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绸绣蔬果挂屏芯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绸绣蔬果挂屏芯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绸绣蔬果挂屏芯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20985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绸绣蔬果挂屏芯❖图片

绸绣蔬果挂屏芯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绸绣蔬果挂屏芯❖简介

绸绣蔬果挂屏芯,清乾隆,纵68厘米,横83厘米。清宫旧藏。

此屏芯为书法、绘画、刺绣合璧之作品。缃黄色绸地上绣乾隆御题诗六首,讲述了笋、桃、梅、杏、茄子、佛手柑的特点及其典故。诗文下部绣出此6种果蔬,形象写真,颇有生活情趣。

刺绣技法娴熟,巧妙地运用了抢针套针晕色、平针、斜缠等针法绣细微之处,将各种蔬果绣得惟妙惟肖。御制诗则用青色丝线以缠针齐针绣制,虽针法简单,但针脚平齐细密,绣出的字体笔锋勾挑忠实于原笔意,传达了原作的神韵。


相关知识科普


佛手

亦称佛手柑。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果实冬季成熟,鲜黄色,分裂如掌。原产亚洲,我国南方有栽培。花、果可供欣赏,并可入药。

抢针

传统刺绣针法之一,又称“戗针”。按纹样形状分层刺绣,其针法有三类:从纹样外缘向内刺绣称“正抢”,从内向外并将绣线扣压成弧形者称“反抢”,绣一层空白一层称“迭抢”。抢针主要用于表现物象色彩的深浅变化,具有晕色效果,纹样层次分明,装饰性强。

套针

苏绣主要针法之一。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至明清时期更为发展,流传很广。根据纹样表现效果,可分平套、集套、散套等。 一,平套针法。根据纹样分皮绣制:第一皮出边,外缘齐整;第二皮称“套”,用一针隔一针的稀针嵌入第一皮线条的中间,要罩过第一皮的十分之八;第三皮与第二皮线条长短相同,每针嵌入第二皮线条的中间,并要与第一皮线条的尾端衔接。各皮依此类推,绣到纹样边尽处。针脚要齐整,丝丝相夹,使镶色和顺,绣面平服。 二,集套针法。大致与平套相同,由于集套用于绣圆形纹样,绣时第一皮出边要外缘齐整,向内长短参差,外缘排针略稀而内较密,每一针都要对着圆心,最后一皮的针迹集中于圆心,近圆心处要藏针,越近圆心藏针越多,直到绣满为止。 三,散套针法。是苏绣欣赏品中最常用的针法,亦是运用最广泛的针法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第一皮出边外缘整齐,排针密,内则长短参差。

平针

刺绣基本针法之一,是各种针法的基础。平针是将绣线在纹样内排列均匀整齐,不能重迭,不能露底,拉线轻重一致,达到绣面针脚匀、齐、平、密的艺术效果。

斜缠针

中国刺绣基本针法之一。绣纹样时,线条排列呈现出斜向,线条均匀齐整,不能重迭,不能露底,每针拉线轻重要一致,称斜缠针。此种针法宜绣单色的形体,不适用于深浅不同的色调。

缠针

是直绣的一种,以短线条缠绕着形体绣作,线条方向一致,线条匀密,边口整齐。此绣法用于小型的花叶干,宜作单色形体。

齐针

即“平针”、“直针”。以针线平行或斜向地刺绣在织物上,起针和落针均位于纹样边缘,针脚排列紧密,绣面匀称平整,不重叠,不露地。

相关文章

  •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册,清乾隆,25开,每开纵32厘米,横38厘米。《盛京赋》是清乾隆八年(1743年)皇帝恭谒祖陵时所作。内容为训诫宗室“恪守旧章”,“思开创之维艰,知守成之不易。兢兢业业,畏天爱人”。时任山东巡抚的杨应琚将《盛京赋》以正楷书写,后着人刺绣成册,进贡给乾隆皇帝。后来杨应琚虽获罪被皇帝勒令自尽,但此件书法与刺绣合璧的作品却保留了下来。册页为...

    614 杨应琚 盛京 巡抚 册页 五彩 缠枝 花卉 齐针
  • 草绿色暗花绸常服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草绿色暗花绸常服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草绿色暗花绸常服袍,清光绪,身长113厘米,两袖通长154厘米,袖口宽14.50厘米,下摆宽74厘米,前后裾47.50厘米,左右裾18厘米。清宫旧藏。 圆领,领口镶滚元青素缎边,大襟右衽,马蹄袖端,袖口衬饰月白色素缎,四开裾,坠铜镀金錾寿字扣五枚。草绿色万字菊花杂宝纹暗花绸面料,提花清晰,反映了当时纺织技术的较高水平。...

