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端石铭弇州山人抄手砚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端石铭弇州山人抄手砚 |
时代 | |
门类 | 文房用品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33783)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端石铭弇州山人抄手砚❖图片
端石长方砚及木匣
端石长方砚及木匣内文具
端石长方砚砚底铭
端石长方砚拓片
端石铭弇州山人抄手砚❖简介
端石长方砚,明隆庆,长9.8厘米,宽9.5厘米,厚2.5厘米。清宫旧藏。
砚为端石抄手式。砚面雕作斜坡式砚堂,深凹处成弯月形,四周起边框。砚背面也作斜坡抄手式,并阴刻彭年隶书砚铭:“直以方虚能受墨,动如静,静则寿。彭年”并篆书“孔加父“方印。砚两侧分别镌刻王世贞楷书铭:“划石骨出云腴,供吾翰墨,砺我廉隅。弇州山人”,“隆庆辛未(隆庆五年,1571年)孟冬识”,并镌“元美“印。此砚配装于双层屉盒内,并附笔、墨、铜水丞文具。
彭年,字孔加(嘉),苏州府(今江苏苏州)长洲人,明代书法家。
王世贞,字元美,号弇州山人,苏州府(今江苏苏州)长洲人,明代文学家。
此砚石质莹润,色淡紫,表面隐现青花、火捺、焦叶白石品纹理,选材精良。并有名家题铭,可谓砚林珍品。
相关知识科普
端石
端石产在广东省肇庆市东南烂柯山西麓端溪水一带。肇庆古称端州,此处石料制成砚台称之“端砚”。端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首,是著名的实用工艺美术品。用于书画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自唐宋时即已开采端石制砚。各岩坑所产砚石特点各异,有著名的青花、胭脂晕火捺、蕉叶白、石眼等天然纹理。端石制砚石质之细以达到“温润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磨之无声、贮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者”为佳品。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阴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凹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白色,因而又称为白文。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彭年
彭年(1505—1566年),字孔嘉,号隆池,一作隆池山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与文徵明游,以词翰名世,人称长者。著有《隆池山樵集》。
水丞
水丞文房用具之一,用以贮水,器形大多口底相若,扁腹。两晋时期烧制的青釉水丞有蛙式者。唐代越窑烧制青釉水丞,有蛙、蟾蜍式。长沙窑则烧制釉下彩及三彩水丞。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烧制了各式水丞,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天蓝釉、粉青釉、红釉、仿官、仿哥釉等品种。除瓷制外,还有玉制水丞、料器水丞。
紫檀木
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少量出产。其木质坚硬,体重,入水即沉,没有疤痕,呈紫黑色。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故极珍贵。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其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美观。《博物要览》称:“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我国古代使用紫檀木制作器物历史悠久,东汉末年已见于记载,唐代宫廷中亦有使用紫檀木的记载。至明代,紫檀木更是受到皇家的宠爱。清代,紫檀木大量进入宫廷中,为内务府造办处用于制作清宫家具及文玩之器的必备材料,同时一些富商大贾之家也多使用名贵的紫檀木制造家具及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