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文竹嵌竹丝长方盒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文竹嵌竹丝长方盒 |
时代 | |
门类 | 竹木牙角匏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21353)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文竹嵌竹丝长方盒❖图片
文竹嵌竹丝长方盒
文竹嵌竹丝长方盒局部
文竹嵌竹丝长方盒❖简介
文竹嵌竹丝长方盒,清中期,通高4.9厘米,长9.5厘米,宽6.7厘米。清宫旧藏。
盒长方形,委角,扁体,盖与身子母口相合。盒内壁包镶文竹,外底亦镶嵌文竹,其余部分皆嵌贴竹丝为饰。竹丝细密,色泽肌理变化精微,排列均匀。盒体每面转折处衔接自然,了无痕迹。盖面与立壁的过渡带还打破纹饰通体横排的规律,转折处排出菱形装饰块,构思巧妙。盖面于竹丝层上又嵌贴文竹层为饰,以染色竹黄贴出黑花勾连方格纹,在竹丝装饰的烘托下成为器物的点睛之笔。
相关知识科普
文竹
又有“翻黄”、“贴黄”、“反黄”、“竹黄”等称谓。其工艺是在木制胎骨上贴以经过处理的竹内壁之黄色表皮,形成润泽的器体,还可于其上镂刻花纹。这种工艺本是湖南邵阳地区的民间工艺,后广为传播,清中期后成为竹刻之大宗,尤以乾隆时宫廷所制为佳。
委角
家具中线角术语。一般的桌面、几面、案面均为直角,将四个直角改为小斜边而成八角形的做法,北方木工称为“委角”,江南木工称“劈料做”。
包镶
包镶指用一般木材造胎骨、以薄片硬木造贴面的家具工艺。
镶嵌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春秋时期较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