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556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图片

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

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底部

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款识

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简介

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高46厘米,口径8.9厘米,足径15.2厘米。

瓶唇口,长颈,球形腹,平底。通体青花装饰。颈部绘纹和上仰变形如意头纹,其内绘花蕾。腹部为纹。素底无釉。肩部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横排款。

此器形体高大端庄,纹饰细密严谨。

明代是中国青花瓷器生产的黄金时期,而宣德朝则是明代青花瓷制作的顶峰阶段。宣德年间使用的青料大部分是“”料,青花上有金属光泽的黑斑,成为瓷器的重要特征;但也有一部分宣德青花使用国产青料,其特点是青花发色淡雅,少有晕散和结晶斑。这件宣德青花天球瓶上的青花色泽淡雅,当为使用国产青料描绘而成。


相关知识科普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天球

人们为了研究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和运动,引进了一个假想的圆球:它的球心就是观测者所处位置,它的半径无穷大,这个圆球称作天球。地球以外的天体在天球上都有各自的投影,人们在说明天体位置和运动的时候,可以把天体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地球的自转轴无限延长,同天球球面相交于两点,这称作天极,即南天极和北天极。地球的赤道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作天赤道。有了天极和天赤道,天球就有了它自己的经线和纬线。

天球瓶

明宣德时才出现的一种造型,其体大端正,气势雄浑,造型敦厚古朴,因圆腹似球而名。

缠枝莲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花瓷

唐人对黑色釉地上饰以天蓝或月白等色花斑的瓷器的称谓。唐代工匠为了改变黑釉瓷器的单调色彩,创造性地在黑色的铁质底釉上施加以铜、锰、钛、磷酸钙等为原料的釉料,经高温烧制,釉料相互融合、浸润,变化出黑蓝、天蓝、褐色、月白等彩色斑纹,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产地主要有河南鲁山、郏县、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地,产品以腰鼓最为著名。 20世纪60年代,以陈万里、冯先铭为代表的古陶瓷研究者,先后在河南省的鲁山、郏县、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地发现唐代烧制花瓷的窑址。其制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黑色或黑褐色釉饰以月白或灰白彩斑,多产于河南鲁山段店及禹县下白峪和山西交城;一类为黑色、褐色或钧蓝釉色饰以天蓝色彩斑,出产于河南郏县黄道窑和内乡二处。这些窑址出土的标本为我们廓清了唐代花瓷的生产状况。

苏泥勃青

进口青料名,文献上亦称“苏麻离青”。据明代万历年间的《窥天外乘》记载:永乐、宣德年间内府烧造瓷器以“苏麻离青”为饰。苏泥渤青呈色青翠浓重,由于含铁量高,往往出现铁结晶斑点俗称“铁锈疤”。苏料的产地众说纷纭,大多数学者认为是马六甲海峡苏门答腊岛附近。永乐、宣德之后苏泥勃青料渐竭。

宣德青花

明宣德朝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色泽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著称,被认为是明代的素花瓷器之冠。宣德青花所用青料为“苏泥勃青”,烧成后在青花部分出现黑疵斑点,与浓艳的青色相映成趣。宣德青花的图案装饰,继承、融合了元代青花的笔绘画风,并渐趋典雅、秀丽。其纹饰以花果纹为主,很少描绘人物。

相关文章

  • 斗彩蔓草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蔓草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蔓草纹瓶,明成化,高18.7厘米,口径4厘米,足径8.5厘米。清宫旧藏。瓶唇口,直颈,扁圆腹,圈足。内外及圈足内均施釉,釉色白中略泛灰。通体以釉下青花 双钩蔓草纹,釉上再按青花轮廓线填以淡绿彩。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方框。不管是从传世还是出土的成化斗彩瓷器来看,瓶类器罕见。此瓶将一般用作边饰的蔓草纹作为主题纹饰,亦属创新之举...

    210 斗彩 青花 双钩 淡描青花
  • 定窑紫金釉葵瓣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紫金釉葵瓣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 紫金釉葵瓣口盘,宋,高3.5厘米,口径17.9厘米,足径5.9厘米。盘撇口呈六瓣葵花状,腹部渐敛,近底处呈折角状,故称“折腰盘”。内外施酱色釉,外壁施釉不到底,足墙露胎,圈足内有釉。此盘造型规整,是宋代北方地区常见的器形。其釉色匀净,折角线清晰,堪称定窑瓷器中的精品。定窑以烧白釉瓷器为主,而酱釉器和黑釉器的数量则较少。此盘釉色较浅,釉面泛黄色,这种酱色...

