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金星玻璃冰裂纹笔筒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金星玻璃冰裂纹笔筒 |
时代 | |
门类 | 玻璃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07641)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金星玻璃冰裂纹笔筒❖图片
金星玻璃冰裂纹笔筒❖简介
金星玻璃冰裂纹笔筒,高13.5厘米,口径13厘米。
笔筒铜胎,圆筒形,底微凹,口及足镀金。筒身錾刻不规则的冰裂纹,再嵌入金星玻璃片。无款。
此笔筒系清宫造办处玻璃厂制造。因金星玻璃只在乾隆一朝制作,虽无刻款,仍可定为乾隆朝制品。笔筒华丽典雅,金属与玻璃两种工艺相结合,现存乾隆朝玻璃器中仅见此一例。
相关知识科普
金星玻璃
我国清代玻璃器的一个品种,始创于乾隆时期,它是利用某些金属物质在玻璃中溶解度很小的特性,在一定的温度下即从玻璃中析出的原理,制出一种含有结晶颗粒而呈现出金属闪光点的玻璃。清代金星玻璃中的金属颗粒一般是铜,闪射出金光。这种新品种的诞生,是在清宫中的西方传教士纪文和汪执中的指导下成功的。
笔筒
文房用具,插放毛笔之用。流行于明清两代,器形似筒状,另外也有方形、束腰形、竹节形等式样。常见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斗彩等瓷器品种,也有铜胎、竹木牙角等质地的笔筒。
錾刻
金属工艺的一种。即用工具剔除地纹,使纹饰轮廓线凸起。錾金工艺技法早在商代就已出现,到清代,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金属工艺品上。
玻璃厂
清朝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的简称,成立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在圣祖玄烨、世宗胤禛、高宗弘历三代皇帝的提倡和扶持下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嘉庆(1796-1820年)之后仍然维持生产,每年都为皇家烧造大量的玻璃器,直到宣统三年(1911年)方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