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绣线慈禧印松鹤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绣线慈禧印松鹤图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绣线慈禧印松鹤图轴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73119)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绣线慈禧印松鹤图轴❖图片

绣线慈禧印松鹤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绣线慈禧印松鹤图轴❖简介

绣线慈禧印松鹤图轴,清光绪,纵133厘米,横65厘米。清宫旧藏。

此图轴是在牙白色缎地上绣海中小岛一隅,上有流云飘浮,下有海水汹涌,岩崖上有苍松仙鹤。

右上角题“光绪戊戌仲夏下澣御笔”,并绣 “大雅斋”、“镜荣烛和” 大红双龙印和“承明受光”白文印。松树下用黑色丝线绣诗:“高柯百尺欲参天,严壑风霜不计年。招得仙禽来作伴,羽衣对舞自蹁跹。陆润庠敬题。”画面上方和左侧分别绣有“慈禧皇太后之宝”、“乐民之乐”朱文印。

光绪戊戌年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此图绣工极为精致,用淡绿、米色、深米色丝线以缠针刺绣而成的水波纹针法虽简单,但丝线的光泽和针脚的细腻使其看起来比绘画的色彩平涂效果更佳。此外,还以套针戗针、盘针、施毛针等针法刺绣各种物象,各尽其妙。全图无着墨处,均以丝线绣成,针法简练而细腻,摹仿清代“院体”山水浅绛画法,即在水墨山水中间施赭石色,画作中以皴法描绘的山石和松树的纹理等皆以赭石色线绣出。

此件有光绪皇帝御笔、陆润庠题诗的绣品是清代晚期难得的刺绣精品。


相关知识科普


大雅斋

大雅斋是圆明园“天地一家春”建筑内的一处斋名。“天地一家春”原为慈禧在圆明园的住处,“大雅斋”遂成为慈禧的私人堂款。光绪时期,储秀宫、长春宫、体和殿、乐寿堂等慈禧居住、活动过的地方都有大雅斋款的瓷器。

陆润庠

陆润庠(1841-1915年),字凤石,江苏元和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状元,光绪初入南书房。庚子战乱中随慈禧太后出逃西安。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授弼德院院长之职。辛亥革命后仍留任溥仪的师傅。

斜缠针

中国刺绣基本针法之一。绣纹样时,线条排列呈现出斜向,线条均匀齐整,不能重迭,不能露底,每针拉线轻重要一致,称斜缠针。此种针法宜绣单色的形体,不适用于深浅不同的色调。

缠针

是直绣的一种,以短线条缠绕着形体绣作,线条方向一致,线条匀密,边口整齐。此绣法用于小型的花叶干,宜作单色形体。

套针

苏绣主要针法之一。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至明清时期更为发展,流传很广。根据纹样表现效果,可分平套、集套、散套等。 一,平套针法。根据纹样分皮绣制:第一皮出边,外缘齐整;第二皮称“套”,用一针隔一针的稀针嵌入第一皮线条的中间,要罩过第一皮的十分之八;第三皮与第二皮线条长短相同,每针嵌入第二皮线条的中间,并要与第一皮线条的尾端衔接。各皮依此类推,绣到纹样边尽处。针脚要齐整,丝丝相夹,使镶色和顺,绣面平服。 二,集套针法。大致与平套相同,由于集套用于绣圆形纹样,绣时第一皮出边要外缘齐整,向内长短参差,外缘排针略稀而内较密,每一针都要对着圆心,最后一皮的针迹集中于圆心,近圆心处要藏针,越近圆心藏针越多,直到绣满为止。 三,散套针法。是苏绣欣赏品中最常用的针法,亦是运用最广泛的针法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第一皮出边外缘整齐,排针密,内则长短参差。

