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霍县窑仿定窑白釉印花牡丹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霍县窑仿定窑白釉印花牡丹纹盘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霍县窑仿定窑白釉印花牡丹纹盘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56189)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霍县窑仿定窑白釉印花牡丹纹盘❖图片

霍县窑仿定窑白釉印花牡丹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霍县窑仿定窑白釉印花牡丹纹盘

霍县窑仿定窑白釉印花牡丹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霍县窑仿定窑白釉印花牡丹纹盘心

霍县窑仿定窑白釉印花牡丹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霍县窑仿定窑白釉印花牡丹纹盘底

霍县窑仿定窑白釉印花牡丹纹盘❖简介

霍县窑仿定窑白釉印花牡丹纹盘,元,高3.2厘米,口径13.2厘米,足径14 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盘折沿,弧腹,圈足。胎、釉均洁白,釉质光亮,施釉不及器底。里心模印 阳文牡丹两朵,外壁刻竖线纹多道。

模仿定窑白瓷是金、元之际山西霍县窑的主要特色之一。明曹昭《格古要论》卷下“古窑器论•霍窑”条载:“出霍州,元朝戗金匠彭君宝效古定折腰样者,甚整齐,故曰彭窑。土脉细白,与定相似,皆滑口,欠滋润,极脆,不甚值钱。卖古董者称为新定器,好事者以重价收之,尤为可笑。” 此盘造型规整,胎薄体轻,制作考究,装饰精细,与宋代定窑产品酷似。


相关知识科普


霍县窑

霍县窑窑址在山西省霍县陈村一带,即文献中记载的“彭窑”所在地。该窑创烧于金代,盛烧于元代。这里以烧白瓷为主,器物胎、釉洁白,光素者居多,间有少量印花装饰。

定窑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印花

陶瓷纹饰工艺。即用雕有装饰纹样的瓷质印模,在尚未干透的瓷胎上拍印出花纹,或用刻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直接在瓷坯上留下花纹。印花装饰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后期。纹饰多在盘碗的里部。宋代定窑印花题材以牡丹、梅花、莲花、萱草为多见,菊花次之。布局有缠枝、折枝、转折等方法,讲求对称。此外还有禽鸟纹、婴戏纹等。纹饰生动活泼,线条流畅。

模印

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以刻有花纹的印模在成型后半干的坯体上压印,使花纹印到坯体上,施釉烧成后,胎上的印纹在釉层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称“模印”。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白瓷

青瓷和白瓷的区别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多少,如果含铁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烧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白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制瓷工艺的进步,它为元、明、清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格古要论》

明曹昭撰。成书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共三卷,分十三论,对古代书画、陶瓷、工艺品及异木异石皆有论述。明中期,王佐增补其书成《新增格古要论》,十三卷。二书流传均广,颇富参考价值。

戗金

髹漆工艺技法名称,之一。即在器物表面先按照设计的图案阴刻出花纹,然后再在阴纹内打金胶,上金粉,使之成为金色的花纹,常见于髹漆工艺。

相关文章

  • 青釉刻纹镂空瓷簋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刻纹镂空瓷簋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刻纹瓷簋,东汉,通高18厘米,口径27.5厘米,足径16.8厘米。簋(guǐ 音轨)圆形,附盖。口沿微外撇,弧腹,高圈足稍外撇。胎色灰白。通体施釉,釉色青中泛褐。盖顶置环形纽,纽上套圆环。盖面叶和三角纹。口沿镂空小圆孔一周并刻划树枝纹。腹部刻菱形纹。此件器物出土于广州东郊三育路羊山。簋为盛食器,功能相当于大碗,以陶质、青铜质或瓷质较为常见。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

    1251 青釉 镂空 刻花 良渚文化 青瓷
  • 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文笔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文笔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圣主得贤臣颂”文,清康熙,高16.2厘米,口径19.4厘米,足径19.2厘米。笔筒呈圆桶形、直壁、口足尺寸相若、玉璧形底足。内外施白釉,外壁通写青花楷书《圣主得贤臣颂》,结尾用书写的形式钤釉里红篆体“熙朝传古”四字双行款外围单方框款。文字笔画工整,娟秀清晰。底心施白釉,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款。《圣主得贤臣颂》为汉代蜀人王褒应汉宣帝刘洵之诏所作...

