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玉蹲龙纽“知不足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玉蹲龙纽“知不足斋”印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玉蹲龙纽“知不足斋”印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6640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玉蹲龙纽“知不足斋”印❖图片

青玉蹲龙纽“知不足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蹲龙纽“知不足斋”玺

青玉蹲龙纽“知不足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蹲龙纽“知不足斋”玺钤本

青玉蹲龙纽“知不足斋”印❖简介

知不足斋”印,清嘉庆,青玉质,蹲龙纽,汉文篆书。面圆形,径3.9厘米,通高6.4厘米,纽高3厘米。

知不足斋位于毓庆宫后殿继德堂东次间,为嘉庆帝的书斋名。嘉庆帝曾讲:“知不足斋额,沿杭城鲍氏藏书室名。”知此斋名直接取自浙江鲍士恭藏书楼的名称。但嘉庆帝对“知不足”则有其自己的理解。嘉庆二十年(1815)鲍氏所校刻的《知不足斋丛书》二十四集流传禁中,嘉庆帝见之,传谕抚臣曰:“朕近日读鲍氏丛书,亦名知不足斋,为语鲍氏勿改。朕帝王家之知不足,鲍氏乃读书人知不足也。”此斋也是嘉庆帝继位初期的重要活动场所。


相关知识科普


知不足斋

毓庆宫后殿东梢间,清嘉庆皇帝御题匾,乃沿用杭城藏书家鲍廷博书室名。

毓庆宫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为太子所建的太子宫,后为诸皇子读书之所。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永琰被乾隆帝立为皇太子后再度住进此宫。

丛书

是把两部以上的书合在一起出版,再统命以新书名的书。按所包括的书之性质划分,又可以分为几种类型。我国古籍中常用的分类法是把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一部丛书所收子目书包含其中两个部类以上的称为汇编丛书,如《四部丛刊》;子目书都是属于一个部类的,称类编丛书,如《二十四史》,24种书都是属于史部的,如《二十二子》,22种书都是属于子部的;所收子目书都是一个人著的称自著丛书,如《曹月川先生遗书》;所收的子目书的著者都是某一个地方的,或内容都是关于某一地方的,称郡邑丛书,如《辽海丛书》。中国的丛书始创于南宋,俞鼎孙、俞经的《儒学警语》是最早的一部。

相关文章

  • 碧玉雅正希音册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雅正希音册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清乾隆,每片高21.9厘米,宽10厘米碧玉质,共4片,双面阴刻填金楷书,第一片正中隶书“雅正希音”四字,册文为董诰敬书乾隆帝御制《题明世子朱载堉琴谱》和《再题朱载堉乐律全书》。乾隆帝在文中表示,赞同朱载堉历代雅乐追求古琴一弦一音的中和之声、力辟繁音悦耳之俗调的观点,翻悔昨日之非。...

    37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青金石螭纽“月明满地相思”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金石螭纽“月明满地相思”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月明满地相思”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青金石质,螭纽方形玺。篆书。面1.6厘米见方,通高1.2厘米,纽高0.6厘米。...

    171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寿山石雕云龙“政贵有恒”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雕云龙“政贵有恒”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政贵有恒”印,清道光,寿山石质,通体雕云龙纹方形玺,汉文篆书。面4.6厘米见方,通高9.9厘米。“政贵有恒”语出《尚书•毕命》周康王向毕公语:“政贵有恒,辞尚体要,不惟好异。”将“政贵有恒”刻成宝玺,表明道光帝继位后对国家政策保持持续性、连贯性和稳定性的基本看法,与清帝一贯遵循的“法祖”政纲正相一致。...

    1669 政贵有恒 寿山石 龙纹 尚书
  • 栴檀香木盘龙纽“皇帝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栴檀香木盘龙纽“皇帝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皇帝之宝”,清早期,栴檀香木质,盘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满文篆书。面15.5厘米见方,通高16.6厘米,纽高11厘米。附系黄色绶带。乾隆帝二十五宝之一,是清代二十五宝之中唯一的一方木质宝玺。据《宝谱》,此宝为“以肃法驾”之象征物,故凡清帝行围及或时,都要以这方“皇帝之宝”随驾。此外通过对清代皇帝诏令文书中宝玺使用状况的统计分析表明,二十五宝中用得最频繁、范围...

    266 皇帝之宝 钦定 交泰殿 驻跸 圆明园 避暑山庄 殿试
  • 铜柄钮“副统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柄钮“副统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柄钮“副统之印”,金,印面6.5×6.3厘米,通高4.0厘米。印铜铸,柄钮。印文朱文,叠篆字体,右上起顺读。此为金政权官印。金代的军职开始是都元帅府总掌军事大权,后改为枢密院,与尚书省对掌文武。地方最高军事长官是五京留守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再下是府尹兼都总管,州一级的军事长官是节度使。此外又于边境地区设统军司与招讨司。此印即为统军司副官之印。...

