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宋旭万山秋色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10-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宋旭万山秋色图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宋旭万山秋色图轴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629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宋旭万山秋色图轴❖图片

宋旭万山秋色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宋旭万山秋色图轴❖简介

《万山秋色图》轴,明,宋旭绘,纸本,设色,纵140.6厘米,横28.9厘米。

本幅自识:“万山秋色。万历庚辰初冬,檇李宋旭仿董北苑家法。”钤“石”、“门”联珠朱文,“初旸”朱文印。“庚辰”为明万历八年(1580年),作者时年56岁。

图绘层峦叠嶂逶迤而上,古木红叶遍植山谷之间,楼阁飞瀑掩映其中,山脚下溪随路转,水流潺潺,溪畔小径上一文士策杖下山。本幅采用高远式构图,布局疏密有致,设色清淡,水墨秀润,山顶多以“矾头”和杂树点缀,仿自董源。但该图山石多染少皴,杂木丰茂,造景气势险峻,笔法萧散,又受到了五代关仝范宽和元代黄公望等人的影响。


相关知识科普


宋旭

宋旭(1525—1606年),字初阳,号石门山人,浙江湖州人,后徙居上海松江。宋旭一生喜云游,多居于寺庙精舍,日就禅灯孤榻,时人即用“发僧”来称呼他,即带发的僧人之意。后来他真的出家当了和尚,法名祖玄,自号天池发僧、景西居士等,具体卒年不详,从他尚有1606年作品存世,知他此年还在世。
宋旭的画法继承明代吴门绘画传统,主要师法明四家之一的沈周,最擅长画山水,兼善人物。山水画在沈周的基础上融其他名家画法于一炉,并加入自己的理解,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雄劲古拙的画风。宋旭精研古人之法,尤其对宋代李成、关仝、范宽三家推崇备至,曾说:“画山水惟李成、关仝、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前古莫能方驾,近代难继后尘。”(见《无声诗史》卷三)由于他能远师古人,近取成法,创出了有别于吴派绘画的风格而自成一格,并对明末松江地区的画家产生了长足的影响,世人遂称其为“苏松派”的开山之祖,明末赵左、沈士充等皆出其门下。

矾头

山水画技法名。指山顶上的石块,因形如矾石顶部的结晶,故名。以矾头表现山峦的叠嶂之貌始见于北宋巨然的画作, 米芾《画史》谓:“巨然少年时多作礬(矾)头。”该技法至今仍然在山水画界延续。

董源

董源(?—962年),五代时南唐画家,源,一作元,字叔达,钟陵(今江西进贤)人,南唐中主时任北苑使。《宣和画谱》中记载董源作品甚多,但传世寥寥。传董源山水有“水墨”和“青绿”两类,今仅见“水墨”一路,多作江南一带山水景色,幽旷平和,得山水之神气,意趣天真,品格高古,开创江南画派特有风格。后世巨然继承董源衣钵,与之并称“董巨”。

关仝

关仝(生卒年不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主要艺术活动在五代时期(907—960年)。他师法荆浩,有“出蓝”之誉。其山水以峭拔、雄奇、深远见长,被后人称为“关家山水”。

范宽

范宽(生卒年不详),生于五代末,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年)尚在,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范宽原名中正,字中立,因其习性温缓,世人谓之“宽”,遂以范宽名世。善绘山水,在师法荆浩、李成笔墨的基础上,饱览所居之地终南、华山等处烟霞云壑,形成构图饱满、落笔苍健的艺术风貌。宋人将他与同时代的关仝、李成并列,誉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代表作有《谿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等。

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大痴道人。本姓陆,名坚。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晚号井西老人。常熟(今江苏)人。早年一度在大都(今北京)监察御史院当书吏,曾入狱,后隐逸于苏南和富春山,系道教全真教派教徒。他专擅山水,取五代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又得元代赵孟頫之“古意”,为“元四家”之首,著有《山水诀》。

相关文章

  • 谢时臣策杖寻幽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谢时臣策杖寻幽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策杖寻幽图》轴,明,谢时臣绘,纸本,墨笔,纵84.9厘米,横31.3厘米。本幅左下方有画家款识:“六十翁谢时臣写,时丙午秋日。钤朱文“谢思忠氏”印。画面上方有同时人文嘉、钱谷的题诗及钤印。图中山峰巍峨耸峙,中间一条溪流将画面大体分为左右两段。山谷溪流上的桥梁暗示两山间道路畅通,画左林木掩映下一文士拄杖沿山路走来,点明“寻幽”主题。谢时臣的部分作品皆自题是仿...

