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0-2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557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图片

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

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盖面

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盖内

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底部

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简介

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明宣德,高28.7厘米,口径19.7厘米;盖口径22厘米,底径24.7厘米。

罐直口,丰肩,硕腹,平底。口上有凹槽。肩部有8个长方形出戟。胎体厚重。釉色青白。青花浓艳并有黑疵。通体以青花为饰。罐身分层绘海水、、蓝查体梵文及。罐附圆盖,盖面中央书一蓝查体梵文,周边绘4朵云纹,间以4个蓝查体梵文。盖之外壁饰海水纹。盖内顶面双线圈内绘一周9个莲瓣,每个莲瓣内均书一蓝查体梵文,中央双线圈内横书“”五个篆体字,与罐内底面同样的五字相对应。

盖内9字中,有5字为中的五佛,另4字分别代表前四佛双身像中的四女像种子字。罐外壁中间一周梵文为密咒真言,其上下各有8个相同的梵文,代表各方佛双身像中的女像种子字。此种文字组合图案被密宗信徒称为“”。

此器在瓷中极为少见,其造型、花纹均充满宗教含义,当为佛教徒作道场时所用的,是专为宫廷烧制的佛事用具。


相关知识科普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蓝查体

印度梵文的一种书体,多用于书写六字真言等佛教文字。

梵文

亦称“梵字”、“梵语“、“梵书”,是印度古代的一种语言文字。相传为大梵天王所造,梵天创造了梵文字母。梵文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同时对汉藏语系有很大的影响。其南北发展各异,行于北者多方形,行于南者多圆形。

出戟

器身凸起扉棱谓之出戟。

法轮

法轮又称梵轮,为佛案之供器。据佛经说,佛初成道时,梵天曾劝请佛转动法轮,并以慈、悲、喜、舍四梵行心(四无量心)宣说大法。此后,佛教中即常以法轮比喻佛法,以法轮转动比喻佛法如轮能碾破众生诸罪恶、佛说法如轮永不停息和佛法圆满无缺。

盖罐

罐上加盖,俗称盖罐。瓷质盖罐始见于东汉,历代都有烧造,造型丰富。

八吉祥

八吉祥,即法轮、海螺、宝伞、天盖、莲花、宝瓶(罐)、鲤鱼、盘长八种吉祥物。

莲瓣纹

莲花俗称“佛花”,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文化盛行,瓷器上常用莲瓣纹做装饰。隋初瓷器装饰也受此风影响。

大德吉祥场

“大德”二字,梵文为“Bhadanta”,音译为“婆檀陀”,佛教教义指有大德行者,用作比丘中之长老、佛祖或菩萨的敬称,对高僧也泛用此称。“吉祥”二字为授予僧人的称号,如《元史·仁宗记》载:“延祐六年特授僧众吉祥荣禄大夫”。而梵语“文殊师利”也被译为“吉祥”。“场”为祭神之处,《汉书·郊祀志》曰:“能知四时牺牲,坛场上下,氏姓所出以为宗,积土为坛,平地为场。”

五方佛

代表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东方为阿閦佛,南方为宝生佛,西方为阿弥陀佛,北方为不空成就佛,中央为法身佛,亦称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佛。

种子字

密教兴起之后,以梵字表记本尊,此梵字亦称种子,或称种子字。定佛、菩萨诸尊之种子,系取梵名或真言之首部,或取重要之字,或依义而定。

法曼荼罗

密宗信徒认为,凡出现这类种子字之处就有种子字所代表的佛菩萨,书写这些字的器物或住所,就会消灾去难,吉祥如意。

曼荼罗

又作曼陀罗、曼吒罗、满荼罗等。意为坛、坛场,轮圆具足,聚集。印度修密法时,为防止魔众侵入,而划圆形、方形之区域,或建立土坛,有时也有上面画佛、菩萨像,事毕像废;故一般以区划圆形或方形之地域,称为曼荼罗。

宣德青花

明宣德朝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色泽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著称,被认为是明代的素花瓷器之冠。宣德青花所用青料为“苏泥勃青”,烧成后在青花部分出现黑疵斑点,与浓艳的青色相映成趣。宣德青花的图案装饰,继承、融合了元代青花的笔绘画风,并渐趋典雅、秀丽。其纹饰以花果纹为主,很少描绘人物。

法器

狭义指置于佛像前的小型器具,特别是密教修法所用的器物。法器之种类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状各异,即使同名法器,亦因制作材料、手法,所属宗派或时代不同而形式迥异。若按用途分类,可大致分为庄严具、供佛器(或称祭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及密教专用法器等6种。

景德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

相关文章

  • 红地描金囍字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地描金囍字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地描金喜字碗,清同治,高7.2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3.9厘米。碗撇口,深腹,圈足。通体红釉描金。口沿内外及腹部近足处饰描金回纹,内外壁和足墙饰描金彩“囍”字,内底心描金团寿字纹。足底书矾红彩“燕喜同和”四字楷书款。同治时期生产的“囍”字瓷器是同治皇帝的大婚用器,其中以海碗、大碗、中碗、汤碗、怀碗、黄酒碗、酒杯、羹匙、大中小盘、碟等餐具为主。这批大婚...

