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54597)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图片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春季图开光面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秋季图开光面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夏季图开光面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冬季图开光面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款识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简介

粉彩珐琅 开光山水纹转颈瓶,清乾隆,高24.6厘米,口径12.6厘米,足径11.9厘米。

瓶撇口、束颈、鼓腹、圈足微撇。颈部两侧各置一垂带形耳。瓶内施松石绿釉,外部通体以粉彩及蓝料彩装饰。腹部以蓝地锦上添花折枝洋莲纹为地均匀分布4个圆形开光装饰,4个圆形开光按春、夏、秋、冬依次绘代表四季的山水图,并在画面空白处题写乾隆皇帝御制诗中与春、夏、秋、冬有关的诗句。即春曰:“春到人间饶富丽,柳烟花雨总宜人。”夏曰:“淡月梧桐影,轻风萝薜香。”秋曰:“风皱谷纹回远濑,霞堆峰势映明川。”冬曰:“梅帐春融雪,松窗月舞龙。”诗后皆有阳文篆体“乾隆宸翰”和阴文篆体“惟精唯一”两枚方形闲章。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因为瓶颈部设计成双层,外层可转动,所以称为“转颈瓶”。

乾隆时流行在瓷器上使用圆形开光进行装饰,使纹样主次分明,并增强立体感。此瓶在欣赏四季不同的开光画面时,可通过转动瓶颈使双耳始终处于正面两侧位置,用心巧妙,别具情趣。


相关知识科普


粉彩

釉上彩品种之一。与五彩相对而言,故亦称软彩。创烧于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饮流斋说瓷》中说“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粉彩的施绘工艺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芸香油调合。乾隆时的清宫档案对粉彩则称之为“洋彩”。

珐琅彩

彩瓷品种之一。系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彩瓷新品种。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大,乾隆以后即少有制作。乾隆时期,宫中收藏的珐琅彩瓷器曾集中存放在端凝殿,据档案记载有400多件。按照清代宫廷档案记载和珐琅彩瓷器原盛匣之标识,珐琅彩瓷器之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珐琅彩瓷器是专供帝后玩赏的艺术品,宫廷控制极为严格。制作它所需要的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运送到宫廷后,在皇帝的授意下,于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由宫廷画家精心彩绘,宫廷写字人题写诗句、署款,最后入炭炉经600℃左右焙烧而成。 珐琅料是一种人工烧炼的特殊彩料,雍正六年(1728年)以前需依赖从欧洲进口,雍正六年以后,清宫造办处已能自炼20余种珐琅料,而且色彩种类比进口彩料更为丰富,遂使珐琅彩瓷器的生产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多以胭脂红、蛋黄及蓝色作地,还有一类特有的在宜兴紫砂胎上画珐琅彩的器物。典型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珍品,是中国古代彩瓷工艺臻达顶峰时期的产物。那些形状看似普通的珐琅彩盘、碗、瓶等,已摆脱被用作餐具的功能,纯属能给人们视觉带来美的享受的艺术珍品。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开光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松石绿釉

松石绿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彩釉,因发色与绿松石相似而得名。此种釉在清朝雍正时创烧成功,乾隆时期流行。

蓝料彩

珐琅彩料中的一种。康熙时期珐琅彩料都从国外进口,雍正六年(1728年)宫中自炼珐琅彩料成功,色彩达18种之多,单独以某一种色料绘画瓷器仅见红料彩与蓝料彩两种。画法始于雍正时期,盛行于乾隆时期,嘉庆、道光时期仍有少量生产。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宸翰

帝王的文章或手书。

阴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凹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白色,因而又称为白文。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相关文章

  • 巩义窑白釉弦纹匜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巩义窑白釉弦纹匜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巩义窑白釉弦纹匜,唐,高8.5厘米,口径19.3厘米。匜撇口,折腰,腹部凸起弦纹一道,平底。口边一侧出槽形短流。胎体洁白。里外均施透明釉,釉层显现细碎开片。弦纹碗、弦纹匜是河南巩义窑常见的器形,造型仿唐代金银器,除白釉外,还有蓝釉品种。...

