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活色生香的女红 绝妙的民族文化[图文]

时间 : 06-21 投稿人 : 阿仔 点击 :

活色生香的女红 绝妙的民族文化 | 艺术品趣闻

展览中的各式明清时期绣荷包

原标题;那些过往女红装扮下的荷包、肚兜与扇背,是生活,也是艺术

7月20日起,“民艺中国——女红系列展”于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开展。展览采撷古代文献、图片资料及今人诸多研究成果,与具体实物相结合,呈现中国人过去一百多年来日常生活方式中的穿戴,体味故去的情丝与过往的生活。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馆长吴光荣表示:“通过举办此次展览,将那些曾经有过的、并不富裕的,但很是精彩的生活习俗,通过新民艺研究的方式,呈现在今人面前,唤起民众重新认知我们过去生活中,中秋明月、春节团圆、一元复姶、万象更新的真正含义。”

“女红”与“女工”谐音,“红”为“工”的异体,唐颜师古注曰:“红亦工也” 。故出自妇女之手的传统技艺,如纺织、刺绣、剪花、浆染、编织等等,均称之为“女红”。从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到明代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笺》所说:“女红之巧,十指春风”,几千年来,“女红”被津津乐道,也装扮着亿万中华儿女。

展览以“活色生香”(明清时期的绣荷包)、“颈上添花”(民国时期围涎、童帽)、“绣中寻梦”(清末民初的肚兜)、“锦堂焕彩”(明清时期喜庆软饰)、“春晖苗绣”(少数民族服饰、扇背)五部分、542件展品再现传统中国女红装扮下的日常生活。

策展人吴光荣认为,举办"民艺中国女红展"其意义在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饰物,无论其大小、形状、材料、色彩、纹饰,其所有内涵传递了那个年代中国女性对生活的自信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活色生香的女红 绝妙的民族文化 | 艺术品趣闻

蝉形荷包

荷包、围涎、肚兜,是女红,也是文化

早在战国时期就已有佩戴荷包的记载,至唐代刺绣品的应用已极为普遍,妇女们尤其喜欢佩戴荷囊,其制大多为圆形,上面绣有不同的纹样,唐李重润及李贤的墓中就有侍女挂配荷囊的壁画。。

明清时期,“荷包”成为了一种社交礼仪、是展示身份地位的必备物品,帝王和大臣们穿用的朝带、吉服带上,常常挂着多个荷包,以供行赏之用。沈从文在《中国服饰史》一书中有“清代男子腰带上挂满刺绣精美的荷包、扇袋、香囊等饰物,可算是时髦打扮。”这些荷包上的绣样有的针脚整齐、绣线纤细,华丽而不失雅致;有的质朴无华,充满乡土气息,但无一哪种,均出自无数女子娴熟精巧的双手。

活色生香的女红 绝妙的民族文化 | 艺术品趣闻

四艺雅聚博古图扇套

此次展览此所展出荷包大多出自此时期,形制款式多样,用途也各有不同。一款绣荷包的制作,从剪裁纸样、裱糊素缎、烫平折边,到缀缝布面、设计图样,装饰外表等等,皆需一双灵巧的双手。绣娘会根据不同荷包所表现的内容使用不同的针法、款式和纹样。它们充分展现了刺绣女子的聪慧灵巧与极高超的刺绣工艺。

活色生香的女红 绝妙的民族文化 | 艺术品趣闻

必定高升荷包

作为古代儿童使用较早的一款服饰,围涎(或称“围嘴”、“口围”) 最早可以追溯至汉代。西汉扬雄《方言校笺》卷四提及“繄袼”一词,晋代郭璞标注:“即小儿涎衣也。” 生活中围涎绕于婴幼儿的颈部,主要是为了防止婴幼儿口水和食物弄脏衣服。在唐代敦煌壁画“化生童子”着装中即可见。在历代以“婴戏”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中,儿童围涎出现的虽然不多,但是偶尔也能看到。

活色生香的女红 绝妙的民族文化 | 艺术品趣闻

展览“绣中寻梦”部分展出的清末民初的肚兜

从清晚期至民国。儿童围涎留下了大量的实物,成为我国古代童装丰富内容的一部分。此外,童装中的虎头帽也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民间习俗。

此次展出的民国围涎、童帽绣工精致、构图巧妙、图案生动、寓意吉祥,展现了中国民族手工艺艺术长期传续下来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追求。

