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穿越到古代去喝茶[图文]

时间 : 07-02 投稿人 : 福峥 点击 :

穿越到古代去喝茶 | 艺术品档案

自神农发现茶叶的传说开始,翻阅中华民族辉煌的饮茶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历史时期喝茶方式的运行轨迹。

根据史书考证,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今天,我们带您穿越时空,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茶人朋友们也可以试着沿用古人的方式来走一遭“时尚喝茶复古风”。

复古年代一:春秋以前

喝茶方式:生嚼、煎服、八菜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便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随着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在茶成为饮料的过程中。又经历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方法是把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

点评:生嚼、煎服、入莱,这是最粗放的饮茶方式,简单易行。生嚼鲜叶,恐怕为者甚少;煎服,茶汤尚可。可是要连茶叶一起吃下去,就要难为部分茶客了;至于将鲜叶入菜。与目前许多餐厅推出的茶食完全不同,现在的茶食一般用制作好的茶叶入菜。鲜叶入菜是什么滋味就难描述了,茶友们不妨试试。

穿越到古代去喝茶 | 艺术品档案

复古年代二:秦至南北朝时期

喝茶方式:茶团捣碎冲泡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橘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

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点评:秦至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茶叶发展承前启后的阶段,这时对茶叶的加工仍处在较为原始的状态。只需要木棒、盛放茶叶的器物即可复原当年的制茶模式。这样的茶品口味恐怕较为干涩,难为茶人所接受。

穿越到古代去喝茶 | 艺术品档案

复古年代三:隋唐

喝茶方式:煮茶

隋唐时,茶叶仍加工成饼茶,但饮用时却要麻烦许多。根据陆羽《茶经》记载,唐代茶叶生产过程是“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千矣。”饮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筛子筛成细末,放到开水中去煮。

点评:随着茶事的兴旺以及贡茶的出现,隋唐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荼方式有较大的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的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还要使用专门的烹茶器具。这个时期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

复原大唐盛世的饮茶之风,当然很有意义,而且也非常优雅,但其难度是一般茶人所无法接受的。慢工出细活,这样制作的茶汤,除了茶香外,应该更多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穿越到古代去喝茶 | 艺术品档案

复古年代四:宋

喝茶方式:点茶法、散茶;中泡

宋代盛行的是点茶法,先将饼茶烤炙,再敲碎碾成细末,用茶箩将茶末筛细。将筛过的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少量开水,搅拌得很均匀,再注入开水,用一种竹制的茶筅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泡沫(称为汤花),打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最佳状态。

同时,宋代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不断增多,茶类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此时烹饮过程逐渐简化,传统的冲泡习惯开始出现。

穿越到古代去喝茶 | 艺术品档案

点评:“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制茶方法出现改变,给饮茶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随着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考究,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要想复原宋代的点茶法,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器物,更要有深厚的茶学知识,对于一般茶友来说具有很高的挑战性。

穿越到古代去喝茶 | 艺术品档案

复古年代五:明清

喝茶方式:冲泡

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茶叶冲以开水,然后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洌、酽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汤,更能领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

点评:目前,国人喝茶的主要方式就是沿袭明清的冲泡工艺。只要有耐心,拥有一套简单的功夫茶具。你就能用和乾隆一样的品饮模式来品味各地的茗品了。

相关文章

  • 九华山侦破“特大盗窃珍贵玉器案”系近30年最大案[图文]
    九华山侦破“特大盗窃珍贵玉器案”系近30年最大案[图文]

    安徽网池州频道讯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3月3日上午,严女士及其家人怀着感激的心情将印有“人民卫士、当代神探”的锦旗,送给“2.24特大盗窃珍贵玉器案”参战领导和专案组民警,感谢专案组民警为其挽回经济损失。2月24日上午8时许,九华山风景区九华镇一工艺品店发生了一起特大盗窃案,被盗物品为珍贵翡翠、碧玺挂件、戒指以及苹果手机、苹果电脑等物品,案值巨大。因案发地位于核心景区,加上此案为风景区近三十年...

    1424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唐寅仕女画多取材青楼宫妓[图文]
    唐寅仕女画多取材青楼宫妓[图文]

    《王蜀宫妓图》精心描绘了四位盛妆等待君王召唤的宫妓形象世人都知唐寅有才,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是唐寅的人物仕女画。他的人物画多感慨世情,兼取诸家之法,特别是吸收了院派和文人画的长处,开创了一条能表现自我精神的画路。但鲜为人知的是,为了生计的需要,唐寅还应人所求,绘过大量色情画之类的春宫图。(编者按)因画价便宜唐寅曾陷窘境明中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社会的繁荣,同时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绘...

