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缂丝东方朔偷桃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缂丝东方朔偷桃图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缂丝东方朔偷桃图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7269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缂丝东方朔偷桃图❖图片

缂丝东方朔偷桃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东方朔偷桃图❖简介

缂丝 方朔偷桃图,元,纵58.5厘米, 宽33.5厘米。清宫旧藏。

此图题材取自东方朔偷桃的典故。画面表现东方朔从仙界偷桃后疾走之状,人物的胡须和飘曳的衣裾,显出疾走的动态。东方朔手持偷摘的蟠桃,回首环顾,面露窃喜,其偷桃得手后的得意之情和担心被仙吏发现的微妙心理被刻画得惟妙惟肖。画面上方祥云缭绕中累累仙桃悬垂枝头,下方配以灵芝、水仙和竹石,以谐音寓意“芝仙祝寿”。画面钤“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精鉴玺”、“宜子孙”和“秘殿珠林”印5方。

此幅缂丝图以蓝和浅蓝为主调,配有石青、月白、瓦灰等色。运用平缂木梳戗等缂织技法。以平缂作色块平涂,在纹样边缘或二色相遇处则使用勾缂进行勾勒,或以长短戗进行调色过渡。寿石用深蓝、蓝和浅蓝三晕色 戗缂,以突出山石的立体感。尤以合色线技法颇有特色,如东方朔的手指缝用黑、白二色丝;灵芝的茎部用石青和米色丝表现茎干的糙涩感。整幅作品设色简洁,气韵生动。


相关知识科普


缂丝

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其历史悠久。其织法以生丝为经,熟丝为纬,先将预定的图案纹样以墨线勾稿,画在经线面上,然后用几只乃至几十只装有不同色纬的小梭,依照纹样的轮廓和色彩以小梭、拨子等工具,用平戗、搭梭、长短戗、木梳戗、环缂(音刻)、掼缂、双子母经、绕、勾边线等多种技法,将多种彩色纬丝分段缂织,按图稿所示与经线交织,形成“通经断纬”。织物表面只显彩色的纬纹和单色的地纬,正反两面花纹和色彩一致。由于采用局部回纬织制,纬丝并不贯穿整个幅面,即花纹与素地及色与色之间呈小空或断痕,“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故名缂丝,又名刻丝、克丝、刻色等。 宋代缂丝大都摹缂名家书画,北宋时以定州的缂丝最为有名,南宋时以淞江朱克柔的缂丝最负盛誉。明清时除缂织书画、诗文、佛像外,还缂织袍服、屏风、靠垫等,尤以苏州缂丝最为精美。由于缂丝工艺繁复,一件成功的作品,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东方朔

东方朔(公元前154-前93年),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人。《史记》和《汉书》有传。汉武帝时官至太中大夫,以善辞赋、巧词令、诙谐滑稽、语锋机智幽默而闻名,《汉书》称他为“滑稽之雄”。约东汉末年,民间奉其为仙。据《旧小说·甲集一·东方朔传》载,东方朔在世时曾对人说,天下知其底细者唯大王公一人。东方朔死后,汉武帝召大王公询问,大王公说不知。帝问大王公有何擅长,答曰观星。帝又问诸星是否皆在,大王公回答说诸星俱在,唯独岁星失踪18年后复现。于是武帝长叹道,东方朔在帝身边18年,却不知其为岁星。

东方朔偷桃

东方朔偷桃的典故源于以下传说:汉武帝寿辰之日,宫殿前一只黑鸟从天而降,武帝不知其名。东方朔回答说:“此为西王母的坐骑‘青鸾’,王母即将前来为帝祝寿。”果然,顷刻间,西王母携7枚仙桃飘然而至。西王母除自留两枚仙桃外,余5枚献与武帝。帝食后欲留核种植。西王母言:“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原地薄,种之不生。”又指东方朔道:“他曾三次偷食我的仙桃。”据此,始有东方朔偷桃之说。东方朔并以长命一万八千岁以上而被奉为寿星。后世帝王寿辰,常用东方朔偷桃图庆典。

方朔

方朔(生卒年不详),清代人,字小东,安徽怀宁人。官同知。长白花松岑、法可盦并重其才,延为上客。善骈文,工篆、隶书,学张迁碑及孔庙三碑。又能作细书,五寸之砚,一尺之笺,皆可缩写千余字汉碑一通。

