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绿地粉彩花叶式笔掭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1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绿地粉彩花叶式笔掭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绿地粉彩花叶式笔掭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9156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绿地粉彩花叶式笔掭❖图片

绿地粉彩花叶式笔掭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地粉彩花叶式笔掭

绿地粉彩花叶式笔掭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地粉彩花叶式笔掭底

绿地粉彩花叶式笔掭❖简介

绿地粉彩花叶式笔掭,清代。

笔掭仿树叶式,器口随树叶轮廓卷曲变化。通体施绿釉。树叶形笔掭以墨彩绘叶脉纹络,清晰可见,并在其上堆贴四朵粉红色海棠花,花朵含苞待放,花枝纤柔娇嫩。无款。

此件叶式笔掭以树叶为原型,构思巧妙,独具匠心。其造型生动形象,纹饰栩栩如生,既有实用性也具观赏性,给人以清新雅致的美感。


相关知识科普


粉彩

釉上彩品种之一。与五彩相对而言,故亦称软彩。创烧于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饮流斋说瓷》中说“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粉彩的施绘工艺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芸香油调合。乾隆时的清宫档案对粉彩则称之为“洋彩”。

笔掭

笔掭为下笔行文描画之前用以掭墨吮毫之具,以避免一笔之间发生墨色浓淡不均的现象。清宫所藏笔掭并不多,但所取材质丰富,制作优美精巧,大概为画工笔佛像或书小楷经文而备。

相关文章

  • 定窑白釉刻划花内荷莲外莲瓣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划花内荷莲外莲瓣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划花内荷莲外莲瓣纹盘,北宋,高3.5厘米,口径17.5厘米,足径5.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盘敞口,斜直壁,圈足。内外施白釉,口沿无釉。外壁浅浮雕三层莲瓣纹,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碗内刻划荷莲纹,纹饰线条简洁流畅,在白釉的衬托下,纹饰若隐若现。覆烧方法是定窑在北宋晚期,为增加窑炉的装烧数量,而大量采用的一种装烧工艺,但采用这种装烧工艺会造成器物口沿一周无...

    1638 定窑 划花 莲瓣纹 浮雕 覆烧 芒口
  • 仿木纹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木纹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木纹釉碗,清乾隆,高4.6厘米,口径13.6厘米,足径9.2厘米。碗敞口微外撇、浅腹、玉璧底、底部有支钉痕。里外满施木纹釉。仿木纹釉出现于清雍正时期,乾隆时制作更为广泛,釉面比雍正时有更富于变化。此碗仿木纹纹理清晰,釉面质感逼真。...

    920 玉璧 支钉
  • 定窑白釉印花菊凤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印花菊凤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菊凤纹盘,宋,高4.3厘米,口径19.2厘米,足径12.7厘米。盘敞口,坦底,弧壁,圈足,口沿露胎无釉处镶铜口。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外壁明显见到拉坯留下的旋痕以及蘸釉时留下的“”状。器里口沿回纹一周,内壁模印荷花纹饰,盘心模印双凤菊花图案。外底镌刻清代乾隆皇帝御题诗一首。诗曰:古香古色雅宜心,宋定名陶器足珍。质韫珠光堪作鉴,纹镂花鸟具传神。擎来掌上...

    1096 定窑 印花 泪痕 垂釉 模印 回纹 白瓷 缂丝
  • 青花缠枝莲纹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缠枝莲纹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纹盖罐,清宣统,通高50.5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20.7厘米。罐直口,短颈,鼓腹,腹下渐敛,近足处微外撇,圈足。附伞形盖,盖顶置宝珠形纽。通体青花装饰。盖面绘缠枝莲纹。颈部绘折枝桃间“寿”字,一长方形留白框内自右向左署青花楷体“祭器”五字。腹部绘缠枝莲纹。近足处绘变形。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宣统年制”双行六字款。此罐上所署“坤宁宫祭器”铭文已明确说明了它的...

    429 青花 缠枝 缠枝莲 盖罐 折枝 坤宁宫 莲瓣纹 景德镇
  • 越窑系青釉印花三兽足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系青釉印花三兽足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兽足洗,西晋,高9厘米,口径20.7厘米,足距15.7厘米。洗折沿,深腹,平底,下承以三兽足。器外壁网纹一周,上下戳印圆圈纹,网纹带上又均匀分布6尊模印佛像。洗沿刻划条形羽状纹饰。洗内底刻划太阳纹、水波纹和羽毛纹。此器内外施青黄色釉,釉面有侵蚀剥落的现象。洗是当时主要的生活器皿之一,类似后世的脸盆。此洗属南方系,它借鉴和吸收了青铜器的纹饰和造型,是西晋时期...

    1643 青釉 印花 模印 塑贴 越窑 青瓷
  • 黄地红喜字纹小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红喜字纹小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红喜字纹小碗,清同治,高3.4厘米,口径6.6厘米,足径2.6厘米。碗敞口、圆腹、圈足。造型端庄秀丽。内施白釉,外通体黄釉色地,上以红彩满饰“喜”字纹。上下以描金 弦纹做边饰。外底中心矾红彩署楷体“同治年制”四字双行款。此碗造型端庄秀丽。...

