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宋代的官帽为什么是两只“长耳朵”?[图文]

时间 : 07-05 投稿人 : 舒扬 点击 :

宋代的官帽为什么是两只“长耳朵”? | 艺术品文摘

头戴展角幞头的宋代官员

众所周知,宋代“官服”的标准搭配就是左右戴着长长的翅子的“官帽”。如果检索宋代官帽,可以看到网络上铺天盖地所有的回答都说这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发明,是为了 “防止朝臣在上朝的时候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品论朝政”。实际真是如此吗?

赵匡胤设计官帽的说法流传极广,几乎快成为人尽皆知的“常识”,而且总是被演绎得绘声绘色——

赵匡胤黄袍加身登基以后,大臣们还没习惯角色的转换,总是没尊没卑。某天,心胸狭窄的赵匡胤见官员上朝交头接耳,勃然大怒,心生一计,下旨开发出一种特别的帽子,两边加两根长长的翅子,专供官员上朝使用,防止他们相互咬耳朵说悄悄话。

听起来让人觉得恍然大悟,很有道理。

实际上,这只是后人杜撰出来的一个故事。

北宋以前早已有之的长脚幞头

“长耳朵”原来只是固定帽子的带子,其实早在宋太祖之前上百年,这两条带子就已经逐渐夸张伸长,人们以其长、挺为美,经历百年的逐渐变长过程,并不是赵匡胤看到大臣交头接耳不爽突然发明出来的。

这种“ 官帽 ”从隋唐时的幞头演变而来,宋代正式文献中也依然直接称为“幞头”或“折上巾”。幞头原来是一块黑色的方形织物,有四个角,盖在头顶以后,两角在后面打结下垂,两角反折到头顶上打结固定,所以也叫“折上巾”。“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

宋代的官帽为什么是两只“长耳朵”? | 艺术品文摘

幞头后面打结的两个角,就是“长耳朵”的前身。

两个小小的幞头角打结后,垂在后面飘摇,人们逐渐觉得不够美观或不够庄重,于是想方设法做各种夸张化改造,并加以固定,两角成为幞头的装饰重点。从初唐到晚唐三百年间,变得越来越长,并且加了骨架,拗成各种固定造型。

或成八字外撇、或左右平伸、或斜向上、或朝天、或一边倒、或舒张开、或交叉,又出现长脚、展角、交角、花角、局角、软角、舒角各种造型。晚唐时,向左右伸长的平幞头脚逐渐流行,成为一种常用的标准幞头。

宋代的官帽为什么是两只“长耳朵”? | 艺术品文摘

晚唐、五代的各种幞头脚,从短脚到八字、到平直、到上翘冲天,各种夸张都有。

宋代的官帽为什么是两只“长耳朵”? | 艺术品文摘

晚唐五代壁画中的幞头,几乎360度各种角度都有,平角也很流行。

如上图,早在赵匡胤之前的晚唐、五代,就已经广泛流行各种夸张的幞头脚造型,其中就包括平直的展角,长度已经超过肩膀,和北宋类似了。敦煌壁画里的五代男供养人,也几乎尽数头戴展角幞头。

关于幞头,宋代的官方文献以及文人笔记里本就有很多论述,可以称得上汗牛充栋。但在所有的宋代文献中,没有一处提及展角幞头是由本朝宋太祖为官员而发明。宋人甚至自己也搞不懂为何要展角,比如宋代程大昌在《 演繁露 》中说:

幞头之制,裁纱覆首,尽韬其发,两脚系脑后……其改为硬脚,史不载所始,莫知其的,自何时也。

反而很多宋代文献也提及硬角、平角幞头唐五代早已有之。比如宋魏了翁《古今考》说“五代至宋以幞頭为首饰,漆纱为之,横长其带”。

北宋王得臣在《麈史》中也总结,幞头从出现以来一直变换新的样式,两脚或弯曲向上、或两阔脚、或短锐角,样式很多,各取所好,唐代“中末以后”,又发展为“展脚”,是北宋“今所服”的样式:

