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陈思业等造石释迦多宝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陈思业等造石释迦多宝像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陈思业等造石释迦多宝像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40399)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陈思业等造石释迦多宝像❖图片

陈思业等造石释迦多宝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陈思业等造石释迦多宝像❖简介

陈思业等造石释迦多宝像,北齐太宁二年(562年),残高35厘米。

释迦、多宝二佛并坐,皆一手施禅定印,一手无畏印结跏趺坐(身躯部分残缺)。二佛身后为一桃形背屏,下为长方形须弥座。像外侧有盘龙立柱及二胁侍(已残失)。基座正面中间为二地神托举博山炉,地神之间夹有兽面,其旁是二护法神,左侧为持骷髅的鹿头梵志,右侧为持鸟的婆薮仙,二者相对,半跏趺坐,身穿窄袖袍服,足著靴,护法神的外侧有狮子和力士各一。基座背面发愿文为:“大齐太宁二年二月十五日,佛弟子陈思业、弟僧会、比丘法巽、弟辉宾等,为亡□并祖亲、又为亡父□□母、己身眷属,敬造白玉释迦父母像一区(躯),因沾斯得,愿令居家大小、亡过现存、七世先亡,往生西方无量寿佛国,又□兴康延,兄弟□□,共登正道,无边法界,一时成佛。”此白石 造像出土于河北曲阳

有关鹿头梵志与婆薮仙之题材在与此件作品一同出土的两件白石造像上也可见到。一件为北齐思惟菩萨像,其基座题材与此件相同,鹿头梵志与婆薮仙头罩巾状物,著靴,形象较上述者更为清晰。另一件为北齐乾明元年(560年)释迦、多宝像,鹿头梵志与婆薮仙介于狮子和力士之间,侧身面向中间,双手持鸟与骷髅。鹿头梵志与婆薮仙形象在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及一些造像碑中均有发现,有些学者将其视为释迦的守护神,认为它是伴随释迦而出现的,但曲阳出土的石造像上鹿头梵志与婆薮仙却是与释迦、多宝及思惟菩萨等组合成一组。显然,其护法范畴应更为广泛。另外,其它地区的婆薮仙与鹿头梵志多为头发卷曲、高鼻深目的胡人形象,而曲阳所出3件虽著胡服,却是汉人形象,这也是此一题材的地方特色之一。


相关知识科普


释迦、多宝

即释迦佛与多宝佛的并称。据《法华经》卷四《宝塔品》载,释迦佛在灵鹫山说法华经时,由地中踊出宝塔,多宝佛于塔中出大音声,证明释迦佛所说真实不虚,并分半座于释迦佛。在我国随同法华信仰之盛行,诸寺多造立多宝塔,安置二佛,释迦佛坐右,多宝佛坐左。

禅定印

是以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这一手印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之意。

施无畏印

施无所畏之德,离怖畏之印明,即象征施一切众生安乐无畏之印。结此印时,举右手,五指前伸,掌向外。

无畏印

右手上张,五指并拢伸直,掌心向外。

结跏趺坐

又称全跏坐,正跏坐,是各种佛像中最常见的一种坐法。结砌趺坐的姿式是以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股上,足心朝天。佛教认为这种坐法最安稳,不容易疲劳,且身端心正。相传释迎牟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正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坐姿。

须弥座

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须弥即指须弥山,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另一说指喜马拉雅山(又名大雪山)。用须弥山做底,以显示佛的神圣伟大。我国最早的须弥座见于云冈北魏石窟,是一种上下出涩、中为束腰的形式。迨至唐、宋,上下涩加多,且有莲瓣之类为饰,束腰部分显著加高,并有束腰柱子(蜀柱)将之分割成若干段落,这类形制在宋代叫做“隔身版柱造”。但宋代南方有的不用束腰柱子,而用鼓凸出的曲线。唐塔上出现两层用须弥座作承托的佛像、塔幢、坛台、神龛、家具以至古玩与假山。须弥座已从神圣尊贵之物,发展成为由土衬、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和上枋等部分组成一种叠涩(线脚)很多的建筑基座的装饰形式,通常用于尊贵的建筑物基座。后来一些家具,如屏风之类的底座也经常采用这种形式。