    987 谢时臣 文嘉 王蒙 牛毛皴 沈周
  • 王时敏虞山惜别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王时敏虞山惜别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虞山惜别图》轴,清,王时敏绘,纸本,墨笔,纵134厘米,横60厘米。该图是1668年王时敏77岁时为送别福建烟草商戴瑞阳所作。此图取常熟城郊虞山之景,用笔苍劲老辣,颇具元代黄公望笔意,山石作披麻皴,苔点细密, 皴染细腻,一派山清水秀的江南景色。...

    776 虞山 王时敏 黄公望 披麻皴
  • 商喜明宣宗行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商喜明宣宗行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明宣宗行乐图》轴,明,绢本,设色,纵211厘米,横353厘米。本幅无款印。此图表现了明宣德皇帝出行游猎的场面,人物众多,描绘细致。画中一队人马出宫苑入林郊,浩浩荡荡。坡岗上树茂花繁,溪水潺潺,林木间飞鸟走兽成双成对。宣宗居队伍之首,身材魁梧,体态雍容,头戴黑色尖顶圆帽,身着红色窄袖衣,外罩黄色长褂。据文献记载,明初皇帝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骑射出行时的冠服仍保...

    1896 胡服
  • 《镇潭州》 - 故宫绘画藏品
    《镇潭州》 - 故宫绘画藏品

    《镇潭州》,清晚期,绢本,设色,纵56厘米,横56厘米。杨家将后裔杨再兴聚义九龙山,进攻潭州。抗金名将岳飞用杀手锏将其治服,杨率部投岳,共御金兵。故事见《说岳全传》。...

    150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绘画作品藏品
  • 徐悲鸿松柏双鹤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徐悲鸿松柏双鹤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松柏双鹤图》轴,近现代,徐悲鸿绘,纸本,设色,纵82.7厘米,横47.6厘米。自题:“壬申初冬悲鸿写于新都。”钤“东海王孙”白文长方印。壬申年为1932年,徐悲鸿时年37岁。图绘两株粗细不等、高矮不同的松柏一正一斜地位于画幅的中心。柏枝上立一仙鹤,展翅欲飞,树下一鹤止步不前,抬头仰视。二鹤形成动静对比、高低呼应,极富情趣。徐悲鸿曾在一幅画上自题:“树木不难...

    553 徐悲鸿
  • 王时敏山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王时敏山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图》轴,清,王时敏绘,纸本,墨笔,纵84.5厘米,横40.7厘米。本幅款署:“乙卯春日雨窗画。王时敏。”钤“王时敏印”白方印、“烟客”朱方印。作者历经两个“乙卯”年,即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作者时年24岁;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作者时年84岁。图绘清谷溪涧,远处飞瀑高挂山岩,近处幽舍掩映,几株古树郁郁葱葱。采用平远式构图。景致中融汇了元人...

    1358 王时敏 平远 黄公望 高克恭 倪瓒
  • 董其昌高逸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董其昌高逸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高逸图》轴,明,董其昌作,纸本,墨笔,纵89.5厘米,横51.6厘米。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三月,董其昌正赋闲居家。由于其子与乡民发生冲突,导致其宅被焚,家资尽丧,此即著名的“民抄董宦”事件。董其昌被迫避祸他乡,惶惶往来于吴兴、镇江之间。虽然半年后事态逐渐平息,但董似乎心有余悸,仍旧频频四出游历、访友。此图即为第二年董氏去镇江、太湖间的练湖畔访其旧友...

    1510 董其昌 太湖 倪瓒 折带皴 画禅室随笔
  • 文徵明溪桥策杖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文徵明溪桥策杖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溪桥策杖图》轴,明,文徵明绘,纸本,墨笔,纵95.8厘米,横48.7厘米。本幅行书自题七绝诗一首:“短策轻衫烂漫游,暮春时节水西头。日长深树青帏合,雨过遥山碧玉浮。”后钤“文徵明印”、“玉磬山房”印。右下角有“玉兰堂印”鉴藏印,画心有“世美堂印”、“马寒中印”等鉴藏印。裱边及外签有当代书画家狄葆贤(平子)题诗并记,钤藏印“平等阁主人”等。题记详述了此作原为...