幞头,后周武帝为四脚,谓之折上巾。……唐武德初,置平头小样巾子……折上巾以余帛折之而上系,今谓之幞头小脚,其所垂两脚稍屈而上,曰朝天巾。后又为两阔脚,短而锐者,名牛耳幞头,唐谓之软裹。至中末以后,浸为展脚者,今所服是也。然则制度靡一,出于人之私好而已。

宋代只是延续晚唐五代的这种发展趋势,并且进一步夸张化。

所以首先时间上,它不是北宋皇帝一拍大腿才突然发明的。

这也并不是专供上朝的官帽

其次,这种展角幞头在晚唐五代出现时也并非官员上朝专用,本是上下通用的帽子。

当时上自天子、皇太子,到百官诸臣,甚至乐师、仪卫、戏子,谁都可以用,很多场合都会用。我们从壁画中可以看到,唐、五代、辽、宋、金,不少门卫、伎乐,甚干活的仆人都使用展脚幞头。自然更不可能是赵匡胤为了防止官员而专门设计的。

如果是为了防止官员交头接耳而设计,那为何皇帝本人和外边的仆人也都戴呢?难道宋太祖也得防止别人和他交头接耳?

宋代的官帽为什么是两只“长耳朵”? | 艺术品文摘

戴幞头的宋太祖、宋徽宗、宋神宗,也是帝王常用的巾帽,甚至比官员还长,更显威仪。

宋代的官帽为什么是两只“长耳朵”? | 艺术品文摘

五代、辽、宋壁画绘画中,有不少戴展角幞头的侍卫、乐师甚至仆侍,并非官员上朝专用。

宋代的官帽为什么是两只“长耳朵”? | 艺术品文摘

敦煌五代壁画里,甚至还有很多干活的百姓戴展脚幞头。

各种宋代文献里面,也都记录了展角幞头其实是上下通用的帽子。《宋史·舆服志》说“五代渐变平直。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平施两脚,以铁为之”,皇帝和臣下都通用这种平脚幞头。

沈括在《梦溪笔谈》也对此有一番论述,不过他认为加骨架的硬脚幞头在唐代是君王使用,皇帝自己先喜爱戴这种帽子,晚唐被地方藩镇僭用,到了宋代,直脚成为贵贱通用的样式:

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晚唐方镇擅命,始僭用硬脚。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

这种晚唐五代帝王“人主”喜爱用长脚展角幞头的说法,在宋人间很有影响力,不少宋代笔记都有记载:

有的将其起源至唐五代的某位君主。有说是源自后汉高祖,他在后晋时曾任并州衙校,“裹幞头,左右长尺余,横直之,不复上翘,迄今不改。”

有的把两角当做“龙角”,楚国国主马希范的幞头两脚“左右长尺余,谓之龙角。人或误触之,则终日头痛。”

有几说法认为是宫女或伶人发明,而被皇帝采纳的。比如说是唐僖宗时,宫女宦官加的铁骨,“取其缓急之便,不暇如平时对镜系裹也。僖宗爱之,遂制成而进御”;

或说是后唐庄宗从伶人处获得灵感而使用,“后唐而施长脚,以同伶优之贱”。

林林总总,不管什么说法,至少也还可以说明一点,在宋人眼中,展脚幞头:

在功能上,也不是专门为了防止官员交头接耳而特别设计的。

仅仅是外露装饰的夸大化审美

其实,这仅仅是一种外露装饰的夸张装饰化倾向而已。

在流行史研究里,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当一个本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结构,因为露在外被人们加以夸张装饰。当夸张的趋势一旦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发展到极端,甚至脱离了原始的结构功能,变成后人无法理解的样子。当发展得太夸张影响了实际生活使用以后,又会逐渐消失。

