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错银螭首带钩 - 故宫青铜器藏品

12-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错银螭首带钩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错银螭首带钩
时代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126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错银螭首带钩❖图片

错银螭首带钩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错银螭首带钩❖简介

错银 带钩,战国后期,通长13厘米,宽1.9厘米,重0.05kg。

此为条形兽首带钩。钩身饰直棱纹,末端作螭首,用浮雕手法装饰,纹饰清晰,风格豪放。带钩外部鎏银,光艳夺目。

带钩是束腰皮带的挂钩,古又称“犀比”。春秋晚期开始出现,战国时期使用广泛,流行于各地。它们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多采用包金、贴金错金银、嵌玉和绿松石等工艺,斑驳陆离,多姿多彩。


相关知识科普


又名蟠螭纹,青铜器纹饰之一,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图案近似传说中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体蟠屈。

剑茎末端圆形内凹的部位称作“首”。

带钩

带钩是古人腰带一端的挂钩,在我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一直沿用至汉代,明清时重又出现。带钩的形状丰富多样,有动物形、琵琶形、棍形等,长短宽扁不一。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束腰

束腰,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原是须弥座上枭与下枭之间的部分,在家具上指面框和牙条之间缩进的部。束腰是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典型式样之一。

贴金

中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贴金是将金箔用竹夹子夹起贴在有黏性的地子上的一种方法。古代贴金的地子,一般用鱼鳔胶水或构树津液涂刷。

错金

古代金属的细工装饰技法之一,出现于春秋时期。因多用金银丝,故也称金银错或错金银。通常的做法是用金、银或铜等金属丝、片嵌入玉器或青铜器表面预先留好的凹槽中,形成图案或文字,然后用错石(磨石)错平磨光。

错金银

金、银有美丽的色泽,并有良好的延展性,且属贵重金属,故在先秦时代即被贵族镶嵌于青铜器上作为装饰物,此种工艺通称为“金银错”,近世亦多称“错金银”。其工艺是先在铜器表面预铸出浅凹的纹饰或字形,然后在凹槽内嵌入细薄的金银片或金银丝,再经过打磨使器表光亮,从而利用金银和青铜的不同光泽映衬出各种色彩辉煌的图案与铭文。在青铜器上施以金银错工艺始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

相关文章

  • 龙耳簋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龙耳簋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龙耳簋春秋 通高28厘米,口径26.5厘米 1978年河南省淅川下寺1号墓出土 有盖,敛口,鼓腹,平底,喇叭形圈足。腹侧饰一对龙形而,器盖与器身分别铸有四个夔龙状扉棱,扉棱两侧饰以瓦纹、蟠螭纹及重环纹带,圈足上饰蟠虺纹和四个凸起的兽首。 (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河南博物院等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ISBN 7-53...

    541 青铜器 龙耳簋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素面铜钫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素面铜钫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西汉口径12.5厘米,高49厘米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

    933 青铜器 素面铜钫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黄夫人”甗形盉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黄夫人”甗形盉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黄夫人”甗形盉春秋(前771-前476年) 通高18厘米,口径11厘米 1983年河南信阳光山宝相寺黄君孟夫妇合葬墓出土 其上为平顶盖,兽头形流,腹部内收,中有圆形无孔箅,后有弯曲上翘的鋬手,口沿有铭文:“黄子乍(作)黄甫(夫)人行器,则永宝宝霝冬(终)霝复”16字。 盉为古代调酒的器具,而黄夫人甗形盉的造型与传统的盉不一样,是春秋中期南方地区出现的新器型...

    215 青铜器 黄夫人甗形盉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轨敦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轨敦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轨敦,战国后期,通高17.8厘米,宽22.4厘米,重3.46kg。敦有盖,圆体,鼓腹,腹部有一对双兽面衔环耳,三短足。盖上饰三伏牺,盖顶有一活环钮,钮座处饰相间的叶状纹与圆涡纹。盖与器身各饰枝状纹二周。盖内铸有铭文“轨”字。...

    1447 三伏牺
  • 芮太子白簠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芮太子白簠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芮太子白簠,高8.9厘米,宽33.9厘米,重5.36kg。此簠腹壁斜收,腹左右两侧有环耳,耳上端雕饰兽头,方圈足前后正中有缺。口沿饰重环纹,腹饰兽带纹,足饰窃曲纹。簠内底有铭文3行14字:芮太子白作簠。其万年子子孙永用。铭文记芮太子白自做簠,祈望万年子孙永宝用。同铭簠共两件,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903 重环纹 窃曲纹
  • “状元及第”铜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状元及第”铜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状元及第”铜镜,清,直径14.7cm圆镜圆钮。环钮分布有四个凸棱方格,每个方格内各铸有一字铭,对读合为“状元及第”。“状”“第”二字之间有一长方格,内容难以辨读,应为“□□□造”四字铭记,是铸镜匠人的款识。...

