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埋藏千年得以重见天日的文明碎片,到人们眼中代表着中华历史文化的国之重器,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仿佛是一场化腐朽为神奇的“治愈”。在上海博物馆,就藏着这样一家“文物医院”。昨晚,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主任黄河以及上博研究馆员丁忠明、张珮琛亮相上博讲坛,以《上博金属文物保护修复的传承与创新》为题讲述其中的故事。
如果将文物保护修复比作“治病”,那么检测分析就是确定“病因”和“治疗方案”的第一步。给青铜器“拍CT”便是上博许多珍贵文物价值评估和病害诊断技术手段之一。
图说:隆平寺塔基地宫出土的铁函
隆平寺塔基地宫曾出土一件锈迹斑斑的铁函。当时,上博的文物修复师们没有贸然打开,先对铁函作了原位X-CT分析,发现铁函内还有两重长方体函,中间是木质,内部是金属材质。铁函与盖之间没有开关连接。铁函和木函之间有一金属瓶,还有大量穿孔的珠子散落。内部金属函及与木函之间,有与液体发生浸润现象。内层金属函还有金属包边的佛像。X-CT检测技术的加入,不仅让文保工作者在打开铁函之前做好了充分准备,还能帮助保存和还原文物本身的布局。
图说:铁函X-CT检测结果
子仲姜盘是由爱国企业家叶肇夫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一件春秋早期的晋国青铜盘。通过X-CT层析成像检测,文物修复师发现,在视线无法观察到的内部,子仲姜盘使用了两种结构的转轴。鱼和鸟使用了较为复杂的转轴,可以在旋转时不向四周摆动;青蛙的转轴则为简单的蘑菇形,总体能保持较平稳运转,但转轴有向四周摆动的情况,使其周围的陶范有较多磨损。这件文物兼具实用和美观的设计在科技的助力下一览无余。
图说:子仲姜盘X-CT断层扫描分析动画
像医生一样,文物修复师的“治病”技术也需要多年传承和积累。作为国家级非遗“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张珮琛介绍,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包括清洗、除锈、矫形、拼接、刻纹、翻模、铸造、配缺、打磨、做色、做旧等十余道工艺环节。翻模过程中,复杂精巧的分块模无疑是最能体现修复师高超技艺的。例如,商晚期的鸮卣敛口鼓腹,通体纹饰,造型复杂,器壁轻薄,修复过程中的分型石膏模数量达60片之多。要想把每一个细节都完美表现,修复师就要对石膏的特性了然于胸,需要长期、大量的学习和练习。
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上博的文物修复师们还创新性地将超声波除锈、复合材料翻模、激光焊接、激光清洗、3D打印等应用到文物保护工作之中。上博馆藏的藏传鎏金佛像在出土时表面布满深色沉积物,佛像表面泥金工艺的金层又十分脆弱,不适合使用传统的机械手段清理或化学试剂清洗。最终,激光清洗让佛像重现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