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5675)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图片

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

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罐盖面龙纹

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底款

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简介

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高13.3厘米,口径8.7厘米,足径11.2厘米。

罐短直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盖平顶无纽。罐外施斗彩纹饰:肩部及近足处饰仰覆蕉叶纹,腹部饰海水双龙纹,盖顶饰海水龙纹。

此器胎体细腻洁白,釉汁莹润平滑,红、绿、黄诸彩搭配,谐调亮丽。罐盖与罐体的色彩和纹样有别,是清雍正时期所配。罐底青花楷书“天”字,故有“天”字罐之称。


相关知识科普


斗彩

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品种。始见于明代宣德年间,真正的斗彩则成熟于明成化年间。成化釉上彩一般有三四种,多则达六种以上,色彩较鲜艳。它是以青花料在瓷坯上双勾出花鸟、禽兽、人物的轮廓线,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填入彩料,再入窑经低温烧成。斗彩瓷器以小件杯、碗、高足杯为主,大件瓷器较少。清代斗彩瓷器以雍正斗彩为代表。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盖罐

罐上加盖,俗称盖罐。瓷质盖罐始见于东汉,历代都有烧造,造型丰富。

蕉叶纹

装饰纹样的一种。一端尖锐,一端较宽,作蕉叶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称,蕉叶即芭蕉叶。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相关文章

  • 邢窑白釉皮囊式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邢窑白釉皮囊式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邢窑白釉皮囊式壶,唐,通高12.5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12.5厘米。壶提包式,上窄下宽,形似袋囊。顶端一侧为短直小流,中间有一曲柄,另一侧饰一曲尾。袋囊的转折处饰有凸起的摺线纹,中间亦饰凸线一道。此壶通体施白釉,在有装饰线的积釉处,釉泛青白色。平砂底,以行草书体刻划工匠名称“徐六师记”四字。此壶的造型源自唐代金银器,具有稳重、大方、实用的特点。白瓷至唐...

    940 邢窑 白瓷 青瓷 陆羽
  • 宜兴窑紫砂荷莲纹寿字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荷莲纹寿字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荷莲纹寿字执壶,清乾隆,高10.5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7.5厘米。壶圆鼓腹、耳形柄、短直流、浅圈足。附圆盖微隆,盖顶置圆珠钮。通体凸雕装饰,盖面饰梅花,肩部饰一周如意云头纹。腹中部环绕细竹纹,将纹饰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凸雕20个篆书“寿”字,其字体各异;下半部凸雕池塘荷莲纹。外底署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此壶是特为乾隆皇帝庆寿而向...

    1043 浮雕
  • 釉里红云龙纹钵缸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釉里红云龙纹钵缸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云龙纹钵缸,清康熙,高36厘米,口径40.5厘米,足径40厘米。钵缸圆口内敛,鼓腹,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釉里红装饰。以釉里红描绘海水江崖双龙戏珠图案,龙睛以点饰,双龙从海水中腾起,威武矫健,作戏珠状。近口沿处绘青花弦线两道。此钵缸造型古朴端庄,胎体坚硬,釉色莹润,釉里红的发色纯正。清康熙朝由于掌握了铜红的呈色技术,因此釉里红瓷烧造得相当成功,不论小品还是大...

    718 釉里红 龙纹 青花 威武
  • 宜兴窑紫砂泥绘芦雁纹茶叶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泥绘芦雁纹茶叶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砂泥绘芦雁纹茶叶罐,清雍正,高12.7厘米,口径3厘米,足径5.2厘米。罐小口,长圆腹,平底,浅圈足。盖面刻“珠兰”二字楷书。紫红色砂泥,器身以泥浆堆绘芦雁图,纹饰微凸。此罐是宜兴专门为朝廷制作的盛放贡茶的器皿。...

    1053 宜兴窑
  • 绘彩陶胡俑 - 河南博物院陶器
  • 古铜彩蕉叶纹出戟花觚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古铜彩蕉叶纹出戟花觚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古铜彩 蕉叶纹 出戟 花觚,清乾隆,高27.7厘米,口径17.5厘米,足径8.5厘米。花觚仿铜器造型,四面各有出戟。器身施古铜彩,局部纹饰描绘金彩,器体模印蕉叶纹,束腰处模印夔龙纹。外底印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古铜彩的烧制较为复杂,首先要在高温下烧成茶叶末色釉,再于其上加绘金彩和绿锈斑色,然后入窑低温二次烧制,才能达到古旧斑驳的效果。乾隆时期的瓷器...

    1228 古铜彩 蕉叶纹 出戟 花觚 模印 束腰 夔龙 龙纹
  • 斗彩缠枝莲兽耳壁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缠枝莲兽耳壁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 缠枝莲兽耳壁瓶,清乾隆。壁瓶半圆口,细颈,溜肩,圆腹,近足处内敛,下连仿玛瑙釉器座。肩部对称置铺首。口沿描金彩一周,瓶通体绘斗彩缠枝莲纹。足内署“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横款。...