活色生香的女红 绝妙的民族文化 | 艺术品趣闻

虎型围涎

从汉代的“抱腹”或“心衣”、唐代的“诃子”、宋代的“抹胸”、元代的 “合欢襟”,明代的“主腰”,直到清代称作“肚兜”才以今天的名字出现,作为中国传统内在衣饰,肚兜保存难度较大,清代、民国保存至今的大多颜色脱落或变色。正因如此,刺绣肚兜的研究价值远超其它。

活色生香的女红 绝妙的民族文化 | 艺术品趣闻

如意云纹形刺绣花卉围涎

清代为肚兜最流行,男女老少皆有。肚兜上端成凹形的浅半圆状,上端的两角和左右两角附有带子,带子的材质有布绳、丝绳和金链等,最常见的穿着方法是上端两角系带子挂在脖上,下端尖角或圆角,各自系带在腰间,后背系结。除护胸腹部,让胃肠免受风寒。还具有乳罩和裹肚的作用。其美学具有东方设计的平面化、意象化、情感化的法则定律,延绵层叠,装饰性强,展现女红温柔婉约的浪漫情怀。

活色生香的女红 绝妙的民族文化 | 艺术品趣闻

三都水族马尾绣背扇

对于这一切女性创造的艺术,同为女性的展览总监金晓依说;“女红是传统女性聊度时间的一种方式,也是情绪发泄的出口,那么多的爱,无聊,欲望无处可说,只好拿起针线,对意中人的爱,对闺阁外世界的想象,对未来的憧憬,都在针下。”

工艺美术史论家张道一先生说:“中国‘女红’是母亲的艺术。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又在特殊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生活中的形象和情节触动众多女性的创作情感。意识也从平庸淡漠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升华。女性手中的小小针线绣出心灵巧手,装扮着人的一生,不仅将家人打扮规范、得体。同时还会将与之相关的空间、厅堂、家具等,按照传统特定的礼俗装扮地活色生香。

活色生香的女红 绝妙的民族文化 | 艺术品趣闻

民国喜上眉梢福禄寿三多白地土布肚兜

此次展览的的肚兜多为清末民初,来自浙江台州,以及部分山西地区。肚兜上的图案也较为讲究,构图巧妙,寓意深刻。有人物、动物、花卉纹、鱼戏莲、蝶恋花,还有麒麟送子、指日高升、官上加官、长命富贵等,表达富贵吉祥之生活映象。

活色生香的女红 绝妙的民族文化 | 艺术品趣闻

民国贴布绣戏曲故事人物纹棉布肚兜

同时,女红还延展至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屋内装饰,展览中“锦堂焕彩”部分主要展出明清时期的喜庆软饰,包括桌围、椅套、中堂、喜帐等,它们组成了传统礼俗生活的特质。但清末以后,传统婚礼礼俗制度极具衰落,西方婚礼发展迅速。此次展示的喜庆软饰也传达一种礼学文化,即传统婚仪如何促成有礼有节、秩序和谐的社会文化,对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活色生香的女红 绝妙的民族文化 | 艺术品趣闻

喜庆织绣

少数民族服饰承载历史起源和文化体系

除了汉文化外,展览“春晖苗绣”部分主要展出少数民族服饰、扇背等。服饰往往可以表现人格,莎士比亚如是说。一个民族的服饰讲述着民族代代相传的故事,展示着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

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代表,苗族服饰是璨若群星的服饰中耀眼独特的一颗。苗族服饰承载着苗族的历史起源,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宗族、信仰等信息;更表现了苗族女性精湛的女红技艺,及其崇尚平等、热爱生活的理想和信念。

相关文章

  • 记录的艺术[图文]
    记录的艺术[图文]

    《康斯坦茨湖上的会客厅》路易丝·科舍雷法国,一七八五年—一八三五年,绘于一八一六年尤金·V和卡莱尔·E·绍捐赠给库珀·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的藏品,记录了19世纪欧洲家庭室内装饰的演变,展现了欧洲在那个时代的文化变革。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欧洲的消费和奢侈品一直是货币经济的存在条件,人们把大量精力和资金用在家园...

    320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67岁老人没学过美术 迷上布贴画制作获国家大奖[图文]
    67岁老人没学过美术 迷上布贴画制作获国家大奖[图文]

    获国家大奖的《冰清玉洁》赵轩艺摄今年67岁的史如月老人没学过美术,3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布贴画后,凭着对这项工艺的爱好,制作了百余幅作品,其中《冰清玉洁》今年获得第六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银奖。12月8日,记者慕名来到徐州原4813工厂宿舍拜访史如月老人。“这些用于装饰的布贴画,都是我自己做的。”在史如月老人家中看到,墙上挂了很多画作,内容有的取材古代民俗传说和名...

