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王武子妻割股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王武子妻割股砖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王武子妻割股砖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0522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王武子妻割股砖❖图片

王武子妻割股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王武子妻割股砖❖简介

王武子妻割股砖,北宋,高19.5厘米,宽26厘米。

砖为长方形,砖面内凹成壸门状,上刻“王武子”三字。画面共有两个场景。右边为屋外,一女子坐于地上,以刀割股。左边为屋内,一老妇坐在床上,其旁的女子捧钵奉羹。王武子妻割股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王武子为河阳人,唐开元年间征涉湖州,十年不归。其妇至孝。家贫,日夜以织履为计。王武子母亲得病,非食人肉不能治愈,王武子妻遂割股为羹,使婆婆之病立得痊愈。


相关知识科普


王武

王武(1632-1690年),字勤中,晚号忘庵,又号雪颠道人,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王鏊六世孙。以诸生入太学,不屑意举子业。性乐易,平生不趋谒权贵。精鉴赏,富收藏,先世所遗及平时购获率多宋、元、明诸大家名迹,往往心摹手追,务得其法。

壸门

宫内小巷道称壸(音捆),此处为家具术语之一。通常在横牙正中开一尖口,再向两侧曲线延伸与竖向牙条相交,此种作法称为劵口;如果牙条四面相交,则每面正中均开尖口,此种作法称为圈口;如果只有一面横牙条作出壸门装饰,则称为壸门牙子。

二十四孝

中国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源于汉代,至北宋形成,但取材并不完全一致,较为常见的有郭巨埋儿、董永卖身葬父、曹娥投江、陆绩怀橘、老莱子彩衣娱亲等。

开元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使用的年号,共29年,始于公元713年,止于公元741年。

相关文章

  • 老莱子娱亲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老莱子娱亲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老莱子娱亲砖,北宋,长19.2厘米,宽26厘米,厚3厘米。画像砖为长方形,砖面内凹呈壸门状,正中上刻“老莱子”3字。老莱子的父母坐在长方形桌子后面,背后树枝婆娑。左下角为老莱子,面向双亲,双腿下跪,两手各持一玩具,地面上放有4个木偶,树下摆放一鼓,鼓上置两杖。老莱子娱亲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据传,老莱子本是春秋时期楚国隐士,后来不知怎的传为他为尽孝道,都年过7...

    739 壸门 二十四孝 五彩 武梁祠 武梁祠石室画像 石室 鲁迅
  • 僧理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僧理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僧理造石思惟像,北齐,残高30厘米。思惟菩萨面相清秀俊雅,头戴三叶状冠,系宝缯,缯带下垂肩部,胸饰璎珞,半跏趺座于筌蹄上,左右的龙树与胁侍残缺。基座外侧为力士,中间为童子托炉,托炉童子与外侧站立力士之间是双狮。座内底部凿空,狮子等图像为透雕。基座背后刻发愿文:“天保五年二月八日,比丘尼僧理为见存父、亡内亲、亡弟二人,敬造白玉石思惟一区(躯),一切含生,普蒙正...

    1068 思惟菩萨 菩萨 宝缯 璎珞 筌蹄 龙树 胁侍 基座
  • 邸金龙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邸金龙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邸金龙造石思惟像,东魏武定三年(545年),残高24厘米,宽20厘米。整个菩萨的上半身缺失,左手在右足踝处捏裙摆一角,覆于座前的裙摆做出复杂的褶皱。菩萨坐在束帛圆座上,座下还有扁平的覆莲台。菩萨的披帛垂在覆莲台两侧曳地,末端前伸。长方形基座正面留出平台,正面中央浅浮雕刻覆莲中伸出半身的地神,双手举过头顶托举博山炉,地神两边为侧面侧身蹲坐的狮子。狮子外侧各为一...

    1013 菩萨 披帛 基座 浮雕 博山炉 发愿文 曲阳 弥勒
  • 陶彩绘骑马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骑马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骑马男俑,北魏,高23厘米,长21.4厘米。男俑头戴风帽,目视前方,身着曲领宽袖长袍,一手抱圆形扁鼓,一手持槌作击鼓状。胯下之马全身施红彩,头微垂,戴辔头和輶带,马背上铺障泥,站立于方形陶板上。这种形象应是鼓吹仪仗俑。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爵封赏宽泛,一般官员都可以得到鼓吹,墓室内陪葬的此类陶俑也相对较多。...

    52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陶彩绘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天王头戴冠,冠上鸟之双翼展开,尾翅翘起,护耳外翘。天王面部上窄下宽,眉紧蹙,双睛圆睁,尖鼻阔口。身穿明光甲,龙首护膊 。双腿一直立,一微抬,踩踏小鬼头部。小鬼眼睛圆睁,作挣扎状。天王身躯略呈“S”形。此天王俑借取胡人面貌夸张而成,所用陶质细密,雕刻精美,是盛唐时期的典型作品。...

    590 明光甲 胡人
  • 陶彩绘持腰鼓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持腰鼓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持腰鼓女俑,唐,高20.5厘米,宽10.5厘米。陶俑头梳双螺髻,内穿窄袖襦衫,外罩半臂,下着长裙。跽坐,双手持腰鼓。此女俑神情专注,似已沉浸在精彩的表演之中。腰鼓圆形,两头略粗,中间稍细。腰鼓在唐朝主要用于西凉、龟兹、疏勒、高丽、高昌诸乐中,为当时常见的乐器之一,演奏时挂在腰间。因演奏方式不同分正鼓与和鼓两种,以杖击打的为正鼓,声音高亢洪亮;以两手拍击...