    1157 巩义窑 弦纹 开片 蓝釉
  • 定窑白釉刻花萱草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花萱草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花 萱草纹盘,北宋,高3.4厘米,口径16.9厘米,足径5.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盘撇口,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口镶铜釦。盘内划花装饰,满饰缠枝萱草纹,外壁光素无纹。此盘采用覆烧工艺,即将口部朝下倒扣装烧。覆烧时,为防止盘口沿与支圈粘连,口沿不能施釉,以致露出骨胎,形成毛涩的“芒口”。所以宋人有定瓷“有芒不堪用”的说法。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人们遂在...

    551 定窑 刻花 萱草 划花 缠枝 覆烧 支圈 芒口
  • 青花洞石楸叶诗句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洞石楸叶诗句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洞石楸叶诗句盘,清顺治,高4.6厘米,口径21.4厘米,足径8.9厘米。盘口沿涂酱色釉,盘内一侧绘怪石,另一侧绘楸叶,楸叶上题有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外底署青花篆体“玉堂佳器”四字双行款。所题诗句系唐代诗人李白《送友人》中的两句。原诗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611 青花 李白 白水
  • 磁山文化灰陶深腹双耳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山文化灰陶深腹双耳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灰陶深腹双耳罐,新石器时代,高15.2厘米,口径13.8厘米,底径6厘米。罐直口,深腹,下腹内收,平底。腹中部有对称的圆形饰物,器身有麻布纹。磁山文化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少量泛灰色的器物,有泥质与夹砂两种。灰陶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成为陶器中的主流产品,夏商周时期更是大量烧造。灰陶的形成是因为陶器在弱还原气氛中烧造,陶土中的氧化铁不能被充...

    425 磁山文化
  • 绿釉陶羊圈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绿釉陶羊圈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绿釉陶羊圈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高7厘米,直径22厘米 1951年河南灵宝采集 红陶胎,通体施绿釉。圆形圈栏,一侧有一方形门,圈内有三只卷角乳羊,旁立一戴帽羊倌。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河南博物院...

    1251 陶器 绿釉陶羊圈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斗彩团莲纹高足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团莲纹高足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团莲纹高足杯,明成化,高7.2厘米,口径6.7厘米,足径3.4厘米。杯口微撇,深弧腹,瘦底,下承以中空高足。内、外近口沿处各有弦纹一道,近足处有青花弦纹两道。杯外壁斗彩装饰,腹部均匀分布团莲纹四组,间以上下对称的变形花叶纹。足内沿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横排款。此杯纹饰采用勾勒平涂施彩,色彩均匀,微微凸起,富有写实感,时代特征鲜明。故宫博物院珍藏数件成...

    764 斗彩 青花 弦纹 缠枝 缠枝莲
  • 霁蓝釉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霁蓝釉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霁蓝釉 梅瓶,高27.4厘米,口径3.8厘米,足径8.6厘米。瓶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广至腹部内敛,圈足。通体施高温霁蓝釉,近底处由于积釉较厚呈紫黑色。足内无釉露胎。此瓶造型端庄古朴,釉色浓重而匀净深沉,釉面莹润,是明嘉靖蓝釉瓷器的精品。...

    725 蓝釉 梅瓶
  • 五彩仕女圆瓷板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仕女圆瓷板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 仕女圆瓷板,清康熙,直径21.8厘米。瓷板中空,为六边形,板面为圆形,侧面均有大小不等的插孔。正反两面均以几何三角纹和三道弦纹作边饰,正面以五彩绘仕女婴戏图,一女坐于庭院之中,面前及身后各有一小童在嬉戏玩耍。背景为栏杆、山石、小草等,景色写实入微,生活气息浓郁,充满祥和美好的意境。瓷板另一面饰以红、绿、赭彩绘洞石花卉图,画面简洁,色彩凝厚。瓷板所绘仕女...

