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陶彩绘武士面具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陶彩绘武士面具 |
时代 | |
门类 | 雕塑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42335)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陶彩绘武士面具❖图片
陶彩绘武士面具❖简介
陶彩绘武士面具,北朝,高9厘米,宽5.9厘米。
面具梳有尖状发,额头宽大,双眉蹙耸,眼睛圆睁,高鼻,张口,露出牙齿,耳朵略向上,胡须满腮。类似面具的考古遗存在四川广汉三星堆、江西新干大洋洲等青铜器上均有发现,这些面具可能与当时的祭祀有关。北齐时兰陵王因为貌不威猛,头戴假面具与敌人作战并获得成功,后人还将此故事编成戏剧广为流传。但此件陶彩绘武士面具是否与此有关尚不清楚。
相关知识科普
兰陵王
唐代教坊曲名,也称“大面”、“代面”。据《碧鸡漫志》引《北齐书》及《隋唐嘉话》,齐文襄帝长子恭封兰陵王,与周作战,因貌美,遂戴假面对敌,获胜,勇冠三军,“武士共歌谣之曰《兰陵王入阵曲》”。宋人据旧曲另制新声,始见秦观词。《词谱》以秦词为定格,3迭,24拍,131字。此调声情雄浑,气势不凡,宜状写壮烈场面或激越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