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元青绸缀纳纱二方补绣鹭鸶补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元青绸缀纳纱二方补绣鹭鸶补服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元青绸缀纳纱二方补绣鹭鸶补服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4447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元青绸缀纳纱二方补绣鹭鸶补服❖图片

元青绸缀纳纱二方补绣鹭鸶补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元青绸缀纳纱二方补绣鹭鸶补服正面

元青绸缀纳纱二方补绣鹭鸶补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元青绸缀纳纱二方补绣鹭鸶补服背面

元青绸缀纳纱二方补绣鹭鸶补服❖简介

元青绸缀纳纱二方补绣鹭鸶补服,清,身长122厘米,两袖通长170厘米,袖口宽21厘米,下摆宽102厘米,左右裾长58厘米,后裾长65厘米,补子21.5厘米×23.5厘米。清宫旧藏。

补服圆领,对襟,平袖端,裾四开。左右裾上端有铜镀金光素扣各1枚,后裾下端有扣鼻左右各1枚,便于骑坐时将后襟掀起。对襟有铜镀金光素扣4枚。

补服为元青色团寿字暗花绸,织造细密。胸前背后各缀一纳纱绣鹭鸶补子,补子以元青素纱为地,用正一丝串针法绣海水、云和卷草,其上以缠针、施毛针、套针等绣鹭鸶、红日。配色以蓝白为主,明黄色绣边框,显示出官服的端庄大方。

此件为清朝文六品官服。


相关知识科普


纳纱

亦称“戳纱”或“纳绣”,刺绣针法的一种。用素纱作地子,有规律地按纱孔行针刺绣,或垂直,或斜向,针路规整匀齐,有强烈的织纹感和装饰效果。

对襟

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于前身正中竖直对开。

织造

官名。明清江南织造官署的主官。掌理织作“上用”和“官用”绸缎布匹事务。明代由提督太监出任。清代选派内务府司官担任,称织造监督。驻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等三处,每处一人。统属于内务府总管大臣,由缎库郎中具体负责考察评定。织造在驻地以钦差官身份出现,与地方最高长官平行;并且充当“圣上”的耳目,密报所在地方官声民情,往往由皇帝亲信出任。

一丝串

又名“打点绣”,苏绣针法之一。它以素纱为底,按纱孔网格行线,以等长或长短不一的线条排列成纹。绣线或斜向或平行于经纬线,斜向者称斜一丝串,平行者称正一丝串。

卷草纹

瓷器纹饰,又称卷叶纹或卷枝纹,宜于作各种器物的辅助纹饰。

卷草

17、18世纪传入中国的一种装饰花纹。俗称西蕃莲,如果没有花朵,则称为卷草。

斜缠针

中国刺绣基本针法之一。绣纹样时,线条排列呈现出斜向,线条均匀齐整,不能重迭,不能露底,每针拉线轻重要一致,称斜缠针。此种针法宜绣单色的形体,不适用于深浅不同的色调。

缠针

是直绣的一种,以短线条缠绕着形体绣作,线条方向一致,线条匀密,边口整齐。此绣法用于小型的花叶干,宜作单色形体。

套针

苏绣主要针法之一。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至明清时期更为发展,流传很广。根据纹样表现效果,可分平套、集套、散套等。 一,平套针法。根据纹样分皮绣制:第一皮出边,外缘齐整;第二皮称“套”,用一针隔一针的稀针嵌入第一皮线条的中间,要罩过第一皮的十分之八;第三皮与第二皮线条长短相同,每针嵌入第二皮线条的中间,并要与第一皮线条的尾端衔接。各皮依此类推,绣到纹样边尽处。针脚要齐整,丝丝相夹,使镶色和顺,绣面平服。 二,集套针法。大致与平套相同,由于集套用于绣圆形纹样,绣时第一皮出边要外缘齐整,向内长短参差,外缘排针略稀而内较密,每一针都要对着圆心,最后一皮的针迹集中于圆心,近圆心处要藏针,越近圆心藏针越多,直到绣满为止。 三,散套针法。是苏绣欣赏品中最常用的针法,亦是运用最广泛的针法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第一皮出边外缘整齐,排针密,内则长短参差。

相关文章

  • 《韩希孟宋元名迹册·米画山水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韩希孟宋元名迹册·米画山水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米画山水图》,明崇祯,纵33.4厘米,宽24.5厘米。此图为《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之第五幅,系摹临米画在白色绫地上绣绘而成。绣品通幅浓墨染绘,远处峰峦起伏,山间有数抹淡染的云烟,层林笼罩在烟霭之中。画面表现出“夜雨欲霁,晓烟既泮”的景色,渲染出江南山川水气蒸郁、烟岚弥漫的湿润和流动感。江中帆船点点,戴笠披簑的渔翁于船头若隐若现。近处汀洲...

