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玛瑙单螭耳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11-1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玛瑙单螭耳杯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玛瑙单螭耳杯
时代
门类 玉石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04829)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玛瑙单螭耳杯❖图片

玛瑙单螭耳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玛瑙单螭耳杯❖简介

玛瑙单螭耳杯,明,高6.8厘米,口径9厘米。

杯为花玛瑙质地,灰白色玛瑙中有黄褐色斑纹。器为不规则圆形,一侧凸雕一螭龙为杯柄,螭的双前肢及嘴均搭于杯的口沿上,下肢及尾部与器外壁浅浮雕的桃花枝叶相互连接缠绕并形成器足。底部琢阴线“乾隆年制”四字隶书款。

此玛瑙杯的形制为明代的制式,雕琢技法为明代琢玉技法,款识应为清乾隆年间后刻。


相关知识科普


耳杯

又名羽觞、耳桮。羽觞之名,最早见于楚辞《招魂》:“瑶浆密酌,实羽觞些。”汉晋唐人的辞赋中都见羽觞之称,《汉书·外戚列传·下》有“酌羽觞兮消忧”之句。西汉称桮和耳桮,《史记·项羽本纪》“幸分我一桮羹”。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漆耳杯上有漆书“君幸酒”和“君幸食”等字样,故可肯定耳杯为古代盛酒、羹或其它食物的器具。耳杯最早少量出现于春秋晚期墓葬中,及至战国早期则大量出现。耳杯口一般均呈椭圆形,弧壁,平底,少数有假圈足。器内多髹红漆,外髹黑漆。根据耳部的不同形状,大体可分为方耳杯、圆耳杯两种类型,也有少量的高座耳杯。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相关文章

  • 玉夔纹韘形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夔纹韘形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夔纹韘形佩,汉,长12.3厘米,宽3.6厘米。清宫旧藏。玉为暗白色,片状,弧形,较璜的弧度小,上部有尖锋,其外饰有透雕的夔纹。此器应系东汉玉韘的代表作品,中部的孔径很小,其外的透雕装饰是从夔凤图案演化而成的非动物形图案。目前已知的早期玉韘为商代作品,其形呈筒状,外饰兽面纹,且有一道横向的凹槽。作品具有套于手指扣弦拉弓的功能,又有佩带于身的装饰作用。战国时期...

    1877 夔纹 透雕 兽面纹
  • 黄玉荷叶式花插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黄玉荷叶式花插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黄玉荷叶式花插,清,高14.5厘米,宽9厘米,厚5.5厘米。...

    582 黄玉
  • 青玉龙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龙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龙,战国,长16.4厘米,16.2厘米,宽11厘米,11.2厘米,厚0.5厘米。玉色偏绿,内含褐色、墨色斑点及絮斑。作扁平龙形,龙身弯曲,阴线勾勒轮廓。表面减地浅浮雕 谷纹。龙身钻一孔以供系挂。两周时期,伴随比德于玉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礼制用玉获得空前发展。玉器也因此从主要为原始宗教活动的法器,祭祀神灵祖先的祭、享礼器,发展成为具有特定内涵、相对固定组合形...

    1996 浮雕 谷纹 法器
  • 白玉莲瓣纹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莲瓣纹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莲瓣纹碗,唐,高4.6厘米 ,口径7.1厘米,足径4厘米。玉为白色,有绺及白色絮斑,局部有褐色沁。碗壁较直,略厚,表面浅浮雕三叠莲瓣纹。莲瓣表面阴刻平行线条以示叶脉。足略外撇,稍欠周正。唐、宋时期,作此玉碗造型,或器壁饰莲瓣纹的金、玉、陶瓷器皿时有所见。此碗材质精美,碾琢细腻,造型古朴,器形小巧,是唐代存世不多的玉容器精品。中国古代玉器经历了战国、两汉的...

    1351 莲瓣纹 浮雕 阴刻
  • 玛瑙雕提梁卣 - 故宫玉石器藏品
  • 青玉回首鸭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回首鸭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回首鸭,清,长15厘米,宽6厘米,高10.5厘米。玉呈青白色,微透光,质地温润清朗。鸭身肥硕,圆臀阔胸,短颈,短翅,翅及鸭身有排列整齐的羽,并布满仿古勾云纹。鸭作回首状,一足踏于地,一足向前,似在行走中。其口衔谷梗,梗垂于鸭身,谷叶似飘似摇。此作品造型生动准确,栩栩如生。六畜、家禽为玉雕动物中最常见的题材,自唐代之后,玉鸭之作多出新样。同历代作品相比,此...

    1435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玉石器藏品
  • 白玉光素扁方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光素扁方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光素扁方,清,长32.1厘米,宽2.8厘米。...