    1235 大襟 月白 杂宝纹
  • 石青色绸绣八团龙凤双喜棉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绸绣八团龙凤双喜棉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绸绣八团龙凤双喜棉褂,清光绪,身长135厘米,两袖通长176厘米,袖口宽22厘米,下摆宽114厘米,后开裾长75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清代皇后吉服之一,大婚合卺交祝时皇后所穿,又称“龙凤同合褂”。圆领,对襟,平袖,裾后开,领口缀铜鎏金 錾花扣一枚,拴系扣袢四枚。内衬明黄色素纺丝绸里,中间薄施丝绵。采取二至五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在石青色江...

    852 合卺 对襟 鎏金 錾花 退晕 平针 平金 戗针
  • 石青八团龙凤妆花缎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八团龙凤妆花缎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八团龙凤妆花缎夹褂,清乾隆,身长152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袖口宽23厘米,下摆宽140厘米,后裾长84厘米。清宫旧藏。夹褂为吉服,立领,对襟,平袖口,裾后开。月白色勾莲暗花绫衬里,褂面在石青色缎地上用五彩丝线以“妆花”手法织八团龙凤纹,下幅织平水八宝如意云纹。色彩巧用晕色,如平水用绿色和蓝色的四晕色织成,如意云纹则用绿色、蓝色、黄色、黑色的三晕色织...

    1416 妆花 对襟 月白 勾莲 五彩 八宝 三晕色 圆金线
  • 雪青色缎绣竹蝶纹花盆底鞋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雪青色缎绣竹蝶纹花盆底鞋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雪青色缎绣竹蝶纹花盆底鞋,清光绪,长22厘米,高18厘米。清宫旧藏。此鞋为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制作。其底形似花盆,以木材为料,外髹白漆,四周钉缀彩色料石作卍字、蝙蝠和彩带等纹样,谐寓“万代福寿”。鞋帮使用雪青色缎,其上绣制竹蝶纹。鞋口处镶以金线盘成的曲水纹绦边。此鞋做工精巧,秀丽华美。清代后妃的鞋有元宝底、花盆底和高底三种形式,花盆底又称为马蹄底,因其鞋底形似马...

    1073 花盆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 内务府 绦边
  • 缂丝御题王谷祥哺雏图挂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御题王谷祥哺雏图挂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御题王谷祥《哺雏图》挂屏,清乾隆,纵64厘米,横36厘米。清宫旧藏。此挂屏为乾隆帝观赏明代画家王谷祥(1501—1568年)的哺雏图后,忆起当年为警示官员勤政爱民,御制了大量宋代画家李迪的《鸡雏待饲图》颁赐臣属之事有所感触,遂下谕旨将王谷祥的《哺雏图》加以摹缂以作为他爱民如子的座右铭并御笔亲题。作品采取二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施以平缂、搭缂、构缂...

    1458 缂丝 王谷祥 李迪 退晕 平缂 搭缂 构缂 木梳戗
  • 缂丝毛三阳开泰挂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毛三阳开泰挂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毛三阳开泰挂屏,清晚期,长72厘米,宽104.5厘米。清宫旧藏。挂屏画面红日高照,柳枝摇曳,3只小羊嬉戏于嫩草茸茸的地面上,表现出大地复苏的初春景象。画面左上角题诗:三百何须诩牧群,三羊足註九三文。竭思曾著开泰说,或匪离经创臆云。挂屏背景及花草等以缂丝技法表现,而三羊、柳树等以缂毛技法织成,体现出羊毛的绒感和立体效果。此件作品的缂法虽简单,然色彩丰富,偶...

    214 缂丝 三阳开泰 开泰 缂毛
  • 月白缎织彩百花飞蝶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缎织彩百花飞蝶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缎织彩百花飞蝶袷衬衣,清乾隆,身长140厘米,两袖通长172厘米,袖口宽17厘米,下摆宽124厘米。清宫旧藏。此袍是乾隆时期后妃的便服,穿用于燕居闲暇之时。其式为圆领,右衽大襟,平袖端,不开裾。月白色妆花缎面,黄色缠枝暗花绫里。使用大红、粉红、碧绿、草绿、香黄、驼黄、浅绛、湖蓝、深灰、浅黑、淡白等十余种色线织制折枝 花卉及虫蝶纹样。其中花卉有牡丹、莲花、...