    472 韩希孟 渲染 山川 套针 抢针 松针 顾绣 董其昌
  • 石青缎绣八团花卉女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缎绣八团花卉女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缎绣八团花卉女夹褂,清乾隆,身长146厘米,两袖通长186厘米,袖口长26厘米,下摆宽140厘米,左右裾长83厘米,后裾长70厘米。清宫旧藏。褂圆领,对襟,平袖口,裾左右及后开,衣上缀珊瑚扣五个。月白色夔龙流云暗花绫衬里。褂面为石青色素缎地,用绣牡丹、海棠、茶花、菊花、梅花、月季、水仙花卉的八团缎片缀补于其上,八团花设计巧妙,尤其是两肩上的团花,从正反两...

    383 团花 花卉 对襟 珊瑚 月白 夔龙 海棠 套针
  • 香色缀绣八团夔龙牡丹单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缀绣八团夔龙牡丹单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纱缀绣八团夔龙牡丹单袍,清乾隆,身长145厘米,两袖通长191厘米,袖口宽21厘米,下摆宽132厘米,左右裾长78厘米。清宫旧藏。此袍圆领,右衽大襟,裾左右开,镶中接袖,黑色素接袖,马蹄形袖端。以香色暗团龙纹 实地纱为面料,缝缀直径纱地绣夔龙牡丹纹的补子八团,其中前胸后背及两肩正夔龙各一,襟前后行夔龙各二。纹样的轮廓全部以金线勾边。另在里襟缝缀行夔龙一团...

    1606 夔龙 大襟 团龙纹 龙纹 实地纱 直径纱 行龙 吉服袍
  • 品月色缂丝凤凰梅花皮衬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品月色缂丝凤凰梅花皮衬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品月色缂丝凤凰梅花皮衬衣,清光绪,身长134厘米,两袖通长127厘米,袖口宽24厘米,下摆宽106厘米。清宫旧藏。圆领,大襟右衽,平袖,裾不开,直身式袍。缀铜镀金錾团寿字扣一枚,铜镀银錾龙纹币式扣五枚。下摆镶元青长寿梅花织金缎底边。灰鼠皮镶嵌银鼠皮里,领、袖边均用出锋装饰。缂丝衬衣是晚清宫廷便服主要品种之一,但如此大单位花纹的面料却是鲜见。此衣前后身各缂织一...

    350 缂丝 大襟 龙纹 织金缎 织金 镶嵌 出锋 绦边
  • 石青缎银鼠皮行服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缎银鼠皮行服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缎银鼠皮行服褂,清康熙,身长76厘米,两袖通长104厘米,袖口宽30厘米,下摆宽88厘米,左右开裾长25厘米,后开裾长33厘米。清宫旧藏。褂圆领,对襟,平袖,左右及后开裾。行服褂以石青色素缎为面,内衬银鼠皮里。领、襟缀铜鎏金 錾花扣五。此为清代皇帝行服。其设色沉稳庄重,形式简洁而制作精美,一丝不苟,为清康熙皇帝御用之物。领口系黄纸签,墨书:“圣祖”。...

    406 行服 对襟 鎏金 錾花 黄纸
  • 石青色缎绣八团云龙纹绵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绣八团云龙纹绵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绣八团云龙纹绵褂,清乾隆,身长146厘米,两袖通长194厘米,袖口宽24厘米,下摆宽144厘米,后开裾长75厘米,团花直径27厘米。清宫旧藏。褂圆领,对襟,平袖,裾后开。褂以二至三色晕在石青色缎地上用平针、套针、钉线、平金、缠针等针法彩绣八团彩云金龙及金团寿纹样。褂内衬湖色四季花卉纹暗花绫里,内絮薄绵,襟缀石青素缎扣袢五。此褂为清代皇后吉服。其捻金纤...

    297 龙纹 团花 对襟 平针 套针 钉线 平金 缠针
  • 缂丝榴花双雀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榴花双雀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榴花双雀图轴,清乾隆,纵165厘米,横42厘米。此图轴以写实手法表现成熟的石榴、小憩的双雀、翻飞的蝴蝶以及山石花草。缂织技法追摹原稿本之意趣,采用长短戗、构缂、木梳戗、搭缂等技法精细地缂织。树干、果实、鸟羽、蝶翅等细部着笔晕色,力求逼真。构图疏朗,层次分明。配色讲究自然柔和,雅致脱俗。成熟的果实衬以绿叶自然真实,而灰蓝色的山石与浅绿色的花草相配则清丽淡雅...

    1405 缂丝 长短戗 构缂 木梳戗 搭缂
  • 明黄色绸绣牡丹平金团寿单氅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绸绣牡丹平金团寿单氅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绸绣牡丹平金团寿单氅衣,清光绪,身长136.50厘米,两袖通长132厘米,袖口宽35厘米,下摆宽115厘米,左右开裾长58厘米。清宫旧藏。此为清代后妃夏日穿着的便服,圆领,大襟右衽,平袖,直身式袍。挽袖长及肘部,折叠层数多达四层,这是晚清后妃便服的装饰特点之一。左右开裾至腋下,镶饰如意云头,缀铜镀金扣一枚。面料为明黄色素线绸,纬线较粗,织造致密,粗犷挺...