灵芝

蕈的一种。食用灵芝,有强筋骨、益精气的滋补作用。灵芝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具有吉祥长寿的寓意。灵芝的出现,预兆着国泰民安,世事昌达,所谓“圣人休祥,有五色神芝含秀而吐荣”(《神农本草》)。《瑞应图》也称:“芝英者,王者德仁而生。”灵芝图案多出现于各种材质的古代艺术品和建筑彩画中。

芝仙祝寿

以灵芝、花卉、天竺、寿石组成的图案,寓意长寿健康。

三希堂

位于紫禁城西六宫之一养心殿内西暖阁,原为乾隆皇帝的书房,名温室。因内府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乾隆皇帝视为稀世之宝,贮藏于此,并撰《三希堂记》,阐释“三希“之深意,遂易名为三希堂。至今仍保持原貌。

三希

清乾隆内府曾收藏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件晋人书迹,高宗弘历视之为稀世珍宝,贮藏于养心殿西暖阁“温室”,颜曰“三希堂”。

月白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平缂

依照图案色彩的变化要求,顺经纬之理进行平纹交织。

木梳戗

缂丝技法之一,为朱缂法的一种。与长短戗不同的是,其不同色阶的丝线互相交错戗织时,边缘整齐划一,如同木梳齿缘一般,故名。

勾缂

缂丝技法之一,又称构边。在纹样的边缘部位,以区别于主体纹样色彩的另一种色线缂出明显的边界或轮廓线,具有分别色彩层次和划分纹样之间界线的作用。

长短戗

缂丝戗色技法之一。即在花纹由深至浅的晕色中,利用缂丝线条伸展的长短变化,使深色纬与浅色纬相互交叉,从而得到自然晕色的效果,至今仍沿用。

三晕色

色晕技法名称,亦称“三润色”,简称“三润”。指色阶从深到浅或从浅到深表现出三段层次,或以同类色或近似色等表现出三段层次者,统称“三晕色”。

戗缂

缂丝技法之一。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色阶相近的色线对纹样进行调色、和色,使纹样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多用于表现波浪、云水、山石和花卉等图案。

合色线

亦称“合花线”。是指由两种或三种不同颜色的绒线合股捻成一条有两色或三色的花线。

相关文章

  • 明黄实地纱绣绿竹枝女单『0611』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实地纱绣绿竹枝女单『0611』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实地纱绣绿竹枝女单『0611』衣,清同治,身长140厘米,两袖通长112厘米,袖口宽33厘米,下摆宽116厘米,左右裾长79厘米。清宫旧藏。衣圆领,大襟右衽,短平袖口,裾左右开。『0611』衣以明黄色实地纱为地,其上用二晕色的绿色丝线绣竹枝纹。周身加石青色绣竹实地纱和二道绦带做边饰,并在两腋下饰如意云头,开裾高至腋下。『0611』衣以正戗针、钉线、斜缠针...

    1430 实地纱 大襟 二晕色 正戗针 戗针 钉线 斜缠针 缠针
  • 酱色缎地缉米珠绣云龙袍料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酱色缎地缉米珠绣云龙袍料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酱色缎地缉米珠绣云龙袍料,清乾隆,衣长148厘米,两袖通长124厘米,下摆宽134厘米。清宫旧藏。 成衣料为大襟右衽式,在酱色八枚缎地上采用五彩绒丝、米珠在其前后胸、两肩处绣正龙纹四,下襟绣升龙纹五,前后下摆及两袖端绣五彩海水江崖纹及杂宝纹,通身间饰五彩流云、八吉祥和暗八仙纹样,绣线劈绒匀细,绣工规整,以缉米珠绣法突出主题纹饰,配色艳丽,晕色协调。...

    1191 缉米珠 大襟 五彩 龙纹 升龙 杂宝纹 八吉祥 暗八仙
  • 石青二则团龙暗花缎夹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二则团龙暗花缎夹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二则团龙暗花缎夹朝袍,清康熙,身长146厘米,两袖通长194厘米,袖口14厘米,下摆133厘米。清宫旧藏。朝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石青色披领,披领后垂蓝绦带背云,上衣下裳相连。袍在蓝色缎地上通身织二则团龙勾莲纹,一个花纹单位横36厘米。衬里为白色勾莲纹暗花绫。披领及马蹄袖均为石青色二龙戏珠纹漳绒,在绒地上割绒显花,披领衬红色织金绸里,里用片金织杂宝、...

