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明黄色平金海水金龙活计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明黄色平金海水金龙活计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明黄色平金海水金龙活计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69382-1/7)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明黄色平金海水金龙活计❖图片

明黄色平金海水金龙活计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平金海水金龙活计❖简介

明黄色平金海水金龙活计,清光绪皇帝御用服饰织绣佩饰。全套七件,包括荷包一对、褡裢、表套、搬指套、眼镜套、表套。明黄色素缎面,平金银绣海水江崖、五彩祥云,拉锁针绣金龙。捻金银线极细而且柔软,绣海水、祥云,针脚细密平齐,流光溢彩。龙的全身采用高绣技法,先将龙身部分用棉花垫起,高于织物,呈现立体感。金线绣龙身,采用拉锁针法,针脚均匀细密,每一个拉锁挽套都如片片龙鳞,生动逼真,熠熠生辉,行龙呈现很强的浮雕感,采用高绣的技法,难度非常高,在清代活计中是很鲜见的。活计装饰明黄色绦带,缀金线盘花结,起到固定绦带的作用。

活计所用的是明黄色面料和绦带,大量用金,精美的刺绣工艺等特点表明这套活计是由如意馆设计,由内务府承办监制的。


相关知识科普


平金

用金线在绣面上盘出图案的一种针法。其绣法是用金线、丝线两种线沿纹样外缘逐步向内铺扎而成,金线为铺线,丝线为钉线,行与行之间钉线相互间隔,形成桂花形,直到绣满纹样为止。此种针法在明清时期为京绣、苏绣所常用。

五彩

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金银线

以黄金、白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纱线或具有金银光泽的化纤细条状薄膜。传统金银线分为扁金线和圆金线两种,将金箔粘合在纸上切成0.5mm左右的细条状即成扁金线,然后将扁金线包缠在棉纱或丝线外即成圆金线。现在某些名贵传统织物如云锦仍用上述传统金线。

高绣

刺绣的技法之一。绣制前先在花纹处垫上棉花等物,之后在所垫物上以丝线绣制花纹,如此绣出的花纹高高突起,具有很强的立体效果,故多用之绣制动物的鳞片、禽鸟的羽毛及人物的鼻、眼等立体感较强的部位。

行龙

一种中国古代传统图案,又称“跑龙”。龙的造型特点是,龙头向前,尾在后,头为侧面,四肢两前两后、各为一蹬一伸。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如意馆

为宫中画师作画之处。原属造办处,郎世宁、艾启蒙等西洋画家都曾供职于此。同治年间迁至乾东五所之头所,仍隶属造办处,设画工,多为苏州人。所画有卷、轴、册页、贴落等,并设玉匠、刻字匠等。现建筑完好。

内务府

全称“总管内务府”,是清代掌管皇家事物的最高管理机构。始设于清初。顺治十年(1653年)六月裁内务府,改设十三衙门。顺治十八年(1661年)废十三衙门,重设内务府。康熙十六年(1677年)内务府初具规模,下设七司三院: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庆丰司、营造司、慎刑司、上驷院、武备院、奉宸苑,其职能与国家机构中的六部相对应。另有分支机构一百三十余处。

相关文章

  • 缂丝金山全图挂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金山全图挂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金山全图挂屏,清乾隆,纵114厘米,横69厘米。清宫旧藏。此作缂织金山全图,金山位于今镇江市,与焦山、北固山并称京口三山。山上有金山寺、慈寿塔和天下第一泉,民间传说中“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画面以工笔中兼写意的手法并结合西方绘画的透视技法,将金山叠嶂的层林、巍峨的庙宇和险峻的山峰尽收眼底,画面设色清雅,层次清晰,远山近景相映成趣。此幅较突...

    762 缂丝 织金 透视 平缂 搭缂 构缂 渲染
  • 大红绸暗花夔龙牡丹纹衬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大红绸暗花夔龙牡丹纹衬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大红绸暗花夔龙牡丹纹衬衣,清道光,身长137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袖口宽22厘米,下摆宽119厘米。清宫旧藏。此衣圆领,右衽大襟,平袖,无开裾,身长过膝。以大红色暗花绸为面料,无里衬。通身织暗花纹样,以团夔龙为主体花纹,周围环绕缠枝牡丹纹。此衣织造细密精巧,提花十分清晰,是一件反映清代道光时期织造工艺水平的代表作品。附黄条,上墨书:“大红绸单衬衣一件”、...