从实际结构功能发展为彰显装饰,在服饰发展史中其实很常见。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清末民初旗人女性头顶尺高的“旗头”,缅甸一些妇女脖子上多到像长颈鹿一样的项圈,还有欧洲中世纪长度超过两尺的鞋尖,其实也并没有实际功能或者脱离了本来的实际功能,都属于装饰逐渐夸张化并以其为美的情况。

后人看起来不可思议,为解释这种情况,往往就会附会为某位名人的特别故事,百姓喜闻乐见而传播,甚至不同版本附会的人物往往还不一样。

宋代冠帽两边长长的耳朵,其实也是本来起到打结作用的幞头角,在数百年来长期演变中,逐渐硬挺化、威仪化,发展形成的一种夸张装饰。当伸长的平角幞头在晚唐五代流行以后,宋代继承并发展成为上下通用的首服。 被五代、辽、宋、金,各阶层、各民族、各时代广泛接受和使用。

当长到极致时,客观上也起到了庄重端正的效果。有的笔记故事里就提到,官员因为戴展角幞头习惯了,行走动作不同而被认出来。

到了元明时代,就变成官员公服专用的一种帽子而不被日常使用。又因为太过不方便而在明代越用越少,逐渐消失。

宋代的官帽为什么是两只“长耳朵”? | 艺术品文摘

孔府旧藏的明代展脚幞头

宋代的官帽为什么是两只“长耳朵”? | 艺术品文摘

头戴展角幞头的明代官员公服像

传说的源头

至于防止交头接耳这种说法,其实最早出自元初人所写的《席上腐谈》:“宋又横两脚,以铁线张之,庶免朝见之时偶语。”认为平横的两脚起到避免朝见时“偶语”的功能。

这个说法其实是后人的结果论,从长脚存在造成的实际效果而想当然地推测它的设计初衷,《席上腐谈》被古人评为“词意多肤浅无稽”,说法“多附会穿凿不足据”,由此也可见一斑。元代时,展脚幞头已经不再在日常使用,所以出现这种推测也正常。

至于附会到赵匡胤身上,就是更加晚近的编造演绎,不可当真了。

相关文章

  • 文玩认知漏洞知多少[图文]
    文玩认知漏洞知多少[图文]

    漏洞,通常出现在程序中,但在文玩领域,也存在认知漏洞一说。如今,文玩市场上有很多认知漏洞,所以对于玩家来说,有些文玩物件,还不能急于入手。本期,我们就来说一说。漏洞一盘玩时常会有很多漏洞,比如用搓澡巾混合绿豆的方法来盘玩星月菩提,看到这个方法奏效,很多玩家都争相模仿。有的用来盘玩崖柏,有的用来盘玩海南黄花梨,还有的居然用来盘玩小叶紫檀和金刚菩提,这样的盲从很多时候对文玩是一种伤害。漏洞二...

    1689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中国殷村「青春美术公社」全国海选正在路上……[图文]
    中国殷村「青春美术公社」全国海选正在路上……[图文]

    由福熙泰瑞文创集团主办的2018中国殷村「青春美术公社」全国海选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中国殷村「青春文艺公社」及「星巢计划」创始人许晓峰老师正在走访全国各大艺术高校,跟各校艺术导师和学生们一起座谈,进行海选选拔工作。截止目前,许晓峰已经走访广西艺术学院(南宁)、云南艺术学院及文林美术馆(昆明)、南京艺术学院(南京)、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等。许晓峰在广西艺术学院许晓峰与广西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何光及学...

    532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乡村四月》一诗碑[图文]
    《乡村四月》一诗碑[图文]

    《乡村四月》诗碑之诗为宋代“永嘉四灵”之一的我邑诗人翁卷之作,“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现在读来依然朗朗上口,柳川景物,映入眼帘: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鸟在枝头啼叫,叫声似乎是在提示农民及时耕种。四月繁忙的乡村,刚结束了蚕桑,又要忙着插田。俨然一幅近代大画家吴冠中笔下的江南水乡水墨画。此诗被录入我国小学四年级...

