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苏东坡在大观园“赏月”[图文]

时间 : 06-06 投稿人 : 米儿 点击 :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跟清代小说《红楼梦》能搭上关系吗?能。不光能,而且大有关系。贾政的小书房叫“梦坡斋”,此“坡”正是“坡仙”苏东坡;林黛玉之名与她的表字“颦颦”,都来源于苏轼的一首词《减字木兰花》,词中有句“敛黛含颦喜又瞋”,不但将“黛”“颦”二字融于一体,其“喜又瞋”的形象,也与黛玉的情貌特征十分吻合;另外,《红楼梦》里引用、化用苏东坡的诗句,如“只恐夜深花睡去”“东风袅袅泛崇光”“自笑平生为口忙”等,可谓不胜枚举。

中秋将至,说起赏月,定然绕不过苏东坡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如南宋诗论家胡仔所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红楼梦》里写中秋赏月,写得最淋漓尽致和诗意盎然的当属第七十五、七十六这两回。曹雪芹用整整两回文字写成中秋赏月大文章,字里行间却无不闪耀着苏轼的光芒。

苏东坡在大观园“赏月” | 美术品文摘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清代 孙温 绘

观月宜至开阔处

赏月去哪里最好?苏东坡的答案是:宜到开阔处。苏东坡的赏月佳作,最著名的是“一词两赋”。“一词”就是前面说到的《水调歌头》,“两赋”则是《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无论是《水调歌头》的“我欲乘风归去”,还是《赤壁赋》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后赤壁赋》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都是在极开阔处才能写出的感受。

其实,于开阔处赏月,是唐代士大夫就有的传统——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以及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都告诉我们:雄浑壮美的月色只有在宽敞开阔处才能一览无余。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写荣国府过中秋节,有这样一段文字:

贾母点头叹道:“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日赏月是正经。”王夫人笑道:“都已预备下了。不知老太太拣那里好,只是园里空,夜晚风冷。”贾母笑道:“多穿两件衣服何妨,那里正是赏月的地方,岂可倒不去的。”

大观园之大,书中有明确交代,是周长“三里半”。有人算过,大致相当于20多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贾母说“那里正是赏月的地方”,这句话接在王夫人“园里空”的话后面,表明贾母对于“赏月宜到开阔处”的苏东坡式赏月观深有同感。

苏东坡在大观园“赏月” | 美术品文摘

大观园插图,金玉缘,上海,同文,1889。

登高望月天地宽

赏月,不光要选在开阔处,还应择一高处。这样才能既观赏到天宇澄澈的壮丽,又能体会到天地同辉的雄浑。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写贾母带领众人进大观园赏月,有这样一段描写:

当下园之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贾母便说:“赏月在山上最好。”因命在那山脊上的大厅上去。……不过百余步,至山之峰脊上,便是这座敞厅。因在山之高脊,故名曰凸碧山庄。

这一段文字颇耐人寻味。清代学者张潮用“看月亮”来比喻三种不同的读书与人生境界。第一种,“隙中窥月”,从一道缝隙中看到的月亮即使不是残缺不全,也会因空间的极度挤压而令人气闷;第二种,“庭中望月”,虽说仍有井中观天之感,但胸襟、气象已然打开,外界约束逐渐退去;第三种,“台上玩月”,独立高台之上,只见天地空阔,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毫无滞碍。

贾母能提出“赏月在山上最好”,表明她在亲身经历了贾府“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一步步走到“盛筵必散”的过程,对人情世态早已了然于胸,进入了张潮所说的人生第三种境界。

苏东坡还有一首《念奴娇·中秋》,就是写登高望月,词中写道:“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用桂魄来指代月亮。古代伟大的文人士大夫之所以令人景仰,不仅仅在于其绚丽出众的才华,更在于其巍峨博大的人格。中秋之夜,登高赏月,让宇宙的浩渺与永恒涤荡我们胸中的琐碎和烦恼,让我们在忙忙碌碌的庸常岁月里抽出一点点时间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又何尝不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

苏东坡在大观园“赏月” | 美术品文摘

月曼清游图之八月琼台玩月 清代 陈枚 绘

临水赏月景更妙

杭州西湖的著名景点“平湖秋月”有一副对联:“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说的就是临水赏中秋之月。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贾母等人在山上赏月,史湘云拉着林黛玉作诗联句:

黛玉见他这般劝慰,不肯负他的豪兴,因笑道:“你看这里这等人声嘈杂,有何诗兴。”湘云笑道:“这山上赏月虽好,终不及近水赏月更妙。你知道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坳里近水一个所在就是凹晶馆。……可知这两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竟是特因玩月而设此处。有爱那山高月小的,便往这里来;有爱那皓月清波的,便往那里去。……”

