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德化窑白釉瓷箫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德化窑白釉瓷箫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45002)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德化窑白釉瓷箫❖图片
德化窑白釉瓷箫
德化窑白釉瓷箫
德化窑白釉瓷箫❖简介
白釉瓷箫,明,长56厘米。
箫呈竹节式,上端有1吹口,箫身的5个音孔朝上,1个音孔朝下,下端出边,钱纹装饰。通体施白釉。
箫为乐器,竖吹。此德化瓷箫造型秀丽精巧,釉质莹润洁白,可吹奏出优美的旋律。
制造瓷箫工艺较复杂,不仅要求形同竹箫而且要求音质纯正。据清代陆廷灿《南村随笔》记载,明代德化瓷箫“百枝中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其声凄朗,远出竹上”。由此可见明代德化瓷箫属于名贵的乐器。
相关知识科普
德化窑
古代著名民窑之一,以烧白瓷著称,窑址在今福建省德化县。宋元时已烧制青白瓷,明代主烧白瓷。其制品以人物塑像最为突出,如达摩、观音等,此外还有炉、尊、壶、乐器等器型,均名传于世。德化窑的瓷质优异,胎、釉浑然一体,色泽光润明亮,如脂似玉,洁白之中又闪牙黄,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为当时中国白瓷之代表。清代德化窑继续烧制白瓷,但产品以日用器皿为主,诸如梅花杯、八仙杯、花瓶、文具,釉色白中透青。此外,德化窑还烧制青花和五彩器。德化窑白瓷曾大量远销到日本、印度、伊朗、埃及及欧洲等国家,法国人称之为“中国白”、“鹅绒白”。
镂空
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