    1542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第十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专家评审名单揭晓[图文]
    第十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专家评审名单揭晓[图文]

    2023年11月10日,北京润墨斋书画院主办“文化传承-第十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大赛”书画作品评审会圆满结束。本次书画大赛自2023年9月开始征稿,至2023年10月18日止截稿,共收到来自两岸各地的书画家及书画爱好者自由投稿的符合征稿要求的书画作品2000余件,经过第一轮人气火热的争夺筛选,最后有201件作品进入专家评审。评审由初评、复评、终评、文字审读、评奖五个环节进行。经过评委公平...

    1538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一藏书家曾偷遍全美图书馆 所窃藏品值两千万美元[图文]
    一藏书家曾偷遍全美图书馆 所窃藏品值两千万美元[图文]

    窃书狂布隆伯格在奥塔姆瓦市住宅内,他收藏的珍稀本已被清空 记者刘功虎美国记者巴斯贝恩关于藏书的名作《文雅的疯狂》新近翻译为中文出版。巴斯贝恩是西方书话权威,《文雅的疯狂》详尽介绍了2500年来人类历史上100多位藏书“雅痞”,其中不乏谋杀者、嗜书癖者、精神强迫症患者——他们同时身兼大藏书家的公开身份。近日,该书译者陈焱告诉记者,这些叹为观止的藏书家身上聚合了人类对书籍的永恒爱恋,电子阅读时...

    1587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乾隆南巡图》背后的故事[图文]
    《乾隆南巡图》背后的故事[图文]

    《乾隆南巡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的国宝级书画珍品之一。全套共12卷,总长154.17米,描绘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的情景。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初,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乾隆皇帝开始了他在位期间六次南巡的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这次南巡的直接理由是“奉圣母皇太后銮舆巡幸江浙”,因为这一年是乾隆皇帝的生母(一说养母),皇太后钮钴禄氏的六十大寿。当时清帝国正处于“康雍乾盛世...

    1677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揭秘18件清宫散佚书画命运:曾被溥仪盗运出宫[图文]
    揭秘18件清宫散佚书画命运:曾被溥仪盗运出宫[图文]

    王原祁《西湖十景图卷》。“卧游江山——中国古代山水画手卷展”正在辽博展出,33幅山水画作品中有18幅是清宫散佚书画作品,其中,除了观众熟知的五代董源的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元代王蒙的《太白山图卷》、清代王的《临富春山居图卷》、清代王原祁的《西湖十景图卷》外,还有宋代马麟的《荷香清夏图卷》、清代张宗苍的《雪溪帆影图卷》等。这18件画作自从被溥仪盗运出清宫,并辗转成为辽博收藏后,半个多世纪一直静...

    1721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漳州南山村威惠庙神兽石雕已历千年[图文]
    漳州南山村威惠庙神兽石雕已历千年[图文]

    右为上古神话中的神兽珠鳖。本报漳州讯 (文/图 特派记者 黄树金 通讯员 郑德鸿)近日,漳州芗城文史人员在石亭镇南山村威惠庙,发现历经千余年的“珠鳖”石雕。神兽石刻印证了唐代漳州的一些文化现象。 这座威惠庙始建于唐贞元二年(786年),奉祀开漳圣王陈元光。 古庙历经几代人重修而保存下来,庙里还保存着石柱础、石莲座、石珠、石香炉、石莲花盆、寿石、万字石等文物。有一尊形状怪异的石雕,长62厘米,高...

    1323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那些不容忽视的西方艺术奖项盘点[图文]
    那些不容忽视的西方艺术奖项盘点[图文]

    为了表彰和鼓励部分个人和团体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各行各业都设立了定期颁发的重要奖项。一些奖项甚至在全世界都具有知名度,比如物理、化学和文学等领域有诺贝尔奖;电影有金棕榈奖、奥斯卡金像奖;音乐有格莱美奖;体育类有劳伦斯奖。那么,艺术类的著名奖项有哪些呢?2018年获奖项目之一:The String Project- ARTPRIZE -艺术奖创立时间:2009年Photo:艺术奖官网“...