    1000 平金 大襟 织造 折枝 三蓝 戗针 套针 缠针
  • 刺绣御制题桐荫玩鹤图挂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御制题桐荫玩鹤图挂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御制题桐荫玩鹤图挂屏,清乾隆,画心纵70厘米,横38厘米。清宫旧藏。画幅以白色缎为地,运用平套、散套、戗针、施毛针、滚针、斜缠针和打籽等针法绣坡上高士与板桥旁的一只丹顶仙鹤相向而戏,周围清溪环绕,桐荫浓翳。画面右上方以蓝色丝绣画名:“御制题桐荫玩鹤图”。其左绣诗一首:“过乳乔梧弗待洗,嘉荫高士立苍苔。步桥羽客自成蒙,不是邻翁问字来。”诗末绣署款“臣谢墉敬...

    987 画心 戗针 滚针 斜缠针 缠针 打籽 谢墉
  • 继锦堂发绣加官人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继锦堂发绣加官人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继锦堂发绣 加官人图轴,清康熙,纵104厘米,横46厘米。此图轴在本色缎地上用发丝绣制加官(冠)图。画面中童子捧冠,一官员作欲接冠状,其身后立一持扇侍从。作品师法明代画家仇英“笔法流转劲利”的白描法,用经过劈制的发丝勾勒线条。此图为了刻意追求线条纤细和圆润的视觉效果打破了传统发绣的滚针法,大胆地借鉴了平金绣,将发丝等距钉缀在画稿之上,使线条更加规整流畅,且丝...

    1269 发绣 加官 仇英 白描 滚针 平金
  • 明黄色缎绣葡萄蝴蝶纹衬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缎绣葡萄蝴蝶纹衬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缎绣葡萄蝴蝶纹衬衣,清光绪,身长140厘米,两袖通长122厘米,下摆宽121厘米。清宫旧藏。此衣为丝质。圆领,大襟右衽,平阔袖双层,不开裾。衣缘饰绦边三重。缀铜鎏金 錾花扣一枚、铜鎏金机制币式扣五枚。衣内衬湖色素纺丝绸里。这件衬衣是在明黄色缎地上采取二至四色晕的装饰方法,运用平针、缠针、套针、戗针、钉线等多种刺绣针法绣制折枝葡萄及彩蝶纹样。其构图繁而不...

    1308 大襟 绦边 鎏金 錾花 平针 缠针 套针 戗针
  • 紫红色十字纹氆氇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紫红色十字纹氆氇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宽25厘米西藏地方进献。氆氇为藏语音译,亦称藏毛呢,是西藏地区手工生产的一种羊毛制品,质地坚韧,经久耐用。在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如内地棉布一样重要而普及,是制作服装、鞋帽的主要材料。氆氇整体以染成紫红色的羊毛线织成。花纹部分以白色或橙黄色为地,中间饰黑色或紫红色十字纹。机头处原应染十字纹处盖有商标戳印。...

    1630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织绣类藏品
  • 缂丝乾隆御笔八徵耄念之宝卷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笔八徵耄念之宝卷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笔八徵耄念之宝卷,清乾隆,纵33厘米,横164厘米。清宫旧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皇帝弘历年近八旬,命镌八徵耄念之宝,同时镌刻“自强不息”等印玺,他得意于年高八十而仍“身体康强”、“未形智衰”,且享五代同堂之福,同时勉励自己勤政不懈,并祝愿子孙延继此福。此手卷稿本即乾隆皇帝为记此宝玺之镌刻所御制《八徵耄念之宝记》一文。手卷采用平缂、搭缂等常...

    1067 缂丝 八徵耄念之宝 手卷 八徵耄念之宝记 平缂 搭缂 包首 五彩
  • 明黄缂丝彩云金龙纹女绵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缂丝彩云金龙纹女绵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缂丝彩云金龙纹女绵朝袍,清嘉庆,身长139厘米,两袖通长174厘米,袖口21厘米,下摆118厘米,开裾长81厘米。清宫旧藏。朝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袖、身相接处有接袖,有披领、护肩,左右开裾。袍以“通经断纬”的缂丝法周身织金龙5条,间饰五彩云蝠纹,并用彩色纬线以晕色法织海水江崖纹,祥云、平水、立水分别用三色、四色、九色织成。衣缘镶石青色缠枝莲纹织金缎...

    356 缂丝 龙纹 大襟 通经断纬 织金 五彩 缠枝 缠枝莲
  • 珊瑚朝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珊瑚朝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珊瑚朝珠,清,周长126厘米,清宫旧藏。 朝珠由一百零八颗珊瑚珠串结而成,由三颗青金石佛头分成四等份,每份各有珊瑚珠二十七颗。佛头塔上部用青金石,下部用珊瑚,以明黄色绦系蓝色宝石背云一块。明黄色绦带饰以珍珠和蓝色退晕缠线。青金石记念三串,每串由十颗青金石组成。记念和背云均用点翠 镶嵌 碧玺坠。...

    1403 珊瑚 佛头塔 背云 退晕 记念 点翠 镶嵌 碧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