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乾隆款仿朱漆菊瓣式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乾隆款仿朱漆菊瓣式盘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乾隆款仿朱漆菊瓣式盘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5389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乾隆款仿朱漆菊瓣式盘❖图片

乾隆款仿朱漆菊瓣式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仿朱漆菊瓣式盘

乾隆款仿朱漆菊瓣式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仿朱漆菊瓣式盘内御制诗

乾隆款仿朱漆菊瓣式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仿朱漆菊瓣式盘底款

乾隆款仿朱漆菊瓣式盘❖简介

乾隆款仿朱漆菊瓣式盘,清乾隆,高3.4厘米,口径16.8厘米,足径9.9厘米。

盘敞口、浅腹、圈足。盘呈菊瓣形,盘内及外壁均施仿朱漆釉。外底为仿黑漆地,署金彩楷体“大清乾隆仿古”六字三行款。内底微凸起,以金彩题乾隆御制诗:“吴下髹工巧莫比,仿为或以旧还过。脱胎那用木和锡,成器奚劳琢与磨。博士品用谢青喻,仙人颜侣晕朱酡。事宜师古宁斯谓,拟欲摛吟愧即多。乾隆甲午御题。”下署仿篆体“乾”字、“隆”字印章款。

乾隆甲午即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乾隆时期创烧出仿制各种工艺品的瓷器,其颜色和质地都与被仿品极为相像。仿漆器就有仿朱漆、仿雕漆、仿黑漆描金螺钿漆器等,所见以盘、碗居多。

此件仿朱漆盘外底施仿黑漆釉,更加准确地表达了漆器制品的工艺特征,反映出乾隆时期陶工对釉料的配制、烧成火候及气氛等工艺已能运用自如。乾隆皇帝对此件作品倍加欣赏,特为其写诗。


相关知识科普


博士

官名,始置于战国。此后,博士官制虽历代相沿,而职能与前已有所不同。清代钦天监博士为钦天监下属的职官,专司指示更点。

雕漆

髹漆工艺之一,亦称刻漆。其工艺技法是在胎体上层层髹漆,少则几十层,多则百层以上,然后在漆上雕刻花纹。其胎以木质居多,漆色有红、黄、绿、酱等。

黑漆描金

在黑色漆地上加描金花纹的工艺技法。

描金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嵌螺钿

指取材于各种贝壳色泽光华最佳的部位,分层剥离和裁制后镶嵌于木、漆器之上作为装饰。《髹饰录》中描述道:“螺钿……百般文图,点、抹、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又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缀者,光华可赏。”意即按照画面花纹的需要,采用不同色泽的螺片,裁切成各种不同的形状,镶嵌出各种画面,达到近似设色的效果。

螺钿

中国传统装饰工艺之一,即指将螺、贝、蚌等软体动物的体壳加工成薄片,刻画并拼组成花草、人物、鸟兽等纹样,镶嵌于漆、木等器物表面的装饰技法,也作“螺甸”、“螺蜔”、“螺填”、“陷蚌”等。其起源甚早,在陕西、河南、北京等地发掘的西周墓葬里都出土过镶嵌蚌泡的漆器,有的学者认为这就是螺钿工艺的滥觞,目前所见比较成熟的螺钿器物是出土于唐墓内的漆背螺钿铜镜和收藏在日本奈良正仓院的螺钿玳瑁八角盒、螺钿紫檀琵琶等。宋代的螺钿器物比较普遍,《髹饰录》所记的“壳片古者厚而今者渐薄”的薄螺钿(或称软螺钿)工艺,一般认为就是在此时开始出现,并逐渐占据主流位置,同时厚螺钿(或称硬螺钿)工艺也并未消失,在大型家具的装饰中还形成独特风格。元明时期,螺钿工艺所使用的贝壳品种更为丰富,加工更为精细,发展出加彩漆、描金、金箔、金银嵌错和加“沙”(即撒壳屑)等辅助手法,创造出五色斑斓的效果,正如《髹饰录》所言:“百般文图,点、扶、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至17世纪,螺钿工艺达到高峰,产生了江西吉安等主要产地,涌现出江千里、方信川等著名匠人。入清后,薄螺钿工艺进一步向轻巧细致发展,受嵌器物的材质也趋于多样,除漆、木外,玉石、象牙、金属等都有嵌螺钿装饰的实例。清中期以后,螺钿作为百宝嵌工艺中诸多镶嵌材料的一种,往往与宝石、玉翠、象牙等共同出现,单独的螺钿器反而少见了。清代螺钿工艺产地可能集中在扬州、广州等地,内廷造办处也能制作,名匠见诸记载的则有王国深、卢映之、卢葵生等人。

