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寿山石“宣统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寿山石“宣统御览之宝”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寿山石“宣统御览之宝”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67511)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寿山石“宣统御览之宝”❖图片

寿山石“宣统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宣统御览之宝”❖简介

寿山石“宣统御览之宝”,清末,通高14厘米,印面7.9×7.9厘米。清宫旧藏。

玺印寿山石质,“宣统御览之宝”阳文镌刻。

溥仪有“宣统御览之宝”共4方,此为其中之一,用于他御览的书画上。1923年,在不断有宫内器物与古玩字画被盗流散到市面或抵押到银行的情况下,溥仪召集郑孝胥、罗振玉等人开始清点宫藏字画。溥仪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清点过的字画上面盖上一个‘宣统御览之宝’,登记上账。谁知这一清点,引起了满城风雨。当时,我却不知道,不点还好,东西越点越少,而且给遗老们增辟了各种生财之道。”


相关知识科普


寿山石

叶腊石之一种,产于福建福州市郊寿山,因名寿山石。质地细腻,色彩丰富,其中以各种透明或半透明的冻石品质为高。寿山石是雕刻和治印的优良材料。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相关文章

  • 碧玉雅正希音册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雅正希音册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清乾隆,每片高21.9厘米,宽10厘米碧玉质,共4片,双面阴刻填金楷书,第一片正中隶书“雅正希音”四字,册文为董诰敬书乾隆帝御制《题明世子朱载堉琴谱》和《再题朱载堉乐律全书》。乾隆帝在文中表示,赞同朱载堉历代雅乐追求古琴一弦一音的中和之声、力辟繁音悦耳之俗调的观点,翻悔昨日之非。...

    37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青田石“松下清斋摘露葵”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松下清斋摘露葵”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松下清斋摘露葵”章,清,朱文震篆刻,通高3.1厘米,印面边长3.3厘米。印青田石质,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朱文,右上起顺读“松下清斋摘露葵”七字。边款隶书体阴刻“朱文震敬篆”。此石章印文摘自唐代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句。“清斋”即“素食”,古人采葵必待露解,故名“露葵”,即冬葵。战国辞人宋玉亦有“烹露葵之羹”之句,王维晚年长斋,故用此典。此石章印...

    640 朱文震 素面 阴刻 王维 永瑢 九思堂
  • 铜柱钮“镶红旗满州四甲喇参领之关防”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镶红旗满州四甲喇参领之关防”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镶红旗满州四甲喇 参领之关防”印,印面7.7×6.1厘米,通高11.4厘米。印铜铸,柱钮。印面阳线宽边框内铸汉、满两种文字,内容对照,汉文右上起顺读,满文左上起顺读,印文为阳文篆书体。印台有汉、满两种文字刻款“镶红旗满州四甲喇参领之关防。礼部造。乾隆十四年十月。乾字二千三百五十一号”。 此为清代官印。镶红旗满洲四甲喇参领下所设各佐领为开国初期编立,因...

    1953 甲喇 参领 关防 阳文 佐领
  • 铜神虎逐鬼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神虎逐鬼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神虎逐鬼图案印,西汉, 印面1.4×1.4厘米,印体厚0.7厘米。印铜铸,双面,一面并列铸吉语“长年”两字,另一面凹铸图案,表现一只威猛的大虎人立而吼,张牙舞爪,居高下扑,一个小鬼在下面仰头抬臂,显然被震慑住了,本想到人家中作祟,却被门口的虎神发现,相拒非敌,逃跑无路。古代人将虎看作一种神兽,认为猛虎属阳刚勇猛之生物,为百兽之长,能搏击凶恶的怪鸟,性喜食鬼...

    979 路寝
  • 嘉庆帝“三希堂精鉴玺”组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嘉庆帝“三希堂精鉴玺”组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三希堂精鉴玺”组印,清嘉庆,计三方。“三希堂精鉴玺”,白玉质,兽纽长方玺,汉文篆书,面宽2.3厘米,长4.4厘米,通高4.2厘米,纽高3厘米。“宜子孙”,青玉质,螭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2.9厘米见方,通高2.3厘米,纽高1.1厘米。“嘉庆鉴赏”,青玉质,螭纽圆形玺,汉文篆书,直径3.1厘米,通高4.2厘米,纽高1.1厘米。此三玺为嘉庆帝著名的鉴藏类宝玺,...

    1144 三希堂 三希 紫檀木 石渠宝笈 石渠
  • 碧玉交龙纽“八徵耄念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八徵耄念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八徵耄念之宝”,清乾隆,碧玉质,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3厘米见方,通高11厘米,纽高5。4厘米。附系黄色绶带。宝四周乾隆帝御笔曰:“予年七十时,用句镌‘古稀天子之宝’,而即继之曰‘犹日孜孜’,不敢怠于政也。蒙天眷佑,幸无大损,越于兹又浃旬矣。思有所以副八旬开袤之庆,镌为玺,以殿诸御笔,盖莫若《洪范》八徵之念。”观此文,可知乾隆在八十万寿时镌刻此宝的原因。在...