    631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佛罗里达一市议员抨击艺术照片色情[图文]
    佛罗里达一市议员抨击艺术照片色情[图文]

    Angela Strassheim, “Untitled (Janine Eight Months Pregnant)佛罗里达州的杰克森维尔市也许还陷在198世纪。艺术摄影师Angela Strassheim所拍摄的一幅躶体孕妇肖像——作为展览“Focused on Family”的一部分正在杰克森维尔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被杰克森维尔市议会主席Clay Yarborough认为是“色情的”在...

    1906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四朵在藏品上盛开的奇葩[图文]
    四朵在藏品上盛开的奇葩[图文]

    清乾隆掐丝珐琅宝相花炉春日里花朵竞相绽放,到处都是赏花的游人。色彩缤纷、千娇百媚的花朵激发着人们的创作欲,使人们描绘出无数的花卉纹饰;而古代工匠更是了得,他们甚至还创作出四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花。您要想近距离观赏这些“奇葩”,恐怕得去趟博物馆了。宝相花对明清瓷器有些许了解的朋友一定听说过宝相花,比如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永乐影青宝相花纹碗、明成化青花宝相花纹碗等。瓷器上的宝相花形似莲花,繁若牡丹,一...

    904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超模米兰达·可儿牵涉洗钱案 交出数百万美元珠宝[图文]
    超模米兰达·可儿牵涉洗钱案 交出数百万美元珠宝[图文]

    前维密超模、澳大利亚明星Miranda Kerr(米兰达·可儿)的发言人6月27日表示,因涉及一起马来西亚洗钱案,Miranda Kerr 已向美国当局移交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珠宝。据美国司法部6月15日的民事诉讼文件,2014年,马来西亚金融家刘特佐(Jho Low)赠送了Miranda Kerr价值约800万美元的钻石项链、耳环及其它珠宝。发言人透露,Miranda Kerr 并未受到有不当...

    1522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艺术品与垃圾就差一个态度[图文]
    艺术品与垃圾就差一个态度[图文]

    艺术家眼中的作品,在大众眼里可能就是垃圾。有些艺术品的造型着实让人难以理解,真相可能是,你真的不理解……最近,意大利一家艺术馆,一件现代艺术展品因为长相“太随意”,被清洁工当成垃圾扔了。被扔的艺术品名为“今晚我们去哪里跳舞?”由散落一地的空酒瓶和彩色纸屑组成,反映1980年代意大利的享乐主义。想成为艺术品 先过清洁工这关这不是清洁工第一次和艺术品“杠上”了。2001年,英国艺术家赫斯特的展品...

    1266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在动物型青铜器中窥探巴国独特文化[图文]
    在动物型青铜器中窥探巴国独特文化[图文]

    巴国,是曾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山区的一个古老王国。东晋史学家常璩(291—361)所著《华阳国志》中,有载“巴子时虽都江州(今重庆主城),或治垫江(今合川),或治平都(今丰都),后治阆中,先王陵墓多在枳(今涪陵)……”此言描写了在楚、秦、蜀诸强环伺下,巴国数次迁移都城的历史。战国时期,巴国的主要活动区域位于今重庆一带。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设置郡县,正式将巴地纳入华夏版图。同时巴人创造了独特的巴文...

    1284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至今仍然盛行的清代翡翠扳指[图文]
    至今仍然盛行的清代翡翠扳指[图文]

    翡翠扳指在古代是射箭时用于保护拉弦手指的套管。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以保护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伤的专用器物。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就发现有扳指的存在了,最初有皮质等一些较软材料制成的扳指,随着年代的变更以及逐渐演化,扳指的材料和形制在有所不同,譬如商代的翡翠玉扳指还有拉弓护指的功能,不仅较后来的扳指更长,而且其上有槽痕;到了战国就开始变短;汉代的扳指出现玉片形状,类似于玉佩,称之玉蹀;宋代出...

    1048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