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玉三牙璧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玉三牙璧 |
时代 | |
门类 | 玉石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84134)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玉三牙璧❖图片
玉三牙璧❖简介
玉三牙璧,商,外径15.2厘米,内径6.2厘米,厚0.6厘米。
白玉质,玉料外围有大片糖色,外缘已部分鸡骨白化,并有黄褐色沁斑。器身呈扁平圆形,身上有一道平直的切割痕,中间有孔。璧外出三牙,呈旋转状,每牙上有四齿。
牙璧从新石器时代出现一直延续至两周。对于牙璧的用途,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许多学者认为其为《尚书•舜典》里所说的“在璇玑玉衡,以齐其政”中的璇玑,为古代一种玉质观测天象的天文仪器,所以长期以来将其定名为玉璇玑;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古代兵器或机械零件;还有学者倾向于其具有某种礼仪性质,非实用器,是一种神器。
相关知识科普
鸡骨白
玉器长年埋于地下,受外界有害物质沁蚀后仍带少许光泽,色如水煮之鸡骨,故俗称鸡骨白。又因似石灰之色,也称石灰古。
沁斑
玉器长埋地下,受周围酸、碱等物质的浸蚀,日积月累,形成蚀斑,称为浸色或沁斑。
尚书
一为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即《书经》,内容为商、西周两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及春秋、战国时期根据远古材料加工编成的虞、夏史事。
一为官名,始于战国,西汉时尚书的地位逐渐重要,隋唐时设三省六部,尚书为三省之一,宋以后,行政全归尚书省掌管。明代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等于国务大臣,清代沿袭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