    1448 八徵耄念之宝 碧玉 交龙纽 阴刻 八徵耄念之宝记 杜甫 天子之宝
  • 铜鼻纽“楚永苍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楚永苍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楚永苍丞”印,印面2.1×2.1厘米,通高1.5厘米。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楚永苍丞”四字。印文中之“楚”系指西汉时之楚王国。《汉书·地理志》载:“楚国,高帝置。宣帝地节元年更为彭城郡,黄龙元年复故。”《汉书·楚元王传》亦载:“楚元王刘交,高帝弟。汉六年,立交为楚王,王薜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此为西汉时...

    1869 永苍
  • 白玉盘龙纽“皇帝尊亲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盘龙纽“皇帝尊亲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皇帝尊亲之宝”,清早期,白玉质,盘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满文篆书。面6.8厘米见方,通高6.1厘米,纽高4.3厘米。乾隆帝钦定二十五宝之一,据《宝谱》,用此宝“以荐”,主要是为前朝后妃上徽号或尊号时钤用。据记载:“凡加上尊号、徽号,册立皇后、皇太子,册封皇贵妃、贵妃、妃、嫔……其应给纸册诰命,中书科缮写,送阁用宝。”其中的加上尊号、徽号时所用之宝就是“皇帝尊...

    1993 皇帝尊亲之宝 钦定 交泰殿 徽号 大清会典 会典
  • 墨玉鼻钮“杜安居”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墨玉鼻钮“杜安居”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墨玉鼻钮“杜安居”印,印面1.6×1.6厘米,通高1.0厘米。此为东汉私印,墨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顺读“杜安居”三字。印文有如铸造,其篆法布局,一望而知为汉印,尤其类似东汉铜铸单面姓名私印之风格。“安”、“安居”、“安汉”、“安世”、“安成”、“安国”等是两汉时期男子取名的常用字。此印玉色黑如墨如炭,光如髹漆,惟质含石性。...

    170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檀香木交龙纽“数点梅花天地心”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檀香木交龙纽“数点梅花天地心”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数点梅花天地心”印,清晚期,檀香木质,交龙纽方形印,汉文篆书。面19厘米见方,通高13.9厘米,纽高7厘米。附系黄色绶带。慈禧太后御笔匾额上经常钤用的巨型印章之一,一般与“慈禧太后御笔之宝”、“和平仁厚与天地同意”两印相配,三方一组,并排而用。“数点梅花天地心”语出宋代遗民翁森的《四时读书乐》诗。全诗为:“木落水尽千崖枯,炯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

    942 交龙纽 翁森
  • 寿山石随形雕山水“嘉庆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随形雕山水“嘉庆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嘉庆御览之宝”,清嘉庆,寿山石质,随形雕山水长方玺,汉文篆书。面长4.3厘米,宽3.1厘米,通高8.5厘米。该宝钤用于嘉庆帝御览鉴赏过的古今书画作品之上,主要为《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三编著录过的书画作品。据《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三编“凡例”,凡三编所录古今臣工书画则用“嘉庆御览之宝”、“嘉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玺。其中的“嘉庆御览...

    1775 寿山石 石渠宝笈 三希堂
  • 玛瑙螭纽“菑畬经训”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玛瑙螭纽“菑畬经训”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菑畬经训”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玛瑙质,螭纽方形玺。篆书。面1.8厘米见方,通高1.6厘米,纽高0.9厘米。...

    170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寿山石童子牧牛纽“白发向人羞折腰”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童子牧牛纽“白发向人羞折腰”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石章白寿山石制,长方形,童子牧牛纽,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白发向人羞折腰”7字。印面有阴线边栏。边款阴刻隶书体“天启四年十月二十有五日。宏度。”此印印文出自宋代陆游《剑南诗稿·卷九·醉中出西门偶书》诗句。此印相对汪泓早期的篆刻灵动略逊,而以规整风貌示人。文字笔势硬折,中含险峭,略有凿刻之意。整体布局均匀,印文力求对称,密而不繁。...

    869 寿山石 阴刻 陆游 印相 汪泓
  • 黄玉鼻钮“信成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玉鼻钮“信成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玉鼻钮“信成君印”,明,印面1.9×1.9厘米,通高1.5厘米。清宫旧藏。印黄玉质地,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信成君印”四字。印台较高,小鼻钮,印材黄如覆尘,备显古雅。此印为明代托名秦汉封君玺印之作。印文中的“信成君”本为楚汉之际的封君,名郦商。《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载“曲周侯郦商者,高阳人。陈胜起时,商聚少年东西略人,得数千。沛公略地至陈...

    1156 黄玉 封君 千人 项羽
  • 二十五宝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二十五宝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二十五宝玺为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二十五方御用国宝的总称。乾隆以前,御宝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初年,可称为国家御宝之印玺已达二十九种三十九方之多,且因有关文献的记载失实,用途不明,认识错误甚多,造成混乱状况。针对这种情况,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对前代皇帝御宝重新考证排次,将其总数定为二十五方,并详细规定了各自的使用范围。这二十五方...

    825 大清受命之宝 皇帝奉天之宝 大清嗣天子宝 皇帝之宝 天子之宝 皇帝尊亲之宝 皇帝亲亲之宝 皇帝行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