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299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图片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简介

钧窑 玫瑰紫釉 海棠花盆,北宋,高11.9厘米,口横20.8厘米,口纵16厘米;足横11.7厘米,足纵8.4厘米。

花盆呈四瓣海棠花形,广口折沿,沿边凸起一道细棱。深腹,上丰下敛,平底开有五个渗水圆孔,底下承以四个如意云头式足。盆内施天蓝色窑变釉,外施玫瑰紫色窑变釉,釉面气泡、棕眼明显。口沿及内壁出筋处呈酱色,折沿下一周及外壁出筋处呈紫白色。底部涂酱色护胎釉,十个支烧钉痕排列一周,并刻有数目字“九”。另有清宫刻字“养心殿”(横向)、“明窗用”(纵向),笔画纤细、工整。四足底露灰色胎。

据《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从乾隆十一年开始,乾隆皇帝开始有意识地命令内务府工匠在陈设类钧瓷上加刻宫殿名或陈设地名。如 “(乾隆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日,司库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交均釉六方入角花盆二件……养心殿西暖阁;均釉渣斗二件……养心殿东暖阁;均釉高桩花盆二件……静憩轩;均釉海棠盆连二件,漱芳斋。传旨:俱各刻地名,钦此。于本月二十六日,司库白世秀、七品首领萨木哈将均釉盆连一件盆底贴得地名字名样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将大地名准刻横的、小地名准刻竖的。钦此。” 可见,刻字的诏令下达后,先设计出拟刻的“地名字名样”粘贴在盆底,送乾隆皇帝过目,得到的旨意是“将大地名准刻横的、小地名准刻竖的”。从实物看,陈设类钧窑瓷器底部刻写的殿名地名均是殿名即“大地名”在上自右向左横刻、具体陈设的地名即“小地名”在下竖刻,这样的布局是乾隆皇帝亲自设计的结果。


相关知识科普


钧窑

北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城内的八卦洞。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钧瓷的又一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北宋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盆托、洗、盘、炉、钵、碗、尊等。花盆、盆托、尊等器物底部往往刻有一至十的数目字,表示一套器物的大小序号,还有的刻有“奉华”等字样。

玫瑰紫釉

是宋代钧窑创烧的一种窑变釉。釉料中含有氧化铜、铁、钴、锰等呈色元素,经1300℃左右高温烧制而成。呈色绚丽多彩,斑驳瑰丽,红、蓝、青、紫相映成辉。据科学测试分析,该釉是由于在连续的玻璃相介质中悬浮着无数圆球状小颗粒,这些小颗粒能折射短波光,使釉面呈现美丽的蓝色乳光,又因釉中还原铜的呈色作用而现出红紫色,与天蓝色相映,宛若一片彩霞。

海棠

落叶小乔木,叶子呈椭圆形,花白色或淡粉红色。果实亦称海棠,球形,味酸甜。

花盆

栽种花草的盆具。宋代最名贵的瓷花盆品种是钧窑专为宫廷烧制的玫瑰紫釉器,通常与花盆托一起使用。明、清两代花盆造型亦很丰富,有葵花式、海棠式、折沿式、长方、正方、六方、八方、椭圆等式,大小不等,以适应不同用途。装饰上主要有青花、五彩、粉彩等品种。

养心殿

内务府

全称“总管内务府”,是清代掌管皇家事物的最高管理机构。始设于清初。顺治十年(1653年)六月裁内务府,改设十三衙门。顺治十八年(1661年)废十三衙门,重设内务府。康熙十六年(1677年)内务府初具规模,下设七司三院: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庆丰司、营造司、慎刑司、上驷院、武备院、奉宸苑,其职能与国家机构中的六部相对应。另有分支机构一百三十余处。

入角

入角即倭角,常出现在方形盘、盒、瓶等器物上。常见的样式是将直角变为内凹双弧线,或将直角变成圆角,也有的将直角斜削45度,变四方形为八角形。

暖阁

暖阁即以槅扇门、隔断板、天花板等在殿堂内建的小屋。

渣斗

渣斗,又名奓(音乍)斗,造型来源于瓷器,或可溯源至商周时期的青铜觚。其特点是侈口,高颈,鼓腹,短足,口径可与腹径相等或稍大,颈的高度约占全器的二分之一。当奓斗作为实用器使用时,其功能相当于唾盂。玻璃奓斗只有清代才有,并且流行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嘉庆以后虽有,但品质已差得远了。

漱芳斋

相关文章

  • 三彩马和牵马俑 - 河南博物院陶器
    三彩马和牵马俑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唐代(公元618--907年)        1931年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马高72厘米,俑高63厘米          马剪鬃缚尾,口角悬镳,背具桥鞍。牵马俑高鼻深目,头戴毡 帽,身着圆领交襟右...

