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定窑白釉花口碟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定窑白釉花口碟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11751)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定窑白釉花口碟❖图片
定窑白釉花口碟
定窑白釉花口碟碟心
定窑白釉花口碟❖简介
定窑白釉花口碟,北宋,高1.9厘米,口径11.3厘米,底径7.2厘米。
碟呈六瓣葵花形,敞口,浅腹,斜壁,平底。内壁有六条凸线纹与花口相应。内外壁施白釉,釉面匀净。口沿无釉,为垫烧部位。胎体坚致、轻薄。
这类花口碟的造型仿自唐代金银器,在越窑瓷器中也有相近造型。
相关知识科普
定窑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越窑
越窑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诗中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句。今人所谓越窑,系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北宋以前瓷窑的统称。越窑制瓷渊源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自东汉创烧成熟青瓷后,其制瓷业不断发展,先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时期和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中期衰落,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过贡瓷。所产瓷器始终以青瓷为主,汉至南朝还烧造少量黑瓷。唐至北宋时期的秘色瓷代表了越窑瓷器的最高水平。 越窑瓷器除了行销全国各地以外,从唐代开始还大量外销亚、非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