    1934 描金 红釉 回纹 矾红 巡抚 景德镇
  • 黄地蓝寿字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蓝寿字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蓝寿字纹碗,清同治,高7.5厘米,口径14.7厘米,足径5.9厘米。碗敞口,弧壁,深腹,圈足。里施白釉,外施黄釉为地,上饰蓝彩篆书寿字纹。足内施白釉书红彩“同治年制”四字楷书款。碗造型敦厚稳重,黄釉呈娇嫩的明黄色,釉面莹润。“寿”字纹装饰,每周排列20字,上下由疏至密。该碗是同治时期御窑厂为慈禧太后祝寿所订烧的瓷器之一。...

    1111 黄釉 御窑厂
  • 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 青釉 海棠式花盆,宋,高7.8厘米,口横14.6厘米,口纵11.8厘米,底横11厘米,底纵8.5厘米。花盆呈四瓣海棠花式,广口,折沿,斜壁,平底,下承四个如意云头形足。通体施灰青色釉,足底无釉,呈黑褐色。釉面有黄、黑二色开片,内壁开片细碎,外壁釉面开片较大,片纹纵横交织,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内底有5个支钉烧痕,应为套烧小件器物时留下。哥窑瓷器以盘、碗、瓶...

    1519 哥窑 青釉 海棠 花盆 支钉 开片 钧窑
  • 黄釉刻折枝花圆花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釉刻折枝花圆花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釉刻折枝花圆花盆、奁,清同治,盆高10.9厘米,口径16.9厘米,足径11.5厘米;奁高3.5厘米,口径16.9厘米,足径13.2厘米。盆板沿,直壁,圈足。盆内施白釉,底开两圆形小孔。外通体施浅黄色釉,饰暗刻花卉,口沿处暗刻卷枝朵花纹,腹部暗刻折枝菊花、玉兰图案两组。底暗刻“体和殿制”4字篆款。奁板沿,浅腹,圈足。内施白釉无纹。外通体施浅黄色釉,饰暗刻花卉...

    1336 黄釉 折枝 花盆 刻花 花卉 体和殿
  •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清乾隆,高9厘米,口径5.6厘米,足径6.6厘米。壶扁圆形、鼓腹、弯流、曲柄、圈足。附圆盖隆凸,盖顶置圆珠钮。砂泥呈紫红色,色调纯正,砂质细腻。壶腹一面泥绘松树山石图,另一面长方形开光内题乾隆御题《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七言诗:“溪烟山雨相空濛,生衣独做杨柳风。竹炉茗椀泛清濑,米家书画将无同。松风泻处生鱼眼,中泠三...

    419 宜兴窑 开光
  • 越窑青釉瓜棱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青釉瓜棱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 青釉瓜棱执壶,宋,高23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9.1厘米。执壶撇口,直颈,四瓣瓜棱式椭圆腹,肩部一侧置曲流,另一侧置扁柄,流与柄之间有双条形系,圈足。通体施青绿色釉,外底刻“太平戊寅”四字。“太平戊寅”即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这是一件带有明确纪年的瓷器,为越窑瓷器的断代提供了标准器。此执壶反映了北宋早期越窑执壶的特征,如四瓣瓜棱式腹、壶流...

    1857 越窑 青釉 执壶
  • 宜兴窑紫砂胎绿地粉彩描金瓜棱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胎绿地粉彩描金瓜棱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胎绿地粉彩 描金瓜棱执壶,清乾隆,高11.2厘米,口径8厘米,足径8厘米。壶体呈瓜棱形、圆鼓腹、圈足。曲柄,短弯流。附瓜形盖,盖顶置宝珠钮。紫砂内胎,盖及腹部绘绿地描金粉彩莲花、蝙蝠、杂宝纹。通体以金彩为主,其间点缀红、黄、蓝等色,设色艳丽,富丽堂皇。外底署金彩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此壶是先在宜兴烧内胎,进呈宫廷后由造办处再加工,工序为描...