    241 夔龙 大襟 缠枝 织造 造工
  • 珊瑚朝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珊瑚朝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珊瑚朝珠,清,周长126厘米,清宫旧藏。 朝珠由一百零八颗珊瑚珠串结而成,由三颗青金石佛头分成四等份,每份各有珊瑚珠二十七颗。佛头塔上部用青金石,下部用珊瑚,以明黄色绦系蓝色宝石背云一块。明黄色绦带饰以珍珠和蓝色退晕缠线。青金石记念三串,每串由十颗青金石组成。记念和背云均用点翠 镶嵌 碧玺坠。...

    1403 珊瑚 佛头塔 背云 退晕 记念 点翠 镶嵌 碧玺
  • 蓝缎织金团龙纹袷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缎织金团龙纹袷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缎织金 团龙纹袷朝袍,清康熙,身长149厘米,两袖通长190厘米,袖口宽15厘米,下摆宽150厘米,左裾长52厘米。清宫旧藏。袍圆领,右衽,马蹄袖,附披领,下裳为襞积式。袍面料为五枚缎纹组织,通身织金团龙,以极细的赤圆金线织龙鳞、龙首,以片金线勾边并织流云,达到了金色明暗相映衬的效果。通身饰片金缘及平三色金边。铜镀金錾花扣六枚。袍内衬白色素绫里。石青色素接...

    981 织金 团龙纹 龙纹 圆金线 片金 錾花 五彩 妆花
  • 石青色绸绣八团龙凤双喜棉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绸绣八团龙凤双喜棉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绸绣八团龙凤双喜棉褂,清光绪,身长135厘米,两袖通长176厘米,袖口宽22厘米,下摆宽114厘米,后开裾长75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清代皇后吉服之一,大婚合卺交祝时皇后所穿,又称“龙凤同合褂”。圆领,对襟,平袖,裾后开,领口缀铜鎏金 錾花扣一枚,拴系扣袢四枚。内衬明黄色素纺丝绸里,中间薄施丝绵。采取二至五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在石青色江...

    852 合卺 对襟 鎏金 錾花 退晕 平针 平金 戗针
  • 刺绣风景插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风景插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风景插屏,清晚期,纵35厘米,横41厘米。清宫旧藏。此插屏屏心画面以透视学原理表现山野、林木、川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其运针已完全摆脱了中国传统刺绣套路的限制,针法不再工整规矩,而是用长短不一的针脚以直线掺和绣成。色丝的粗细曲直及色彩、针法等完全由刺绣作者按画稿所需而定,针脚不需按物象丝理排列。织作者巧妙地利用乱针绣丝线的长短和排列错综不一所呈现的质感和光...

    239 插屏 透视 五彩 螺钿
  • 月白色缎绣花卉料石花盆底鞋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色缎绣花卉料石花盆底鞋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色缎绣花卉料石花盆底鞋,清光绪,高17厘米,长21.50厘米。清宫旧藏。 清代后妃用鞋。底呈花盆底状,由木头制成,外裱一层白布,上罩白色涂料。鞋帮由两块鞋料缝制而成,鞋跟部接缝用黑色压条,鞋头部接缝由绣线和绦带装饰,鞋里衬白布。木鞋底下缝百纳布鞋掌。湖色缎上绣荷花,钉料石。...

    505 月白 花卉 花盆
  • 缂丝乾隆御笔朱竹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笔朱竹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笔朱竹图轴,清乾隆,纵123厘米,横43厘米。清宫旧藏。此图摹乾隆皇帝御笔画稿缂织而成。画稿虽无工巧之细,却注重清雅之趣。着笔用色虽稚拙刻板,然颇有显贵之气,富于文人画之韵味。为追摹原画这种宁拙勿巧的意境,缂织者也相应地多用平缂、搭缂、长短戗等简单的技法而不追求繁复多变的缂法,仅用色丝的深浅变化来表现山石的皴染、朱竹的立体感,较好地再现了原画的神韵...

    615 缂丝 文人画 平缂 搭缂 长短戗 石渠宝笈 石渠 三希堂
  • 蓝色绸夹屁帘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绸夹屁帘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绸夹屁帘,清光绪,通长52厘米,下摆宽50厘米,腰宽12厘米,带长67厘米。这是孩童年幼穿着开裆裤时围于腰后以遮挡风寒的臀部保暖用品。这件蓝色绸夹屁帘的面料是月白色竹叶纹暗花绸,月白色布里、布腰、布带。孩童用时方便舒适。...