    344 陶器 三彩马和牵马俑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青花云龙纹蟋蟀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蟋蟀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云蟋蟀罐,明隆庆,通高10.6厘米,口径13.2厘米,足径13.4厘米。罐口微敛,腹壁略呈弧形,圈足。附盖,盖面隆起,中心古钱纹。通体青花装饰,青花蓝中泛紫,色泽艳丽。盖面与外壁均绘双龙戏珠纹。近底处绘变形如意云头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隆庆年造”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此罐为当时流行式样。形制规整,作工精细,画面纹饰疏密有致,年款笔画工整有力。明代隆...

    991 青花 龙纹 镂空
  • 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菊瓣式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菊瓣式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景德镇窑青白釉 印花菊瓣式盒,宋,通高3.4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4.8厘米。盒呈菊瓣式,子母口,平底,造型精巧别致。盖面印有密集的花卉纹,纹饰模糊不清。盒里外施青白釉,施釉不到底,露胎。外底印阳文“蔡家盒子记”竖排款。带铭记的盒子在宋代景德镇窑的产品中比较常见,是不同的作坊在各自产品上所作的标记,以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一般为印在盒外底的“×家合子记”阳...

    1424 景德镇 青白釉 印花 盒子 阳文 青白瓷 白瓷
  •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 天球瓶,明永乐,高41.5厘米,口径9.3厘米,足径15.5厘米。清宫旧藏。此器体大端正,圆口,直颈,口与颈大小相若,腹浑圆,肩与底相若,俗称“天球瓶”。通体青花纹饰,自上而下分为两层。外口饰忍冬纹,以枝叶作骨架,向左右延伸形成连续边饰,颈饰6云朵纹。整个腹部绘云龙纹,龙体较大,张口怒目,鬃发上冲,作回首状,四肢前伸,三爪矫健有力。龙身间隙处饰各...

    511 青花 龙纹 天球 天球瓶 忍冬纹 景德镇 花瓷
  • 矾红彩描金云龙纹直颈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矾红彩描金云龙纹直颈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彩云直颈瓶,清康熙,高42.2厘米,口径4.2厘米,足径12厘米。瓶小口、细颈、垂肩、球形腹、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红彩描金装饰。口部绘六周龟背锦纹和一周蕉叶纹。腹部的主题图案为云龙赶珠纹。近足处绘莲瓣纹,与口沿的边饰上下呼应,烘托出龙纹的矫健凶猛。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以红彩描金装饰作瓷器装饰在清代康熙时期颇为盛行。这件器物上的装饰繁缛细腻,尤其是龙的神态...

    774 矾红 描金 龙纹 蕉叶纹 莲瓣纹
  • 藕荷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藕荷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藕荷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碗,清光绪,高9厘米,口径19.7厘米,足径8.2厘米。碗敞口,高足中空。口沿及高足凸起处描金一周。外壁施藕荷釉为地色,上粉彩绘花鸟纹,高足绘海水江崖一周。口沿下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旁有椭圆形闲章,内红彩书“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高足碗装饰画面采用工笔画法,画工精细严谨,色彩鲜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339 粉彩 高足碗 描金 大雅斋 闲章
  • 粉彩蟠桃纹天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蟠桃纹天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蟠桃纹天球瓶,清雍正,高50.6厘米,口径11.9厘米,足径17.7厘米。瓶直口微撇,颈较短,浑圆腹,圈足。通体内外施白釉。瓶体上以粉彩描绘桃树一株,枝繁叶茂,自瓶底沿腹部蜿蜒而上,八颗硕大饱满的桃实压坠枝头。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化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天球瓶以形似天体星球而得名,此种器形始见于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流行于清代雍正、乾隆两朝,属于陈设用瓷...

    925 粉彩 天球 天球瓶 天体
  • 郎窑红釉观音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郎窑红釉观音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郎窑红釉 观音瓶,清康熙,高45.5厘米,口径12.7厘米,足径14.4厘米。瓶撇口、短颈、圆肩、长敛腹、近足处外撇、圈足。外施红釉,里口和底部施苹果绿釉。无款识。此器风格朴实,造型端庄规整,釉色红艳光亮,是清康熙时郎窑红釉瓷器的典型作品。...

    775 郎窑红釉 红釉 观音尊 观音
  • 青花璎珞纹贲巴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璎珞纹贲巴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璎珞纹贲巴壶,清,高23.2厘米,口径4.9厘米,托径8.9厘米。壶呈塔形,口、流均有盖,且分别与盖组成塔身形状,直颈,曲流折连于腹部,腹扁圆,腹部绘兽面璎珞纹,近底处绘变形莲瓣纹,腹下承托。壶体自上而下各部位交接处饰凸塑小乳钉,共16周。托内施白釉,无款识。此壶造型仿藏族银制贲巴壶烧造而成,制作精巧,新颖别致,青花发色浓艳。纹饰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艺术...