    1120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青铜器藏品
  • 青铜盔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青铜盔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战国盔径19×22厘米,残高19.5厘米 河南灵宝出土...

    212 青铜器 青铜盔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蟠虺纹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蟠虺纹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蟠虺纹 豆,高42.2厘米,口径35厘米,重12.16kg。豆大腹,双附耳,圈足。有盖,上有透空握,握饰雷纹,盖、腹饰蟠虺纹。青铜豆出现于商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本器为河南辉县出土,体形较大。...

    434 蟠虺纹 雷纹
  • 二祀『0013』其卣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二祀『0013』其卣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二祀『0013』其 卣,通高38.4厘米,宽36.9厘米,重8.86kg。传1940年前出土于河南安阳。椭圆腹提梁卣。盖、颈、圈足、提梁皆饰夔纹,颈中部两面饰小兽头各一。该器外底铸铭文39字,盖及内底各铸“亚獏父丁”4字,是现存商代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几件之一。外底铭释文如下:丙辰,王令(命)『0013』(音义)其兄(贶)丽,殷于夆,田雍。宾贝五朋。在正月,遘...

    1661 夔纹 父丁 丙辰
  • 淊御史罍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淊御史罍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淊御史罍,高33.3厘米,宽36厘米,重9.9kg。此罍平沿,斜肩,肩上有兽首衔环双耳,腹斜收。颈饰窃曲纹,肩饰涡纹间变体夔龙纹,腹饰蕉叶对夔纹。罍口内有铭文5行19字:淊御史作尊罍。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记淊地的御史自做此罍,祈望万寿无疆,子孙后代永宝用此罍。...

    350 窃曲纹 涡纹 夔龙 龙纹
  • 兽面纹角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角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 角,商晚期,高19厘米,口径16厘米。角敞口,圆底,三角形锥状三足,无柱和鋬。器物最夸张的部位是大而外撇的敞口,自口部以下逐渐收缩至底部。主体纹饰为巨眼、长角、獠牙的兽面纹。在兽面鼻梁的位置有出戟装饰,铸造的十分细致精美。这件角形态较为特殊。角与爵功相近,但在具体用途上的差别尚难确知。从出土情况看,确有以角代爵的现象。...

    1276 兽面纹 出戟
  • 杜伯盨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杜伯盨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杜伯盨,通高36.8厘米,宽37.3厘米,重5.66kg。此盨为长圆形,有二兽首耳,敛口,有盖,盖上有扁足。盖打开后可以却置。器颈与盖沿各饰窃曲纹带,盖面与器腹均饰瓦棱纹。盖和器同铭,4行30字:杜伯作宝盨,其用享孝于皇神祖考,于好朋友。用『0098』寿,介永命,其万年永宝用。大意是:杜伯自做此宝盨,用来祭奠死去的父祖与朋友的光辉神灵,用来祈求长寿,万年永宝...

    1385 却置 窃曲纹
  • "王子午"升鼎(附匕)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王子午"升鼎(附匕)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王子午"升鼎(附匕)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62厘米,口径62厘米,匕长63厘米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2号楚墓出土 此鼎侈口,立耳外撇,束腰,鼓腹,平底,兽首蹄足,器身有六条怪兽,昂首卷尾,攀缘附壁,器表装饰浅浮雕蟠螭纹、窃曲纹和垂麟纹。 器内壁及底部有铭文14行84字。大意为,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和进行盟誓。我施人民以德政,因而受到...

    647 青铜器 王子午升鼎附匕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堇临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堇临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堇临簋,高16.7厘米,宽33.5厘米,口径21厘米,重3.66kg。器圆形,侈口,大腹,双耳,圈足。双耳上饰兽头,耳身饰鸟头,长珥上雕鸟尾及足,腹前后各饰一大兽面纹,口及圈足各有一带漩涡纹,间以变体夔龙纹,中间有一凸雕兽面纹。器内底铸铭文1行8字:堇临作父乙宝尊 彝堇临是占有这件铜器的主人,堇临作这件铜器是为祭父乙。堇临簋腹部兽面纹简洁洗练,簋耳却十分复杂...

    1771 兽面纹 漩涡纹 涡纹 夔龙 龙纹
  • 麻江型禽兽纹铜鼓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麻江型禽兽纹铜鼓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麻江型禽兽纹铜鼓,通高19.1厘米,面径32.6厘米,足径33.3厘米。此鼓体小而扁矮,面径略小于胸径,鼓身中部起凸棱,使鼓分成上下两节,两侧有扁耳二对。此鼓当属麻江型铜鼓。鼓通体遍饰花纹。鼓面,以单弦或双弦分晕,共10晕,1晕饰太阳纹,光芒细长,穿4晕,间心形纹,2晕饰 『0418』 纹,3晕饰栉纹,4、8 晕饰素纹,5、7、10晕饰乳钉纹,6晕饰荷锄人、...

    1930 麻江型铜鼓 龙纹 雷纹 萱草 十二生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