这里史湘云道出“山上赏月虽好,终不及近水赏月更妙”,她用来描述“山上赏月”的“山高月小”一词直接摘自苏东坡的《后赤壁赋》。她与林黛玉联句,吟出了“寒塘渡鹤影”的佳句,也是化用了《后赤壁赋》里的一段:“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后来妙玉将她二人请入栊翠庵,并续写完成了湘、黛的联句诗,其中“箫增嫠妇泣”出自苏东坡《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妙玉续诗中还有“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两句,则是出自苏东坡《石钟山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史湘云与林黛玉去凹晶溪馆联句,有这样一段描写,深得水边赏月的妙处:

二人遂在两个湘妃竹墩上坐下。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净。

苏东坡的《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均是临水赏月的扛鼎之作。《赤壁赋》里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赤壁赋》里的“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已成为临水赏月的千古绝唱。

东坡这些名句,还可以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起品鉴。同样是在水边赏月,一个是在长江之中,一个是在洞庭湖边;一个奔流不息,一个烟波浩渺;一动,一静。不同的是月与水的映照互动,相同的是“宠辱偕忘”“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尚情怀。

苏东坡在大观园“赏月” | 美术品文摘

袁松年 山高月小 立轴

暂且做个“闲人”

张怀民绝对想不到,他会因为苏东坡一篇仅仅85个字的短文而在九百多年后突然变成“网红”,并使“怀民亦未寝”成为一个著名的“梗”。这篇短文就是《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篇短文的精华就是最后一句话——“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因“莫须有”的罪名而被诬告陷害,遭遇“乌台诗案”,当年八月至十二月身陷囹圄,受尽折磨与羞辱。元丰三年,他以戴罪之身被贬至黄州,有虚职而无实权,领不到俸禄,且要随时接受当地官员监管。在食品短缺的情况下,苏轼在州城旧营地的东边开垦一块荒地,亲自耕种,他将此地命名“东坡”,并自号“东坡居士”。到元丰六年十月,苏轼已在黄州贬居将近四年。从少年科场得志、连续多年担任地方主官(知州),到贬官落职,成为一介“闲人”,基本断送政治前途,其间的落差是巨大的。然而苏轼却以惊人的豁达乐观坦然接纳了这一切,并且一到黄州即跟当地平民交朋友,做好了当一辈子黄州百姓的心理准备。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与胸怀!

苏东坡在大观园“赏月” | 美术品文摘

苏轼画像 元代 赵孟頫 绘

《红楼梦》用了整整两回书来写大观园里的中秋赏月,其实真有“闲心”赏月的唯独贾母一人而已,其他人都是强打精神在陪她。第七十六回写道:

王夫人笑道:“今日得母子团圆,自比往年有趣。往年娘儿们虽多,终不似今年自己骨肉齐全的好。”贾母笑道:“正是为此,所以才高兴拿大杯来吃酒。你们也换大杯才是。”邢夫人等只得换上大杯来。因夜深体乏,且不能胜酒,未免都有些倦意,无奈贾母兴犹未阑,只得陪饮。

两个“只得”写尽了王夫人与邢夫人等无心赏月、勉为其难的心理状态。其实也不光是这些长一辈的太太们如此,连宝玉和探春等青年公子、小姐也都各有心事,提不起赏月的劲头:

宝玉近因晴雯病势甚重,诸务无心,王夫人再四遣他去睡,他也便去了。探春又因近日家事着恼,无暇游玩。

书中借史湘云之口感慨说,“可知那些老人家说的不错。说贫穷之家自为富贵之家事事趁心,告诉他说竟不能遂心,他们不肯信的;必得亲历其境,他方知觉了。就如咱们两个,虽父母不在,然却也忝在富贵之乡,只你我竟有许多不遂心的事。”又借林黛玉之口加以总结,“不但你我不能趁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

其实他们再怎么“不趁心”,又如何能跟苏东坡被贬黄州时的处境相提并论?苏东坡另有一篇短文《记游松风亭》,值得那些总感到生活“不趁心”的人细细品味一番: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在中秋月圆之夜,何妨问问自己,“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让我们暂且放下重负,做个“闲人”,择一开阔临水之处,登上高台,让圆月的清辉带走身心所有的疲惫。

相关文章

  • 艺术家刘林魁:在倒影中摸索生活的真理[图文]
    艺术家刘林魁:在倒影中摸索生活的真理[图文]

    刘林魁作品刘林魁作品刘林魁作品不仅仅是。。。。。。《倒影》系列油画全国巡展重庆首展访谈刘林魁:在倒影中摸索生活的真理受访人:刘林魁艺术家采访人:李裕君《绝对艺术》杂志市场总监、资深媒体人、策展人Q:首先请介绍一下近期创作的作品。早期作品中有所迷惑的问题,近期作品或许我找到了出处。比如精神、思想、视觉、情感等,之前在作品中我无法连贯,现在有了安放之处,那就是作品中的:信仰、哲学、美学、艺...