    631 月白 大襟 妆花 缠枝 浅绛 折枝 花卉 海棠
  • 广绣鹤鹿同春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广绣鹤鹿同春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广绣 鹤鹿同春图,清,纵68厘米,横52厘米。鹤鹿同春是广绣中常见的题材。此图拟画稿时即将西洋画的透视技巧与中国传统的工笔绘画相结合,以色调的明暗表现景物的立体感,以透视法表现场景的远近,双鹿结构准确,笔法工丽,颇具清代宫廷画师郎士宁的绘画风格。在绣工上,作者追摹原画稿风格,以非常细腻的套针、施毛针针法按照鹿在动态中肌肉、皮毛的纹路运针理丝,巧妙地利用丝线特...

    1475 广绣 鹤鹿同春 透视 套针 撕针 钉针 刻鳞针 洒插针
  • 《韩希孟宋元名迹册·米画山水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韩希孟宋元名迹册·米画山水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米画山水图》,明崇祯,纵33.4厘米,宽24.5厘米。此图为《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之第五幅,系摹临米画在白色绫地上绣绘而成。绣品通幅浓墨染绘,远处峰峦起伏,山间有数抹淡染的云烟,层林笼罩在烟霭之中。画面表现出“夜雨欲霁,晓烟既泮”的景色,渲染出江南山川水气蒸郁、烟岚弥漫的湿润和流动感。江中帆船点点,戴笠披簑的渔翁于船头若隐若现。近处汀洲...

    472 韩希孟 渲染 山川 套针 抢针 松针 顾绣 董其昌
  • 缂丝宝典福书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宝典福书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宝典福书册,清乾隆,纵29厘米,横30厘米。清宫旧藏。此册16开,缂织和刺绣朱、白文印章凡120方,每方印文均配以黑色丝线缂织的楷书释文,而每印的印文中均有“福”字。其中白文印均为缂织,运用齐缂和搭梭技法,朱文印绝大部分为刺绣,均用切针技法。印章形状丰富多样,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葫芦形、外方内圆形、外圆内方形、双钱形、不规则形等。印文字数4字...

    1568 缂丝 搭梭 切针 元旦 宝蕴楼 万寿节 和珅 金简
  • 蓝色缂丝云龙纹单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缂丝云龙纹单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缂丝云龙纹单朝袍,清乾隆,身长144厘米,两袖通长194厘米,袖口17厘米,下摆160厘米,开裾长18厘米。清宫旧藏。朝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披领为石青色,明黄色绦带背云,上衣下裳相连。袍以蓝色缂丝为地,用二色圆金线缂织金龙纹如制,五彩丝线织祥云、八宝平水及海水江崖等纹饰,衣身列十二章。此朝袍缂工细密,正反两面缂织均平齐匀整,不露线头。颜色以红、深绿...

    1783 缂丝 龙纹 大襟 背云 圆金线 织金 五彩 八宝
  • 石青缎彩绣团凤牡丹袷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缎彩绣团凤牡丹袷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缎彩绣团凤牡丹袷褂,清嘉庆,身长140厘米,两袖通长182厘米,袖口宽20厘米,下摆宽122厘米。清宫旧藏。此褂圆领,平袖,对襟,后开裾。石青色缎面,月白色小勾莲暗花绫里。通身运用平针、戗针等技法刺绣团凤牡丹纹16团,其间点缀万字蝙蝠和鲜艳盛开的折枝 花卉,含有祥瑞富贵、美好幸福等吉祥寓意,这也是有清一代服装饰纹“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反映。主体团花排列...

    1168 对襟 月白 勾莲 平针 戗针 折枝 花卉 团花
  • 红色地五彩云蝠龙凤纹妆花缎袍料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红色地五彩云蝠龙凤纹妆花缎袍料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红色地五彩云蝠龙凤纹妆花缎袍料,清雍正,幅宽75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织成妆花缎袍料,以八枚经面缎纹织大红色地,取捻金线及多色彩绒丝为纹纬,采用挖梭的技法织蟒、凤纹,间饰五彩如意流云、石榴捧寿、暗八仙、杂宝及海水江崖纹。织工细腻,设色浓重鲜艳,纹样造形生动,富于变化,且大量使用金线或银线于作品中,是南京云锦中妆花缎作品的典范之作。...

    1060 五彩 妆花 纹纬 挖梭 暗八仙 八仙 云锦
  • 发绣观世音像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发绣观世音像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发绣观世音像轴,清康熙,纵68厘米,横35厘米。清宫旧藏。绣像在本色暗花绫地上以头发丝勾勒出观世音像,采用墨笔白描手法,以滚针绣成,针迹细密,形象栩栩如生。观世音又名观自在,为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观世音有各种不同的形象。此幅绣像,观世音结跏趺坐,脚掌朝上,左手搭于膝自然下垂,怡然自在。画面正上方发绣佛经一段:婆娑慁浊,如大苦海。菩萨安嘫,得大自...

    598 发绣 白描 滚针 阿弥陀佛 胁侍 结跏趺坐 菩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