相关文章

  • 绿釉三层陶楼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绿釉三层陶楼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绿釉三层陶楼东汉(公元25-220年) 高93厘米,面阔33厘米,进深34.5厘米 征集 此陶楼第一层为院落,内站立一犬,小院正面开小门,门上为阙形五脊四阿顶;第二层有花格栏,正面两角塑有拉弓欲射的陶俑,正面开门,门内站立一俑,右侧站立一吹奏俑;第三层有较矮的花格栏,正面两角塑有拉弓欲射的陶俑,门内站立一俑,门上有凸出的长方形棱纹窗,两端有对称的斗拱,下方承...

    1512 陶器 绿釉三层陶楼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钧窑天蓝釉折沿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折沿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 天蓝釉折沿盘,北宋?,高2.5厘米,口径17.7厘米,足径10.4厘米。 盘折沿,浅弧腹,平底,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口沿处釉层较薄,映出酱黄色胎体。圈足端无釉。外底留有三个支烧钉痕,支钉痕较大。1925年河南省鄢陵县城关镇窖藏出土一件钧窑盘,与这件盘造型、釉色相近,唯尺寸稍大。...

    1447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 五彩加金鹭莲纹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加金鹭莲纹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加金鹭莲纹尊,清,高44厘米,口径22.4厘米,足径14.2厘米。尊侈口外撇、长颈、溜肩、鼓腹、腹下内收至近足处外撇,形似凤尾,又称“凤尾尊”。口外沿和胫部各绘水波纹一周,颈、肩相接处绘回纹及水波纹一周。通体以白釉为地,上以红、黄、绿、蓝、紫、金等色彩绘鹭鸶莲塘纹。塘中水草、浮萍随波荡漾,嫩绿的新枝托起硕大的莲叶,随风摇曳,红色、紫色、金色的莲花,或含苞...

    435 五彩 凤尾尊 回纹
  • 冬青釉凸花八卦纹琮式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冬青釉凸花八卦纹琮式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冬青釉凸花八卦纹琮式瓶,清宣统,高27.7厘米,口径9厘米,足径10.7厘米。清宫旧藏。瓶仿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玉琮造型,小口,方腹,圈足。通体施冬青釉,外壁四面均凸雕八卦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宣统年制”六字双行款。此琮式瓶造型古朴典雅,应属宣统时期景德镇 御窑厂为宫廷烧造的陈设用瓷。...

    1437 青釉 良渚文化 玉琮 青花 景德镇 御窑厂
  • 武士画像砖 - 河南博物院陶器
    武士画像砖 - 河南博物院陶器

    武士画像砖南朝(公元420-580年) 纵19厘米,横38厘米,厚6厘米 1958年河南邓县学庄出土 长方形砖,正面模印武士图案。武士一行四人。一、三两人右手执盾,左肩荷剑;二、四两人负箭扛弓。四人皆顶巾束发,身着褶衣缚裤,作疾行状。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

    487 陶器 武士画像砖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钧窑天蓝窑变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窑变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窑变釉碗,元,高8.5厘米,口径18厘米,足径6.4厘米。碗敛口,深弧壁,圈足。内、外施天蓝色釉,底部无釉露胎。此碗周身釉色呈现出如火焰蓝光般色泽,鲜艳夺目。此种色彩为钧窑首创,最初是因为窑工对于着色剂呈色原理的无知,使得釉色在窑内发生自然变化,称为“窑变”。后来这种烧造技术被人为加以利用,形成独具特色的釉装饰。诗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来赞美此种千变万...

    388 钧窑
  • 定窑白釉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盖罐,北宋,通高9.4厘米,口径11厘米,足径5.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罐造型似缸,直口,深腹,圈足。内外施白釉,釉层较薄,可见胎体上的刮削痕。圈足端不施釉,为垫烧部位。罐附伞形盖,折沿,弧面,顶部置一扁圆形钮,子母口与罐体盖合。此器制作规整,胎体坚实致密。同类器物还见有定窑酱釉品种。...

    1134 定窑
  • 澄泥蟋蟀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澄泥蟋蟀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澄泥蟋蟀罐,明宣德,高8.8厘米,口径12.3厘米,足径12.5厘米。罐口、底相若,直口,深弧腹,玉璧底。通体澄泥无釉。外壁分别绘有两组人物图,周围衬以栏杆、树木、花卉等纹饰。盖面绘仙人指鹿,上配祥云。外底有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竖行款。...

