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金累丝嵌松石斋戒牌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金累丝嵌松石斋戒牌 |
时代 | |
门类 | 金银锡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11638)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金累丝嵌松石斋戒牌❖图片
金累丝嵌松石斋戒牌
金累丝嵌松石斋戒牌另面
金累丝嵌松石斋戒牌❖简介
金累丝嵌松石斋戒牌,清,牌长8.40厘米,宽4.10厘米,厚0.50厘米。清宫旧藏。
斋戒牌长圆形,边缘为累丝卷云纹,中部累丝四朵梅花,一面嵌青金石“斋戒”二字,一面为满文。上下嵌松石,上为兽面纹,红珊瑚为眼,青金石为眉。以丝绳、珍珠、红珊瑚蝙蝠穿系。
斋戒牌是清代皇帝及文武官员祭祀时挂于身上的警示牌。雍正十年(1732年),雍正皇帝认为内外大小官员虽设斋戒牌于官署,但恐言动起居之际稍有懈慢,故酌定斋戒牌的样式,缩小尺寸,谕令各官员将斋戒牌佩于心胸之间,并得彼此观瞻,以期简束身心,竭诚致敬,不稍放逸。
相关知识科普
累丝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又名“花作”或“花纹”,为金属工艺中最精巧者。它是将金银拉成丝,然后将其编成辫股或各种网状组织,再焊接于器物之上,谓之累丝。立体的累丝作品制作最难,须事先经“堆灰”的手续。所谓“堆灰”,即把炭研成细末,用白芨草泡制的粘液调和作为塑料,塑成人物或走兽等所要制作的物象,然后再在上面进行累丝,用焊药焊连,之后置于火中把里面的炭模烧毁,即成立体中空剔透玲珑的精美艺术品。
斋戒牌
斋戒时用的祭器。《清会典》载:“斋戒牌木制,饰以黄纸,以清汉文书斋戒日期。”皇帝在宫中斋戒时,设于斋宫丹陛左侧。斋戒之日,皇帝与王公大臣也必须佩戴斋戒牌。这种斋戒牌“广一寸,长二寸,书清汉斋戒字,佩著心胸之间。”形制质地也各有不同,有方形,也有圆形;有玉质、木质,也有象牙质的。
斋戒
古人于祭祀之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作乐,不吃荤,整洁心身,以示敬诚,称为斋戒。
兽面纹
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
珊瑚
珊瑚是由生长在海里的一种低级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出来的大量石灰质堆积而成,多呈树枝状,断面有同心层状花纹。其化学成分为碳酸钙,主要以方解石的形式出现,硬度为3.5—4,比重为2.60—2.70。不耐酸碱。珊瑚主要有红、白、绿、紫等颜色,其中以颜色纯正的红珊瑚为上品。
珊瑚质地细腻柔韧坚实,可用来雕刻工艺品或镶嵌首饰,还可入药。在亚洲,珊瑚的主要产地在日本到台湾一线海域,海南岛及西沙群岛亦有出产。
清代,一、二品官员的顶戴都是用红珊瑚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