胁侍

又作夹侍、挟侍、胁立。指侍立于本尊两侧的侍圣。胁侍常见的有菩萨、罗汉、弟子等。

基座

也称之为台座、台子、座基、底座,通常是指垫衬在佛座下面的方(长)形石台。

博山炉

即是香炉之一种,其水盘中央有一山形之盖,当中有一细柱顶立,系汉代之大铜器,后世则用作佛具,在六朝、唐代曾盛行一时。

鹿头梵志

也称骷髅仙,佛教护法神之一。原为婆罗门教外道之一。鹿头梵志善医术,明天文,尤其能看死人头骨。后皈依释迦,出家学道,成阿罗汉。

婆薮仙

也称婆薮天,佛教护法神之一。

半跏趺坐

分为两种:左腿下垂,盘右腿于左股上,称吉祥半跏趺坐,也称左舒相跏趺坐;腿姿相反,称降魔半跏趺坐,又称右舒相跏趺坐。

发愿文

也称造像记。指刻于佛教造像上记载造像者姓名、造像时间、造像目的、佛像名称等内容的一种文体。

无量寿佛

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之意译,在藏传佛教体系中,其既为理想的佛国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同时又是可以赐予众生今生世寿的长寿佛。

法界

指意识所缘对象之所有事物。为十八界之一。据《俱舍论》卷一载,受、想、行三蕴与无表色、无为法、称为法界;于十二年中,则称为法处。然十八界中其他十七界也称为法,故广义泛指有为、无为之一切诸法,也称为法界。

白石

即曲阳黄山白石,色泽光洁,纹理细腻,俗称汉白玉或白大理石,在造像记中则名为玉石或白玉石。迟至北魏晚期,人们已经规模化开采利用,延绵至今。

造像

又作造象。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于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属铸造佛像者。所造佛像称之为造像。

曲阳

县名。在河北省的西部、太行山东麓,因在太行山曲之南而得名。秦置曲阳县,汉为上曲阳县,北齐复改曲阳县,隋唐时期屡有更替。境内有北岳庙,汉白玉雕刻从北魏一直沿袭至今,闻名全国。

思惟菩萨

刻画佛祖释迦牟尼未成佛前,为净饭王太子时,在闫浮树下,看到鸟啄伤虫,起慈悲心,即便思惟,离欲界,终于大彻大悟,获得“四禅地”成佛。思惟菩萨像表现的正是成佛前这一瞬间的情景。

菩萨

菩提萨埵之略称,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大同西郊,石窟依山开凿,东西长约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佛像51000余尊。开凿于北魏和平元年(460年),完成于太和十八年(494年),以“昙曜五窟”最为奇伟壮观。题材以三世佛、千佛、弥勒菩萨、释迦多宝居多。

敦煌莫高窟

也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鸣沙山。相传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保存至今的有490余窟,壁画面积45000多㎡,彩塑2400余身,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胡人

“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洛阳伽蓝记·城南》载:“狮子者,波斯国胡王所献也。”

相关文章

  • 人御白虎纹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人御白虎纹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人御白虎纹画像石,隋,高83厘米,长102厘米。此画像石采用剔地浅浮雕方法,羽人骑在虎背之上,飘带上扬,手拉从虎嘴里穿出的缰绳。虎张嘴露出獠牙,眉毛长密,双睛怒视向前,前爪伸出,后爪登直,肘毛飘动。白虎四肢腾起,向天空飞翔。《风俗通义》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古代墓葬中多出现虎的原因之一。虎在四神中为西方之神,...

