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矾红彩甘藤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1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矾红彩甘藤纹瓶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矾红彩甘藤纹瓶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51971)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矾红彩甘藤纹瓶❖图片

矾红彩甘藤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矾红彩甘藤纹瓶

矾红彩甘藤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矾红彩甘藤纹瓶底部

矾红彩甘藤纹瓶❖简介

彩甘藤纹瓶,清雍正,高22.7厘米,口径6.2厘米,足径5.5厘米。

瓶撇口,细长颈,丰肩,肩以下渐收,圈足。通体在白釉地上用矾红彩描绘甘藤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花纹细密清晰,与修长的瓶身相得益彰。


相关知识科普


矾红

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其色泽往往带有一种如橙子般的红色,没有铜红纯正鲜艳,但呈色比较稳定,在烧造工艺上比出高温铜红容易得多,因此,御器厂便以矾红取代了铜红。清代矾红被大量使用,一般用于五彩、斗彩器。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相关文章

  • 翠青釉三系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翠青釉三系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翠青釉三系盖罐,高10.4厘米,口径9.9厘米, 足径14.1厘米。罐直口,扁腹,圈足。肩部有3个环形小系,系下凸起海棠托饰,花瓣上有横线纹。罐里及足内施青白釉,外施翠青釉。直口盖合于罐口。此罐制作规整,胎体细腻,釉色青翠。翠青釉瓷器为永乐时所创,传世品极少。...

    1426 翠青釉 青釉 盖罐 小系 海棠 青白釉
  • 耀州窑青釉刻花瓷碗 - 河南博物院瓷器
    耀州窑青釉刻花瓷碗 - 河南博物院瓷器

    耀州窑青釉刻花瓷碗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9.2厘米,口径19.9厘米 征集 敛口,深腹,圈足。内外施青釉,内底有涩圈。碗内刻水波莲纹及花叶纹,外部为花叶及草叶纹。此碗系耀州窑产品。耀州窑以犀利的刀锋和流畅的线条为宋代瓷器刻花技术之冠。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

    1113 瓷器 耀州窑青釉刻花瓷碗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酱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酱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酱釉盘,明宣德,高3.6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9.5厘米。盘撇口,弧壁,圈足。底微塌。通体内外施酱色釉。圈足内施白釉。外底暗刻双线圈内暗刻楷书“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此盘釉色纯正,对光斜视可见釉面略泛橘皮纹,是宣德酱釉瓷的代表作。酱釉因以“紫金土”配釉亦称“紫金釉”。它是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釉料中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含量高达5﹪以上,其釉色类...

    1318 紫金 定窑 景德镇 执壶
  • 黄地粉彩勾莲纹佛塔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勾莲纹佛塔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佛塔,清乾隆,高43厘米 ,底边长18.4厘米。塔常见于佛塔,意为:坟、庙、高显处等。它起源于印度,建塔之原义有三:一是表人胜,二为起信,三为报恩。后为佛教所沿用之,存放诸佛菩萨、祖师、高僧之遗骨或佛经,以彰表其功德,并作供养、膜拜之用。久之成为佛教的器物象征,且逐渐演变,呈现各种形式。这件黄地粉彩勾莲纹瓷塔为藏式塔,顶部饰粉彩如意宝瓶形,下为宝盖形天盘...

    538 粉彩 勾莲 勾莲纹 菩萨 舍利 宝顶 黄釉 璎珞
  • 五彩加官晋爵图长方瓷板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加官晋爵图长方瓷板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 加官晋爵图长方瓷板,清康熙,长25厘米,宽18.6厘米,厚3.5厘米。瓷板长方形,空心。侧面无釉涩胎,两侧对称分别有两长方形插孔和椭圆形插孔。瓷板边饰为绿彩锦地纹,中间点缀红色朵花。瓷板正面五彩饰10个人物,黄袍君主端坐在宝座之上,对面一员大将跪拜受封。两侧官员、武士姿态各异,面带喜色。瓷板反面以五彩饰博古图。画面运用红、绿、黄彩,并以黑彩绘人物鞋帽,...

    381 五彩 加官 锦地 地纹 宝座
  • 粉彩龙凤穿牡丹纹双耳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龙凤穿牡丹纹双耳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纹双耳瓶,清嘉庆,高25.5厘米,口径9.3厘米,足径9.4厘米。瓶撇口、束颈、长圆腹渐敛、圈足。肩部对称置螭龙耳。瓶外壁主体绘粉彩龙凤穿牡丹花纹,以纹、如意云头纹、变形仰莲瓣纹为边饰。圈足内施白釉,署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款。此瓶造型规整,设色艳丽,是一件颇能体现嘉庆官窑粉彩瓷器制作水平的佳作。...