    1332 斗彩 缠枝 缠枝莲
  •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葵花式花盆,北宋,高15.8厘米,口径22.8厘米,足径11.5厘米。花盆呈六瓣葵花式。折沿,深腹,圈足,盆壁里、外分别凸起、凹进六条直线纹。内外满釉,釉色为窑变的玫瑰紫色,边、线呈酱色。底有五个渗水圆孔,外底刻划数字“七” 。此花盆为河南禹州官钧产品,为宫廷陈设用瓷。北宋官钧窑瓷器的造型主要有花盆、、出戟尊等,釉则利用铁、铜的不同特点,以高温还原焰烧出铜红...

    670 钧窑 玫瑰紫釉 花盆 花盆托 出戟尊 出戟 还原焰 月白
  • 青花鸣凤在竹仕女游园图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鸣凤在竹仕女游园图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鸣凤在竹仕女游园图碗,明宣德,高7.8厘米,口径18.7厘米,足径7.7厘米。碗敞口,深弧壁,圈足。内光素无纹饰。外壁青花装饰,以青花料通景描绘仕女游园图。一面是两仕女坐于凉亭内闲谈,一小童子在旁边服侍;另一面绘两仕女在凉亭边散步。仕女均发髻高挽,长裙拖地,裙带随风飘动。庭院中点缀怪石丛竹、树木花草、坡地栏杆、流水小溪,还有缭绕的祥云,一只凤凰正栖于竹上...

    1237 青花 仕女 卷草纹 卷草 花瓷 高足碗
  • 矾红彩人物图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矾红彩人物图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矾红彩人物图碗,清康熙,高8厘米,口径18.7厘米,足径8厘米。碗敞口、深弧壁、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及内底均以矾红彩装饰。碗心青花双圈内绘桃纹。外壁绘八仙人物图,八位仙人身披彩霞,手持宝物,足踏祥云,神态各异。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此碗胎质洁白细腻,釉面莹亮,绘画笔触细腻。...

    1699 矾红 青花 八仙
  • 秋葵绿釉如意耳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秋葵绿釉如意耳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秋葵绿釉 如意耳瓶,高26.3厘米,口径5.3厘米,足径11厘米。瓶蒜头口,细颈,颈部有凸弦纹一周,圆腹,圈足,口、肩部连以如意形双耳。口及腹部均有暗刻缠枝莲纹,肩部凸起弦纹三道,弦纹下饰如意头纹一周。瓶内及足内施白釉。外部通体施秋葵绿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秋葵绿釉是雍正时期创烧的釉色品种,釉色绿中带黄,淡雅宜人。此如意耳瓶的造型为雍...

    1958 秋葵绿釉 如意耳瓶 如意耳 缠枝 缠枝莲 弦纹 青花
  • 白釉剔花花鸟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剔花花鸟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剔花花鸟纹枕,金,高17.7厘米,面横30.3厘米,面纵26厘米,底横30厘米,底纵24厘米。枕呈腰圆形,微出沿,枕面前低后高。胎体施化妆土。枕面中心花形开光内剔刻一株折枝花卉纹,枝头上的绶带鸟正在振翅鸣叫。开光外饰卷草纹。枕侧上下随形划弦纹,弦纹之间剔刻缠枝花叶纹。枕身施透明釉,底不施釉,有两个圆形通气孔。北方地区的磁州窑、定窑、钧窑、耀州窑等瓷窑在金...

    673 剔花 化妆土 开光 折枝 卷草纹 卷草 弦纹 缠枝
  • 邢窑白釉玉璧形底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邢窑白釉玉璧形底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玉璧形底碗,唐,高4.7厘米,口径15.6厘米,足径6.7厘米。碗唇口,腹壁斜出与水平面呈45°角,玉璧形底。釉色洁白,不用化妆土,施釉到足墙,光素无纹饰。釉质莹润。邢窑白瓷胎骨坚实、致密、厚重,胎土白而细洁,瓷化程度较高,扣之作金石声。玉璧形底更为唐代邢窑白釉碗的典型特征。玉璧底碗始出现于唐代,以底足像玉璧而得名,当时的南北方瓷窑中普遍烧制,如河北的邢...

    399 邢窑 玉璧 化妆土 白瓷 定窑 巩义窑 浑源窑 耀州窑
  • 三彩文官俑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文官俑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文官,唐,高72厘米。文官俑头戴小冠,着宽袍大衣,外罩裲裆,脚穿如意头云履,双臂抱于胸前。釉色以褐、绿、白为主。唐朝葬俗中,人死后多随葬各种,地位较高的随葬常达数百件,其中文官俑、武士俑、镇墓兽为常见明器。文官俑多长袍大袖,双手拱立,神情肃穆庄重。此件展品由先生捐献。...

    1799 裲裆 明器 镇墓兽
  • 定窑白釉刻乾隆御制诗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乾隆御制诗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乾隆御制诗碗,北宋,高6.1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5.4厘米。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体内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镶铜鎏金釦。外壁一周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制《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适然成咏》诗:“谓碗古所无,托子何从来。谓托后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谓碗即盂,大小异等侪。说文及方言,初无一定哉。然而内府中,四五见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实所...

    727 定窑 鎏金 内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