    1241 月白
  • 石青八团龙凤妆花缎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八团龙凤妆花缎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八团龙凤妆花缎夹褂,清乾隆,身长152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袖口宽23厘米,下摆宽140厘米,后裾长84厘米。清宫旧藏。夹褂为吉服,立领,对襟,平袖口,裾后开。月白色勾莲暗花绫衬里,褂面在石青色缎地上用五彩丝线以“妆花”手法织八团龙凤纹,下幅织平水八宝如意云纹。色彩巧用晕色,如平水用绿色和蓝色的四晕色织成,如意云纹则用绿色、蓝色、黄色、黑色的三晕色织...

    1416 妆花 对襟 月白 勾莲 五彩 八宝 三晕色 圆金线
  • 杏黄色缂丝彩云金龙夹蟒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杏黄色缂丝彩云金龙夹蟒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杏黄色缂丝彩云金龙夹蟒袍,清嘉庆,身长69厘米,两袖通长103厘米,袖口宽15厘米,下摆宽74厘米。清宫旧藏。 杏黄色蟒袍为清代皇子穿用的吉服之一,主要用于元旦、万寿、冬至三大庆典活动,以及各种时令节日等场合。其式为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 裾四开,缀铜鎏金 錾花扣五枚,内饰月白色素纺丝绸里。 此袍在杏黄地上,缂织彩云金龙及海水江牙等纹样,工艺细...

    1094 缂丝 元旦 冬至 大襟 鎏金 錾花 月白 海水江牙
  • 青色小洋花纹缎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青色小洋花纹缎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青色小洋花纹缎,清宣统(20世纪),幅宽56.5厘米。欧洲织造。缎地组织八枚五飞,以银灰色丝做经线,纬线则以银白色与黑色两股间隔排列。黑白纬线根据图案设计浮起显花,组织变化多样,花纹虽小,但纹样清晰别致。此洋花缎为宫内用剩的残料,应是逊帝溥仪时自民间商号采购的洋货。其色彩虽沉静,而花纹仍意趣盎然,其花样风格应来自近代的西方设计。...

    125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织绣类藏品
  • 明黄缂丝彩云金龙纹女绵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缂丝彩云金龙纹女绵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缂丝彩云金龙纹女绵朝袍,清嘉庆,身长139厘米,两袖通长174厘米,袖口21厘米,下摆118厘米,开裾长81厘米。清宫旧藏。朝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袖、身相接处有接袖,有披领、护肩,左右开裾。袍以“通经断纬”的缂丝法周身织金龙5条,间饰五彩云蝠纹,并用彩色纬线以晕色法织海水江崖纹,祥云、平水、立水分别用三色、四色、九色织成。衣缘镶石青色缠枝莲纹织金缎...

    356 缂丝 龙纹 大襟 通经断纬 织金 五彩 缠枝 缠枝莲
  • 驼色缎平金百鸟纹绵袜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驼色缎平金百鸟纹绵袜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驼色缎平金百鸟纹绵袜,清康熙,长24厘米,高47厘米。清宫旧藏。绵袜高袎式。袜帮用白色暗花绫做成,袜筒以驼色素缎为面料,袜口镶青绒边,袜内絮丝绵。袜筒部位饰百鸟纹,皆以金线用平金技法绣制而成。纹样生动逼真,金光熠熠,绣工细致,装饰性强。绵袜穿于靴内,图案虽不外露,但其做工和装饰都极尽精美,反映出穿用者身份的尊贵和生活的奢华。此为康熙时期后妃冬季穿用之袜。...

    1077 平金
  •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清乾隆,身长148.50厘米,两袖通长176厘米,袖口宽21厘米,下摆宽128厘米,左右开裾长80厘米。清宫旧藏。 此袍为清代嫔吉服之一,用于重大吉庆场合,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湖色缠枝暗花绫里,内絮薄绵,缀银鎏金 錾花扣五枚。领袖边饰缠枝花片金及三色平金边,领口系墨书黄纸签二,一书“香色缎绣上四团金龙下四团夔龙有...

    1761 龙女 大襟 缠枝 鎏金 錾花 片金 平金 黄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