    369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弘扬中华书画促进文化交流—香港中华书画家协会启动仪式成功举办[图文]
    弘扬中华书画促进文化交流—香港中华书画家协会启动仪式成功举办[图文]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艺术文化,香港中华国际书画家协会于4月18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了“中华国际书画家协会”启动仪式。众多书画界名家和嘉宾出席了启动大会,为中华书画艺术发展出谋献策,共同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弘扬中华书画艺术精粹。此次活动主办单位香港中华国际书画家协会是一家致力于促进艺术交流,弘扬中华书画文化的社团组织。协办单位广东省粤舆融媒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专注网络技术开发与资源整合,...

    481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汗血宝马亮相壶口景区[图文]
    汗血宝马亮相壶口景区[图文]

    6月2日,两匹汗血宝马成了当天壶口景区最大的亮点。据了解,这两匹宝马是榆林一企业今年从土库曼斯坦购买的。汗血宝马亮相壶口景区,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不少人都拿出相机拍照留念,并询问汗血宝马的来历。据悉,汗血宝马,本名阿哈尔捷金马,属热血马,产地为土库曼斯坦。耐力好,可以长距离骑乘。全世界汗血马总数量只有3000匹左右。记者雷鸣周鹏摄...

    551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被誉为海内三宝之一 又两次出土:这个大鼎不寻常[图文]
    被誉为海内三宝之一 又两次出土:这个大鼎不寻常[图文]

    大克鼎,又名膳夫克鼎公元1937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子夜时分。那夜的月色格外明亮,苏州城内的大部分居民,都已经在月色的陪伴下进入了梦乡。然而,一条名叫南石子街的小巷内,一个年轻的女人和四个男人,正在进行一项秘密行动。在女人的指挥下,四个男人将一间屋子正中的方砖地面撬开,露出下面的土地,又挖了一个一人多深的土坑。挖出的泥土,或是培在院中的松树根部,或是撒在屋子后面的花园里,不留下一点痕迹。他们...

    1036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看古人如何示范香道与香文化[图文]
    看古人如何示范香道与香文化[图文]

    《维摩演教图》中维摩诘安坐焚香讲道的画面。《维摩诘经》是中国佛教极为推崇的经典,著名诗人王维深受其影响,于是改名“维”,字“摩诘”。静坐一炉香,无事可商量— —看古人如何示范“香道”与“香文化”文/陈桂湖明朝诗僧读彻留有名诗:“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去妄想,只缘无事可商量。”焚香静坐的时候,是无事可商量的,无事即是无事,而非刻意去“无事”,因此终日凝然而万虑自亡,因“万...

    1204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大冶发现唐宋完整窑址群 面积为三个足球场大(图)
    大冶发现唐宋完整窑址群 面积为三个足球场大(图)

    大冶发现唐宋时期窑址群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高家龙 通讯员蒋争辉)昨日,大冶市文物局宣布,该市发现首个古窑址群,初步判定为唐宋时期的窑址。今年2月15日,大冶市保安镇磨山村修建水渠时,村民挖掘出大量陶器碎片,一些村民认为发现了宝贝,将部分陶器带回了家。大冶市文物局获悉后,迅速赶到事发地,对现场进行了保护处理。3月14日,省考古所专家赴现场进行勘查。...

    1046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女子骗走著名老画家方凤富71幅画作 价值上亿元[图文]
    女子骗走著名老画家方凤富71幅画作 价值上亿元[图文]

    昨日,重庆著名国画家方凤富终于拿回被骗走的71幅画作(如图)。此案一度震惊全国书画界,经过警方努力完璧归赵。2014年8月,方凤富接到一个归属地为北京的来电。来电女子自称吴睛,是国家博物馆策划部工作人员。吴睛说,国家博物馆计划在2015年新年前出一本台历,有意让方凤富画作作为台历配图,只需方凤富提供画作电子文件即可,不收取任何费用。方凤富叫儿子通过电子邮箱将部分画作电子文件传给吴睛。几天后,吴睛...