    211 粉彩 凤穿牡丹 红釉 描金 宝相花 莲瓣纹 青花
  • 霁蓝釉艾叶形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霁蓝釉艾叶形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霁蓝釉艾叶形洗,清乾隆,高1.7厘米,长15.6厘米。洗呈艾叶形,洗内随边沿的起伏划出叶脉纹。通体内外施霁蓝釉,釉色深沉匀净。此洗以艾草叶为蓝本制作而成,当非偶然所为,必有其深层含意。艾,又名家艾、艾蒿。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以艾入药,有理气血、祛寒湿的功效。而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568 蓝釉 端午节
  • “体和殿制”款青花花卉纹花盆、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体和殿制”款青花花卉纹花盆、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制”款花卉纹花盆、盆托,清光绪,花盆高11.4厘米,口径17厘米,足径11.7厘米;盆托高3.6厘米,口径17厘米,足径13.4厘米。花盆折沿,深腹,圈足,底有两个对称圆孔。通体青花装饰。折沿上篆书一周“寿”字,间绘蝙蝠,口沿边绘朵花。盆腹绘松树、牡丹、芭蕉。外底署青花篆书“体和殿制”双行四字款。盆托折沿,浅壁,圈足。外壁青花绘折枝牡丹。外底署青花篆书“体...

    707 体和殿 青花 花卉 花盆 折枝 储秀宫
  • 灵武窑黑釉剔花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灵武窑黑釉剔花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灵武窑 黑釉剔花瓶,西夏,高38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10厘米。瓶小口,短颈,折肩,深腹,腹下部内敛,浅圈足。通体施黑釉近足部。腹部剔刻纹饰,两侧花形开光内各剔刻折枝 花卉纹一组,开光外以划花海水纹作地子。外底无釉露胎,呈深褐色。此器纹饰质朴豪放,与硬朗的造型、粗糙的胎质相得益彰。此瓶的胎、釉特征及装饰手法与文物工作者调查、发掘宁夏灵武市磁窑堡所获得的标本一...

    1257 灵武窑 黑釉剔花 剔花 西夏 开光 折枝 花卉 划花
  • 青釉弦纹瓷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青釉弦纹瓷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青釉弦纹瓷壶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高34.5厘米,口径15厘米 征集 敞口,束颈,鼓腹,平底,肩部有对称双耳。颈部刻水波纹,肩部刻鸟兽纹,腹部饰三周凸弦纹,施青釉不到底。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河...

    1231 瓷器 青釉弦纹瓷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霁蓝地描金粉彩诗句花卉纹大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霁蓝地描金粉彩诗句花卉纹大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霁蓝地描金诗句花卉纹大瓶,清乾隆,高64.7厘米,口径22.2厘米,足径20.4厘米。瓶撇口,长颈,六瓣瓜棱形腹,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口部、颈部及近足处为霁彩万福地与如意云头纹、、回纹。腹部三组卉与乾隆御制诗句相间排列,诗句以墨彩书写,末尾钤“乾隆” 、“” 、“惟精” 、“唯一” 、“比德” 、“朗润”六枚彩篆体闲章。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此瓶形体高大,制...

    1208 描金 粉彩 花卉 蓝釉描金 蓝釉 缠枝 卷草纹 卷草
  •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明宣德,高4.0厘米,口径19.2厘米,足径12.7厘米。清宫旧藏。盘敞口,弧壁,圈足。内底及外壁均以白泥描绘鱼戏荷莲图案。足内施青白色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蓝釉白花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的创新品种,其蓝白对比鲜明,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明代宣德时的景德镇窑将这一装饰品种加以发展,图案刻画更加细腻,造型品...

    1666 蓝釉白花 蓝釉 青花 花瓷 景德镇 萱草 折枝 缠枝
  • 粉彩御制诗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御制诗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御制诗茶壶,清嘉庆。...

    1050 粉彩
  • 绘彩陶胡俑 - 河南博物院陶器
  • 弦纹灰陶大口尊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弦纹灰陶大口尊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弦纹灰陶大口尊商代前期(公元前1600-前1300年) 高28.9厘米,口径24厘米 1955年河南郑州铭功路出土 敞口,高领,折肩,深腹,圈足。通体磨光,并饰有数周凸凹弦纹,肩部有四对乳丁。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

    1680 陶器 弦纹灰陶大口尊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