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文化讲堂第四讲将于5月12日下午2点在乌镇雅达健康生态产业园艺乐讲堂举行,由大收藏家曹兴诚先生以《以科学看美感和佛学》为题主讲。本次活动由雅达书院、势象空间与在艺APP联合主办。从即日起观众可通过“雅达书院”微信公众号中子菜单“乌镇文化讲堂报名系统”报名。由于讲堂现场座位有限,未能入场的观众届时也可通过腾讯新闻、在艺APP等平台观看现场直播。
清乾隆御制料胎彩画珐琅西洋母子图笔筒
大收藏家曹兴诚
整整十年前,汶川大地震,捐款赈灾者不计其数,曹兴诚先生也是其中之一。香港佳士得组织的抗震救灾慈善拍卖会上,他拿出珍藏的“清乾隆御制料胎彩画珐琅西洋母子图笔筒”,拍得6500万港元,半数款项捐出救灾,余款也捐给了其它慈善机构。这件文物是他之前以6750万港元从其它拍卖会上拍得,创造了同类器物拍卖价格纪录。
2017年10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他收藏的“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以2.6亿港元落槌,加佣金2.94亿港元成交,打破此前所有中国瓷器的拍卖纪录。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拍卖现场
曹兴诚先生祖籍山东,1947年生于台湾,现在是新加坡籍。他在收藏、拍卖领域的故事还有很多,有关他的种种传奇流布甚广,因为他是当代华人世界顶级收藏家之一。前英国苏富比主席詹姆斯·斯特尔顿 (James Stourton) 2007年出版《我们时代的大收藏家》(Great Collectors of Our Time) 一书,遴选1945年以来全世界配得上“Great”一词的收藏家,三位华人入选,曹兴诚先生名列其中。
本期乌镇文化讲堂,曹先生要讲的题目是“以科学看美感和佛学”。科学、美感、佛学,可以说是他迄今为止人生的三个关键词。
先说科学。曹先生读大学专业是电机,标准的理工男。后来他是台湾著名企业联华电子的董事长。“联电”曾是世界第二大晶圆(硅半导体集成电路制作所用的硅晶片)代工厂。他个人曾被评为“台湾企业家最佩服的企业家”。
再说美感。曹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收藏,至今藏品并不多,几百件,但件件珍品。品类涵盖玉器、青铜器、陶瓷、油画、中国书画、雕塑、佛像等众多领域。据有幸参观过的人称,他家就像一座小故宫。他曾经说过,“仔细品鉴才是真正的收藏之乐”,可想而知他每天都在和美互相凝视,体会美感。
至于佛学,2000年曹先生与台湾法鼓山圣严法师结缘,在法师影响下,开始禅修并研究佛学。时至今日,曹先生体会到,佛教的精神是科学的,这打通了他科学与佛学两个身份;他还体会到,佛教说舍,收藏也应舍,“身外之物,要舍得,所以收藏得比较少了”,这又打通了美感与佛学。
曹兴诚先生像乌镇文化讲堂一样,也以跨界著称,但在海报上,我们还是只写了收藏家这一身份,因为乌镇文化讲堂的主线,是文化产业的现代化、文化生活的现代化。收藏在当今,既与拍卖产业紧密相联,又是极具诱惑的文化生活方式之一。
当然,作为生活方式之一的收藏,自古至今从未断绝,不过深入一点了解曹兴诚先生的收藏世界,了解他的收藏理念,我们会发现,作为他个人生活方式重要组成部分的收藏,有许多不同于前人的独特性。
他说,心目中没有文物和艺术品的分类,看到美的东西都喜欢。他说,收藏只是手段和途径,习得鉴赏能力才是最终目的。最高境界是只鉴赏不收藏。他说,都觉得收藏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其实常识才最重要。他说,文物价值应该从文明的角度界定。都在说文物市场,市场总是财务导向的,就把文化艺术的含量降低了。他说,收藏其实没什么了不起,任何人买东西,如果不是拿来用,而是拿来赏玩,那就可以说是收藏家。他说,艺术品收藏有点囤积的意思,多到一定程度就该释放一点。他说,尽量让艺术品与自己生活在一起。所以在他家里,不同品类艺术品混搭一处,玻璃制品与陶狗并列,当代水墨与佛像相得益彰。他说,好的艺术品,无论其来自哪一种文化,摆在一起都能够融洽相处。他说,收藏就像谈恋爱,要碰到了才有可能,没有人打着灯笼找恋爱对象。你娶个太太,一生在一起,觉得很幸福,会想以后卖掉赚钱吗……
曹兴诚
曹兴诚先生回忆,圣严法师圆寂之前,嘱咐他多思考佛学与科学的关系。将近十年过去了,他确实一直在思考、研究这一问题。与此同时,他还一直尝试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什么是美,美和艺术又有什么区别,又是一番苦心孤诣的思考与研究。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初夏新至,乌镇雅达健康产业园美景怡人,让我们期待曹兴诚先生就在这般美景之中,和我们分享他对科学、美感与佛学的最新思考、研究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