    1738 浮雕 四神
  • 李神景等造石无量寿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李神景等造石无量寿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李神景等造石无量寿像,北齐天保六年(555年),残高27厘米。佛头已失,身穿垂领式袈裟,衣纹皆双阴线刻,起伏自然,线条流畅,下摆处叠褶,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两侧龙树、胁侍与须弥座上的供养人残缺。基座上刻有化生童子、博山炉、狮子、力士(金刚)。基座背后刻发愿文:“天保六年正月廿三日,上曲阳县人李神景兄弟等仰为皇帝陛下、亡父母敬造白玉无量寿像一区(躯)并二菩萨,...

    260 结跏趺坐 须弥座 龙树 胁侍 供养人 基座 博山炉 发愿文
  • 陶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男俑,西晋,高32厘米,宽12厘米。陶俑发髻上梳,呈螺旋状,眼角上翘,尖鼻,口微闭,颏下蓄须,颧骨突出,面部表情轻松。穿紧身短袍,下着裤,右手抬起向后,左手前举,鼓腹,屈腿,脚分前后,似在行走。...

    159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门吏图门柱画像石(左侧)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门吏图门柱画像石(左侧)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门吏图门柱画像石(左侧),东汉,高117.5厘米,宽35厘米。此画像石与故宫博物院所藏另一件门吏图门柱画像石为一对,此为左。画面右侧有珍禽异兽穿插在蔓草纹间。画面左侧为鸡首西王母端坐在高耸入云的神山之顶,一狐一鸟左右护卫;中部为执戟的门吏。画面下部为马和柿蒂纹。...

    176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执戟门吏门柱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执戟门吏门柱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戟门吏即小吏,汉代做官人按照级别设门吏。一般的门吏手持戟或盾牌,出行时也可用作仪仗使用。...

    176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铜鎏金佛坐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鎏金佛坐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鎏金佛坐像,高23.8厘米。佛像半圆形肉髻,螺发间和髻顶镶有宝珠,髻顶宝珠已残。佛双眉之间有白毫一丝,长眉细目,鼻梁高直,嘴角内收,面含微笑,身著袒右式袈裟,袈裟一角绕左肩垂下,衣纹细密贴体,质感轻薄。佛胸肌饱满厚实,右腕佩手镯,双手结弥陀上品上生印,右足压于左股上,呈吉祥半跏坐姿。此像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大理国盛明二年”款大日如来鎏金铜佛像的面貌、体形与...

    1519 鎏金 肉髻 白毫 弥陀上品上生印 上生 吉祥半跏坐 大理国
  • 刘三娘等造石双阿弥陀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刘三娘等造石双阿弥陀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刘三娘等造石双阿弥陀像,唐开元十年(722年),残高36厘米。佛头已失,阿弥陀内穿僧祗支,胸系带,外著袈裟,结跏趺坐,双手一上扬,一下垂扶膝,身躯结实,丰润饱满,线刻衣饰被圆雕所取代。长方形须弥座,束腰部分为两个六棱柱,柱正面中心各雕刻一朵莲花,四角及中部共有6个力士扛托像座。座上为仰莲,下部素面。前面刻发愿文为“开元十年正月廿三日,刘三娘、妹五娘、嫂郭,为...

    1733 开元 僧祗支 结跏趺坐 圆雕 须弥座 束腰 素面 发愿文
  • 武士图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武士图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武士图砖,隋,高32厘米,宽18厘米。武士头戴小冠,长眉平直,双睛微合,身穿宽袖衣,袖口宽大,下垂过膝,下穿绑腿系带。外穿裲裆,双手笼袖相交,拄剑直立。该砖采用阴模压印而成,武士像微凸出平面,衣袖处理夸张,更增加了立体感。侧面有卷枝草花纹。湖北武昌隋墓出土。...

