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碧玉兽面纹方觚 - 故宫玉石器藏品

11-20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碧玉兽面纹方觚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碧玉兽面纹方觚
时代
门类 玉石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0763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碧玉兽面纹方觚❖图片

碧玉兽面纹方觚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兽面纹方觚

碧玉兽面纹方觚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兽面纹方觚内乾隆御题诗

碧玉兽面纹方觚❖简介

碧玉 兽面纹方觚,清乾隆,高25.8厘米,宽14厘米。


相关知识科普


碧玉

碧玉是新疆和阗软玉中的一个品种,软玉主要有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等品种。其中碧玉色如菠菜叶,略有透明感,呈油脂或蜡状光泽。由于所含成分不同,颜色和结构均不如其它软玉均一,色彩淡的呈菜色,色彩深的呈墨绿色,还有斑杂的大环斑状。

兽面纹

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

相关文章

  • 玉人兽神像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人兽神像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人兽神像,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高27.7厘米,最宽11.7厘米,厚1.5—3厘米。青绿色玉质,背面有土斑胶着于玉器之上。整体近似长方形,中部厚,正面略呈微弧,边缘较薄,并有一定的钝刃感。整器部分镂雕,由一人和一兽复合而成,上人下兽。神人头戴勾云形高冠,身体两侧围绕着云形装饰,五官鲜明,三角形鼻凸出,所穿服饰臂膊及后背上饰以网格纹。神人双手合于胸前,手持一长...

    510 红山文化 镂雕 红山文化玉器
  • 龙纹玉带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龙纹玉带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龙纹玉带,明,最长9.5厘米,宽4厘米,厚0.6厘米。玉为白色。玉带由20块玉带板组成,缝缀在红色缎子的鞓带上,非常完整。其中桃形6块,条形4块,长方形8块,一端微弧者2块。整套带板采用镂雕技法,在席纹锦地上浮雕龙纹,分正面和侧面两种形象,用阴刻技法琢刻鳞纹。玉带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延续到明代。明代玉带多选用和田白玉为原料,少数为青玉、碧玉。玉带纹...

    327 龙纹 带板 镂雕 锦地 浮雕 阴刻 鳞纹 碧玉
  • 碧玉太白醉酒水丞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太白醉酒水丞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太白醉酒水丞,清,高4.7厘米,长9.3厘米,宽6.9厘米,口径1.35厘米。清宫旧藏。水丞碧玉质,局部有墨斑,圆雕人物和桃式容器,大小二桃相连,大桃内空,用以盛水,旁又雕一人斜倚水丞,以手扶膝,神情欢愉酣畅。古代瓷器、石雕、泥塑等工艺中常有此种“太白醉酒”题材的作品。...

    1139 碧玉 水丞 圆雕
  • 乾隆款碧玉西园雅集图笔筒 - 故宫玉石器藏品
    乾隆款碧玉西园雅集图笔筒 - 故宫玉石器藏品

    乾隆款碧玉西园雅集图笔筒,清,高15.6厘米,口径11.9厘米,底径12厘米。笔筒为碧玉质。圆筒形,外壁通景雕刻西园雅集图案。上部雕大块的山石、竹林、花草、人物;下部雕小桥、流水、松树、栏杆、桌椅、人物等。图中共有10余老者或写字、作画,或交谈、观景,或在摩崖刻字等等。器底部出五矮足,等距,底部中心琢阴文隶书“乾隆年制”四字款。西园雅集是中国古代画家喜爱表现...

    483 碧玉 雅集 笔筒 阴文 王诜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 玉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斧,新石器时代,长22.2厘米,宽7.3厘米,厚1.1厘米。碧玉质,玉器表面有红褐色沁及白色沁。下边刃有磕缺。一端一孔,表面抛光。玉斧是新石器时代常见的玉质工具,其为仿石质斧形器而来。石斧既是生产工具,又是一种兵器,而玉斧更多的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或礼仪的表达,如是兵权的一种象征,并不具备实用功能。...

    854 碧玉 抛光
  • 青玉瓜棱执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瓜棱执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瓜棱执壶,清,高26.7厘米,口径5.6厘米,足径7厘米。壶青玉质,圆口,圆盖,长颈,高挑流,曲柄,瓜棱形腹,莲座式足。壶肩琢一周缠枝花纹,壶嘴处嵌一金圈装饰。此壶玉质莹润,工艺精细,为痕都斯坦玉器风格。痕都斯坦玉器出现于汉地,首见于清乾隆时期,受波斯文化和伊斯兰艺术风格的影响,其注重选材用料,讲究造型变化,成器胎薄体轻,装饰纹样繁密,色彩艳丽,对比鲜明...