    228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法拉利跑车尘封40年被发现 依然价值上千万成古董[图文]
    法拉利跑车尘封40年被发现 依然价值上千万成古董[图文]

    一辆1969年产的法拉利跑车今年初在日本一个仓库内被人发现,今年6月份,专家检查后发现这辆有着48年历史的法拉利跑车依然状态良好。虽然它看上去布满灰尘,又老又旧,而且里程表读数为36390公里。据悉,这辆法拉利跑车型号为365 GTB/4,绰号“Daytona”,于1969年推出市场。它在意大利曾有过3个主人,之后几次易手于1971年到了日本,直到最后一任主人将它尘封在仓库中。据悉,它在仓库...

    296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斯蒂文·霍尔为休斯顿美术馆建新楼[图文]
    斯蒂文·霍尔为休斯顿美术馆建新楼[图文]

    近日,由美国建筑师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设计的新作——休斯顿艺术博物馆南希与里奇·金德楼即将向公众开放。休斯顿艺术博物馆位于美国德州休斯顿,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藏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现代与当代艺术作品,新楼也将容纳包括绘画、雕塑、手工艺、设计作品、视频和沉浸式体验装置艺术等多样的藏品。斯蒂文·霍尔开放后的南希与里奇·金德楼“将公开展出第一批完整的来自拉丁美洲及其相关艺术的收藏品,...

    905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西媒:法国宣布打击博物馆“环保恐怖主义”[图文]
    西媒:法国宣布打击博物馆“环保恐怖主义”[图文]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1日报道,上周末,法国巴黎奥尔赛博物馆的安保人员抓住了一名年轻的极端环保主义者,当时她正准备向梵高的著名画作《在圣雷米的自画像》泼汤。法国内政部长担心“环保恐怖主义”现身法国。文化部长宣布对博物馆的安保系统进行“反思”。报道称,攻击者是英国“停用石油组织”的成员,这项运动发起于2月14日,旨在“借助包括民间抵抗在内的一切手段制止燃料生产”。法国欧洲生态党-绿党最激进的一...

    1733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世界最阴森博物馆” 胆小者请慎入[图文]
    “世界最阴森博物馆” 胆小者请慎入[图文]

    2017年8月13日,河南洛阳,洛阳古墓博物馆(又称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它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古墓博物馆之一,同时也成为目前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藏有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数十座墓室,均由原址搬迁而来,并在地下展区按墓葬形制复原展出。位于地下的历代典型墓葬展区,共搬迁复原上自西汉,下迄宋金时期的代表性墓葬25座,陈列文物总计约600件,分为历代典型墓葬、北魏帝王陵、壁画馆三个展区。游客可以近距离地...

    752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盛夏七月颂党恩 翰墨飘香聚南粤[图文]
    盛夏七月颂党恩 翰墨飘香聚南粤[图文]

    盛夏七月颂党恩 翰墨飘香聚南粤——当代书画家走进南粤文艺进基层活动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文化惠民、文艺为民、文艺乐民”的服务宗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7月23日下午,广东楹联学会书画院行书委组织书画家来到广东南粤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盛夏七月颂党恩 翰墨飘香聚南粤”书画进企业雅集活动,为企业员工送去了丰盛的“文化大餐”。本次活动由广东楹联学会书画院行书委主...

    37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河南“民间寻宝”鉴宝活动暖冬如期而至[图文]
    河南“民间寻宝”鉴宝活动暖冬如期而至[图文]

    鉴宝活动现场“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开播以来,掀起了古玩收藏界以及整个社会对于文物鉴赏的热潮。2018年1月6日由碧桂园·龙城天悦主办,羽本传媒承办的“民间寻宝”鉴宝·鉴心·鉴生活古董收藏鉴宝活动在河南郑州举办,大雪纷飞挡不住藏友的高枕热情,现场气氛火爆。此次活动以普及收藏知识和鉴定藏品,致力于为广大藏友了解更多有关于鉴宝的知识和认清楚收藏品价值...

    1617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书法艺术馆迎来特殊客人 43年未碰面的同窗喜相聚[图文]
    书法艺术馆迎来特殊客人 43年未碰面的同窗喜相聚[图文]

    图为同窗欢聚 刘顺平提供3月30日,柳市的刘顺平书法艺术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温州八中76届高中同班同学。一条刘顺平书法艺术馆开馆的微信成了他们相聚的关键线索,温州八中76届高中同学终于找到了与他们失联43年的乐清同学刘顺平,3月30日迎来了他们高中毕业43年后的第一次欢聚。一条微信再续前缘据刘顺平介绍,上世纪70年代初,读高中要公社给名额才行,他由于没有分配到入学名额,没能进入柳...

    634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