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品月色缂丝海棠袷大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483 次 0 评论
中文名 品月色缂丝海棠袷大坎肩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品月色缂丝海棠袷大坎肩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48007)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品月色缂丝海棠袷大坎肩❖图片

品月色缂丝海棠袷大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品月色缂丝水墨海棠纹大坎肩

品月色缂丝海棠袷大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品月色缂丝水墨海棠纹大坎肩

品月色缂丝海棠袷大坎肩❖简介

品月色缂丝 海棠袷大坎肩,清晚期,身长139厘米,肩宽40厘米,下摆宽116厘米。清宫旧藏。

大坎肩圆领,无袖,对襟。品月色海棠纹缂丝面,月白色素纺丝绸里。衣襟上有铜镀金球形錾花扣1枚和铜镀金福寿双全纹扁圆形扣4枚。里襟第四扣处垂品月色缂丝梅花飘带2条,左右开裾处垂藕荷色缂丝兰花飘带各2条。下摆为百褶式。通身衣缘镶黑色万字曲水纹织金边一道,此外还施加如意云头纹,镶蓝色菊花纹和黄色水仙纹等多层绦边,这反映了清晚期女装的流行风尚。

坎肩是清代后妃日常穿用的便服,穿着在便袍、衬衣外面,穿着场合比较随意,与里面的衬衣、便袍的颜色搭配也随其所欲。


相关知识科普


缂丝

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其历史悠久。其织法以生丝为经,熟丝为纬,先将预定的图案纹样以墨线勾稿,画在经线面上,然后用几只乃至几十只装有不同色纬的小梭,依照纹样的轮廓和色彩以小梭、拨子等工具,用平戗、搭梭、长短戗、木梳戗、环缂(音刻)、掼缂、双子母经、绕、勾边线等多种技法,将多种彩色纬丝分段缂织,按图稿所示与经线交织,形成“通经断纬”。织物表面只显彩色的纬纹和单色的地纬,正反两面花纹和色彩一致。由于采用局部回纬织制,纬丝并不贯穿整个幅面,即花纹与素地及色与色之间呈小空或断痕,“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故名缂丝,又名刻丝、克丝、刻色等。 宋代缂丝大都摹缂名家书画,北宋时以定州的缂丝最为有名,南宋时以淞江朱克柔的缂丝最负盛誉。明清时除缂织书画、诗文、佛像外,还缂织袍服、屏风、靠垫等,尤以苏州缂丝最为精美。由于缂丝工艺繁复,一件成功的作品,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海棠

落叶小乔木,叶子呈椭圆形,花白色或淡粉红色。果实亦称海棠,球形,味酸甜。

对襟

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于前身正中竖直对开。

月白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錾花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

织金缎

以缎组织为基础组织,以金线为主体表现,大量用金的丝织品。

织金

亦称库金,是清代宫廷御用品,因织成后要交清宫内务府存放于缎库而得名。纹饰多为金线织出的显花,但有时也使用银线。不论织金、织银,同属一类品种。织金有织金锦和织金缎之分。

菊花纹

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常与梅、兰、竹一起被喻为四君子,为文人所喜爱。

绦边

镶滚的花边。

相关文章

  • 蓝色簟锦纹暗花绸夹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簟锦纹暗花绸夹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簟锦纹暗花绸夹袍,清乾隆,身长148厘米,两袖通长204厘米,袖口宽20厘米,下摆宽120厘米,前后裾长58厘米,左右裾长23厘米。清宫旧藏。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四开。以蓝色暗花绸为面,月白色暗花绫衬里。夹袍用变化的斜纹组织织成簟锦纹(一种似竹席的纹饰),以一交一的平纹组织显花,一个花纹单位直径约37厘米。以鲶鱼、磬、盘长等纹饰组成寓意“吉庆有余...

    1603 大襟 月白 吉祥图案 织造 造工
  • 染骨镶石领约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染骨镶石领约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染骨镶石领约,清,长18厘米,宽19厘米。领约即项圈,是清代妇女用于颈间的饰品。此领约圆形,质地为铜镀金,圈上嵌八块染骨,染骨间点翠“寿”字,每个“寿”字上饰珍珠一颗。系金黄色绦带。领约在大的典礼活动穿礼服时必须佩挂。这件应是清代皇贵妃所用。...