    1317 五彩 仕女 弦纹 花卉 康熙五彩
  • 白釉描金云龙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描金云龙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描金云龙罐,明嘉靖,高14.5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7.7厘米。直口,短颈,圆腹,腹下渐收,圈足。通体白釉描金,金彩大部分脱落,依稀可见器腹金彩饰双龙纹,近足处饰莲瓣纹。罐外壁贴一黄纸,纸上墨书“七厘散”,罐内有使用过的痕迹,由此推测此罐为宫中药罐。金彩用于陶瓷始于唐代,金彩有描金和贴金两种装饰技法,描金即是把金粉调入适量的胶水中,用毛笔蘸上后在瓷面上描...

    1180 描金 龙纹 莲瓣纹 黄纸 贴金 景德镇 五彩
  • 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 青釉 刻花莲花纹双耳瓶,宋,高24.5厘米,口径5.5厘米,足径9厘米。瓶撇口,细颈,鼓腹,圈足。颈两侧对称置龙耳,腹上部凸起弦纹4道,下部阴刻两朵莲花图案。通体施青釉,外底无釉,灰白胎。此造型的瓶式俗称“玉壶春瓶”。纹饰立体感强,花叶阴阳向背分明,刀锋犀利,线条流畅,别具风格。耀州窑瓷器多为灰白胎,但多数器物透过青翠的釉层,使人感到的却是洁白、细腻...

    553 耀州窑 青釉 刻花 弦纹 阴刻 玉壶春瓶 化妆土 汝窑
  • 青花云龙纹赏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赏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赏瓶,清同治,高39厘米,口径10厘米,足径13厘米。瓶撇口,长颈,圆腹,圈足。以青花绘双龙戏珠纹,辅以海水江崖与边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同治年制”双行六字款。赏瓶是为皇帝赏赐需要而专门烧造的,始见于清代雍正年间,历朝多见莲纹,绘云龙纹者极为少见。...

    1301 青花 龙纹 赏瓶 回纹 缠枝
  • 宜兴窑玉麟款紫砂覆斗式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玉麟款紫砂覆斗式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玉麟款紫砂覆斗式壶,清末,高7.5厘米,口径5.7×5.7厘米,底径9.8×9.8厘米。壶呈上小下大覆斗式,平底四方委角形。壶身镌刻篆书“子孙宜”三字。底钤篆书“玉麟”印章款。姜黄色砂泥,滋润细腻。此壶造型方中有圆,给人以刚中带柔的感觉。“玉麟”指黄玉麟(1842—1913年),清道光、咸丰年间的制壶名家,善制掇球、供春、鱼化龙壶诸式,所制砂壶精巧而不...

    1877 宜兴窑 委角 黄玉麟
  • 粉彩描金徽章纹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描金徽章纹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描金徽章纹杯,清乾隆,高6.8厘米,口径6.5厘米,足径4.4厘米。   杯敞口,直壁,近足处微敛,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口沿施金彩,外壁以蓝彩绘徽章图案。   此杯捐献自沃尔沃中国公司。...

    523 粉彩 描金
  • 钧窑月白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月白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月白釉鼓钉三足,北宋,高9.6厘米,口径26.5厘米,足距13厘米。花盆托敛口,浅腹呈鼓形,平底,底下承以三个如意云头式足。口沿处饰弦纹两道,口沿及下腹部各饰鼓钉纹一道,上部二十三枚,下部二十枚。通体施月白色釉,口沿、边棱处釉层较薄,呈米黄色。器底局部涂酱色护胎釉,有支烧钉痕三十六个环列一周,支点大、排列密集,三足底部露灰色胎。一足内壁及底部均刻数目字“一”...

    1143 钧窑 月白 花盆托 花盆 弦纹 入角 领催
  • 珐琅彩松竹梅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珐琅彩松竹梅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珐琅彩松竹梅纹瓶,高16.9厘米,口径3.9厘米,足径4.9厘米。瓶直口,垂肩,圆腹,腹下渐敛,圈足。内外皆施白釉。外壁白釉上,以珐琅彩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松树苍劲,翠竹挺拔,梅花秀丽,绿叶衬托红花,画笔委婉细腻,图案上方墨书“上林苑里春常在”7字,笔法自然流畅。在诗句的上、下方分别用胭脂彩画成印章式款,分为“翔采”、“多古”、“香清”三组。底足青花双...

    421 珐琅彩 珐琅 岁寒三友 胭脂彩 青花 半脱胎 景德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