    543 黄釉 描金 弦纹
  • “慎德堂制”款粉彩梅花纹盖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慎德堂制”款粉彩梅花纹盖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慎德堂制”款梅花纹盖碗,清道光,通高10厘米,口径11.5厘米,足径4.7厘米。碗直口,圈足。盖为覆盘式。内壁施白釉,外壁以粉彩装饰。碗与盖的主题纹样为折枝梅花,辅以如意云头纹做边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及盖顶抓纽内均署红彩楷书“慎德堂制”双行四字款。“慎德堂”是道光皇帝在内的,署“慎德堂制”款的瓷器是道光皇帝的御用品。...

    1893 粉彩 折枝 圆明园 行宫
  • 黄地绿彩海水白鹤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绿彩海水白鹤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绿彩海水白鹤纹碗,高6.5厘米,口径15.1厘米,足径6厘米。碗敞口,弧腹,圈足。通体施黄釉,锥刻海水、祥云与仙鹤图案,以绿彩填饰海水和祥云,以白、黑、红彩绘仙鹤。底白釉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此碗采用低温釉彩二次烧成技术。所绘图案笔法细腻,生动传神,表现出雍正时期御窑厂制作的官窑瓷器不计工本、刻意求精的工艺技法。黄釉器在清代是皇帝的专用器...

    439 黄釉 青花 二次烧成技术 御窑厂 吉祥图案
  • 磁州窑仿定窑白釉水丞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仿定窑白釉水丞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仿定窑白釉水丞,元,高4.5厘米,口径2.6厘米,足距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水丞敛口,鼓腹,下承以三足。胎体较薄,内外施白釉,釉色莹白。定窑瓷器以精湛的工艺和优美的装饰带动众多瓷窑烧造风格相似的产品。考古发掘所获得的资料证明,今日的河北、河南、四川、江西等地窑场在宋、金、元时期均曾烧造过与定窑风格相似的产品。其影响不仅表现在造型和纹样上,在薄胎器成型、...

    1135 磁州窑 定窑 水丞 覆烧
  • 白釉贴花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贴花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贴花壶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高39厘米,口径16.5厘米,腹径21厘米 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 侈口,长颈,鼓腹,圈足。壶盖为盘形,中有桃形纽。腹部装饰9个衔环铺首,通体施釉。其釉色之洁白程度,超过了南北朝时的白瓷,但又不及唐代白瓷,在釉厚处仍有泛青色的白瓷特征,由此可看出白瓷脱胎于青瓷的渊源关系,为我们研究白瓷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实物...

    520 瓷器 白釉贴花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粉青釉暗兽面纹交泰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青釉暗兽面纹交泰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青釉暗兽面纹交泰尊,清乾隆,高16厘米,口径6.9厘米,足径8厘米。清宫旧藏。尊口外撇、短颈、溜肩、弧鼓腹、圈足跟外撇。通体施粉青釉,腹部模印兽面纹、云纹。在器腹中部采用镂雕的手法把器腹分为上下两部分,并以正、覆如意头的造型相扣,内置铜胆供插花用。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交泰”之名出自《易经·泰》,称“天地交,泰”,旧时指时运亨通。此尊...

    1008 粉青釉 青釉 兽面纹 模印 镂雕 青花
  • 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 青釉 刻花莲花纹双耳瓶,宋,高24.5厘米,口径5.5厘米,足径9厘米。瓶撇口,细颈,鼓腹,圈足。颈两侧对称置龙耳,腹上部凸起弦纹4道,下部阴刻两朵莲花图案。通体施青釉,外底无釉,灰白胎。此造型的瓶式俗称“玉壶春瓶”。纹饰立体感强,花叶阴阳向背分明,刀锋犀利,线条流畅,别具风格。耀州窑瓷器多为灰白胎,但多数器物透过青翠的釉层,使人感到的却是洁白、细腻...

    553 耀州窑 青釉 刻花 弦纹 阴刻 玉壶春瓶 化妆土 汝窑
  • 越窑鸟式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鸟式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鸟式杯,五代,高5.8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4.9厘米。鸟式杯仿汉代铜器式样,敞口微敛,弧壁渐收,高圈足外撇。杯外壁贴塑一飞鸟,头部高出杯口,伸展双翅,相对处饰鸟尾为柄。内外均施青釉,釉色青绿微闪黄色,釉面有细小的开片纹。鸟身刻划线纹、圆点纹,鸟尾划直线纹。越窑为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窑址在浙江余姚、慈溪一带。唐代属越州管辖,故称越窑。越窑始自...

    1983 越窑 青釉 开片 青瓷
  • 原始瓷青釉瓷匜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青釉瓷匜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青釉瓷匜,战国,高8.4厘米,口径16.5厘米,底径7.7厘米。匜(yí 音仪)圆口,弧腹,小平底。口沿一侧置一圆系,另一侧置流。内外施青釉,釉层较薄。匜为古代盥器,是盥洗时浇水的用具,有陶、青铜和瓷制品。陶制品常出现在新石器时代至西汉的墓葬中。新石器时代嵩泽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直腹圜底匜、河南郑州春秋墓葬中出土的仿青铜式样的匜较为少见。战国以后圆盘形匜较...

    973 青釉
  • 广窑狮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广窑狮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广窑狮耳炉,清,口径24厘米,底径19.2厘米,高14厘米。炉撇口,平沿,短颈,垂腹,圈足,腹两侧各饰一狮形耳。通体施仿钧釉,釉层较厚。腹部深蓝色釉中渐变出雨点状葱白色釉,俗称“雨淋墙”。胎体厚重。无款。...

    656 广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