    1442 点翠
  • 点翠嵌珠后妃朝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点翠嵌珠后妃朝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点翠嵌珠后妃朝冠,清,通高37厘米,直径27厘米。朝冠青绒做成,上缀红色丝绒,其上金累丝托贯金凤、珍珠各三,顶缀大珍珠一;红色丝绒上缀金凤七、金翟一,翟尾垂三行二就珠。染皮护领垂于冠后,蓝布饰带。按清朝典制记载,顶三层、金凤七、金翟一在后妃中是最高等级的朝冠,应是皇太后、皇后在大典时所戴。这里金凤、金翟为镀金桦皮做成,也完全符合典制,但冠后垂“三行二就”珠与...

    1837 点翠 累丝 典制 五行二就
  • 珊瑚朝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珊瑚朝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珊瑚朝珠,清,周长122厘米,清宫旧藏。 朝珠由一百零八颗红珊瑚珠组成,间以青金石佛头四,佛头塔一,系委角方形金累丝嵌椭圆形青金石背云一,背云一面以两片云头形点翠金片相卡,下系红宝石大坠角。绿松石记念三挂,每挂十颗,下垂红宝石坠角二,粉红色碧玺坠角一。 根据典制规定,皇帝在朝日坛祭日时佩挂红珊瑚朝珠。此外,皇太后、皇后和皇贵妃着朝服时,也要佩挂...

    993 珊瑚 佛头塔 委角 累丝 背云 点翠 红宝石 记念
  • 藕荷色实地纱缀绣平金八团夔龙单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藕荷色实地纱缀绣平金八团夔龙单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藕荷色实地纱缀绣平金八团夔龙单袍,清乾隆,身长147厘米,两袖通长150厘米,袖口宽21厘米,下摆宽123厘米。左右裾长85厘米。清宫旧藏。此袍圆领,右衽大襟,裾左右开,镶中接袖,黑色素接袖,马蹄形袖端。以单层藕荷色实地纱为衣料。全身钉缀绣团万寿花卉夔龙纹的补子八团,领边绣喜相逢纹样九团,两中接袖和两马蹄袖端各绣喜相逢纹样三团。喜相逢纹样以对向的双蝶构成,寓...

    1627 实地纱 平金 夔龙 大襟 花卉 龙纹 喜相逢 平针
  • 蓝缎织金团龙纹袷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缎织金团龙纹袷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缎织金 团龙纹袷朝袍,清康熙,身长149厘米,两袖通长190厘米,袖口宽15厘米,下摆宽150厘米,左裾长52厘米。清宫旧藏。袍圆领,右衽,马蹄袖,附披领,下裳为襞积式。袍面料为五枚缎纹组织,通身织金团龙,以极细的赤圆金线织龙鳞、龙首,以片金线勾边并织流云,达到了金色明暗相映衬的效果。通身饰片金缘及平三色金边。铜镀金錾花扣六枚。袍内衬白色素绫里。石青色素接...

    981 织金 团龙纹 龙纹 圆金线 片金 錾花 五彩 妆花
  • 红色金龙妆花缎皮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红色金龙妆花缎皮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红色金龙妆花缎皮朝袍,清雍正,身长145厘米,两袖通长192厘米,袖口18厘米,下摆136厘米,开裾长61厘米。披领横100厘米,纵34厘米。清宫旧藏。朝袍圆领,大襟右衽,附披肩,马蹄袖,裾左右开。袍以红色妆花缎为面,上身由前胸、后背及两肩的四条正龙、五色云和海水江崖共同构成过肩柿蒂纹。袖端饰正龙各一,披领行龙二,衽饰一条龙爪和云水纹。腰帷饰行龙五,下幅前后...

    1389 妆花 大襟 行龙 杂宝纹 织金缎 织金
  • 《韩希孟宋元名迹册·鹑鸟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韩希孟宋元名迹册·鹑鸟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鹑鸟图》,明崇祯,纵33.4厘米,宽24.5厘米。此图为《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之第四幅,在白色绫地上绣成。画面描绘了一只在山坡上低头觅食的鹌鹑。山坡的线条精细秀劲,山石花草构图得当。鹌鹑的毛羽用施毛针针法细密地绣出,背部硬毛、颌下和腹部软毛质感强烈;脚爪使用钉针针法,肢节分明。绣品运用丝理变化表现物象的质感肌理,细腻逼真,极富立体感,栩...

    1404 韩希孟 钉针 董其昌
  • 黄色大洋花纹凸花缎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色大洋花纹凸花缎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色大洋花纹凸花缎,清乾隆(18世纪),幅宽130厘米。 欧洲织造。缎料为裁用过的旧料。丝黄色,光泽度很好,特别是经线质量精细,双股弱捻成一根。纬线以黄丝与棉线并用,使缎料更厚实挺括。花卉纹饰为欧洲巴洛克风格,以经面缎纹组织显花,经线浮长密集,即形成花卉纹在地组织上凸起的效果。此缎料应为清中期从西洋进口的品种。色彩正合皇家宫廷以黄为尊的制度。...

