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 |
时代 | |
门类 | 织绣品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73023)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图片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二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一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前后备纸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封面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六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五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四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三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十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九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八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七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十四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十三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十二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十一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十八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十七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十六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十五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二十二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二十一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二十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十九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封底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二十五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二十四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之二十三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冊❖简介
绣线杨应琚书《盛京赋》册,清乾隆,25开,每开纵32厘米,横38厘米。
《盛京赋》是清乾隆八年(1743年)皇帝恭谒祖陵时所作。内容为训诫宗室“恪守旧章”,“思开创之维艰,知守成之不易。兢兢业业,畏天爱人”。时任山东巡抚的杨应琚将《盛京赋》以正楷书写,后着人刺绣成册,进贡给乾隆皇帝。后来杨应琚虽获罪被皇帝勒令自尽,但此件书法与刺绣合璧的作品却保留了下来。
册页为原装裱。明黄缎绣五彩金龙封面,饰祥云、海水江崖纹。封底为明黄缎绣蝙蝠、杂宝,饰五彩祥云,取福庆吉祥之意。前后所备白纸装饰刺绣蓝龙边,裱缠枝 花卉暗花金纸。
内绣页为白色素缎地,用深蓝色丝线刺绣。针法并不复杂,仅为常见的齐针、斜缠针等,但擘丝极细,运针甚精。作者完全按照中国书法运笔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的次序绣制。每一笔的运丝都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走向以斜缠针排列,而非不分笔画次序平面地运丝。绣工规矩细致,针脚平齐均匀,横竖顿挫不失笔意,每个字都有润雅的丝光和浮雕般的立体感,比之翰墨书法别具一种艺术感染力。
相关知识科普
杨应琚
杨应琚(?—1767年),字佩之,清汉军正白旗人,巡抚杨文乾之子。以荫起家,自员外郎累迁至总督,历两广、闽、浙、陕、甘诸省。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授东阁大学士,三十一年(1766年)特调任云贵总督指挥军事,次年,督军攻缅兵败,以“调度乖方,有心欺罔”革职解京,途中,被皇帝责令自尽。
盛京
今辽宁省沈阳市。盛京是清代龙兴之地,清王朝定鼎中原前在关外建立的最后一座都城。1625年3月,努尔哈赤率众迁都沈阳。随着后金政权在东北势力的发展,盛京都城城垣及皇宫的建筑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努尔哈赤、皇太极死后葬于此地的福陵和昭陵。清入关后,统治者为了使皇室贵胄子弟永记清朝开国创业之艰难并缅怀先祖,定期至盛京恭谒祖陵。
巡抚
别称抚台、抚军、抚院、部院等。明永乐年间以朝臣巡视地方、安抚军民,谓之巡抚,或名镇守,非地方专任,事毕即停。明宣德五年(1430年)始于各省专设,成为定员。景泰四年(1453年)加都御史衔。名称以管辖地区及职责不同而时相参错。巡抚兼军务加提督,有总兵地方,加赞理或参赞。所辖多、事众者,加总督。有总督兼巡抚、提督兼巡抚以及总理巡视抚治等员,皆加都御史衔或副都御史衔。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清初沿明制,无定员。后来每省均一,或由总督兼任。乾隆十四年(1749年)定,巡抚不由侍郎授者,俱兼右副都御史,是否兼兵部侍郎衔由吏部请旨定夺。兼侍郎衔者为正二品。
册页
册页的组合形式类似西方绘画中的组画,这种艺术形式在山水画中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现一个地域不同的自然景观,在花鸟画中可以从多重角度、时节去描绘其自然姿色。在人物画中,可以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故事发生的全过程或细化表现某种道德观念。
五彩
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齐针
即“平针”、“直针”。以针线平行或斜向地刺绣在织物上,起针和落针均位于纹样边缘,针脚排列紧密,绣面匀称平整,不重叠,不露地。
斜缠针
中国刺绣基本针法之一。绣纹样时,线条排列呈现出斜向,线条均匀齐整,不能重迭,不能露底,每针拉线轻重要一致,称斜缠针。此种针法宜绣单色的形体,不适用于深浅不同的色调。
缠针
是直绣的一种,以短线条缠绕着形体绣作,线条方向一致,线条匀密,边口整齐。此绣法用于小型的花叶干,宜作单色形体。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