    588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清明上河图》谜团多 原作曾在民间收藏[图文]
    《清明上河图》谜团多 原作曾在民间收藏[图文]

    ■清院本 清明上河图 局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古画。迄今为止,研究《清明上河图》的论文有400多篇,为研究这幅画开了三次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出了三本论文集。可以说,在学界,再没有第二件中国古画受到如此密切的关注。但其实,对于《清明上河图》的认识还远远没有结束,还有很多谜团围绕着这张传世名画。在“揭秘”之初,首先应该介绍一下张择端这个人,他的传奇色彩决定了这张...

    229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91岁老翁画画出书纪念60年爱情 网友唏嘘感叹[图文]
    91岁老翁画画出书纪念60年爱情 网友唏嘘感叹[图文]

    青梅竹马式的爱情成为饶平如一生最美好的回忆。近日,91岁的老人饶平如六十载风雨爱情的新书《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出版。饶平如曾经的黄埔军校学员,参加过抗战。5年前,在即将迎来钻石婚时,他的妻子毛美棠不幸故去。为抒发思念,老人付诸画笔,描绘出与爱妻60多年的点点滴滴,填满18本厚厚的画册。这些精美的绘画被传到网上后,引发众多转发、评论者,有人这样留言“又平...

    487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247万!国外艺术爱好者烧毁原画4倍价格卖出电子版[图文]
    247万!国外艺术爱好者烧毁原画4倍价格卖出电子版[图文]

    3月10日据外媒报道,一群艺术爱好者烧掉了世界著名街头艺术家班克西的作品《傻子》,随后拍卖了该画作的电子版本所有权。由于该电子版本经区块链技术处理后具有独一无二的标识,拥有该不可替代代码(NFT)就相当于拥有了它的所有权。最终该NFT以约合人民币247万。班克西(Banksy,1974年),男,出生于英国布里斯托,街头艺术家,被誉为最有才气的街头艺术家之一。班克西的街头作品经常带有讽刺意味,在旁...

    285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攻略来袭!商周时期玉器的辨别 [图文]
    攻略来袭!商周时期玉器的辨别 [图文]

    故宫博物院商代兽面纹玉戚台北故宫博物院商代玉牙璧天津博物馆商代弦纹有领玉璧在高古玉器艺术的长廊里,上自红山、良渚,下迄汉唐的玉器,异彩纷呈,各领风骚。而时下人们钟情的,多为战国及两汉玉器。但是,爱玉何必惟重战国两汉?商周玉器,未尝不是古玉中另一奇葩,其精巧剪裁、奇妙构思、简洁明快之工艺令人慨叹。故宫博物院商代铜柄玉戈开封市博物馆商代玉牙璧商代早期玉璇玑通常情况,人们对于商周玉器的认识,主要...

    1848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电缆公司买壶送股东并承诺一年回购[图文]
    电缆公司买壶送股东并承诺一年回购[图文]

    汪寅仙制曲壶。电缆上市公司炒作紫砂业艺术品金融概念业内人士认为此举难换实力藏家信心继1.04亿元购买28把紫砂壶后,欲打造“壶联网”的中超电缆再次“不走寻常路”——8月30日公告显示,中超电缆决定出资500万元向子公司购买紫砂壶赠送给中小股东,公司工作人员则否认炒作。一天之后,公司再发公告披露多项紫砂产业投资,涉及金融、产权、艺术品收藏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作为广东“紫砂”重镇的石湾陶艺也期...

    343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养石与藏石[图文]
    养石与藏石[图文]

    中国奇石,自古以来,便是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们怡情的雅趣。人们喜欢一方石头,都是被石头那奇异的造型,色彩纷斓、质地温润等特性而吸引,被一块石头所营造的“大千气氛”所迷离。一块好的奇石,多是鬼斧神工,恍若神境,令观者惊叹,拔弄和点燃了人们灵魂深处的心灯,从此,这些奇异石头便不会轻易被人们放下了。这便是奇石让人一碰,无法挥去的魅力所在。赏石怡情,赏石延年,而且,赏石有瘾。中国人的哲学思维,造就了中国...

    892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卡特兰价值15万美金的香蕉作品被吃掉啦![图文]
    卡特兰价值15万美金的香蕉作品被吃掉啦![图文]

    继黄金马桶艺术品在英国被盗后,卡特兰价值15万美金的香蕉作品被吃掉啦!吃香蕉者称自己也是个艺术家!12月4日,美国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莫瑞吉奥·卡特兰用灰色胶带将一根香蕉贴在墙上,取名为《喜剧演员》,共3件。其中2件被各以12万美金的价格买走!第三根尽管已标价15万美元,也有两家机构已率先表示了购买意向。贝浩登画廊表示,以雕塑闻名的卡特兰是15年来首次送作品参展。不过,在热议和疯传还未...