戗针

苏绣传统针法之一。其绣制特点是层次清晰匀齐,富有装饰性,又分正戗与反戗两种针法。 一、正戗针法是用齐针分皮由里向外顺序绣制,后针继前针,第一皮先按纹样外缘用齐针出边,针脚要整齐,第二皮起称“抢”,要接第一皮线条的末尾。以后类推。设色逐渐由深至浅或由浅入深均可,但要按顺序进行绣制,层次要清晰。 二、反戗针的特点是先将所绣制的纹样分成若干皮,除第一皮外都要绣一扣线,由内向外按顺序绣制,每一皮绣线都要比正抢清晰齐整。笫一皮采用齐针绣,第二皮开始绣扣线,扣线绣在前一皮两侧线条的末尾横绣一针,在第二皮绣线的中心点起针,将横线绣成弧形,从中心点向两侧绣制,以后类推。 无论正戗与反戗针法,均为刺绣品中经常运用的针法。

院体

亦称院画。是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以后宫廷画家工致精整一路的宫廷绘画。作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南宋院画在继承北宋宫廷绘画“状物精微”、“写实之极”风格的基础上,更加讲求构图的简洁,强调画面的空灵,又有新的发展。

浅绛

即浅绛山水,山水画的一种。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染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可能始于五代董源,盛于元代黄公望,亦称“吴装”山水。

相关文章

  • 月白色泰西纱常服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色泰西纱常服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色泰西纱常服袍,清光绪,身长138厘米,两袖通长188厘米,袖口宽24.50厘米,下摆宽72厘米,左右裾76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光绪帝皇后常服袍,圆领,大襟右衽,左右开裾,马蹄袖端,马蹄袖口上翻,并饰月白色素纱里,袖口呈平袖口状,马蹄袖成为装饰,反映了晚清满汉服饰文化相互融合的潮流。面料是进口泰西纱,大朵暗花,花纹自然清晰。清宫中夏日常用这种泰西...

    1139 月白 大襟
  • 刺绣海棠双禽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海棠双禽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海棠双禽图轴,清嘉庆,纵77厘米,横38厘米。此图轴绣一轮丽日照耀下,海棠花灿然盛开,花枝上一鸟攀栖,另一鸟正从空中俯身低翔而至,两鸟啁啾鸣啭,神情欢悦,共沐和煦与明媚的春光。画面构图疏朗,线条简洁明快,根据物象的不同特征而施以不同的针法,以套针为主,另用齐针绣树枝,滚针绣叶脉,拉尾子针绣花蕊,施毛针绣鸟羽等,花鸟形神皆宛然而出。画面设色以绿、蓝为主,淡...

    1376 海棠 套针 齐针 滚针 拉尾子针
  • 杏黄色缎缀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杏黄色缎缀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杏黄色缎缀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清乾隆,身长147厘米,两袖通长185厘米,袖口宽21厘米,下摆宽124厘米,左右开裾长87厘米。清宫旧藏。 此袍为清代贵妃和妃吉服之一,用于重大吉庆场合,其式为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月白色团龙暗花纱里,缀铜鎏金 錾花扣四,采取二至三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在杏黄色缠枝 花卉纱地上,缀绣八团彩云金龙及海水...

    396 龙女 大襟 月白 鎏金 錾花 退晕 缠枝 花卉
  • 缂丝荷花青蛙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荷花青蛙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荷花青蛙图轴,民国,纵78厘米,横37厘米。此图是在本色地上缂织荷花青蛙。画面上两片大荷叶将荷花衬托得分外娇柔,水面的浮萍上跳跃着两只青蛙。画面构图简练而富于情趣,颇具文人画的韵味。右下角钤 “蓬莱高氏鉴藏书画印”印一方。图轴缂法简单,物象全用平缂,个别部位如荷花花瓣用长短戗,花与叶的轮廓线用构缂或环缂等。设色亦不多,但巧用色差来表现物象,荷叶以灰绿、蓝...

