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晚报消息,“这两张股票是外婆留下来的,一直在家珍藏。”16日,大冶市民马先生拿出家中珍藏的两张股票,向记者展示,想知道是否还有价值。
马先生介绍,这两张股票是他外婆购买的,因年代久远,当时的情景已无法得知。外婆在世时,将这两张股票留给母亲。1982年,外婆去世后,这两张股票被母亲珍藏,留作纪念。不久前,家里收拾房子,将这两张股票找到,虽然过了半个多世纪,但股票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见。
其中一张股票正面上用繁体字印着:大冶市第三区供销合作社股票,合字第142号,兹有社员程某某缴来入社费,股计人民币两万元分一次缴清,落款为1953年某月7日,月份已经无法看清。背面是股票说明。
“过去这么多年,不知道还有没有价值?”马先生说,他曾拿着股票去银行询问,工作人员告诉他,这两张股票在上世纪80年代曾公示可以兑换,但现在已经过期,无法兑换。
随后,东楚晚报记者来到大冶市档案局,了解这支“供销社股票”的历史。黄石民俗专家余炳贤介绍,当时的大冶分十个区,第三区是现在的罗桥一带。今年上半年,他们刚好考证过这支股票。这支股票是上世纪50年代初由大冶供销社发行的,是全国首次发行“供销合作社股票”中的一种,也是当时大冶县供销社首次面向社员发行的股票。
“马先生的这张股票即使能兑换,也值不了多少钱,但它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余炳贤说,股票上的两万元听起来很大,但实际价值不高,折合现在的人民币两元。发行股票的主要目的是筹集资金,发展经济,它记载着那段时期大冶的经济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