    1293 定窑 紫金 磁州窑 修武 鲁山窑 耀州窑
  • 定窑白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碗,五代,高5.8厘米,口径18厘米,足径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碗敞口,斜壁内收,圈足。里外施白釉,釉色洁白,底无釉。五代是定窑瓷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制瓷工艺比唐代更为精细,碗、盘类器采用匣钵装烧,器口朝上摆放,因此口沿满釉,而底足多无釉,此碗即是代表。...

    573 定窑 匣钵
  • 定窑白釉弦纹三足樽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弦纹三足樽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弦纹三足樽,北宋,高10.2厘米,口径15.9厘米,足距14.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樽直口,口沿无釉,筒腹,外壁凸起三组共六道弦纹,平底下承以三足。里外施白釉,釉质滋润,釉色白中闪黄。定窑白瓷的工艺水平很高,原料加工筛选精细,烧成后胎体洁白细腻,釉色莹润匀净。北宋早期白釉常白中闪青,之后则白中微泛黄,呈象牙般柔和质感。这是由于以煤取代薪柴作为烧窑燃料...

    1651 定窑 弦纹 白瓷
  • 绘彩勾首马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绘彩勾首马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绘彩勾首马,三彩器,盛唐时期,高48厘米,长39厘米,河南巩义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马头戴有络头,嘴两边有角形镳,口内有衔,马脸颊两侧饰有杏叶。眼部用墨笔勾勒出眼眶。头部前马鬃分缨,颈背上的马鬃被整齐修剪。马背上置鞍鞯、障泥。鞍上盖有鞍袝,前端袝角向后作迎风翻折之势。攀胸和鞦带上均饰有杏叶。缚尾上翘。鞍鞯、鬃毛饰朱红彩,杏叶饰绿彩。泥质白陶,模制而成,立于长...

    1623 陶器 绘彩勾首马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合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合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矾红彩海水龙纹 合碗,高7.4厘米,口径17.4厘米,足径9.3厘米。碗敞口,折底,圈足。碗外青花红彩饰海水龙纹,以青花绘云及海水,红彩绘双行龙,下腹部饰凸起的弦纹两道。碗里光素无纹饰,中心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这种类型的合碗应有盖,此碗失盖。宣德青花加彩器物比较少见,此碗造型秀美,为当时首创。所绘龙纹下辅以海浪纹饰,愈显生动。...

    288 青花 矾红 龙纹 合碗 青花红彩 行龙 弦纹 宣德青花
  • 白釉珍珠地划花折枝牡丹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珍珠地划花折枝牡丹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折枝牡丹纹枕,宋,高12厘米,长25.8厘米,宽18.4厘米。枕呈腰圆形,素底,后部开一圆形通气孔。枕面以戳印的细密珍珠状小圆圈为地,主题纹饰为划花折枝牡丹,两朵盛开的牡丹花各居一侧,卷曲的枝叶充溢其间。枕四侧面内均刻划。珍珠地划花瓷器系模仿金银器錾胎工艺烧造而成,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这一品种在河北、河南、山西的一些瓷窑中可见。目前已知的有河北,河南...

    1540 珍珠地 划花 折枝 开光 卷草纹 卷草 磁州窑 密县窑
  • 钧窑月白釉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月白釉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 月白釉瓶,高28厘米,口径4.8厘米,足径7厘米。瓶唇口,口沿微撇,长颈,颈部上宽下窄如喇叭形,圆腹下垂,圈足。通体施月白釉,口沿处釉薄微显胎色,足边无釉呈酱色。钧窑产量最大的是碗、盘、洗、罐、瓶、炉、枕等生活用品,釉色以带乳光的天蓝居多,部分饰有红或紫红色斑块,少见通体玫瑰紫和海棠红器物。由于这类产品主要供民间日常所用,故人们习惯称之为“民钧”。此瓶...