    1812 大襟 背云 勾莲 勾莲纹 漳绒 织金 片金 团花
  • 缂丝花卉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花卉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 花卉册,明,十二开,每开纵41厘米,横42厘米。清宫旧藏。花卉册在本色地上缂织茶花水仙、玉兰海棠、牡丹、碧桃芝竹、百合剪春罗、荷花蜻蜓、踯躅、芝兰、秋海棠、剪秋纱、蝴蝶花、梅花等各色花卉,每开均缂织而成,无着笔处。画幅采用平缂、构缂、木梳戗、长短戗、凤尾戗和掼缂等缂织技法,缂工细致,润色自然,描画不求形似,具有简逸风格的文人花鸟画风。山茶水仙、梅树灵竹...

    1467 缂丝 花卉 海棠 碧桃 剪春罗 踯躅 剪秋纱 平缂
  • 栽绒黄地盘龙靠背毯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栽绒黄地盘龙靠背毯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栽绒黄地盘龙靠背毯,清,通长180厘米,宽87厘米。清宫旧藏。靠背毯是附于宝座上的毯子。以棉线做经纬,用彩色羊毛在经线上拴“8”字扣形成栽绒,每隔两道纬线起一道彩纬。毯心编织龙纹图案,以云、海水、江崖纹作间饰。毯边饰方胜、珊瑚、金锭等杂宝、海水纹。图案用色有黄、桔黄、深蓝、浅蓝、月白、白、香色、绯色、粉色、绛色等,并运用二晕、三晕的配色法增加花纹的艺术效果。...

    1655 栽绒 靠背 宝座 龙纹 方胜 珊瑚 月白
  • 大红色缠枝花果纹织金缎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大红色缠枝花果纹织金缎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宽83.5厘米图案主题“四季富贵”由桃实、牡丹、石榴、荷花相间,依次排列,花叶技脉繁茂而舒展,红色与金色相互映衬。据清宫档案,此类金缎除用于宫殿内铺陈装饰外,在清乾隆、嘉庆年间,清廷每年赏给西藏地方高僧和地方官员规定数额的缎匹。...

    54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织绣类藏品
  • 顾绣金刚经塔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顾绣金刚经塔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顾绣金刚经塔轴,清乾隆,长213厘米,宽69厘米。此轴在八枚缎地上刺绣金刚经塔。塔共7层,从下至上以赤圆金线作边框,将金刚经曲折回转地绣于框内。最下层绣须菩提向坐在莲花座上的释迦牟尼提问的情境,释迦牟尼结迦趺坐,左手扶膝,右手施说法印,经文即从释迦牟尼头上方开始,按回纹从右向左刺绣。塔中间第四层绣一小塔,其它6层均绣释迦牟尼的不同说法相。此图轴形式新颖,绣法...

    400 顾绣 圆金线 菩提 释迦牟尼 说法 回纹 回文 滚针
  • 蓝色暗花缎拉锁绣荷花山水纹绵袜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暗花缎拉锁绣荷花山水纹绵袜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暗花缎拉锁绣荷花山水纹绵袜,清康熙,长24厘米,高46厘米。清宫旧藏。绵袜高袎式。袜帮用白色暗花绫做成,袜筒以蓝色暗花缎为面料,袜口镶青绒边,袜内絮丝绵。袜筒部位饰荷花、山水及杂宝纹样,皆用五彩丝线以拉锁绣技法绣制,仅勾勒出纹样的轮廓。此袜装饰简洁清新,纹样取法自然,彰显出穿用者的审美情趣,是康熙时期后妃冬季穿用之袜。...

    317 杂宝纹 五彩
  • 嵌料石万寿字花盆底女鞋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嵌料石万寿字花盆底女鞋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嵌料石万寿字花盆底女鞋,清光绪,高20.5厘米,长23厘米,宽9厘米。此鞋为花盆底鞋,是后妃鞋的一种。它用明黄色缎和黑色素缎拼接而成,并镶饰蓝色白花绦带。鞋面上的蝙蝠、花卉纹以堆绫手法制成。堆绫是将彩色绸缎按事先设计好的图案剪裁成形,粘贴于地料上后进行缝缀。这种工艺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后妃鞋依木底形状分为元宝底鞋、高底鞋和花盆底鞋。此花盆底女棉鞋,高跟、木底,...