    1220 腰鼓 半臂 跽坐
  •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清晚期,高7.5厘米,长4厘米,宽3厘米。清宫旧藏。兔儿爷长耳朵,三瓣嘴,身着华丽的衣服,显得雍容华贵。此兔儿爷端坐于城墙之上,侧翼有一骆驼,大有君临天下的感觉。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泥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兔儿爷为中秋节的传统玩具,源于中国传统的祭拜月神的活动。传说月宫中有嫦娥和玉兔,玉兔捣药为天下百姓治病...

    779 玉兔
  • 陶驯马郎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驯马郎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驯马郎俑,唐,高40厘米,宽35厘米。唐朝由于对舞马的喜爱,所以重视对驯马郎的培养。一般驯马郎多为年少俊美之青年,有胡人,也有汉人。所穿衣服多为利于驯马的胡服。他们身手矫捷,轻巧灵便。此少年驯马郎弓腿扬臂,仿佛正引领着舞马踢踏应节,闻乐起舞。...

    1503 胡人
  • 陶彩绘女舞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舞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舞俑,唐,高21.5厘米,宽11厘米。女舞俑上穿翻领半袖衫,下着长裙,束腰,头微侧。两臂一上举,一下垂,双腿一侧伸,一屈曲,腰肢轻扭,翩翩起舞。按唐朝典章规定,官至五品可有女乐三人,三品以上可有女乐一部,因功勋卓著还可以得到皇帝的特赐。如李林甫等都曾获得特赐。有些官员还私自僭越,使用与自己身份不符的女乐。此女舞俑当是达官贵人现实生活的生动写照。...

    1282 束腰 贵人
  • 玄武纹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玄武纹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玄武纹砖,唐,高29.3厘米,宽22厘米。 玄武是龟与蛇相缠而成的图案,它是“四神”中的北方之神。此像龟背凸起,长蛇与龟交绕,蛇首与龟首相对。蛇首口唇上下飘动的髭须,为原本相貌丑恶、行动迟拙的爬虫平添传神之笔,顿使画面生趣盎然。湖北武昌唐墓出土。...

    235 四神
  • 石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羊,东汉永和五年(140年),高98厘米,长105厘米。石羊用整块石头圆雕而成。羊角侧卷成“C”形,体两侧羊毛为同心圆状,腿屈曲,身体呈跪卧姿势。胸部刻有铭文“孝子徐侯”。此件石羊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另一件石羊,从原存放地点、大小形制、雕刻手法上看应是一对。二者联系考察,孙仲乔应为石匠,即石羊的雕刻者,出资者为徐侯。石羊传出自山东临沂县石羊镇。...

    1420 圆雕
  • 陶彩绘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男俑,北魏,高25厘米,宽5.6厘米。男俑头戴小冠,颈细长,面椭圆,眉目清秀,略呈笑意。内穿长袍大衣,外穿裲裆,腰系带,给人以秀骨清像之感。此俑虽出自北方,却带有明显的南朝审美倾向,从中可以看出南方文化对北方文化的影响。...

    1767 裲裆
  • 三彩文吏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文吏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文吏俑,唐,高102.2厘米,宽25厘米。 文吏俑头戴冠,眉毛、眼睛、胡须皆墨绘,上穿宽袖衣,下着裳,外穿裲裆,足登如意头云履,双手交握,中有长方形孔,推测为插笏板之用。足下为台座。裲裆,也称“两当”,其一当胸,其一当背。隋唐时期武士多穿带甲之裲裆,以为防御身体之用,文吏之裲裆多不带甲。...

    1916 裲裆 穿带
  • 邸广寿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邸广寿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邸广寿造石思惟像,东魏兴和二年(540年),高59厘米。  思惟菩萨面含微笑,脸庞长方,头著宝冠,宝缯上飘,圆形头光。半跏趺坐束帛圆墩上,体略前倾。右肘支膝上,手攥长茎莲蕾,用食指支撑面庞。左臂残缺,残存左手握足。菩萨下身着裙,裙摆分两层浮雕回曲形皱褶,腿部裙褶单勾阴线呈“U”型。圆墩下敷设圆形铺地宝装莲华,下为长方体石座。石座背面阴刻 造像记:“大伐(代)...

    885 思惟菩萨 菩萨 宝缯 半跏趺坐 浮雕 铺地宝装莲华 阴刻 造像
  • 陶戏弄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戏弄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戏弄俑,唐,高27.3厘米。俑头戴幞头,身穿圆领窄袖长袍,腰系带,足穿靴。双手相交于胸前,作表演状。从形象上分析,应是参军戏俑。“戏弄”是唐代对戏剧的一种称呼。它是通过音乐、舞蹈、演唱、对白等手段表达人物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唐戏弄源自汉、魏以降的歌舞百戏与说唱,主要包括参军戏、踏摇娘、兰陵王、钵头等数种。唐戏弄是唐朝文化娱乐生活的组成部分,尤值一提的是,它...

    797 幞头 参军戏 踏摇娘 兰陵王 钵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