    1533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798艺术区:饱经改造和商业折腾[图文]
    798艺术区:饱经改造和商业折腾[图文]

    798艺术区2001年,我以0.70元一平米的价格在798厂区租了个新家,那时候那里还真的是工厂。房子刚修好,由于我和男朋友急急忙忙想住新房,就在没有家具的情况下,在一个200平米的空间放了一个床垫,就算入住了。头一天晚上,我们刚睡下,就听见外面“砰”的一声巨响,好像炮声,或者一个巨人站在我们窗前放了个屁。我们吓傻了,入住的浪漫感觉立刻消失了。那时候,798没有咖啡馆,...

    424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乾隆名臣钱沣款读书匾[图文]
    乾隆名臣钱沣款读书匾[图文]

    匾额图中所示这方匾额,纵0.98米,横1.96米,红木宽框,漆黑色,四角用金彩画卷云纹,上下边框中部用金彩画古钱纹;匾心为樟木,围紫红牙边。榜书“室雅书香”四字楷书,雕双勾凹刻笔画,填黑漆,右上角钤刻阳文长方印“东注”,左侧下角落款墨书“钱南园”,下钤刻阳文印“南园”。这方匾是悬挂于书斋的匾额。此匾为德行语,显示读书环境。据查资料,钱南园即钱沣(1740—1795),字东注,号南园,云南昆明人...

    1706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成都地下竟有这么多宝藏:神秘的巴蜀图语[图文]
    成都地下竟有这么多宝藏:神秘的巴蜀图语[图文]

    拼版图片,左: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镇双元村发掘出土的青铜器;右上:成都市青龙街一工地发现的摩诃池西北角遗址;右下:邛窑精品邛三彩香炉。成都,是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建城两千多来,历经沧桑却越来越繁华。《太平寰宇记》记载,“成都”之名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取名成都。公元前311年,秦征服古蜀、张仪到蜀地筑城,古蜀成为了秦的一郡,郡治就在成都城。从...

    1579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内蒙古辽代贵妃墓考古发现墓主人为萧太后外孙女[图文]
    内蒙古辽代贵妃墓考古发现墓主人为萧太后外孙女[图文]

    辽代贵妇墓出生地墓志原标题:内蒙古辽代贵妃墓考古新突破:墓主人为萧太后外孙女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26日电(记者 李爱平)26日,中国考古界享有盛名的内蒙古自治区辽代贵妃墓主人身份再次出现新突破。当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盖志庸研究员经过长期考证最终确认,该墓主人身份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萧太后外孙女。针对这一发现,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数专家认为,辽代贵妃墓这一身份的确定,其价值与意义堪...

    391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谁说艺术品只能挂在墙上?[图文]
    谁说艺术品只能挂在墙上?[图文]

    John Baldessari,鼻型耳环 (金) (2016)。? John Baldessari。 图片:Courtesy the artist, Marian Goodman Gallery and Hauser &; Wirth1942年,女性现代艺术收藏家佩吉古根海姆在她位于西57街的画廊型博物馆上出席了她的展览“本世纪的艺术”(Art of This Century)的开幕式...

    1930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你总说爱喝酒 可曾在乎过酒的感受?[图文]
    你总说爱喝酒 可曾在乎过酒的感受?[图文]

    朋友一生一起走,有你有TA还有我。别慌!你没听错!是你手中的酒在说话!知名法国插画师Jean Jullien为葡萄酒品牌Majestic Wine设计了一系列纯图形无文案的瓶身包装,意在展现酒本身的感受,而非俗气地使用传统酒标说明酒的种类产地或是一味地追随复古潮流。营销总监Jamie Patterson对此解释道,比起枯燥无味的图片与矫揉造作的文本,品牌更想采用一些有趣的东西。于是,插画...

    1461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真正的美存在于人们的心里[图文]
    真正的美存在于人们的心里[图文]

    出去逛游拍照,当然要拍最美的地方啦。社交网络上,人们喜欢百里挑九po出最“美”的一条,那些平淡无奇的地方呢?自然是连剩下的九十一张都没有入围。伦敦的设计师、插画师Peter Judson显然是个异类,他喜欢用手机捕捉他日常看到的真实细节:既有养眼的薄荷绿门墙,也有陈旧发黑的管道,既有纹理清奇的建筑,也有任性混搭的地板砖……最后,他把它们做成了好看的抽象插画。他本人就像滤镜一样,输入真实的图...

    1431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