    1618 副统 尚书 节度使
  • 牙“无逸斋精鉴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牙“无逸斋精鉴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无逸斋精鉴玺”,清宣统,牙质,光素长方玺,汉文篆书。面宽2.4厘米,长4.9厘米,通高5.9厘米。无逸斋位于紫禁城养心殿东院,清代末帝溥仪在宫中居住时可能用于存放书画等艺术品,故有“无逸斋精鉴玺”之制作。宣统“无逸斋精鉴玺”共有两方,小朝廷时期,曾对收藏于宫内的古代书画进行过清点,钤盖“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等玺。此玺即是其中之一,...

    267 养心殿
  • 昌化石雕云龙“惟几惟康”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昌化石雕云龙“惟几惟康”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惟几惟康”宝,清嘉庆,昌化石质,随形雕云龙方形玺,汉文篆书。面7.1厘米见方,通高14厘米。“惟几惟康”语出《尚书•益稷》:“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盖言人君奉天命以临民,安其位者,惟在慎几,惟在慎微。嘉庆以“惟几惟康”为治世之要道,故刻之于玺,垂诸万世,固当与典谟训诰共昭法守。...

    1514 惟几惟康 昌化石 尚书
  • 青玉交龙纽“道光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交龙纽“道光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道光御览之宝”,清道光,青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阳刻。通高9厘米,纽高4.4厘米,印文11.4厘米见方。...

    558 交龙纽
  • 铜鼻钮四神图案“徐尊”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四神图案“徐尊”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四神图案“徐尊”印,东汉,印面1.6×1.6厘米,通高1.8厘米。铜印鼻钮,印面为并列的白文“徐尊”二字,乃印主人的姓名。印台四侧面有阴刻图案,分别是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按照今天“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视图规则,印章钤盖时,左右正相符,上下位置则与今相颠倒,而在汉代是按照“左苍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来定位的。“四神”见于印章者有数种模式:...

    791 四神 阴刻 苍龙
  • 铜龟纽“长水校尉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纽“长水校尉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纽“长水校尉丞”印,印面2.3×2.3厘米,通高1.8厘米。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体,五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长水校尉丞”。此为新莽时官印。...

    1369 长水校尉 尉丞
  • 青玉鼻钮“苏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苏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苏意”印,汉,印面2.4×2.4厘米,通高1.8厘米。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鸟虫书篆,白文,右起横读“苏意”二字。印文立体感颇强,钤盖后文字似凸起,白文跃于底色之上。印身之青玉色淡而光润,微有土沁如飞沙散布。...

    59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白玉龟钮“绩平”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龟钮“绩平”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龟钮“绩平”印,汉,印面1.2×1.2厘米,通高1.9厘米。汉代私印,白玉琢造,龟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绩平”二字。印文为典型的汉代私印印文。“绩”字右下两点笔画由窄变宽,撇向两边,底部横平加宽,恰如东汉铜铸私印同样的印文;“平”字上部紧凑,竖笔下行后再横拉,转成较大弧形后再曳向印面一角,这也正是东汉私印中印文末笔的典型处理方式。龟形印钮背...

    86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碧玉龙纽“心清闻妙香”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龙纽“心清闻妙香”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心清闻妙香”印,清乾隆,碧玉质,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4.4厘米见方,通高6.7厘米,纽高3.4厘米。 “心清闻妙香”语出杜甫诗《大云寺赞公房四首》之三。原诗为:“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珰。天黑闭春院,地清栖暗芳。玉绳迥断绝,铁凤森翱翔。梵放时出寺,钟残仍殷床。明朝在沃野,若见尘沙黄。”乾隆帝择此句刻入宝玺,与杜甫当时之心境不同,而...

    1006 碧玉 杜甫
  • 白玉覆斗钮“安平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覆斗钮“安平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覆斗钮“安平君”印,明,印面2.05×2.1厘米,通高1.73厘米。清宫旧藏。印白玉质地,覆斗钮无穿孔,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安平君”三字。印材白如柚瓤,色泽光莹。此印为明代托名战国封君玺印之作。印文中的“安平君”本为战国时期的封君,战国时期得此封号者有两人。一为赵国的赵成。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公子章争位,公子成与李兑起兵入,杀公...

    796 封君 司寇
  • 白玉盘龙纽“皇帝尊亲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盘龙纽“皇帝尊亲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皇帝尊亲之宝”,清早期,白玉质,盘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满文篆书。面6.8厘米见方,通高6.1厘米,纽高4.3厘米。乾隆帝钦定二十五宝之一,据《宝谱》,用此宝“以荐”,主要是为前朝后妃上徽号或尊号时钤用。据记载:“凡加上尊号、徽号,册立皇后、皇太子,册封皇贵妃、贵妃、妃、嫔……其应给纸册诰命,中书科缮写,送阁用宝。”其中的加上尊号、徽号时所用之宝就是“皇帝尊...

    1993 皇帝尊亲之宝 钦定 交泰殿 徽号 大清会典 会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