    189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织绣类藏品
  • 茶青色缎绣牡丹女夹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茶青色缎绣牡丹女夹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茶青色缎绣牡丹女夹坎肩,清光绪,身长75厘米,肩宽35厘米,下摆宽83厘米,左右开裾长9厘米,后开裾长21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清代后妃日常便服。圆领,对襟,无袖,左、右、后开裾。湖色素纺丝绸里,领口缀铜镀金錾花扣一枚,衣襟缀羊脂白玉镂空雕四合如意扣四枚。 面料为茶青色素缎,用套针、抢针等技法绣牡丹花,针法简捷,针脚平齐细密,水路清晰,纹样设色典雅和谐...

    470 对襟 錾花 羊脂 镂空 套针 抢针 缠枝 月白
  • 刺绣风景插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风景插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风景插屏,清晚期,纵35厘米,横41厘米。清宫旧藏。此插屏屏心画面以透视学原理表现山野、林木、川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其运针已完全摆脱了中国传统刺绣套路的限制,针法不再工整规矩,而是用长短不一的针脚以直线掺和绣成。色丝的粗细曲直及色彩、针法等完全由刺绣作者按画稿所需而定,针脚不需按物象丝理排列。织作者巧妙地利用乱针绣丝线的长短和排列错综不一所呈现的质感和光...

    239 插屏 透视 五彩 螺钿
  • 石青色云纹缎地平金蟒补袷朝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云纹缎地平金蟒补袷朝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云纹缎地平金蟒补袷朝服,清晚期,身长130厘米,两袖通长214厘米,袖口25厘米,下摆宽114厘米。清宫旧藏。此衣圆领,右衽大襟,马蹄形袖端,上衣下裳相连属,下裳施襞积。石青色四合如意云纹缎面,蓝青布里,钉素面铜扣五枚。袖、襟边和下摆边镶石青色勾莲纹织金缎边和姜黄色剪绒边各一道。前胸后背绣金行蟒纹方补各一。据《大清会典》的规定,清代文武品官的朝服以不同...

    1984 地平 平金 大襟 素面 勾莲 勾莲纹 织金缎 织金
  • 明黄色缎绣彩云黄龙夹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缎绣彩云黄龙夹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缎绣彩云黄龙夹龙袍,清乾隆,身长144厘米,两袖通长194厘米,袖口宽16.80厘米,下摆宽128厘米,前后开裾长58厘米,左右开裾长23厘米。清宫旧藏。 龙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四开,直身式袍。领、袖边镶饰石青色团龙杂宝织金缎及三色平金边,内衬湖色缠枝莲暗花绫里,缀铜鎏金 錾花扣四枚。采取一至三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在明黄色缎地上...

    389 大襟 织金缎 织金 平金 缠枝 缠枝莲 鎏金 錾花
  • 黄色缂丝云蝠寿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色缂丝云蝠寿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色缂丝云蝠寿袷袍,清乾隆,身长142厘米,两袖通长174厘米,袖口宽18厘米,下摆宽116厘米,左右裾长78厘米。清宫旧藏。此袍圆领,右衽大襟,裾左右开,镶中接袖,黑色素接袖,马蹄形袖端。以黄色缂丝为面,湖色素纺绸为里。通身装饰约一百个团寿字,间饰五彩流云和红蝠纹,寓含“洪福齐天”、“长寿百岁”的吉祥意义。下摆饰海水江崖、八宝立水纹。镶石青色纱领、袖边,上...

    781 缂丝 大襟 五彩 八宝 八宝立水 喜相逢 龙纹 典制
  • 金黄色暗团龙缎扫雪貂皮行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金黄色暗团龙缎扫雪貂皮行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金黄色暗团龙缎扫雪貂皮行褂,清,身长71厘米,两袖通长127厘米,袖口宽26厘米,下摆宽82厘米。清宫旧藏。此褂圆领,平袖,对襟,身长至腰,袖长及肘。以金黄色团龙纹暗花缎为面,扫雪貂皮为里,领口、袖口和下摆处皮毛出锋。前襟钉银镀金素面扣五枚。据《大清会典》定制,清代皇帝、王公大臣及文武品官的行褂形制相同,但以面料的颜色区分等级。皇帝和亲王色用石青,领侍卫内大...

    1746 对襟 长至 团龙纹 龙纹 出锋 素面 大清会典 会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