    1733 青花 青花釉里红 花釉 釉里红 笔筒 玉璧 大夫
  •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宋,高9.2厘米,口径24.3厘米,足距16厘米。花盆托敞口,浅弧腹,平底,下承以三个如意头形足。外壁口沿下和近底部各饰鼓钉一周,分别为21枚和18枚。通体施釉,内壁釉色天青,青中泛白;外壁釉色蓝中泛紫,绚丽夺目。外底刻汉写数目字“一”。此类造型曾被称为“洗”,经过学者与传世绘画等对比,其功能应为花盆托。传统观点认为是宋徽宗时期为...

    1835 钧窑 明器
  • 白釉珍珠地梅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珍珠地梅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珍珠地梅瓶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39厘米,口径9厘米 河南方城征集 小口,短颈,圆肩,瘦长腹,卧足。灰褐胎,通体施白釉,足内露胎。腹部刻划珍珠地大叶牡丹纹,肩部与足上部分别刻有覆、仰莲瓣纹。为河南鲁山段店窑产品。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

    1576 瓷器 白釉珍珠地梅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越窑青釉花瓣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青釉花瓣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 青釉花瓣口碗,高3.6厘米,口径14.1厘米,足径6.5厘米。碗十花瓣口,口以下渐敛,平底,里外满釉,釉色青绿,如“嫩荷涵露”、“古镜破苔”。越窑是唐、五代及北宋初期著名的瓷窑。唐代中期以后越窑产品的质量逐渐提高,有“类玉”、“类冰”及“千峰翠色”之誉。至晚唐,越窑更加兴盛,其中碗的形式很丰富,有荷叶、海棠和葵瓣形,还有仿金银器造型者。此花瓣口碗为越窑...

    1633 越窑 青釉 海棠
  • 贵妇出游画像砖 - 河南博物院陶器
    贵妇出游画像砖 - 河南博物院陶器

    贵妇出游画像砖南朝(公元420-580年) 纵19厘米,横38厘米,厚6厘米 1958年河南邓县学庄出土 长方形砖,正面模印贵妇出游图案。画面四人皆着裹衣长裙,面左次列。前二人梳环形高髻,一人袖手婷立,一人手执纨扇,裙带飘动,迎风而立。后二为侍女,头梳丫髻,其中一侍女腋下挟一茵席。画面人物形象反映了南朝达官显贵崇尚浮华的风气,是研究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的珍贵实...

    665 陶器 贵妇出游画像砖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淡黄地粉彩荷莲花方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淡黄地粉彩荷莲花方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淡黄地粉彩荷莲花方花盆,清光绪,高18.5厘米,口边长28.8厘米,足距26.3厘米。花盆呈方形,平口,直壁,平底,底部开有两个渗水圆孔,4角各置一“∟”形足。盆内及外底均施白釉,外壁为淡黄地粉彩装饰。口沿上以绿彩描绘“卍”字锦纹,口边以粉彩描绘折枝莲纹,腹部4面以粉彩描绘通景荷塘纹,水塘中荷叶青翠,红、白两色莲朵或含苞、或怒放,水面点缀浮萍。外底白釉泛波浪...

    1526 粉彩 花盆 折枝 支钉 矾红 体和殿 景德镇 御窑厂
  • 乾隆款胭脂红蓝地轧道珐琅彩折枝花纹合欢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胭脂红蓝地轧道珐琅彩折枝花纹合欢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胭脂红蓝地轧道珐琅彩折枝花纹合欢瓶,清乾隆,高16.8厘米,口径6.8厘米,足径7.5厘米。瓶体双联式、盘口、短颈、溜肩、圆腹、束胫、圈足微外撇。附双联式盖,盖顶置宝珠形钮。瓶内壁施。外壁在胭脂红、蓝地上装饰,并彩绘折枝花卉纹。外底施白釉,自右向左署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单行款。此瓶造型优美,设计精巧,在清代宫廷档案中被称为“合欢瓶”。轧道工艺是在珐琅彩色地上用铁锥划出细如毫芒、宛如凤尾状...

