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康熙帝御用铁交枪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康熙帝御用铁交枪 |
时代 | |
门类 | 武备仪仗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71639)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康熙帝御用铁交枪❖图片
康熙自来火二号枪
康熙自来火二号枪局部
康熙帝御用铁交枪❖简介
康熙自来火二号枪,清康熙,通长135.5厘米,筒长90.3厘米,口径11mm。清宫旧藏。
枪口饰鋄金兽面纹,鸭嘴形。金火机衔火石,旁施镀金镂花带齿钢轮,筒前后有准星、照门。鸂鶒形木床,侧面近枪机处嵌螺甸梅花状五圆星,床尾镶铜镀金托。此枪属转轮式燧发枪。发射时,用钥匙上满轮弦,扣扳机,机轮飞转而与火石磨擦生火。“自来火”的制造工艺和使用功能比火绳更为先进。
清帝酷爱习武狩猎,使用火枪始自康熙朝,此枪即为康熙御制枪。
相关知识科普
兽面纹
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
火石
即燧石。主要由隐晶质石英组成。外观与玉髓相似,颜色暗淡无光彩,一般为浅灰或褐黑等色,通常呈结核状、致密块状,具有显著的贝壳状断口,裂片尖锐,用铁锤敲击时能发出火星,主要产于石灰岩中。
螺甸
中国传统装饰工艺之一,即指将螺、贝、蚌等软体动物的体壳加工成薄片,刻画并拼组成花草、人物、鸟兽等纹样,镶嵌于漆、木等器物表面的装饰技法,也作“螺甸”、“螺蜔”、“螺填”、“陷蚌”等。其起源甚早,在陕西、河南、北京等地发掘的西周墓葬里都出土过镶嵌蚌泡的漆器,有的学者认为这就是螺钿工艺的滥觞。目前国内所见比较成熟的螺钿器物是出土于唐墓内的漆背螺钿铜镜。宋代的螺钿器物比较普遍,《髹饰录》所记的“壳片古者厚而今者渐薄”的薄螺钿(或称软螺钿)工艺,一般认为即在此时开始出现并逐渐占据主流位置,同时厚螺钿(或称硬螺钿)工艺也并未消失,在大型家具的装饰中还形成独特风格。元、明时期,螺钿工艺所使用的贝壳品种更为丰富,加工更为精细,发展出加彩漆、描金、金箔、金银嵌错和加“沙”(即撒壳屑)等辅助手法,创造出五色斑斓的效果,正如《髹饰录》所言:“百般文图,点、扶、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至17世纪,螺钿工艺达到高峰,形成了江西吉安等主要产地,涌现出江千里、方信川等著名匠人。入清后,薄螺钿工艺进一步向轻巧细致的方向发展,受嵌器物的材质也趋于多样,除漆、木外,玉石、象牙、金属等都有嵌螺钿装饰的实例。清中期以后,螺钿作为百宝嵌工艺中诸多镶嵌材料中的一种,往往与宝石、玉翠、象牙等共同出现,单独的螺钿器反而少见了。清代螺钿工艺产地可能集中在扬州、广州等地,内廷造办处也能制作,名匠见诸记载的有王国深、卢映之、卢葵生等人。
造工
总成制作之工。
御制枪
为皇帝敕命并亲自审阅图样、钦定后,由清宫内务府造办处负责制作之枪,为皇帝专用品,被列入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