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0012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图片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俯视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底部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简介

蓝釉紫红斑菊瓣盘,元,高4.7厘米,口径21厘米,足径9.9厘米。

盘呈菊瓣形,敞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盘内点缀有四块玫瑰紫色斑块。

元代钧窑瓷器釉色主要为天蓝色和月白色,带玫瑰紫色红斑的较少。此盘造型优美,釉色鲜艳,天蓝色与玫瑰紫色交相辉映,绚丽典雅,不愧是元代钧瓷中的工细之作。


相关知识科普


钧窑

北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城内的八卦洞。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钧瓷的又一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北宋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盆托、洗、盘、炉、钵、碗、尊等。花盆、盆托、尊等器物底部往往刻有一至十的数目字,表示一套器物的大小序号,还有的刻有“奉华”等字样。

天蓝釉

属于高温颜色釉,从天青釉演变而来,创烧于清康熙年间,色调似天空之蔚蓝色,故称“天蓝釉”。天蓝釉含钴量在1%以下,釉里的铜、铁、钛等金属元素对呈色均有影响。

蓝釉

蓝釉属高温石灰碱釉,呈色剂为氧化钴,最早出现于元代,但传世品不多。明、清两代在元代蓝釉的基础上相继创烧出霁蓝、洒蓝、回青、天青、宝石蓝等各色釉。

月白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相关文章

  • 黄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珐琅彩 缠枝牡丹纹碗,清康熙,高7.8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6厘米。碗广口撇沿、口沿至腹部轮廓线缓收,腹部微丰、圈足。碗内光素无纹饰。碗外以黄彩为地,以红、蓝、绿、粉、藕荷等色绘盛开的缠枝牡丹花纹。碗底蓝料楷书“康熙御制”四字双行外围双方框款。清代珐琅彩瓷是在皇帝直接授意下创烧的,其艺术风格适应皇室富贵华丽的装饰需求,较之于当时流行的斗彩、五彩瓷更具魅...

    1525 珐琅彩 珐琅 缠枝 斗彩 五彩 景德镇 御窑厂 白瓷
  • 宜兴窑友兰款紫砂诗句温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友兰款紫砂诗句温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友兰款紫砂诗句温壶,清嘉庆,高9.9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9.1厘米。壶身圆筒形,分内外两层,内层壶胆可取出,内外壶间有腔体,注入热水可以保温。平盖,盖内钤椭圆形楷书“友兰”小印。壶腹刻行书“卢同七碗风生液,李白吟诗斗百篇。”落款“二泉”。底刻篆书“阳羡邵友兰制”圆形印章款。壶以紫红色砂泥制成,形制新颖,设计巧妙,内外胆口边严丝合缝,实用和美观集为一体...

    259 宜兴窑 李白
  • 宜兴窑紫砂暗刻兰花诗句三角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暗刻兰花诗句三角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暗刻兰花诗句三角花盆,清雍正,高13厘米,边长35厘米。花盆呈三角形,折沿,平底,底中心有一孔,下承三直角足。浅褐色砂泥,泥质极佳,粗中有细。花盆一面阴刻一丛兰花,刀法豪放。另二面刻篆书七言诗句:“乞巧红楼秋思渴,抱琴夜佇餐凉雪。”此花盆泥色独特,赭中泛灰,俗称“灰鼠皮”。这种泥色古朴耐看,雍正时创制,乾隆以后消失。...

    1693 宜兴窑 花盆 阴刻 乞巧
  • 白地素三彩缠枝莲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地素三彩缠枝莲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地莲纹瓶,明嘉靖,高63.4厘米,口径7.9厘米,底径17.8厘米。 瓶口微撇,口缘镶铜,溜肩,鼓腹,腹以下收敛,圈足。外壁白釉地素三彩装饰。近口沿处绘如意云头纹,腹部绘纹,近足处绘。所施色彩有孔雀绿、黄、紫、草绿等。素底无釉。无款识。瓶身秀美,纹饰的华贵为素雅的色彩掩藏,具有内敛之美。...

    1760 素三彩 缠枝 缠枝莲 卷草纹 卷草
  • 红绿釉陶灯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红绿釉陶灯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红绿釉陶灯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高27.8厘米 1969年河南济源轵城泗涧沟出土 灯盘为昂首翘尾的鸟形,盘中有一锥状突起,灯柱为圆柱状,以兔形柱头承接灯盘,柱下塑有蟾形座。除灯盘内施红褐釉外,余部均施较薄的绿釉。灯盘造型与汉代画像石上的金乌相近,金乌象征太阳,兔和蟾蜍代表月亮。昼有日夜有月,日月相合为“明”。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

    1554 陶器 红绿釉陶灯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鲜红釉葵花式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鲜红釉葵花式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鲜红釉葵花式洗,高3.8厘米,口径15.9厘米,足径13厘米。洗通体作十瓣葵花式,敞口,浅身,腹壁近直,平底。通体施鲜红釉,釉面匀净,色鲜艳。口沿与腹壁花瓣出筋处显露洁白的胎色,与器身的红釉相映生辉。底施白釉,无款。纯红釉瓷器创始于元代晚期,至明永乐年间完全成熟。宣德红釉与永乐红釉齐名,釉层肥润,呈色鲜红,釉面多有桔皮纹,口沿有整齐的“灯草边”,红白分明。器...