    663 钧窑 月白 天蓝釉 蓝釉 海棠
  • 古铜彩蕉叶纹出戟花觚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古铜彩蕉叶纹出戟花觚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古铜彩 蕉叶纹 出戟 花觚,清乾隆,高27.7厘米,口径17.5厘米,足径8.5厘米。花觚仿铜器造型,四面各有出戟。器身施古铜彩,局部纹饰描绘金彩,器体模印蕉叶纹,束腰处模印夔龙纹。外底印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古铜彩的烧制较为复杂,首先要在高温下烧成茶叶末色釉,再于其上加绘金彩和绿锈斑色,然后入窑低温二次烧制,才能达到古旧斑驳的效果。乾隆时期的瓷器...

    1225 古铜彩 蕉叶纹 出戟 花觚 模印 束腰 夔龙 龙纹
  • 窑变釉杏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杏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杏元瓶,清光绪,高29.5厘米,口径10.7×9厘米,足径11.8×9.2厘米。瓶长方形,直口,溜肩,鼓腹,方圈足。颈侧对称置贯耳。口下至肩转折处呈委角状。通体施窑变釉。足内露白胎。外底阴刻楷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窑变釉到了晚清多以红色为主色,交相辉映着黑色斑块。这种定式,为现代“”釉奠定了工艺基础。...

    1204 委角 阴刻 景德镇 三阳开泰
  • 方格纹黑陶罐 - 河南博物院陶器
    方格纹黑陶罐 - 河南博物院陶器

    方格纹黑陶罐夏代(公元前2070-前1600年) 高14厘米,口径12厘米 1959年河南偃师灰咀出土 敞口,折沿,方唇,卵形腹,平底微凹,器表印有凸线方格纹。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河南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

    354 陶器 方格纹黑陶罐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鲁山窑花瓷腰鼓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鲁山窑花瓷腰鼓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腰鼓,长58.9厘米,鼓面直径22.2厘米。腰鼓广口,纤腰,鼓身凸起弦纹7道。通体以为饰,在漆黑匀净的釉面上显现出片片蓝白色斑块,宛如黑色闪缎上的彩饰,优美典雅。腰鼓是由西域传入中原的一种木腔乐器,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不仅被吸收进唐乐,且又烧制成陶瓷腰鼓,别具特色。20世纪70年代,故宫博物院与河南省博物馆的文物工作者根据唐人南卓撰《录》中有关“不是青...

    1381 鲁山窑 花瓷 腰鼓 弦纹 花釉 羯鼓
  • 官窑青釉圆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官窑青釉圆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官窑青釉圆洗,宋,高6.4厘米,口径22.5厘米,足径19厘米。洗敞口,器身近直,洗里坦平,圈足矮宽,底部边沿露胎无釉。造型端庄典雅。通体施青釉,釉呈粉青色,纯净莹澈。釉面上,金丝般的纵横交织,片纹间又闪现出条条冰裂纹,优美和谐。这件圆洗是宋时宫廷御用器,在造型、工艺及装饰技巧方面都十分考究,尤以釉色及片纹突出。在釉层较薄的器口或未被釉层遮盖的器底部分,形成...

    711 青釉 开片 宋代官窑 紫口铁足
  • 酱釉划花水波纹铺首耳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酱釉划花水波纹铺首耳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酱釉水波纹耳陶,西汉,高35.3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14.3厘米。壶撇口,束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肩部对称铺首。壶身刻划数道。壶外通体施酱黄色釉,釉色浓郁古朴,反映出当时崇尚朴实自然的艺术格调。此陶壶仿铜壶造型烧造,釉层清澈透明,釉面光亮可鉴,花纹具有汉代独特的装饰风格,体现出汉代釉陶艺术所取得的成就。汉代釉陶属于低温铅釉,多以绿、黄褐或棕红色为...

    1958 划花 铺首 塑贴 弦纹
  • 素三彩渔夫捕鱼图长方几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素三彩渔夫捕鱼图长方几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渔夫捕鱼图长方几,清康熙,高7.5厘米,面纵23.5厘米,面横13.5厘米,足纵17.7厘米,足横11.5厘米。几面呈长方形,下有四长条形戗,戗四角下承以四条腿。几面以素三彩绘渔家乐图,画面中有的渔夫在捕鱼,有的在往鱼篓里装鱼,呈现繁忙的景象,周围山岭重重,亭台高耸,树木林立,一行大雁在空中飞行。戗面绘冰梅纹。足两侧绘变形夔龙纹,足心均有一孔。通体施彩以绿、...

    1948 素三彩 冰梅纹 夔龙 龙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