    1696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和珅咋能顺走乾隆鼻烟壶[图文]
    和珅咋能顺走乾隆鼻烟壶[图文]

    和珅 配图来源网络烟草在线据《三湘都市报》编辑整理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一场政变推翻了越南政府,国王黎维祁紧急求救。两广总督孙士毅受命带兵平叛,马到成功。黎维祁十分感激,主动要求孙士毅当国王,自己退居二线。乾隆当然很高兴,封孙士毅为一等谋勇公,调他回京出任军机大臣、兵部尚书。此时的孙士毅何等威武,直到遇到和珅。回京第二天,孙士毅早早等在皇帝办公室外,静候乾...

    650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河北非遗绝活技艺传承令人忧[图文]
    河北非遗绝活技艺传承令人忧[图文]

    徐水狮舞之“狮子单驼”。 于俊亮 摄(原标题:“非遗绝活”荟萃河北满城 技艺传承令人忧)中新网保定3月10日电 (吕子豪于俊亮)10日下午3时许,易县的摆字龙灯、徐水狮舞等非遗表演项目齐聚河北满城汉墓景区未央广场,吸引上千民众观看。欢快的鼓点响起,易县摆字龙灯拉开了展演帷幕。金色巨龙随着彩球上下翻飞,14名表演者着黄色盛装、手举龙灯穿梭台上,用龙体摆出“天下太平”、“未央兴旺”等大字;白洋淀...

    1308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意大利国宝级文物将“空降”浦东美术馆,一起期待吧[图文]
    意大利国宝级文物将“空降”浦东美术馆,一起期待吧[图文]

    位于小陆家嘴滨江核心区的“诗意艺术殿堂”——浦东美术馆,自2021年7月正式开馆以来,持续发挥国际文化交流重要平台功能,把国内外最优秀的艺术场馆资源、艺术家作品带到馆内呈现。12月21日,浦东美术馆年度收官大展“绝美之境: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展”即将盛大开幕。作为“2022中意文化和旅游年”系列活动之一,本次展览也是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与中国现当代艺术机构进行的首次大规模合作,多件意大...

    65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寒露不露 敦煌壁画中的深秋穿搭[图文]
    寒露不露 敦煌壁画中的深秋穿搭[图文]

    少女襦裙纹样 莫高窟第114窟(段文杰临摹)中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听罢真是叫人瑟瑟发抖。秋已深,露水吸纳一整夜的凉,即便水汽被太阳蒸发,凉气也在空气中氤氲不散了。枝头枯叶飘落,更添寒意,心中不禁默默念道:“这身单薄的衣裳还是不敌这深秋了啊。”一边抱怨衣柜的衣服又不够穿了,一边开始研究本季流行穿搭。时尚杂志里的潮流越来越看不懂,真不如敦煌壁画里那些永不过...

    1831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那些堪称灵魂画手的总统们[图文]
    那些堪称灵魂画手的总统们[图文]

    如果他们不从政,世界史和艺术史,或许都会改写。灵魂画手,非常少见,这样的画在世界范围内,也绝无仅有,独一无二。前不久,特朗普的画作《纽约天际线》,以9000美金起拍,最终29184美金成交。(合人民币19.67万)众所周知,特朗普以地产起家,由商从政,成功当选美国总统。但鲜有人知的是,他还有一重神秘的身份:“画家”。老早以前,他就以画画这一行当“招摇撞骗”了。特朗普的画作,可谓褒贬不一。政治和艺术...

    1031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老旧汽车新命运:艺术家巧手焊接废旧部件变雕塑[图文]
    老旧汽车新命运:艺术家巧手焊接废旧部件变雕塑[图文]

    老旧汽车新命运:艺术家巧手焊接废旧部件变雕塑据《每日邮报》报道,来自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53岁艺术家詹姆斯·科贝特,用他巧妙地构思,改变了那些被运往废料场的老旧汽车部件们的命运——将他们打造成令人惊叹的动物雕塑。科贝特将数百个从汽车上取下的部件焊接在一起,组成各式各样逼真的动物形象,比如兔子、狗、黄鼠狼、鹅、鸡、鬣蜥还有猎豹。汽车的每一个零部件都能做到物尽其用。每件雕塑的制作耗时,从研究构造到焊...