    1468 裲裆
  • “石叟”款观音坐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叟”款观音坐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叟”款观音坐像,高14.6厘米。观音直鼻,小口,目光慈祥,庄重娴雅,衣纹随形体处理,简洁流畅,手、足、发刻画准确、细致,嵌银丝,背嵌“石叟”款。像原藏于清宫。“石叟”款铜造像区别于一般宗教造像,在于其高超的艺术性,对作品美的追求远远超出了供奉崇拜的实用要求,特别是对塑造对象神韵的把握,更非普通工匠所能企及。而造像所用铜质,系经过反复冶炼,剔除各种杂质而成...

    1808 石叟 观音 造像
  • 陶黄釉文吏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文吏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文吏俑,隋,高 60厘米,宽17.5厘米。文吏俑头戴冠,双眉略蹙,细眼,蒜头鼻,唇上蓄八字胡,颌下有卷曲的虬髯。上身穿右衽宽袖衣,拢手袖中,下着裳,足下为圆形座。隋唐时期的文吏俑多作器宇轩昂状,类似这样取材于一般民众形象的尚属少见。此俑所用陶土较细,烧窑温度较高,可能受到这一时期烧瓷技术的影响。...

    1668 黄釉
  • 陶画彩男舞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画彩男舞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画彩男舞俑,高11厘米。从此陶俑的形象与风格看,与洛阳烧沟汉墓出物相近。舞俑灰陶质,头戴小冠,长衣,大胯,双臂省略,犹如背手而舞,腰右扭,胯左出,一足踏地,一足抬起,躯体优美的曲线隐露于紧身长袍之中。此俑不大,匠人对局部细节未作过多的刻划,而是用一种大写意的概括手法,强烈、生动地表现了舞俑旋转的动感,可谓是妙趣横生。这件东汉时期的陶俑作品充分显示了当时陶塑...

    1527 烧沟汉墓
  • 铜水月观音造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水月观音造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水月 观音 造像,高15厘米。该像眉间白毫相,头戴花蔓冠,宝缯于两侧垂肩而过,胸前饰缨络,左胸处雕刻人头样饰物。披帛绕过肩臂后,右手将其一端提起并垂吊于下,另一端顺左臂而垂下。像身着长裙,下摆覆座垂于足上。水中观音以磐石为座,呈游戏坐姿,左足垂蹬于石上,右足上曲支地,右臂搭放于右膝上,左手掌心撑地,神态安详宁静,犹如正观赏水中月影一般。水月观音为三十三观音...

    888 水月 观音 造像 眉间白毫相 白毫 宝缯 披帛 三十三观音
  •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清晚期,高7.5厘米,长4厘米,宽3厘米。清宫旧藏。兔儿爷长耳朵,三瓣嘴,身着华丽的衣服,显得雍容华贵。此兔儿爷端坐于城墙之上,侧翼有一骆驼,大有君临天下的感觉。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泥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兔儿爷为中秋节的传统玩具,源于中国传统的祭拜月神的活动。传说月宫中有嫦娥和玉兔,玉兔捣药为天下百姓治病...

    779 玉兔
  • 陶彩绘伎乐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伎乐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伎乐女俑,唐 ,高20.5厘米,宽11.7厘米。陶俑头梳双螺髻,内穿窄袖襦衫,外罩半臂,下着长裙。跽坐,手中所持乐器已失,从演奏姿态分析应是琵琶。...

    321 半臂 跽坐 琵琶
  • 石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羊,高99厘米,长100厘米。石羊用整块石头圆雕而成。羊角侧卷成“C”形,体两侧羊毛为同心圆状,腿跪卧,前部刻有铭文“永和五年大□□□月九日西郭记子丁次渔孙仲乔所作羊”。永和为东汉顺帝刘保使用的年号,五年为公元140年。与孙仲乔造石羊一同入藏故宫的是另一件刻有“孝子徐侯”的石羊,从原存放地点、大小型制、雕刻手法上看应是一对。二者联系考察,孙仲乔应为石匠,即...

    540 圆雕 李济 殷墟 石像生 西京杂记 麒麟 霍去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