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铜驼钮“魏乌丸率善佰长”印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铜驼钮“魏乌丸率善佰长”印 |
时代 | |
门类 | 玺印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32128)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铜驼钮“魏乌丸率善佰长”印❖图片
“魏乌丸率善佰长”印
“魏乌丸率善佰长”印印面
“魏乌丸率善佰长”印钤本
铜驼钮“魏乌丸率善佰长”印❖简介
铜驼钮“魏乌丸 率善佰长”印,三国·魏,印面2.2×2.2厘米,通高2.7厘米。
印铜铸,驼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起顺读。此印是三国时期魏政权颁赐给东胡乌丸族下层官员的官印。
相关知识科普
驼钮
骆驼形印钮。东汉以后直至魏晋时期,内地汉政权颁赐给各少数民族贵族的官印基本采用这种钮式。驼钮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双峰驼,一种是单峰驼,无一定规律。驼均曲腿下卧,腹下有圆形穿孔为穿印绶之用。印身鎏金者是金印的代用品。
乌丸
乌丸又作乌桓,东胡族的一支,部分居于乌桓山(今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及河北北部一带)。西汉武帝以后附汉,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塞外地区。
率善
汉朝中央政权颁赐给助汉征伐有功的少数民族官吏的官印中的特定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