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清拓东汉衡方碑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清拓东汉衡方碑 |
时代 | |
门类 | 铭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46098)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清拓东汉衡方碑❖图片
清拓东汉衡方碑❖简介
《衡方碑》为东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年)九月立。拓本纵223厘米,横107厘米。隶书,23行,行36字。碑额题“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2行,10字,二行之间有竖格线。碑主人衡方,字兴祖。官至京兆尹、兵步校尉,有政绩。门生故吏朱登等乃镌石以颂其功德。碑文末行有两行小字:“门生平原乐陵朱登字仲希书。”该碑原在山东汶上郭家楼,清雍正八年(1730年)汶水泛决,碑陷卧,由郭承锡重立。现存山东泰安岱庙炳灵门。
此碑书法以体丰骨壮、朴茂凝重而著名。清姚华《弗堂类稿》称:“《景君》高古,惟势甚严整,不若《衡方》之变化于平正,从严整中出险峻。”何绍基评其“方古中有倔强气”。
此拓为故宫藏清拓本。拓墨精良。“将”字存少半,“仪之”已连。
此碑曾著录于宋赵明诚《金石录》、洪适《隶释》,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等书。
相关知识科普
姚华
姚华(1876—1930年),字重光,号茫父,贵州贵筑人,久居北京莲花寺,因别署莲花龕主。光绪年间进士,戊戌变法时东渡日本,学法政,归国后任职邮传部。辛亥后当选为参议院议员,其后在清华学堂、民国大学、朝阳大学执教,并曾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和京华美专校长,是近代著名学者。于诗文词曲、碑版古器无不精通。书法、绘画亦有高深造诣。其绘画既注重师法自然,力求形神兼备,又讲究笔情墨趣,博取众长而自成一家。其书法雄遒茂密,真行隶篆造诣俱深。与陈师曾最善,京师所制铜墨盒面图画,精者多出于他与师曾手笔。晚年病臂,犹事挥毫。著有《弗堂类稿》。
何绍基
何绍基(1799—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承家学,少有名。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授编修,充武英殿国史馆协修、总纂。先后任福建、贵州、广东乡试考官,四川学政。后执教于山东泺源、湖南长沙等地书院。博学多才。书法师颜真卿,上溯周、秦、汉古篆籀及南北朝碑版,真、行书面目独特,意趣高古;篆、隶二体浑厚古拙,自成体势。著有《惜道味斋经说》、《说文段注矫正》、《东洲草堂金石跋》、《东洲诗文集》等。《清史稿》有传。
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年),初名绛,字宁人,号亭林,世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少年时参加“复社”的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后,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入清不仕,改名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