    1612 缂丝 文人画 蓬莱 平缂 长短戗 构缂 环缂 色差
  • 明黄缂丝彩云金龙纹女绵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缂丝彩云金龙纹女绵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缂丝彩云金龙纹女绵朝袍,清嘉庆,身长139厘米,两袖通长174厘米,袖口21厘米,下摆118厘米,开裾长81厘米。清宫旧藏。朝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袖、身相接处有接袖,有披领、护肩,左右开裾。袍以“通经断纬”的缂丝法周身织金龙5条,间饰五彩云蝠纹,并用彩色纬线以晕色法织海水江崖纹,祥云、平水、立水分别用三色、四色、九色织成。衣缘镶石青色缠枝莲纹织金缎...

    356 缂丝 龙纹 大襟 通经断纬 织金 五彩 缠枝 缠枝莲
  • 蓝色八团彩云金龙妆花纱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八团彩云金龙妆花纱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八团彩云金龙妆花纱袷袍,清顺治,身长116厘米,两袖通长142厘米,袖口12厘米,下摆102厘米,前后开裾长34厘米,左右开裾长20厘米,前胸后背团直径23厘米,两肩及下摆前后团直径22厘米。清宫旧藏。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四开。袍以二至三色晕的方法在蓝色暗缠枝莲纹实地纱地上彩织八团云龙纹。蓝色缠枝莲纹漳绒领、袖边,镶丝织人字绦及石青素缎边,内衬蓝...

    578 妆花 妆花纱 大襟 缠枝 缠枝莲 实地纱 龙纹 漳绒
  • 《韩希孟宋元名迹册·瑞鹿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韩希孟宋元名迹册·瑞鹿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瑞鹿图》,明崇祯,纵33.4厘米,横24.5厘米。此图为《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之第二幅,在白色绫地上绣成。绣品描绘一只梅花鹿于桂花飘香的岸边悠闲踱步。在画面上,桂花树仅露有部分树底和枝叶,余则略去,但树底和枝叶两相呼应,仍使人感觉其形象之完整。小鹿以暗褐色皮毛配以黑色鹿角、白色斑点和炯炯的双目,活泼机敏,神采奕奕。鹿身以平套针绣出,毛发...

    1249 韩希孟 桂花 平套针 套针 镂空 抢针 散套针 董其昌
  • 雪灰色缎绣水仙金寿字纹袷『0611』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雪灰色缎绣水仙金寿字纹袷『0611』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雪灰色缎绣水仙金寿字纹袷『0611』衣,清光绪,身长145厘米, 两袖通长134厘米,下摆宽132厘米。清宫旧藏。此衣为丝质。圆领,大襟右衽,平阔袖作多层状,左右开裾至腋下云纹处。在雪灰色缎地上运用平针、缠针、套针、平金、戗针等刺绣针法绣制水仙及金团寿纹样。构图规整对称,设色素洁淡雅,绣工纤巧细腻。领、袖处镶滚多道或织或绣的绦边,领、襟缀铜鎏金光素圆扣一枚、...

    1349 大襟 平针 缠针 套针 平金 戗针 绦边 鎏金
  • 蓝色缎串珠绣栀子天竹夹马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缎串珠绣栀子天竹夹马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缎串珠绣栀子天竹夹马褂,清光绪,身长62厘米,两袖通长136厘米,袖口宽20厘米,下摆宽70厘米,左右及后开裾长17厘米。清宫旧藏。 清后妃便服之一。圆立领,右衽琵琶襟,平袖,裾三开。通身镶青色长圆寿织金缎缘。湖色素纺绸里。缀青缎盘花扣六枚。前后身绣折枝栀子、天竹花,花朵用珊瑚、珍珠米珠串绣而成。珠绣有很好的光泽和立体感,花叶用传统针法绣成,烘托出...

    473 琵琶襟 琵琶 织金缎 织金 折枝 珊瑚 花卉
  • 红呢绣双喜龙凤彩云子孙万代纹炕毯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红呢绣双喜龙凤彩云子孙万代纹炕毯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红呢绣双喜龙凤彩云子孙万代纹炕毯,清光绪,长463厘米,宽330厘米。此毯为清光绪皇帝大婚时铺用的毛呢绣花炕毯。其刺绣带有明显的粤绣风格特点,绣纹重叠隆起,以金线围刻图案,色彩浓郁鲜艳。主要针法为顺咬针、平针、迭鳞针、风车针等,都是粤绣的特征。图案整体呈现出喜庆的格调。毯边为万蝠花卉喜字花边,间有葫芦、梅花和寿桃纹饰,蝙蝠与花卉寓意富贵、幸福,葫芦象征多子多...