    624 玉璧 花卉
  • 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飞鸿延年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飞鸿延年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 杨彭年款紫砂飞鸿延年壶,清嘉庆,高11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12.3厘米。壶广口、溜肩、短流、环柄、腹部饱满、阔平底、浅圈足。紫红色砂泥。腹部一面刻隶书“延年壶”,另一面刻行书“鸿渐于膳,饮食衍衍,是为桑苎翁之器,垂名不利”,署“曼生为止侯铭”款。盖内刻篆书“彭年”阳文款。壶底凸刻展翅飞翔的鸿雁,并有篆书“延”、“年”二字分刻于鸿雁颈项的两侧。延...

    267 宜兴窑 杨彭年 阳文 陈曼生
  • 黄地粉彩五福捧寿纹奓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五福捧寿纹奓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奓斗黄地粉彩五福捧寿纹奓斗,清同治,高8.9厘米,口径8.7厘米,足径5.1厘米。   敞口,圆腹,圈足。造型端庄小巧。内施白釉,外通体黄釉色地上,彩绘各种云蝠纹,间插团“寿”字,口沿、腰部及近底处饰金彩一周。底白釉红彩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此器造型小巧秀美,黄釉釉面莹润。“寿”字纹每周排列4字,每字外环绕5云蝠纹,寓意“五蝠(福)捧寿”。该器是同治时期...

    1908 奓斗 粉彩 黄釉 五蝠 御窑厂
  • 三彩印花海棠式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印花海棠式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印花 海棠式盘,辽,高2.5厘米,口径30—17厘米,足径26—12厘米。长盘作八曲海棠式,敞口,折沿,浅腹,平底。口沿刻卷草纹,盘内底模印 花卉,中央一线排列3朵莲花,并以模印的水波纹为地,。盘以黄、绿、白釉三色施彩,口沿施绿彩,内壁施黄彩,内底花卉纹以黄彩涂抹花蕊,绿彩涂抹花瓣,水波纹施以白釉。...

    863 印花 海棠 海棠式盘 模印 花卉
  • 紫红地珐琅彩折枝莲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红地珐琅彩折枝莲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红地珐琅彩 折枝莲纹瓶,高13.2厘米,口径4.4厘米,足径5.4厘米。瓶撇口、细长颈、扁圆腹、平底无釉、里施白釉。通体饰珐琅彩,紫红地,蓝、白、黄彩料绘画纹饰,颈部饰变形蝉纹,中间连以变形小蝉,腹部饰折枝莲纹。底部刻阴文楷体 “康熙御制”四字双行外围单方框款。此器是珐琅彩瓷器初创时期的一件佳作,其效果颇似铜胎画珐琅,风格朴实凝重。...

    1246 珐琅彩 珐琅 折枝 画珐琅
  • 釉里红海水龙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釉里红海水龙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釉里红海水龙纹瓶,清雍正,高35.5厘米,口径7.2厘米,足径13.5厘米。瓶小口,短颈,丰肩,上腹圆鼓,下腹内收,圈足。通体以釉里红为饰绘海水,留白暗刻大、小二龙。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此瓶器形挺拔端庄,装饰手法新颖,红白二色交相辉映,海涛中腾跃的大小二龙,有“苍龙教子”之寓意。...

    615 釉里红 龙纹 青花 苍龙
  • 青花花卉纹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花卉纹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花卉纹执壶,高38.8厘米,口径7.4厘米,足径11.5厘米。壶直口,细长颈,折肩,长腹,圈足。颈一侧为壶柄,另一侧为长方形流,流口呈葫芦形。壶颈部绘缠枝花,肩部饰莲瓣纹,腹部饰八面方形开光,每一开光内饰上下两朵花卉,足部饰卷枝纹。明初青花仿伊斯兰银、铜器造型者很多,除执壶外,还有折沿盆、花浇、盘座、烛台、扁腹瓶等。此器形仿自伊斯兰银水注。...

    1837 青花 花卉 执壶 缠枝 莲瓣纹 开光 花浇 烛台
  • 青花山水人物图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山水人物图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山水人物图盖罐,清康熙,通高23.7厘米,口径23.1厘米,足径14.2厘米。罐直口、短颈、圈足。器盖平顶,微折沿,有环形抓钮。罐通体饰青花山水人物图案。青花娇艳青翠,清新明快,具有水墨画的艺术效果。画面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画中的文人高士、独钓老翁等形象生动。此器胎精体重,瓷质洁白细腻,为康熙朝民间青花瓷器的代表作。...

    1945 青花 盖罐 康熙朝民间青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