    1855 胭脂红 珐琅彩 珐琅 折枝 松石绿釉 轧道工艺 花卉 蓝料彩
  • 黄地墨彩花蝶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墨彩花蝶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墨彩花蝶纹盘,清光绪,高6厘米,口径28厘米,足径17厘米。盘口微撇,弧腹,圈足,盘内黄釉地上墨彩绘牡丹花,口沿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盘外壁白地上粉彩绘缠枝花。...

    2004 黄釉 大雅斋 粉彩 缠枝
  • 红地描金囍字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地描金囍字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地描金喜字碗,清同治,高7.2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3.9厘米。碗撇口,深腹,圈足。通体红釉描金。口沿内外及腹部近足处饰描金回纹,内外壁和足墙饰描金彩“囍”字,内底心描金团寿字纹。足底书矾红彩“燕喜同和”四字楷书款。同治时期生产的“囍”字瓷器是同治皇帝的大婚用器,其中以海碗、大碗、中碗、汤碗、怀碗、黄酒碗、酒杯、羹匙、大中小盘、碟等餐具为主。这批大婚...

    1934 描金 红釉 回纹 矾红 巡抚 景德镇
  • 青花八宝勾云纹高足盅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八宝勾云纹高足盅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八宝勾云纹高足盅,清雍正,高8厘米,口径9厘米,足径3.8厘米。盅撇口,弧腹,外撇高足。盅里光素,外绘青花纹饰,分别为云托八宝、缠枝花。足内边沿署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这件高足盅是仿明成化款的同类器,其青花色调浅淡,图案轻描淡绘,线条纤细清晰,釉面乳白莹润,是仿明成化青花八宝高足盅的成功之作。...

    1934 青花 八宝 缠枝 成化青花
  • 粉青釉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青釉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青釉茶壶,清雍正,高11.6厘米,口径7.5厘米,足径14.5厘米。壶敛口,扁圆体,短直流,方曲柄,假圈足,平底。盖与壶以子母口套合,盖面微隆起,上附桥形系。通体施粉青釉,光素无纹。壶流及壶口沿因釉层较薄微露白胎。外底青花署“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此壶造型简练,线条硬朗但不失流畅,色泽清淡素雅,釉质较温润,是一件赏用俱佳之作。清雍正时期青釉瓷器的生...

    689 粉青釉 桥形系 青花
  • 黄地粉彩梅鹊纹圆瓷片桌心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梅鹊纹圆瓷片桌心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梅鹊纹圆瓷片桌心,清同治,直径51厘米。瓷片为圆桌镶面使用。圆形,背面素胎无釉,面坦平,中心饰黄地粉彩梅鹊纹,纹饰色彩丰富明艳,画意生动,棕褐色的梅树枝干曲折,淡粉色梅花枝头绽放,两只雀鸟栖于枝上,树边配有嫩绿的丛竹。中心纹饰外施浅绿釉一周,边饰为两道描金 弦纹,内绘蓝地粉彩朵花纹一周。...

    501 粉彩 描金 弦纹
  • 黄地红喜字纹小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红喜字纹小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红喜字纹小碗,清同治,高3.4厘米,口径6.6厘米,足径2.6厘米。碗敞口、圆腹、圈足。造型端庄秀丽。内施白釉,外通体黄釉色地,上以红彩满饰“喜”字纹。上下以描金 弦纹做边饰。外底中心矾红彩署楷体“同治年制”四字双行款。此碗造型端庄秀丽。...

    543 黄釉 描金 弦纹
  • 白釉珍珠地划花折枝牡丹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珍珠地划花折枝牡丹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折枝牡丹纹枕,宋,高12厘米,长25.8厘米,宽18.4厘米。枕呈腰圆形,素底,后部开一圆形通气孔。枕面以戳印的细密珍珠状小圆圈为地,主题纹饰为划花折枝牡丹,两朵盛开的牡丹花各居一侧,卷曲的枝叶充溢其间。枕四侧面内均刻划。珍珠地划花瓷器系模仿金银器錾胎工艺烧造而成,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这一品种在河北、河南、山西的一些瓷窑中可见。目前已知的有河北,河南...

    1544 珍珠地 划花 折枝 开光 卷草纹 卷草 磁州窑 密县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