    426 宜兴窑 描金 粉彩 杂宝纹 养心殿
  • 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西汉,高32.5厘米,口径14.2厘米,底径13.6厘米。壶撇口,长颈,溜肩,肩部对称置双系,鼓腹,平底略内凹。通体施青釉。肩部以划花变形凤鸟纹装饰。颈、肩及腹部划有5道。此壶造型敦厚古朴,纹饰简练,釉厚而色深,是典型的西汉向东汉成熟青瓷过渡期的产物。出现于约3000年前的商代,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汉代,它是从陶向瓷过渡时期的产物,系从发展而来。其...

    581 青釉 划花 双系 弦纹 青瓷 原始青瓷 印纹硬陶 铺首
  • 淡绿釉暗花螭纹杯碟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淡绿釉暗花螭纹杯碟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淡绿釉暗花螭纹杯碟,清康熙,杯高3.5厘米,口径5.7厘米,足径2.4厘米;碟高1.6厘米,口径12.7厘米,足径10厘米。杯、碟合为一套。杯口微撇、深腹、圈足、两侧对称置戟耳。里施白釉,外施淡绿釉。外壁暗刻四组螭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 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碟撇口、浅弧壁、圈足。碟内底有一周凸起,放置杯子时可以卡住杯足。碟心暗划二螭龙纹。足内施白...

    1777 螭纹 青花 暗划 龙纹 黄釉 画珐琅 珐琅
  • 青釉玉璧形底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玉璧形底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玉璧形底碗,唐,高3.5厘米,口径14.4厘米,足径6.6厘米。碗撇口,浅腹斜收,玉璧形底。里外满施青釉。从各方面特征看,此碗应属于唐代产品。根据浙江诸暨牌头茶汤唐贞元十年(794年)墓和上虞联江帐子山唐贞元十七年(801年)墓出土的资料看,当时已有撇口碗,这种碗斜腹,玉璧形底,是中唐时期出现的一个新品种。玉璧形底碗始见于唐代,以底足像玉璧而得名,在南北方瓷...

    1267 青釉 玉璧 越窑 邢窑 定窑 巩义窑 浑源窑 耀州窑
  • 青釉鱼篓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鱼篓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鱼篓尊,西晋,高17.3厘米,口横12厘米, 口纵13厘米,底径12.5厘米。尊椭圆口,平沿,深腹,平底,胎灰色,施青釉,施釉不均匀,颈部刻网格纹,下方饰一周绳索纹。...

    480 青釉
  • 灰陶盉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灰陶盉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灰陶盉夏代(公元前2070-前1600年) 高18.7厘米,口径10厘米 1960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敛口,平唇,丰肩,圆腹下连以三个袋形足。一侧有一管状流通入腹腔,管流两侧各有乳丁一个。与流对应的一侧腹部有一宽带式鋬,鋬上部有两乳丁。 盉是酒器,据典籍记载盉被用于调和酒的浓淡。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

    810 陶器 灰陶盉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 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洗,时代?高9.4厘米,口径23.5厘米,足距9.5厘米。洗直口微敞,弧腹,底承以三个如意头足。器身上下饰鼓钉二周(上22枚,下18枚)。内施天蓝色釉,外施玫瑰紫色釉。外底薄刷黄褐色护胎釉,绕底一周有支烧痕,并刻有“一”字标记。河南禹县钧台窑址曾发现刻有“一”至“十”数目字的钧瓷标本,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钧窑瓷器相同。外底横刻“瀛台”、竖...

    1055 钧窑 玫瑰紫釉 蚯蚓走泥纹
  • 粉彩钟馗醉酒像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钟馗醉酒像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钟馗醉酒像,清康熙,高16.8厘米,底长29厘米。 该瓷塑钟馗依山石而坐,头戴黑色软冠,身穿朱彩描金海水云龙纹蟒袍,腰系黄色丝带,足蹬白底黑靴。左臂倚着一仿宋官窑酒坛,右手持杯,两眼微闭,醉意朦胧,自得其乐,背后有一红蝠纹瓶。山石后侧刻阴文楷体“康熙年制”四字款。人物生动传神,釉彩浓淡相宜,华美自然。自古以来,钟馗多以狰狞可怖的面目示人,常手持利剑,捉拿...

    1630 粉彩 描金 龙纹 阴文
  • 青花福山寿海图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福山寿海图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福山寿海图,清康熙,高38厘米,口径61厘米,足径36厘米。盆折沿,斜壁,近足处凹进一周,砂底无釉,中心有渗水圆孔。内外施白釉。外壁通体青花装饰。折沿上绘纹,花纹中夹杂篆体“寿”字。腹部描绘苍松、山石、海浪、旭日、祥云、蝙蝠等。因松树象征长寿,“蝠”谐“福”音,因此,整个画面寓意海天浴日、寿山福海。近足处辅以荷花纹边饰。口沿下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横...

    1562 青花 花盆 缠枝 缠枝莲 景德镇 御窑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