    1897 青花 璎珞 璎珞纹 贲巴 莲瓣纹
  • 哥窑青釉弦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青釉弦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瓶,宋,高20.1厘米,口径6.4厘米,足径9.7厘米。瓶撇口,口沿隐现酱紫色,细长颈,扁圆腹,圈足。颈及肩部凸起弦纹4道。器里外及底心满釉,釉面开“”片纹。底足露胎处呈酱褐色。此瓶颈部细长,腹部虽鼓而不显臃肿,整体具有一种纯朴、典雅的艺术效果。弦纹瓶是典型的哥窑产品,造型端庄秀美,“金丝铁线”片纹和器身凸起的4道弦纹使单一色釉增添了起伏变化,更具韵律感...

    509 哥窑 青釉 弦纹 金丝铁线
  • 青花竹石灵芝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竹石灵芝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竹石纹盘,明洪武,高8.1厘米,口径46厘米,足径26.7厘米。盘折沿,弧壁,圈足。里外青花装饰。内底菱形内绘竹、石、灵芝纹,开光外绘。内壁绘缠枝牡丹、石榴、菊花、山茶四季花卉纹。折沿上饰青花拔白(即青花地留白装饰)。外壁绘缠枝菊纹,近足处绘。圈足以内无釉露胎,呈色。此盘形体硕大,青花色调淡雅,青料聚集处有凝滞的黑斑,纹饰构图疏朗简洁,盘心主题纹饰中的竹、石...

    580 青花 灵芝 开光 卷草纹 卷草 缠枝 花卉 忍冬纹
  • 三彩马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马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马,唐,高76.5厘米,长88厘米。此马两耳上耸,双目圆睁,直立于托板上,表现出伫立时宁静的神态。头戴络头,身披攀胸和鞦带,上挂杏叶形饰物,马背配鞍,外包鞍袱,下衬雕花垫和,尾系花结。通体施白、绿、赭三色釉。此件作品造型准确,比例匀称,挺拔有力的四腿刻画得尤其生动。马在唐朝之所以受到重视,与李唐王朝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统有关。将骑马狩猎视为大丈夫三大乐事之...

    516 障泥 唐三彩 李世民 阎立本 唐太宗 浮雕 唐玄宗 千秋
  • 彭城窑白地黑花开光山水花卉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彭城窑白地黑花开光山水花卉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山水花卉纹瓶,明,高28.7厘米,口径3.8厘米,底径10.2厘米。此瓶造型系的变体,小口,短颈,溜肩,腹部上丰下敛,平底内凹。通体白地黑花装饰,颈部饰变形,肩部饰花卉纹,腹部开光内绘山水图案,周围间以云纹,近足处饰变形莲瓣纹。底素胎无釉。明代以后彭城窑的范围较宋、元时期有所收缩,只集中在河北彭城附近设窑烧造。所制及白地绘黑花瓷器,以盘、碗、壶、罐、瓶类居多...

    1449 彭城窑 白地黑花 开光 花卉 梅瓶 蕉叶纹 莲瓣纹 白瓷
  • 青花加彩花鸟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加彩花鸟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加彩花鸟纹碗,清康熙,高7.8厘米,口径15.3厘米,足径7.2厘米。碗墩式、敞口、深腹、圈足。口沿和足墙皆有双弦线,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碗外壁以青花加彩装饰,绘两锦鸡、双飞燕,衬以山石、牡丹、玉兰。一对锦鸡立于山石上昂首远眺,尾部一垂一翘。双燕上下翻飞,极具动感。山石用青花描绘,使用分水法表现阴阳向背。牡丹花用色较多,有红、...

    281 青花 青花加彩 锦鸡 玉堂富贵
  • 五彩山石花卉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山石花卉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山石花卉罐,明宣德,高10.9厘米,口径10 厘米,足径13厘米。直口微敛,圆肩,扁圆腹,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质肥润。外壁在洁白的釉面上以五彩为饰,口沿绘2圈红彩弦线,肩部为倒垂的莲瓣纹,腹部绘有缠枝牡丹图,4朵牡丹盛开,图案以赭彩勾边,排列有序,色彩艳丽。底白釉,无款。五彩殊为少见,传世品中有少量的盘、碗、罐等器,此罐虽残破锔补,但国内仅有1件,倍加珍...

    723 五彩 花卉 莲瓣纹 缠枝 斗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