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和毕加索被西方媒体褒奖为“分踞中西画坛的巨子”。1956年夏,张大千在法国尼斯港拜访毕加索,他们共进午餐,切磋画艺,互赠作品,合影留念,度过了一个融洽而愉悦的下午,此举被西方媒体称誉为“中西画坛巨子的历史性的会见”。1956年,57岁的张大千应法国卢浮宫博物馆馆长乔治·萨尔的邀请,偕夫人徐雯波前往巴黎,举办了两个画展:一是6月在巴黎赛那奇博物馆的“张大千临摹敦煌石窟壁画展”,二是7月在卢浮宫东画廊的“张大千近作展”。画展都极为成功,法国媒体甚至指出:“张大千的画法变化多端,造型技术精湛,颜色时时革新,其画与西方画风对照,惟有毕加索堪与张大千比拟……”
1956年7月29日,张大千与毕加索在古堡花园
画展开幕式结束后,张大千提出要去会晤有西方“艺坛教父”美誉的毕加索。然而,中外朋友却众口一词予以劝阻,他们认为,毕加索天马行空、心高气傲、个性张狂、举止怪诞,总是拒人千里,让人难以捉摸。当时留法的中国画家常玉、赵无极、潘玉良皆直言不愿牵线联系,乔治·萨尔馆长也表示爱莫能助。一身江湖作派的张大千心有不甘,一番周折后,毕加索答应在他的别墅会面。1956年7月29日中午,张大千夫妇如约来到毕加索位于法国南部尼斯港的“加尼福里亚”别墅。别墅紧依地中海,占地约百亩,毕加索定居在这里已有10年时间,它原是一位公爵的城堡,毕加索斥资百万美金购下后,将它装修成富丽堂皇、豪华精致、拥有奢侈设施的古代宫殿式建筑。
张大千夫妇同毕加索在古堡花园佩戴面具合影
75岁的毕加索一改原先在家里赤膞赤脚、不穿上衣、只穿短裤的习性,破例穿上了条子花纹衬衫和非常正式的长裤、皮鞋,胡子也刮得干干净净,热情接待了到访的张大千夫妇。主客用过午餐后,毕加索将张大千迎进大画室,捧出5大本画册,每册约有30多张画,诚恳地对张大千说:“这些都是我画的。我最近对中国画很感兴趣,正在学习。张先生看看画得怎样?请多指教。”西画大师竟然在自学中国画,这让张大千颇感惊讶,他好奇地翻阅着,可发现尽是些“花鸟鱼虫”,显然是临摹齐白石的习作,笔法很是稚嫩。于是委婉地说道:“你画得很好,但工具不对。画水墨画应该用中国的毛笔,依靠含水的多少来控制干湿浓淡,体现出‘墨分五色’。我们中国画不求形似而重写意,素有诗、书、画融合的特色……”说完,当场写下“张大千”三个大字,墨色深浅有致,笔力苍劲雄厚,毕加索不禁叹为观止。
张大千自题(此当代大画家毕加索与爰在其别墅所摄)与毕加索合影
毕加索颇为不解地说:“我最不懂的,就是你们中国人为何要跑到巴黎来学习艺术……不要说巴黎没有艺术,整个西方,都没有艺术!”张大千听了解释道:“毕加索先生太客气了,我们中国画自然是源远流长,因为我们中国是个历史太古老的民族,但西方也盛产出非常多和非常优秀的艺术。”不料,毕加索又惊世骇俗地指出:“真的!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的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当然,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于你们中国。第三是非洲有艺术。除此之外,整个西方根本没有艺术。所以我最莫名其妙的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东方人非要跑到巴黎学艺术不可呢?”
毕加索 西班牙牧神像(图源:张大千博物馆)
张大千 墨竹图(图源:张大千博物馆)
欢快的时光总是短暂。临别前,毕加索将自己的一幅《西班牙牧神像》赠送给张大千,又一反常态在画作旁边题上“送张大千”的英文签名,以示尊重和友好。张大千则把自己在巴黎所作的《墨竹图》作为回礼送给毕加索。画面上,右边的竹子用浓墨挥写,竹叶向上伸展,遒劲挺刮;左边的竹子以淡墨映衬,竹叶向下低垂,温柔纤丽;双竹情态各异,浓淡错落,凸显出张大千笔下中国画墨分五色、层次互见的笔墨神韵。画的一侧,则题款“毕加索老法家一笑 丙申之夏 张大千爰”。第二天,当代画坛东西方两大宗师——张大千和毕加索在法国会晤的新闻,遍见欧美报刊。虽然这次会面只有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但在媒体的笔下却成了“艺术界的高峰会晤”、“中西艺术史上值得纪念的伟大年代”而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