    242 文徵明 碧玉 画心 倪瓒 吴镇
  • 陈师曾荷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陈师曾荷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荷柳图》轴,近现代,陈师曾绘,纸本,设色,纵178.9厘米,横46.3厘米。 画幅右上侧自题:“荷花世界柳丝乡。衡恪为卫嫣世妹写于双棠馆。”钤“师曾”印。 本幅作品画夏日池塘小景,荷花盛开,柳条低垂。柳叶的画法颇似隶书中波磔的笔画,笔调轻盈,活泼跳跃。荷叶则用笔饱满,大片色块与灵动的柳叶形成鲜明的对比。陈师曾的花鸟画构图多变,不落俗套,少有雷同...

    1935 陈师曾 波磔
  • 王时敏山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王时敏山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图》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王时敏绘,纸本,墨笔,纵117.5厘米,横48厘米。清初,以王时敏为首,及王翚、王鉴,王原祁为代表,形成受皇室扶植的“四王”画派。他们的山水画风影响着整个清初一代。“四王”在艺术上提倡“摹古”,主要取法五代董、巨和“元四家”,尤以黄公望为其精神领袖。王时敏与其孙王原祁则更是以得黄子久“脚汗气”为满足。“四王”的“摹古...

    1361 王时敏 黄公望 披麻皴
  • 傅抱石夏山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傅抱石夏山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夏山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111厘米,横62.5厘米。本幅自题:“夏山图。癸未立夏后二日,新喻傅抱石制。” 钤“抱石之作”白文方印、“新谕”朱文椭圆印、“抱石斋”朱文方印。又有郭沫若题:“万山磅礴绿阴浓,岚色苍茫变化中。待到秋高云气爽,行看霜叶满天红。甲申十一月十日恩来兄由延飞渝,十六日来赖家桥小聚,求得此画嘱题。郭沫若。”钤“沫若”朱文...

    1064 周恩来
  • 林良锦鸡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林良锦鸡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锦鸡图》轴,明,林良绘,绢本,设色,纵155厘米,横92.6厘米。款署:“林良”,钤印“以善图书”。画中主体为一对锦鸡,另有麻雀上下翻飞,布谷、斑鸠等在枝叶间栖息;坚实的山岩,风中飘摇的细竹以及丛生的灌木构筑出一个生意盎然的自然空间。林良以画花鸟著称,他用粗犷的笔墨使品相富贵的禽鸟表现出野逸自然的状态,将水墨写生的灵动与宫廷画追求的写实严谨相统一,创造出新...

    1598 锦鸡 林良 斑鸠
  • 仇英玉洞仙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仇英玉洞仙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玉洞仙源图》轴,明,仇英作,绢本,设色,纵169厘米,横65.5厘米。画面奇峰峻岭,苍松翠柏,琼楼水阁,溶洞流溪,云烟缥缈其间,山壑或隐或现。溪水潺湲的溶洞前,一隐士临流盘膝,停琴静坐,侍童们忙着煮茶、端盘、陈设古玩,俨然人间仙境。这类隐逸题材作品十分多见,而仇英在幽美宁静的意境中表现了一种明快的情调,健康的意趣,在同类作品中颇具特色。作品取景宏阔,结构严...

    1498 仇英 渲染 青绿山水 赵伯驹
  • 丁云鹏三教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丁云鹏三教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三教图》轴,明,丁云鹏作,纸本,设色,纵115.6厘米,横55.7厘米。图左下款署“善男子丁雲鵬敬寫”。钤“丁雲鵬印”“南羽氏”。画上有陈继儒题记。此图画孔子、老子、红衣罗汉坐于树下共同探究玄理的情景。画中三位智慧长者面目严肃,神情专注,孔子儒雅敦厚,循循善诱,正发表言论;老子道貌岸然,谨慎而善辩,他注视着对方,似乎准备随时发问;红衣罗汉双目低垂,安详而平...

    1021 丁云鹏 陈继儒 孔子 老子 罗汉 文人画 游丝描 文徵明
  • 沈周《秋林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沈周《秋林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秋林图》扇页,明,沈周绘,金笺,墨笔,纵16.2厘米,横45.5厘米。扇页款署:“兀兀小桥外,独行人不知。秋风将落叶,故向鬓边吹。沈周。”钤“沈氏启南”朱文印。图绘树叶已飘零的深秋时节,高士策杖独行情景。纵观沈周作品,其有粗细两种画风,细笔略似王蒙,粗笔近似吴镇。此图属于沈周晚年的粗笔一格。在创作上,他以擅长的中锋、润墨点染物象,具有圆深挺健的视觉效果,令...

    501 沈周 王蒙 吴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