    871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康熙用他的珍赏妆点一扇记忆之门[图文]
    康熙用他的珍赏妆点一扇记忆之门[图文]

    清康熙郎窑红釉梅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原标题:康熙红和康熙窑) 那一日,在一间已被淘过无数遍的店铺里,又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郎窑红的烛台。郎窑乃康熙朝的督陶官郎廷极所烧之窑,以其红釉器最为名贵,人称“郎窑红”。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曾烧出史上最好的红釉器,红极一时,红光万丈。但自明中期之后,红釉器却日暮江河,以至沉落。只是到了康熙仿烧宣红,恢复了已失传两百多年的高温铜红釉技术,才终于烧出了一代名品郎窑...

    349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书画告诉你 狩猎的男人很帅[图文]
    书画告诉你 狩猎的男人很帅[图文]

    《弘历盔甲乘马图像轴》,绢本设色,430×288cm,清,故宫博物院藏皇帝的北狩狩猎,又称捕猎、打猎,是狩猎业的一个重要过程。狩猎这个生产过程,除猎捕野生动物、开发野生动物资源外,还起到控制野生动物种群、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作用。农业和畜牧业发达至今,狩猎早已演变出了更多意义,可以练兵、娱乐,甚至可以选拔人才!木兰围场位于北京以北四百余公里的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境内,是清帝举行木兰秋狝的皇家猎...

    855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中国的皇冠你见过吗?[图文]
    中国的皇冠你见过吗?[图文]

    提起奢华,首先想到的便是来自各国国王王后发间的那抹闪亮。皇冠可以说是皇室的象征,甚至是一个国家的代言。通常打造一个皇冠会毫不吝啬地用上全世界搜集而来的宝物,所以皇冠看起来总是精致而奢华。看了不少外国的皇冠,中国的皇冠你见过吗?赶快来看看吧!明神宗金丝翼善冠翼善冠用极其纤细金丝编结,重一斤六两。采用传统的掐丝、累丝、码丝方法进行焊接。此冠通高24厘米,直径20.5厘米,重826克,结构复杂...

    1937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在天文学家眼里 梵高的《星夜》科学吗[图文]
    在天文学家眼里 梵高的《星夜》科学吗[图文]

    天文学家如何看待梵高的《星夜》?爵士钢琴家怎样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爵士乐》?雕塑家会如何看一幅画?这些问题在新开放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开放后,与BBC联手,开启全新栏目《在我看来》(The Way I See It)中得到一一解答。MoMA近日邀请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的天文物理学教授珍娜·莱文(Janna Levin)担任嘉宾。从她的视角出发,重新来理解早已耳熟能详的梵高的《星夜...

    1554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文化迎春开启新年新期待 2022迎新春系列艺术展多处开展[图文]
    文化迎春开启新年新期待 2022迎新春系列艺术展多处开展[图文]

    岁末将至,年味渐浓。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祥和的新年气氛,东营市2022迎新春系列艺术展即日起至2月16日在市美术馆和银座商城东二路店同时开展,今年也是我市第六届迎新春艺术展,这一展事由中共东营市委宣传部、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东营市文联主办,东营市美术馆、东营市美术家协会、东营市楹联协会、东营市琼玉生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山东平静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承办,为你奉上新春文化大礼包。今年迎新春艺术...

    1366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8000年文物算什么 因挖到古董延期交房案例多的是[图文]
    8000年文物算什么 因挖到古董延期交房案例多的是[图文]

    大家都知道我国现在的许多综艺可以说都是抄的韩国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一件事,但是同样也有非常多的综艺是我国的原创的,而且有一个综艺是没有国家敢说是我们抄的他们的,这个节目叫做《国家宝藏》。为什么说这个节目没有国家敢说是我们抄的他们的呢?因为这个节目的主要内容其实就是介绍我国的文物,而其中的一件可以说是刷新了其他国家对于综艺节目的认知了,这件文物就是贾湖骨笛。为什么说这件文物刷新了其他国家的认知呢...

    1079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一铲子挖出3发子弹 能拿回家收藏吗[图文]
    一铲子挖出3发子弹 能拿回家收藏吗[图文]

    清理河道时挖到了三发子弹扬子晚报讯(通讯员朱天璇记者陈勇)近日,南京玄武警方接到市民报警,称在清理河道时挖到了三发子弹。民警初步勘查后发现,这三发子弹可能是抗战时遗留下来的。8月11日,40多岁的李师傅在四牌楼参与河道修缮工作时挖出了三发子弹,随后报警,并将子弹交给警方。李师傅告诉民警,当天上午9点,他正在挖掘围墙边淤泥,突然一铲子下去触碰到一个硬物。他挖出来,抠掉表面的泥巴,发现是一个弹匣上...

    1972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