    1608 花盆 花卉 堆绫
  • 元青绸缀纳纱二方补绣鹭鸶补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元青绸缀纳纱二方补绣鹭鸶补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元青绸缀纳纱二方补绣鹭鸶补服,清,身长122厘米,两袖通长170厘米,袖口宽21厘米,下摆宽102厘米,左右裾长58厘米,后裾长65厘米,补子21.5厘米×23.5厘米。清宫旧藏。补服圆领,对襟,平袖端,裾四开。左右裾上端有铜镀金光素扣各1枚,后裾下端有扣鼻左右各1枚,便于骑坐时将后襟掀起。对襟有铜镀金光素扣4枚。补服为元青色团寿字暗花绸,织造细密。胸前背后...

    598 纳纱 对襟 织造 一丝串 卷草纹 卷草 斜缠针 缠针
  • 青金石朝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青金石朝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青金石朝珠,清,周长98厘米,清宫旧藏。此朝珠已残缺,计青金石五十八粒,碧玺佛头四,佛塔一。椭圆形金嵌碧玺背云一个,背云框已折断。背云下垂金点翠 累丝盖托的随形碧玺一个。珊瑚 记念三挂,各十颗,下垂金累丝点翠托红宝石坠角三。根据典制规定,皇帝在天坛祭天时佩挂青金石朝珠。清代朝珠,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者得以佩戴,又妇女受封在五品以上者同。穿珠的绦带,帝后用...

    1310 碧玺 背云 点翠 累丝 珊瑚 记念 红宝石 典制
  • 石青八团夔龙纹妆花缎袷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八团夔龙纹妆花缎袷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八团夔龙纹妆花缎袷褂,清乾隆,身长138.5厘米,两袖通长172.5厘米。清宫旧藏。袷褂对襟,宽袖,裾后开。石青色缎地,用彩色纬丝织纹。此褂饰8团夔龙花卉纹,两肩各饰夔龙勾莲捧寿字纹一团,其团纹以对称的夔龙组成如意头状,间饰云蝠及菊、玉兰、勾莲、绣珠、石榴、暑葵、桂花、牡丹、梅花、水仙和秋葵等折枝花卉。下幅地景为多幅组合的吉祥图案,如“灵仙祝寿”、“鹤鹿...

    1051 夔龙 龙纹 妆花 对襟 花卉 勾莲 桂花 折枝
  • 石青色云蟒妆花缎袷女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云蟒妆花缎袷女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云蟒妆花缎袷女褂,清雍正,身长142厘米,两袖通长181厘米,袖口宽26厘米,下摆宽137厘米,后裾长69厘米。清宫旧藏。此褂圆领,对襟,平袖,裾后开。以地纹为石青色暗花勾莲纹的云蟒纹妆花缎为面,湖色云纹暗花绫为里。通身以妆花和织金技法织金蟒九条,其中前身行蟒四,后身正蟒一、行蟒二,两肩正蟒各一。另在两袖织团夔龙各一、行蟒各一。通身点缀五彩云蝠,下幅饰...

    1345 妆花 对襟 地纹 勾莲 勾莲纹 织金 夔龙 五彩
  • 石青色缎常服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常服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常服褂,清乾隆,身长142.50厘米,两袖通长174厘米,袖口宽23厘米,下摆宽124厘米,左右开裾长77.50厘米,后开裾长86.50厘米。清宫旧藏。 常服褂套穿于常服袍外面,此为乾隆皇帝常服之一。圆领,对襟,平袖,左右及后开裾。缀银鎏金 錾花扣五枚,内饰月白色缠枝菊暗花绫里。领口系墨书黄纸签二,一书“石青缎棉褂一件”,一书“石青缎夹褂一件,...

    658 对襟 鎏金 錾花 月白 缠枝 黄纸
  • 明黄色江绸常服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江绸常服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江绸常服袍,清同治,身长137.50厘米,两袖通长220厘米,袖口宽27厘米,下摆宽116厘米,左右裾72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皇后夏季服装。圆领,大襟右衽,左右开裾,马蹄袖端。坠铜镀金錾花扣五枚,领口镶元青素缎边。常服袍面料为团寿字暗花江绸,织造平细光滑。 在清代,明黄色是皇帝、皇太后、皇后服饰的御用颜色。...

    209 大襟 錾花 织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