    1310 平针 风车针 花卉
  • 刺绣庆寿通景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庆寿通景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庆寿通景屏,清乾隆,纵220厘米,横50厘米。通景屏由8幅组成,每幅均在米色绫地上用五彩丝线刺绣。全景画面中的庭院建筑富丽堂皇,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场面宏阔,人物众多,既有贺寿的文武官员,男女老幼,又有众多艺人分布在庭院中,一派热闹喜庆的场面。画面中第四、五幅是景屏的中心,描绘一位身着明朝官服的官员及其夫人正襟端坐。此景屏仿明代仇英工笔重彩人物画,绣画结合...

    1750 五彩 仇英 套针 斜缠针 缠针 网绣 滚针 鸡毛针
  • 吉服带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吉服带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吉服带,清中期,长131厘米,宽2.2厘米,帉长74厘米。清宫旧藏。 带丝质,金黄色面,红色团龙杂宝织金缎里。带上装白玉方版四具,其中第二和第四具玉方版下挂白玉环,环上系石青色缎绣福寿牡丹纹荷包一对,红色缎绣花卉荷包、红色缎绣云蝠双喜荷包和绛色缎绣夔龙蔓草纹荷包各一个,黄色缎绣云蝠花卉海水纹搬指套一个,象牙牙签筒一个,羚羊角鞘小刀一把,白色丝质帉两条。根据此...

    1925 织金缎 织金 玉环 花卉 夔龙 亲王 郡王
  • 石青色缎穿珠万寿纹荷包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穿珠万寿纹荷包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总34厘米,长8厘米,宽11.5厘米荷包为日常佩戴和节令时皇帝赏赐宗亲大臣的礼物,通常也赐予西藏高僧。图案由宫中如意馆绘制,内务府监督造办。此件荷包为石青色缎地上绣蓝色米珠万字纹和珊瑚米珠团寿纹吉祥图案。据清宫档案,在清乾隆、嘉庆年间,清廷每年赏给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以及济隆呼图克图、第穆呼图克图等极少数高僧规定数额的荷包。...

    375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织绣类藏品
  • 石青色织金妆花缎彩云团龙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织金妆花缎彩云团龙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织金 妆花缎彩云团龙纹褂,清康熙,身长85厘米,两袖通长94厘米,袖口宽23厘米,下摆宽78厘米,左右裾长42厘米,后裾长40厘米。清宫旧藏。褂圆领,对襟,平袖,裾三开。石青色彩云团龙织金妆花缎面,里子现已被拆,仅左袖内残留少许银鼠皮。通身以妆花和织金技法织横向对称排列的金团龙纹和五彩云纹,织工娴熟精巧,提花清晰细致,纹样疏朗有致,雅淡清丽,具有康熙时...

    1912 织金 妆花 团龙纹 龙纹 对襟 五彩 织造 造工
  • 东珠朝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东珠朝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东珠朝珠,清咸丰,周长139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咸丰皇帝使用的朝珠,由一百零八颗东珠组成,间以红珊瑚佛头四。佛头两侧分别有两颗蓝晶石珠;顶端佛头下连缀一红珊瑚佛头塔,塔下以明黄色绦带系椭圆形金累丝嵌红宝石及珍珠背云,上下各有珊瑚蝙蝠形结一,垂金累丝点翠托翡翠坠角。松石记念三串,下垂金累丝点翠托红、蓝宝石、碧玺坠角各一。整盘朝珠放于黑色漆屉内,附黄条,...

    1748 东珠 珊瑚 佛头塔 累丝 红宝石 背云 点翠 记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