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印天禄流云纹花口方洗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印天禄流云纹花口方洗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43124)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印天禄流云纹花口方洗❖图片
定窑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天禄流云纹方洗
定窑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天禄流云纹方洗洗心
定窑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天禄流云纹方洗洗底
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印天禄流云纹花口方洗❖简介
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印天禄流云纹花口方洗,明,高4.6厘米,口径14.8厘米,足径8厘米。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浅腹上丰下敛,平底内凹,缘边凸起成浅圈足。腹壁凸起八棱线,将洗分为八等份。通体白釉,口沿无釉。外壁光素,内壁印花装饰。折沿上印卷云纹一周,沿下印回纹。内底凸印四只天鹿,周围环绕祥云。外底錾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制《咏定窑三羊方盂》诗:“粉定出北宋,花瓷实鲜看。非红宁紫夺,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义具观。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难。”句后署“乾隆乙未御题”,钤“比德”、“郎润”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短腿,有翼,双角,连须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绥百禄。又因鹿与禄谐音,故寓意吉祥长寿和升官发财。天鹿常与云纹一起出现,因此这种图案常被称作“天禄流云”。
相关知识科普
印花
陶瓷纹饰工艺。即用雕有装饰纹样的瓷质印模,在尚未干透的瓷胎上拍印出花纹,或用刻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直接在瓷坯上留下花纹。印花装饰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后期。纹饰多在盘碗的里部。宋代定窑印花题材以牡丹、梅花、莲花、萱草为多见,菊花次之。布局有缠枝、折枝、转折等方法,讲求对称。此外还有禽鸟纹、婴戏纹等。纹饰生动活泼,线条流畅。
委角
家具中线角术语。一般的桌面、几面、案面均为直角,将四个直角改为小斜边而成八角形的做法,北方木工称为“委角”,江南木工称“劈料做”。
回纹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錾刻
金属工艺的一种。即用工具剔除地纹,使纹饰轮廓线凸起。錾金工艺技法早在商代就已出现,到清代,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金属工艺品上。
定窑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花瓷
唐人对黑色釉地上饰以天蓝或月白等色花斑的瓷器的称谓。唐代工匠为了改变黑釉瓷器的单调色彩,创造性地在黑色的铁质底釉上施加以铜、锰、钛、磷酸钙等为原料的釉料,经高温烧制,釉料相互融合、浸润,变化出黑蓝、天蓝、褐色、月白等彩色斑纹,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产地主要有河南鲁山、郏县、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地,产品以腰鼓最为著名。 20世纪60年代,以陈万里、冯先铭为代表的古陶瓷研究者,先后在河南省的鲁山、郏县、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地发现唐代烧制花瓷的窑址。其制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黑色或黑褐色釉饰以月白或灰白彩斑,多产于河南鲁山段店及禹县下白峪和山西交城;一类为黑色、褐色或钧蓝釉色饰以天蓝色彩斑,出产于河南郏县黄道窑和内乡二处。这些窑址出土的标本为我们廓清了唐代花瓷的生产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