    862 执壶 缠枝 痕都斯坦玉器 波斯 痕都斯坦风格
  • 玉兽首饰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首饰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首饰件,商,长4.5厘米,宽2.6厘米,厚1.5厘米。清宫旧藏。此饰件呈梯形,上部凸雕兽首,大耳,环眼,嘴部向内勾卷,似鸟喙,兽首旁有阴线雕出的鹰翅及爪。饰件中部隆起似瓦面,下部似柄,有二道凸起的弦纹,底边略宽,呈多棱状。与此玉饰件类似的一件作品出土于山东滕县前掌大遗址,但凸雕的兽首已失。此件玉兽首饰件是目前发现的同类器中最完整的一件,且发现得较早,对研...

    709 弦纹
  • 玉狮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狮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狮,唐,长6厘米,宽4.5厘米,高1.5厘米。清宫旧藏。狮白玉制,略有绺裂。狮圆雕卧式披发,发呈多绺的螺旋状,环眼,阔嘴,四肢伏于地,肘部带有螺旋纹,尾自身后上冲,亦带有螺旋纹。陕西西安法门寺地宫中出土有与此兽形象相同的唐代三彩作品,足证此作品为唐代所制。此作品可使我们了解唐代玉兽造型中肘部饰螺旋纹的状况。...

    1236 圆雕
  • 水晶兕觥 - 故宫玉石器藏品
    水晶兕觥 - 故宫玉石器藏品

    水晶兕觥,清,通高22.6厘米,腹宽8.5厘米,口径6.5×12厘米。觥水晶质。无色透明,光洁纯净。椭圆形体,通体光素。有盖,盖面雕角兽首,兽首双角。器口前高后低,呈坡状。觥后侧中部透雕夔式柄。椭圆形高足,底配以嵌银丝红木座。兕觥为古代酒器,主要见于青铜器。此件水晶兕觥的造型、纹饰都是仿造于古代青铜器,材料难得,雕琢精美,为清代中期乾隆时仿古器物之珍品。...

    1183 兕觥 透雕 红木
  • 青玉卧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卧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清,高2.7厘米,长5.5厘米青玉质,圆雕。狗呈卧姿,昂首,双睛外凸,前爪对合,后爪蜷缩于身下,尾分三束上翘。背部凸雕出明显的脊骨,脊骨两侧用简练的阴线刻画出肋骨。狗颈系有项圈。这是一只属哈巴狗类型的小型犬,于1956年由孙瀛洲先生捐赠。...

    766 圆雕
  • 白玉刻诗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刻诗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刻诗碗,清乾隆,通高5.8厘米,口径13.9厘米,足径6.7厘米。...

    157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玉石器藏品
  • 金嵌宝石盖青玉桃式盒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金嵌宝石盖青玉桃式盒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金嵌宝石盖青玉桃式盒,清,长13.5厘米,宽9厘米,厚3厘米。盒青玉质。桃形,薄胎,光素无纹。金盖,采用錾刻、累丝和镶嵌工艺装饰勾莲花纹,并用红绿两色宝石镶嵌。此盒造型简洁,完全不见清代玉器纹饰的繁缛之风,而金镶宝石盖又艳丽华贵,对比强烈,因而具有特别的艺术神韵。此盒的用途未见记录,从器形上分析,为文房用具或闺房用品的可能性较大。...

    309 錾刻 累丝 镶嵌 勾莲
  • 青玉甪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甪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甪端,清,高12.5厘米,长19厘米,宽8厘米。清宫旧藏。玉质暗青色,有微斑,局部染褐色。甪端为卧姿回首状,兽头较大,身体粗壮。头顶有一小角,脑后有长发。大耳,张口,颌下有须。凸胸,胸部有横节纹。前肢短,足大似蹄,细阴线刻出指爪。尾分三歧。“甪端”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之兽。《宋书•符瑞志下》:“甪端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曾经有学者将本物视为...

    884 甪端 辟邪
  • 青白玉子冈款过枝花卉纹方盒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白玉子冈款过枝花卉纹方盒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通座高9厘米、盒高6.2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6厘米。青白玉,玉质温润。盒盖子母口,盖上以浅浮雕及阴线刻的手法雕琢山水人物。远山近水,一棵垂柳下坐两人,对坐交谈,远处渔舟,一人在船头垂钓,另有茅屋、山人,俨若山水画页,一边浮雕诗句:“桃红含宿雨,柳绿带朝烟”。盒身及盖四壁以过枝技法浅浮雕秋葵、荷花、石榴、桃花,代表一年四季,。盒底方框内,减地浮雕“子冈”...

    597 子刚 浮雕 折枝 花卉 吴中
  • 碧玉兽面纹双筒形花插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兽面纹双筒形花插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 兽面纹双筒形花插,清乾隆,高8.3厘米,单口径3.3×2.9厘米。花插碧玉质,有黑斑。双方筒并立式,筒下各有连托圆轴,可开合,合则双筒并立,开则成一字形。筒身满雕兽面纹和勾云纹。器底为长方形平面,阴刻楷书“大清乾隆仿古”款。清宫遗存多件此种玉器,玉色不同,名称亦不同,或称花插,或称规矩首,名称依何而定尚不明确,使用方法亦待研究。...

    400 碧玉 兽面纹 阴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