的人物与马匹都栩栩如生,悠闲惬意的感觉呼之欲出。
虢国夫人游春图, 张萱, 唐代, 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
有趣的是,说是“游春”,画中却没有应有的春色。张萱的手法实际上是“绣罗衣裳照暮春”:这样一个略显慵懒的时刻,人都穿着轻薄艳丽的春衫,桃红、嫩绿相映成春;襦裙样式宽松,也契合这样一次宫廷出游的需求。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曾经,打猎也是骑马的目的之一。高丽恭愍王所作、被奉为韩国国宝的《天山大猎图》就描绘了这样一个景象。画中主人公身着具有北方特色、收腰长摆的猎装,策马奔驰。
而在以相关的历史故事为蓝本改编的电影作品中,这幅本已残损不堪的《天山大猎图》也以另一种方式被再现出来。
韩国电影《霜花店》剧照
说到骑马打猎,不同的地域也有着各自的着装特色。当然,最常见的不同就体现在衣服的纹样上。有的喜欢纯色:
参加盛装舞步的选手
而在注重速度、耐力、障碍跨越等方面的项目中,运动员的帽子和服装的种类也会根据需求而改变。
有的喜欢斑点:
当然还少不了精致的花纹:
(局部)Folio from aShahnama(Book of kings) by Firdawsi (d.1020); verso: Bijan hunts boars; recto: text, Bijan proceeds to fight the boars circa 1600
而在西方的绘画作品中,我们时常能看到披风一类服装的存在。它们可能形式并不完全统一,但是却能够更加体现出骑马者的英姿,尤其是在运动的状态中。
亚历山大大帝猎狮, 查尔斯·德·拉·福斯, c.1679
后来,在17世纪之后的西方绘画中,我们也常常能看到骑马的女性身着华丽的裙装与头饰。由于并不需要激烈的动作,所以这样的打扮也并不奇怪;若是要她们去赛马、打猎或者战斗,这样的服饰显然就不合适了。
Madame La Comtesse de Saint Géran(局部), Joseph Parrocel, 1675 - 1682
Frederika Sophia Wilhelmina of Pruissia (1751-1820), Equestrian portrait of the Wife of Prince Willem V, Tethart Philip Christian Haag, 1789
而男性的骑马装也逐渐有了一定的规制——中长款的外套,贴身的裤子,加上特制的靴子和帽子成了一种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