    1335 扁方
  • 痕都斯坦碧玉嵌石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痕都斯坦碧玉嵌石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痕都斯坦碧玉嵌石瓶,清,通盖高20.1厘米,口径1.7厘米,足径4.5厘米。...

    1343 碧玉
  • 翠雕人物山景山子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翠雕人物山景山子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翠雕人物山景山子,清,高16.1厘米,长24.7厘米,宽10.5厘米。山子翠玉质,带翠玉玉皮颜色。山子上圆雕人物山景。一面利用翠色的深浅表示色泽的不同,采用深雕、凸雕等技法琢出山景,山间有溪流、松树、石阶路和亭台。两老人立于亭前交谈,一童子肩扛小锄及花篮随后。另一面保留了玉皮的颜色,琢成山石、松树、流水、飞鹤与双鹿等纹饰。此器既有玉皮的黄色,又在翠绿中含有白...

    215 景山 山子 玉皮 圆雕 透视
  • 玉条纹兽耳簋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条纹兽耳簋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条纹兽耳簋,明,高8.8厘米,口径13.2厘米,足径9.4厘米。清宫旧藏。簋玉色暗青,圆形,敞口,颈部微内收。簋两侧各有一个兽吞式耳,形为兽头口吞夔形柱。器身两面图案相同,每面各有两个用以装饰的凸戟,中部为凸雕片状兽首,兽首两侧各有一阴线夔纹。簋的腹部排列纵向条纹,其下有圆形圈足。簋为商、周时流行的食器,这件作品为仿古器,造型较商、周古器有所变化。明代,这...

    644 兽吞式 夔纹 紫檀木 镂空 卷草纹 卷草
  • 玉龙形刻刀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龙形刻刀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龙形刻刀,商,高5.8厘米,宽3.8厘米,厚0.4厘米。器为白玉质,但已沁为黄褐色。扁薄片状的造型将一只扭头卷尾的玉虎打造得栩栩如生。虎张口,用连续钻孔的工艺制成口中的利齿。椭圆形眼,蘑菇状角。胸前凸起一环形小穿,可供系挂。尾一侧琢出一小尖刀,刀刃部两面磨薄,使之兼具一定的实用功能。这件玉刻刀虽然外形似虎,但由于头上有蘑菇状角,所以也有人认为是龙与虎的结合...

    1622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玉石器藏品
  • 银盖托白玉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银盖托白玉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银盖托白玉碗,清,通高11厘米,口径9.4厘米,足径4.9厘米。碗为上等白玉琢制。口、足稍撇。外壁浅雕缠枝 宝相花,腹部上下饰俯仰莲瓣纹。内壁光素。底部有阴刻无框“嘉庆年制”隶书款。配银镀金塔形盖,盖面饰“寿”字和蝙蝠纹,盖缘饰一周回纹。下承镂空 錾花银镀金船形托,足外底阴刻“宣统二年泰兴楼造。京平足重三两三分”戳字。这种盖、托俗称“茶船”。清宫廷中有不少这...

    1417 缠枝 宝相花 莲瓣纹 阴刻 回纹 镂空 錾花
  • 玉寿鹿山子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寿鹿山子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寿鹿山子,明,高14.8厘米,宽9厘米。清宫旧藏。山子玉料青绿色,雕立体山林景致。作品下部为山石,其上高树成荫,并结有桃实,树下一老人当风而立,著长袍短褂,左手轻抚身旁小鹿,右手持如意,崖下又有一小鹿,口衔灵芝,仰首面向石上的老人。玉山布局有致,以桃、鹿、如意、老人之造型表现吉祥长寿的主题。加工时采用了镂雕技法,作品中保留着较多的镂雕孔洞以表现山石的风化与...

    677 山子 灵芝 镂雕
  • 水晶带链花篮 - 故宫玉石器藏品
    水晶带链花篮 - 故宫玉石器藏品

    水晶带链花篮,清,通高5.1厘米,链长12.7厘米,口径8.3×6.1厘米,足径2.4×3.1厘米。水晶质,无色透明,无瑕无绺。雕作花篮状,椭圆形海棠花式口、足,口沿外折并凸起。腹部随形琢四开光,开光内分别浅浮雕梅花、水仙花、海棠花、竹及灵芝等植物。口沿处凸雕一对椭圆形环,其上各套6个活环为链,两链有横梁连接,梁上套一夔龙环,夔龙的口足相连处有孔,以铜钩穿孔...

    232 海棠 开光 浮雕 灵芝 夔龙
  • 玉圭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圭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圭,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高16.1厘米,宽3.5厘米,厚1.25厘米。...

    141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玉石器藏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