    1910 鲜红釉 红釉 灯草边
  • 青花《兰亭会》笔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兰亭会》笔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兰亭会》笔筒,清雍正,口径19.8厘米,底径19.2厘米,高21厘米。...

    1865 青花 笔筒
  • 青莲岗文化彩陶钵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莲岗文化彩陶钵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彩陶钵,新石器时代青莲岗文化,高11.2厘米,口径14.5厘米,底径7厘米。钵圆唇,宽肩,肩以下陡收,平底。泥质红陶。器物表面施白色陶衣。肩部以褐彩留白叶纹装饰,每五片叶子组成一椭圆形图案,共五组。叶纹下饰褐彩圆点纹一周。据科学测试,青莲岗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5400~4400年。青莲岗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最初在江苏淮安青莲岗发现而得名。该文化主要...

    625 彩陶 青莲岗文化 褐彩 二方连续
  • 青花松竹梅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松竹梅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松竹梅纹盘,明宣德,高4.2厘米,口径21.4厘米,足径13.6厘米。盘撇口,弧壁,圈足。内外皆有青花纹饰。盘心环以青花双圈,内绘松、竹、梅、山石、灵芝等纹饰。外壁绘庭园景色,远方仙山云气缥缈,近有悠闲的贵妇等人物凭栏而立,以山水、杨柳等景物相衬。口沿和足边各饰青花弦纹两道。圈足内施白釉,中间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宣德青花瓷器造型敦...

    215 青花 灵芝 弦纹 宣德青花 花瓷 岁寒三友 仕女
  • 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印天禄流云纹花口方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印天禄流云纹花口方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印天禄流云纹花口方洗,明,高5.3厘米,口径14.8厘米,底径8厘米。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浅腹上丰下敛,腹壁凸起八棱线,将洗分为八等份。平底内凹,缘边凸起成浅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微微泛灰。折沿印卷云纹一周,口沿下印回纹,内底印四只姿态各异的天鹿,周围衬以祥云。外底刻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所作御题诗《咏定窑 海兽洗》:“...

    926 委角 回纹 定窑 海兽 海马
  • 龙泉窑青釉凸花缠枝莲纹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泉窑青釉凸花缠枝莲纹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泉窑 青釉凸花缠枝莲纹尊,明,高33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16.3厘米。瓷尊撇口卷唇,短颈,溜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内凹。通体施青釉,器身满刻凸缠枝莲纹,腹下部至胫部刻菊瓣纹。足沿露胎处呈火石红色。此器胎体厚重,造型规整端正,釉色呈黄绿色,釉质光洁莹亮,透明度强,具有明初龙泉窑青瓷的典型特征。...

    734 龙泉窑 青釉 缠枝 缠枝莲 火石红 火石 青瓷
  • 齐家文化红陶双耳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齐家文化红陶双耳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陶双耳罐,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口径8厘米,足径4.5厘米,高12.2厘米。罐泥质红陶,手制而成。敞口,束腰,折腹,平底,口沿至腹部有对称的单鋬耳,器身无纹饰。齐家文化陶器多为素面,彩绘极少。此罐造型优美,设计巧妙,制作精致,具有实用功能。...

    992 束腰 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陶器 素面
  • 窑变釉带耳双环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带耳双环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带耳双环瓶,清雍正,高23厘米,口径11厘米,足径12.5厘米。瓶唇口微撇,短颈,溜肩,垂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贴塑穿带环耳。通体施窑变釉。外底施酱釉,阴刻“雍正年制”双行四字篆书款。此瓶釉色鲜艳浓重,宛如燃烧的火焰般灿烂夺目,为窑变釉中“火焰红”的典型作品。瓶的口沿处和耳部因釉层流动变薄而形成的灯草边是雍正时期窑变釉类瓷器的特征之一。...

    1633 阴刻 灯草边
  • 白釉瓷烛台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瓷烛台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瓷烛台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高15厘米,座长8.4厘米 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 烛台底座呈方形,中央立一有覆盆式柱础的螺旋形空柱,柱端置一横架。架上塑有“蜡烛”。通体施釉,釉不到底。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

    1651 瓷器 白釉瓷烛台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双耳葫芦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双耳葫芦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紫红斑双耳,金,高15.8厘米,口径2.8厘米,足径5厘米。瓶呈葫芦形。小口,束颈,圆腹,圈足,颈置双环耳。通体施天蓝色釉,颈肩处饰数条淡紫红色斑块。圈足端不施釉,呈褐色。此瓶胎体厚重,胎质坚致,釉质莹润。釉面所饰流淌状的斑块似天际的晚霞,颇为绚丽。...

    1928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葫芦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